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一种形式,它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一般包括同伴互助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员合作教学三种主要形式。本文通过对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特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特点与信息技术课程的互补,合作学习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策略,评价策略这四点的探究,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合作学习 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环境下的重要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一要重视四个意识的培养,即主体意识、情感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这是合作学习的前提;二要加强合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合作的技能技巧,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因此,其意义和价值已被很多教师所接受。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特点
第一、信息技术课堂在硬件环境方面与其他学科课堂差异大。各学校计算机房的微机摆放秩序和方法各有不同,微机配置和新旧也有所不同。另外,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需要用到许多图片或者文字素材。
第二、学生“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学习兴趣日渐成为信息技术教师困扰的难题,即许多学生在上信息技术课时的学习兴趣不在于信息技术课课程本身的内容,而是对计算机的好奇和渴望体验游戏方面的乐趣。
第三、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基础和计算机操作水平差异很大。有的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学习时要从零开始;相反有的学生很早接触计算机,对信息技术课程包含的知识和技能都有了很深的认识。认知能力、情感需要和基础知识技能等各方面因素导致了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上显现出巨大差异和多个教学层次。
第四,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往往表现出好奇和热情,教师在教学中开展活动时能够很大程度上点燃学生的激情,但在活动结束后很难使学生做到“收放自如”,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还停留在活动的热情体验中。信息技术课堂秩序和纪律一旦无法掌控,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无从谈起。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特点与信息技术课程的互补
小组合作学习倡导的是一种“积极互赖、分工合作、人人尽责、同时互动”的学习模式,能够很好地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人际交流技能和小组协作技能。
具体到信息技术课堂中,适时适度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解决信息技术课堂的许多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使得小组中的每位学生能够共享图片和文字等许多学习素材、共同培养正确的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动机、树立独创的思维与见解,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利用组间异质、互补的特点不断弥补学生之间的巨大差异,达到共同进步;还能发挥小组间组员的互相监督管理、激励促进的特点优化课堂秩序,有助于教师对课堂纪律的有序性进行合理监控。
三、合作学习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策略
合作学习的实施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很大发挥。但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差异、对合作学习的适应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就会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下面谈谈实施课堂合作学习时的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方法。
1.吵声过大。吵声过大主要是由于学生对合作学习不适应,或自控能力不强造成的。对此,处理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让学生尽量坐得近些,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谈话的声音,而且可以防止个别学生由于坐得过远而被遗忘。(2)各小组指定一个负责人,负责组织本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使其有效、安静地进行。(3)教师监控。对于声音过大的小组,教师可以采取发红、黄牌的办法进行调节。如声音大的小组发给黄牌提请注意,声音太大的小组发给红牌,要求小组成员静默几秒钟,然后再开始讲话。
2.个别学生参与活动不够积极。这种情况是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过程中碰到的最为头疼的问题。产生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个别学生由于性格内向或缺乏自信而不愿参与活动。对此情况,教师首先要向他们讲明合作学习的好处及必要性,同时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将他们定为小组负责人或成果汇报员,对他们的表现多鼓励、表扬,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此外,将他们单独分组,教师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也有助于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逐渐适应合作学习。再者,安排小组游戏、两人活动、信息交换任务等,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造成学生不愿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另一种原因是任务太难,学生无法很好地完成。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提供一个预先准备好的参考资料,如背景知识、或讨论问题的要点等,以降低任务的难度。
3.各小组完成任务的时间不同。对于完成任务较早的小组,通常可采取以下办法:(1)检查他们任务完成的效果;(2)让完成任务较早的几个小组互相对比完成的效果;(3)让他们做作业;(4)把他们分入其他未完成任务的小组,体验完成任务的另一种方式。对于完成任务较晚的小组,可以采取提供帮助、提出时间限制等方式来促使他们及时完成任务。
四、评价策略
合作学习强调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助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因此,合作学习的评价内容不仅仅包括任务达成情况,更应包括学生的参与态度、合作意识等。应采取个体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的办法,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学生个体与学习小组成员的共同发展。合作学习的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从评价的主体来看,主要有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从评价的方式来看,有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从评价的方法来看,有等级评价、分数评价、评语评价等。这几种评价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起来使用,教师在教学中可创造性地灵活运用。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促使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借鉴,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更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总之,教无定法,学要灵活。教学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信息技术合作学习的做法也是一样。只要信息技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不断的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更好方法,就能真正使得信息技术教学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书明,袁雪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分析与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2]王吉庆主编.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3]張文周.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 合作学习 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环境下的重要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一要重视四个意识的培养,即主体意识、情感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这是合作学习的前提;二要加强合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合作的技能技巧,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因此,其意义和价值已被很多教师所接受。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特点
