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教育20年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brady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社会最关键的是解决好人自己的问题。而自己的问题最基本的则是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尊重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平等的关系,表现为对每个人的重视,是一种你重要、我重要、别人也很重要的一种生活态度。选择“尊重”进行长期不懈的研究,旨在从相互关系的角度,研究适应当代社会的人格素质。20年来,从“尊重”这个基础性道德研究开启,“尊重”教育课题的研究人员和实验学校,围绕着“尊重”,进行了20年的不懈努力,使学校和教师有了实实在在的改变,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果。
  课题发端——对道德教育实效性差的思考
  侯守峰,曾任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局局长,中国教育研究会基础道德教育专项委员会主任。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多年,他深深地意识到,我们的德育实效性差,道德教育走不进学生的内心世界。1994年,他带领东城区一批教科研教师一起思考和探索“基础道德点”:既体现传统美德,又体现时代精神;既是当前和未来社会生活必须具备的,又是现在普遍缺乏的一种道德,他们找到了“尊重”这个突破点。
  儒家创始人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传诵至今。然而,在几千年的伦理道德中,“三纲五常”“师道尊严”的影响还是根深蒂固的。道德作为一个关系范畴,在传统的认识中,尊重往往是对上的。在传统教育中,“传道、授业、解惑”只说了教师“主导”的一面,而忽视了学生“主体”的一面,学生的要求得到承认和尊重的呼声很弱。现代社会发展到今天,道德的关系也随着社会的进步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人的价值及人的主体性逐渐被认识和确立。“尊重”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突破口,既体现了传统美德,又体现了时代精神。
  从现代心理学讲,尊重是人的基本需要,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观点,一旦需要得到满足,人就会有力量,就会前进,就能发展。
  从现代教育学讲,尊重是教育的重要原则。把个体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孩子,这是我们追求的理想教育,要达到这个教育目的,首先必须强调尊重学生,把尊重作为教育的重要原则。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尊重,就谈不上真正的教育。
  基于以上认识,1995年,侯局长带领着东城区的教科研团队,从最初的7所实验学校起步,开始了“尊重”教育课题研究。他们的目的就是:以“尊重”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基本点,从道德的基础性方面探讨德育的实效性,拉近教育与人的关系,使得道德教育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课题历程——从“九五”到“十二五”
  “九五”期间,“尊重”教育课题组申报的是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当代中学生基础道德的研究与实践”(又称“尊重·基础道德教育研究”)。课题以“尊重”为突破口,探讨了基础性道德,提出了“尊重”的五个维度: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尊重知识。这五个方面以“尊重自己”为原点,由己出发“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然、尊重知识”,又回到“尊重自己”,最终是为了提升生命的质量。
  “十五”期间,以“尊重”为教育理念,着眼于人格素质,课题研究提出了“尊重”五个维度的行为目标:尊重自己——自立;尊重他人——平等;尊重社会——规则;尊重自然——遵循;尊重知识——质疑,并将对学生的教育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尊重个性发展,培养规则意识。
  “十一五”期间,课题研究集中探讨了以“尊重”作为价值导向的行为表现,即培养习惯,实际上是延续了“十五”对人格素质的研究,提出了“尊重”教育途径和方法:一是情感为先,教师以“情感”沟通认知和行为;二是不以自己的经验教导学生,教师与学生沟通要重组对方的语言,反映对方的感受;三是给学生留出解决问题的空间;四是引导学生在互动、批判中,选择、鉴别、追求“自己认为最好的”或“按自己认为对的做”;五是支持学生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六是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习惯,质疑自己的习惯做法。
  经过15年的持续研究,课题研究人员和实验学校的教师们越发认识到:促进人全面、和谐、高素质地发展永远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人的发展需要环境,而形成使学生感受到“尊重”的环境需要的是制度的保障。于是,“十二五”的研究是以制度建设为保障,聚焦在尊重每一个学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校的文化氛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育人为本,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尊重”课题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最终形成以尊重每一个孩子的理念为基础的学校文化,这是为了落实“规划纲要”提出的工作方针。这期间的研究侧重于学校管理,因为没有学校管理层的介入和推进,很难形成尊重每一个人的文化氛围,只有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才能把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理念落实在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才能使“尊重”由倡导而成为学校的常态。
