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世界的互动中培养“世界观”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hong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世界观,是人对自然的发现与感悟,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对世界、对人生的理性认识。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可以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因而,对学生进行世界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要探索有效的世界观教育途径,教师应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只有看过世界的人才有世界观”,应成为世界观教育的指导思想。
   [关键词]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看世界
  世界观是人们在真实的世界及生活情境中,经过自身的生活实践,形成的对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可以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提供支持,世界观决定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而,对学生进行世界观教育非常重要。
  纵观现阶段中小学生接受的世界观教育,学生大多是坐在教室里,依据教材,在老师的讲述下,了解世界观相关的概念以及理论,获得对于世界观的抽象认知。但是,这些概念性的知识较为空洞,即使学生背得滚瓜烂熟,依然较难融入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当中,对学生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作用不大。因而,关于世界观教育的相关课程由于比较枯燥,学生不爱学,老师也不爱教。
  跟中小学生谈世界观,对其进行世界观教育,首先要让学生看世界,毕竟只有看过世界的人才有世界观。
  一、融入大自然,让学生看到真实的世界
  世界观,首先是人对自然的发现与感悟。而今,中小学生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普遍不多,他们长期生活在三个封闭的空间里:上学时在教室里,放学后在家里,上下学路上在车里。很少有时间去感受大自然中的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等。一个人如果不融入大自然,就无法知道真实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感受不到世界的美好,找不到自己的兴趣点,也就不知道自己今后该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因而,要形成世界观,就必须要到大自然中去,要看到真实的世界。
  (一)把课堂向大自然拓展
  中小学每门功课的教材,与大自然有关的课程内容都占据较大的比例,例如:
  植物、动物、天空、海洋、宇宙等。在教学设备相对简陋的时代,很多教师都会根据课程内容,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在大自然真实的场域里上课。而今,随着多媒体等教学设备的普及,与大自然相关的课程教学都是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在图片及各种链接里看世界。虽然图片及链接清晰逼真,但是,无论虚拟的世界多么逼真,都代替不了真实的自然,虚拟视觉冲击留给学生的震撼是稍纵即逝的。因而,一些与大自然联系密切的课程不应完全依赖信息化手段,应根据学校所处的环境,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将教学场所由教室向大自然拓展。
  (二)利用上下学之路,让学生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及少年时代,很多快乐的回忆都是发生在上下学的路上。很多人都是跟自己最要好的同学结伴步行,一天四次往返家与学校之间。在上下学的路上,不仅能跟好友聊聊学校里的趣闻趣事、同学间的小道消息,还观察过成人匆匆忙忙的脚步、化解过同学之间的纠纷、给需要帮助的人送去过温暖。在上下学路上,他们见证了家乡的变化,栽了几棵树,盖了几幢房子,哪条路变宽了,甚至哪个公共建筑少了一块玻璃,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在上下学路上,他们感受着道路两旁花草树木的细微变化、聆听着小鸟的叽叽喳喳、围观过蚂蚁上树、追逐过过街的老鼠、发表过对缤纷世界的独特见解。而今,在上下学的路上,很多孩子都是坐在私家车或电动车上,面无表情地来去匆匆。让学生融入大自然,需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把上下学之路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步行上下学的过程中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感受自然的美好与社会的变迁。
  (三)利用节假日,让学生在外面的世界里丰富体验
  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外面的世界是个流动的美好世界,它不会拿走孩子的时间,只会将孩子的世界放大。因而,学校层面,在节假日时少给学生布置书面作业;家庭层面,少给孩子报补习班。家、校合作充分利用节假日让学生从封闭的室内走出来,让学生有时间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在外面的世界里丰富体验,通过郊游、观察、旅行等方式,让学生感受世界的美好,丰富学生对世界的认知,加深学生对世界的了解。
  二、开足社会实践课程,让学生与世界互动
  世界观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只看世界,没有与世界的互动,没有通过实践进一步加深对世界的认知,就难以形成对人生、社会、人类的理性认知,不利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因而,要开足开齐社会实践课程,通过社会实践,让学生与世界互动。
  (一)要高度重视教科书中社会实践课程的教学
  任何一门功课、任何一本教科书,都包含很多需要進行实践探索的内容。由于这些课程都是以课外探究的形式呈现的,不在学业考核的范畴中,致使很多教师不重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大多数实践探索类课程要么被取消,要么被老师的讲授代替了。让学生与世界互动,就必须要高度重视社会实践课程,开足社会实践课程,让学生在与世界的互动中深入了解世界。例如:在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时,就要让学生在真实的世界里看到不注意环境保护会对人类造成哪些危害,激发学生“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责任意识,进而让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从少用一个塑料袋做起,为减少环境污染做出自己的努力。
  (二)重视“间隔年”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间隔年”是一种以“间隔”当前生活状态的方式,体验与以往生活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使自己能以更开阔的视野看待世界,为更好地融入社会做准备。充实的间隔年可以让学生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学生在从多个角度出发观察世界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思考自己究竟能为社会做什么,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因而,要高度重视“间隔年”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每学年用一周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走出校园,暂停校园学习生活,在社会大课堂中自由选择“间隔年”活动项目。