第一、信息技术课堂在硬件环境方面与其他学科课堂差异大。各学校计算机房的微机摆放秩序和方法各有不同,微机配置和新旧也有所不同。另外,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需要用到许多图片或者文字素材。
第二、学生“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学习兴趣日渐成为信息技术教师困扰的难题,即许多学生在上信息技术课时的学习兴趣不在于信息技术课课程本身的内容,而是对计算机的好奇和渴望体验游戏方面的乐趣。
第三、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基础和计算机操作水平差异很大。有的学生从未接触过计算机,学习时要从零开始;相反有的学生很早接触计算机,对信息技术课程包含的知识和技能都有了很深的认识。认知能力、情感需要和基础知识技能等各方面因素导致了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上显现出巨大差异和多个教学层次。
第四,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往往表现出好奇和热情,教师在教学中开展活动时能够很大程度上点燃学生的激情,但在活动结束后很难使学生做到“收放自如”,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还停留在活动的热情体验中。信息技术课堂秩序和纪律一旦无法掌控,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精心设计无从谈起。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特点与信息技术课程的互补
小组合作学习倡导的是一种“积极互赖、分工合作、人人尽责、同时互动”的学习模式,能够很好地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人际交流技能和小组协作技能。
具体到信息技术课堂中,适时适度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解决信息技术课堂的许多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使得小组中的每位学生能够共享图片和文字等许多学习素材、共同培养正确的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动机、树立独创的思维与见解,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锻炼机会,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利用组间异质、互补的特点不断弥补学生之间的巨大差异,达到共同进步;还能发挥小组间组员的互相监督管理、激励促进的特点优化课堂秩序,有助于教师对课堂纪律的有序性进行合理监控。
三、合作学习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策略
合作学习的实施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很大发挥。但由于中学生的年龄特征、性格差异、对合作学习的适应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在实施合作学习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就会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下面谈谈实施课堂合作学习时的常见问题及其处理方法。
1.吵声过大。吵声过大主要是由于学生对合作学习不适应,或自控能力不强造成的。对此,处理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让学生尽量坐得近些,这样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谈话的声音,而且可以防止个别学生由于坐得过远而被遗忘。(2)各小组指定一个负责人,负责组织本小组的合作学习活动,使其有效、安静地进行。(3)教师监控。对于声音过大的小组,教师可以采取发红、黄牌的办法进行调节。如声音大的小组发给黄牌提请注意,声音太大的小组发给红牌,要求小组成员静默几秒钟,然后再开始讲话。
2.个别学生参与活动不够积极。这种情况是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过程中碰到的最为头疼的问题。产生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个别学生由于性格内向或缺乏自信而不愿参与活动。对此情况,教师首先要向他们讲明合作学习的好处及必要性,同时在实施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将他们定为小组负责人或成果汇报员,对他们的表现多鼓励、表扬,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此外,将他们单独分组,教师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也有助于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逐渐适应合作学习。再者,安排小组游戏、两人活动、信息交换任务等,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造成学生不愿积极参与合作学习的另一种原因是任务太难,学生无法很好地完成。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给每个小组提供一个预先准备好的参考资料,如背景知识、或讨论问题的要点等,以降低任务的难度。
3.各小组完成任务的时间不同。对于完成任务较早的小组,通常可采取以下办法:(1)检查他们任务完成的效果;(2)让完成任务较早的几个小组互相对比完成的效果;(3)让他们做作业;(4)把他们分入其他未完成任务的小组,体验完成任务的另一种方式。对于完成任务较晚的小组,可以采取提供帮助、提出时间限制等方式来促使他们及时完成任务。
四、评价策略
合作学习强调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助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因此,合作学习的评价内容不仅仅包括任务达成情况,更应包括学生的参与态度、合作意识等。应采取个体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的办法,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学生个体与学习小组成员的共同发展。合作学习的评价可采用多种形式。从评价的主体来看,主要有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从评价的方式来看,有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从评价的方法来看,有等级评价、分数评价、评语评价等。这几种评价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起来使用,教师在教学中可创造性地灵活运用。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促使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借鉴,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与合作精神,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更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总之,教无定法,学要灵活。教学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信息技术合作学习的做法也是一样。只要信息技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不断的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更好方法,就能真正使得信息技术教学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书明,袁雪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的分析与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2]王吉庆主编.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3]張文周.小组合作——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