  20年的“尊重”教育研究,从开始的一缕清风般让人感到新奇和激动,到研究一年年地不断推进,似乎让人感到“一直没变”:研究内容围绕“尊重”不变,研究形式都是互动交流、现场观摩,会议方式也大体一致,而正是这样的“一成不变”,使“尊重”教育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不标新立异,不追风赶潮,不管是乌云密布,还是艳阳高照,不管是崎岖泥泞,还是顺畅通达,“尊重”教育始终关注教育细节,关注生活小事,把指向人类文明的大事融入在小事中,对发生在身边的小事反复思考怎样做更能体现“尊重”的理念和行为准则。
  课题成果——改变就在身边
  20年来,课题研究自始至终紧紧围绕着“尊重”,从对基础道德的探索到着眼于人格素质,逐渐归拢到培养尊重习惯,到制度建设以保障“尊重”教育的理念成为学校的文化,落实到方方面面,研究点越来越清晰,目标越来越明确,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果都是非常丰厚的。“尊重”教育20年来,从开始的7所实验学校,到目前已经拥有东城、燕山、秦皇岛海港区3个实验区,70多所实验学校,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和规模,2013年还获得了第四届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尊重”教育20年,先后出版了14本书籍,看看书名我们就可以大致了解“尊重”教育的历程。在“尊重”的理念下,课题组的教师们启发学生《寻找自己》,进行《两代人的沟通》,鼓励学生在选择中成长——《我的选择》,探讨走进学生心灵的活动——《走进学生心灵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小事——《小习惯改变大世界》,教育孩子做一个有尊严的人——《让孩子有尊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反思教育习惯》,最终落到《培养尊重习惯》。
  “尊重”教育20年,学校成长、发展,成为“尊重”教育的获益者。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以“尊重”为核心办学理念,多年来经过师生的不懈努力,成为北京市一所系统完善稳定,且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学校,形成了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认可的“尊重教育”品牌,“尊重规律、尊重环境、尊重文化、尊重人人”的理念已经深深植根于师生的心田,“尊重”的教育成为白家庄小学最亮丽的文化名片。
  其实,“尊重”教育20年,最重要的成果是在师生行为的改变上。
  1.将尊重的理念分解为具体的行为规则
  “尊重”的概念大,于是,课题研究者把概念落到简单明确的行为规则上,使其易于操作。例如,学会宽容——不与诽谤者对着干;得理也要让人;与人争论,适可而止,不是大是大非问题,没必要辩论个水落石出……对“尊重”概念的分解过程,就是促进教师教育行为改变,促进中小学生行为改变的过程。
  从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环境三个方面,课题研究提炼出100个体现尊重意识的行为和规则。课题组研究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体现尊重意识的行为,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表现在举手投足间,分解得再多也不能穷尽所有的“尊重”行为。
  2.让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
  打动心灵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没有与学生内心共鸣的活动,虽然学生也会按照老师的意向有所表态,也能有一些行动上的体现,但活动一结束,就又回到自己的本性了。要想使教育活动转化为学生的认识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必须有学生内心情感的参与。“尊重”课题研究一直在探讨能与学生心灵对话的形式。
  关注生活细节,让学生感受自己身边的事。比如,针对学生乱花钱,收发不良短信,参观时不排队,与同学交往中不会说感谢的话等现象,教师让学生用真实的感受来提升自己,培养尊重的习惯。
  用问题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比如,在让学生理解父母“唠叨”的活动设计中,教师提了几个问题:你能说出妈妈每天对你说的最多的话吗?妈妈每天都反复说,说说你的感受?爸爸、妈妈为什么老对你们说这些相同的话呢?通过问题引领,使学生体会妈妈“唠叨”中的亲情。
  创设学生相互交流的环境。比如,围绕着“礼貌用语”,教师只是创设了一个学生相互交流的环境,即让学生讲述“由于某个人的一句话给你带来伤害的事”“由于你的一句话给别人带来伤害的事”“你不喜欢别人怎么对你说话”“让人感到舒服的话应该怎样说”,引导学生在谈感受的过程中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受到启发。
  设计一些能引起学生内心共鸣的活动。课题组要求教师对每一个主题活动乃至每一个环节,都要清晰地回答出设计的理由,在回答设计理由的过程中,促使教师反思自己——是不是根据主观愿望一厢情愿地设计,有没有学生自我感悟、自我提升的过程。
  3.将“尊重”理念形成教育规则