  例如:针对某一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社会调查;针对学科教学中的拓展课程进行实践探索;带着任务到博物馆、科技馆、动物园、植物园等场所进行小课题研究;去父母的工作单位,通过观察父母的工作环境接受职业生涯启蒙教育;到社区或社会福利机构做志愿者;参加区域内大型的志愿服务活动;居家帮父母做家务,家住农牧区的学生帮父母干农活儿、放牧等。“间隔年”活动并非以“开展了”为目的,在活动前,要加强对学生的活动动员,让学生高度重视并认真参加“间隔年”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要加强与学生个人、家长及社会教育机构的沟通,保证活动质量;在活动结束后,要认真对活动进行总结,确保学生能通过“间隔年”活动看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三、让学生在与世界的互动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让学生看世界、与世界互动、在真实的世界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都是在为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奠定基础。在带领学生看世界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学生的精神发育,让学生形成对人生、对社会及对国家的理性认知,为学生人生观及价值观的构建打好基础。
  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确定主要明确两个问题,即:我是谁?为了谁?让学生认清“我是谁”这个人生的本源问题,需要引导学生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明确自己既是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也是社会的一部分,今天是在家长与老师呵护下快乐成长的学生,明天就是建设国家的栋梁。让学生认清“为了谁”这一人生价值问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理想教育与信仰教育,促进学生的精神发育。在这样的前提下,要让学生有理想,个人理想要与国家需要相匹配,培养学生服务国家的意识;要让学生有信念,在为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不畏艰险、矢志不渝,让自己成为国家需要的建设者。
  人生观与价值观并非概念层面的存在,必须要将其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对学生而言,既要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又要做好当下的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的一言一行符合社会规范;刻苦学习,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门功课,为更好地建设祖国打好基础;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让自己的特长发挥更大的价值;加强自身自学能力、阅读能力、批判意识的发展,让自己成为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终身学习者;通过劳动及社会服务,强化自己的奉献精神,让自己成为能够服务于人民与社会的人。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做一名胸怀大志、品学兼优的学生。
  世界观的形成建立在一个人充分感知自然、人生及社会后,在视野不断拓展、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形成对人生观及价值观的科学、系统、丰富的认知,是人的行为的最高调节器,制约着人的整体心理面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必须让学生有机会真正地看世界、真正地与世界互动,在真实的世界中,通过真实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责任编辑:刘莹)
其他文献
随着人工智能逐步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创新型人才对于视觉传达专业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存在诸多窒碍.故而,人工智能背景下,视觉传达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成为高职院校教学变革的一大重点.基于此,本文对视觉传达专业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路径.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与落实,我国客货运输面临着竞争激烈、销量下降等掣肘.为有效应对这一困境,本文提出打造差异化客户战略、加大客货运输进出口贸易量、增强舆论与协调合作能力等方式进行优化升级,充分为我国经济发展打造良好基础.
通过对近几年高考直线过定点问题的探究,归纳直线过定点问题的常用方法.
期刊
[摘 要] 小学生对于文本的感知总习惯于在表面上滑行,不具备深度学习所应获得的语言发展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解读单元的语文要素,以细化的语文要素训练要求为重点教学目标,在多种言语实践中,与学生的生活资源相链接,与文本学习融为一体,让深度学习契合认知规律,促进学生的高阶思维发展。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语文要素;深度学习;思维发展  高耗低效是多年来小学语文教学为人所诟病的
一部电影带给我深刻的启示:要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校长,不能让学生当“病毒”把自己删除.作为校长,首先要点燃学生兴趣的火把,让学生享受被关注和欣赏;其次要运用弹性评价机制,让学生找到成长的坐标;最后要注意培育别样精神气质,让学生收获成功的愉悦.
[摘 要] 通过对我校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结合新时期的发展形势,明确办学的主要方向,为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 文化;精细;质量  新时期,基础教育更重视均衡优质、持续纵深发展。聚焦学校内涵发展,关注学校内在品质,在理念文化、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等“软件”层面上的提升已成为一种共同的趋势,成为落实新时期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办学水平的主攻方向。在认真梳理我校十年来的办学历程、
[摘 要] 随着课改的深入,初中生物课程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上。中学生物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理性思维习惯、建立正确的价值理念、构建科学的学习思维等四大部分,进而不断增强学生在生物实验活动中的参与度。校园社团是由自愿参与的学生组成的,社团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同时极大地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创设。它还可以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实践技能,进而实现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本文在
如何在家庭中培养幼儿良好性格,可采取以下方法:一、保持完整的家庭结构,是幼儿良好性格养成乃至行为健全发展的根本.二、融洽和谐的家庭气氛和民主式教育,是幼儿良好性格养成的必要条件三、父母的表率作用潜移默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四、教会孩子感恩和爱,更是幼儿健全良好性格形成的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我国乡村振兴发展的不断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凸显重要,农村水环境污染整治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我国水环境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了解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成因、特点,有利于农村人居环境和水环境精准治理.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可推动生活污水的高效处理,加大对畜禽养殖和农业投入品等污染源头的控制,让农村水环境整治的再上新台阶,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摘 要] 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是贯彻执行依法治国方略的迫切需要,中小学校长应准确把握新时代教育的特点,不断提升依法治校水平:增强法治意识,促进教育公平;强化责任担当,坚守教育信仰;提升研究能力,推进教育创新。   [关键词] 依法治校;教育公平;教育信仰;教育创新  近年来,教育界发生了几起引人关注的事件:教育部重拳整治校外培训机构初见成效;某省教育厅高考“加权赋分”受到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