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作品背景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召集门下食客共同编撰。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依内容分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等等,共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全书共一千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特性。被誉为“名仕的教科书”。富有士大夫的点滴风趣。
2 典例展示
通过我们小组对文本的略读,收集了大量常用典故成语,这里展示以下几个经典名篇:
2.1 莼鲈之思:比喻对家乡思念怀恋。出自《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
2.2 难兄难弟:比喻兄弟才德都好,难分高下。后来多比喻两人同样坏。出自《世说新语·德行》第八条: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2.3 楚楚可怜: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出自《世说新语·言语》:高世远时亦邻居,语孙曰:“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永无栋梁用耳!”
2.4 芝兰玉树:比喻有出息的子弟。出自《世说新语·言语》: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
2.5 醉玉颓山: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出自《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3 特点剖析
可以发现,《世说新语》中的典故常被后人引用。比如辛弃疾:“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而像楚楚可怜这种成语更是流传甚广,至今仍在使用。为什么这些书中的典故会如此脍炙人口呢?经过小组讨论,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原因:
3.1 《世说新语》在书中广泛使用通俗易懂的民间俗语、土话,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接地气”,受下级阶层的欢迎。
3.2 书中故事着重记录了边塞征战、四方逸闻、奇人怪事、家庭教育与修身养性等与每个阶层都息息相关的丰富故事,易于记忆,更利于口口相传。
3.3 《世说新语》很少记录“负能量”之事,而是宣传勤学刻苦,孝亲敬长等优良品质,营造一种属于整本书的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氛围。这样与长时期以来上流社会清淡飘渺的颓废之气相碰撞,受到一批有思想的文人志士的推捧,这些典故成语自然会被他们广泛应用。
3.4 书中故事篇幅短小,阅读轻松,成为各个时代士大夫在政务之余的休闲读物,流传不绝。
4 感悟收获
我们整个团队共同阅读经典,感悟永恒的文学气息,确实收获了大量知识与回忆。组员之间也更加了解,凝聚力在这次活动中显著增强。
活动的难点在于文本阅读量大,理解起来稍有难度。我们借助古汉语词典与网络,或请教老师,该难点得到了有效解决。
虽说是报告,应当严肃。但在此时,报告完成的一刻,可能还是有些不舍。或许是欢乐相聚,一起活动之后又归于平静时产生的一种留恋吧。
作者单位
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11班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召集门下食客共同编撰。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依内容分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等等,共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全书共一千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特性。被誉为“名仕的教科书”。富有士大夫的点滴风趣。
2 典例展示
通过我们小组对文本的略读,收集了大量常用典故成语,这里展示以下几个经典名篇:
2.1 莼鲈之思:比喻对家乡思念怀恋。出自《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
2.2 难兄难弟:比喻兄弟才德都好,难分高下。后来多比喻两人同样坏。出自《世说新语·德行》第八条: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2.3 楚楚可怜: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出自《世说新语·言语》:高世远时亦邻居,语孙曰:“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永无栋梁用耳!”
2.4 芝兰玉树:比喻有出息的子弟。出自《世说新语·言语》:车骑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耳。”
2.5 醉玉颓山: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出自《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3 特点剖析
可以发现,《世说新语》中的典故常被后人引用。比如辛弃疾:“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而像楚楚可怜这种成语更是流传甚广,至今仍在使用。为什么这些书中的典故会如此脍炙人口呢?经过小组讨论,我们得出了以下几点原因:
3.1 《世说新语》在书中广泛使用通俗易懂的民间俗语、土话,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接地气”,受下级阶层的欢迎。
3.2 书中故事着重记录了边塞征战、四方逸闻、奇人怪事、家庭教育与修身养性等与每个阶层都息息相关的丰富故事,易于记忆,更利于口口相传。
3.3 《世说新语》很少记录“负能量”之事,而是宣传勤学刻苦,孝亲敬长等优良品质,营造一种属于整本书的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氛围。这样与长时期以来上流社会清淡飘渺的颓废之气相碰撞,受到一批有思想的文人志士的推捧,这些典故成语自然会被他们广泛应用。
3.4 书中故事篇幅短小,阅读轻松,成为各个时代士大夫在政务之余的休闲读物,流传不绝。
4 感悟收获
我们整个团队共同阅读经典,感悟永恒的文学气息,确实收获了大量知识与回忆。组员之间也更加了解,凝聚力在这次活动中显著增强。
活动的难点在于文本阅读量大,理解起来稍有难度。我们借助古汉语词典与网络,或请教老师,该难点得到了有效解决。
虽说是报告,应当严肃。但在此时,报告完成的一刻,可能还是有些不舍。或许是欢乐相聚,一起活动之后又归于平静时产生的一种留恋吧。
作者单位
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三1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