  “尊重”教育研究着眼于让一个学校形成一个标志性的尊重习惯,用一种习惯的培养带动学生素质的提升,带动其他尊重习惯的培养。例如,工艺美术附中的标志性习惯是“校园不用手机”;史家小学的标志性习惯是“绽放笑容,大方问好”;朝阳区白家庄小学的标志性习惯是“让质疑成为一种习惯”。
  从尊重的理念出发,建立小型的、比较固化的仪式。好习惯的培养要不断强化,这强化不是用制度要求,而是用活动呈现。到一个什么时间,就要做什么事情,固化了就会形成制度的形态,这样既反映了一种文化形象,又反映了一种特色。固化了的形态,因为它有预知,之前能做准备,学生非常喜欢,有利于标志性习惯的养成。
  形成让人一听就明白的教育规则。东城区新中街幼儿园教师在与孩子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归纳并制定了沟通规则“一听,二说”。听:要看着说话人,仔细听,听懂了要点头;说:把心中的话说出来别人才能知道,说话前想好了再说,不要哭闹或喊叫,这样别人会听不明白。
  20年来,课题以“尊重”为价值导向,将哲学层面的价值导向和具体的行为培养结合起来,同形成相关的保障措施结合起来,将抽象的“尊重”落实到育人为本的实处;研究聚焦身边的小事,启发学生关注生活细节,感受自己身边的事,用学生的感悟及探讨形成相应的规则,将教师的行为改变落实在教育活动之中,为教育实践提供了非常宝贵的途径和方法;课题将研究成果通俗化,无论是教师行为习惯的改变,学生尊重习惯的养成,还是将尊重理念落实在规则的制定,都是一个标题、一个方法,操作措施具体可行、一目了然。
  20年了,“尊重”教育认准一个目标,扎实推进,步步深入;20年了,“尊重”教育坚持不懈,不图提出花样翻新的理论,不图一时一刻的轰动,只图实实在在的改变;20年了,课题组最初的研究教师,有的从意气风发到两鬓斑白,有的从年轻稚气到挑起大梁成为中坚,都对“尊重”教育情有独钟,矢志不渝。“尊重”从种子生发到现在已然枝繁叶茂,而为之奋斗20年的教师及研究人员收获的也是人们满满的“尊重”。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群众文化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其中有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群众文化的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应引起有关部
近年来,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各级党政部门把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金融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与当地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既积极支持金融系统的工作,又主动加强金融工作的领导,与金
人文与科学是人类发展的两只羽翼,缺一不可.一旦失衡,社会就会失衡,人类就会失衡.然而,反思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人文和科学的失衡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为了唤醒人们重视科学
美国国会多用了6个月的时间,最终完成了始于2017年10月的2018财政年度支出计划的制定工作.对于许多联邦科学机构来说,这一延迟是个好消息.rn2018年3月23日,特朗普总统签署了
期刊
龚鹏程先生在《文学散步》一书中曾写道:“艺术上的意义与真理并不来自命题或推论,也不来自事实或经验,而只在于我们心中唤起的某种‘生命的价值’。所谓文学的知识,就是为了
期刊
应用1951年至1978年的气象资料,通过108型电子计算机,对伏旱强度(天数)与(前三年元月到当年6月)各月北半球海平面气压场,500和100百帕高度场及太平洋海水表面温度进行相关场
北京市西城区自忠小学,是一所具有悠久革命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自忠小学的校址原为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张自忠将军的故居。张将军牺牲后,张将军的女儿张廉云女士遵其父生前“把财产献给福利事业”的遗嘱,于1948年春在北平创办了自忠学校。2001年10月,学校正式被命名为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良好的校园氛围,独特的校园文化,成为学校特色发展的标志。  多年来,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办学理念的引导下,学校
文章通过对人脑语言学习功能的模块化特点的分析,并运用神经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教育心理学和认知论等相关理论,同时基于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机制,提出了成人在英语语言习得
“尊重”课题研究20年了,现在能够研究20年的课题有,但不是很多,而且这项研究不断深入,不断取得进展,很多学校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取得育人的实效,确实很难得。听了实验学校的教师们介绍经验,我感觉他们真是在讲教育,因为他们没有简单地说我们学校中考如何,高考如何,而是更多地讲对人的一生会起作用的东西。我想,只有对人的一生能起作用的东西,才是教育。  “尊重”教育研究的现实意义  “尊重”教育课题研究的意义
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习语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可谓是语言中的精华,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因此研究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者至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