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桂中商埠到工业重镇

来源 :文史春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uayej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柳州是一座和祖国历史血脉相连、荣辱与共的城市。它的发展,是中国现代工业化进程的一个缩影。近现代工业文明贯穿了柳州的百年历史:奠基于民国,成型于解放初期,辉煌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进入新世纪初,又在二次创业、升级转型中建设现代化的工业名城。工业发展的历程,见证了柳州百年兴衰的沧桑巨变和从柳州制造到柳州创造的辉煌;工业文化的浸染,赋予了柳州阳刚豪迈的气质和开明开放、敢为人先的精神气概;百年路上的坎坷和荣光,更凝聚着柳州人民的汗水和艰辛、智慧和奉献。工业,铺垫了柳州独特的文化底蕴,沉淀了我们共同的历史记忆、共同的情感体验,成就了我们共同的财富、共同的骄傲。过去、现在,以及将来,工业都是柳州的基石所在、发力所在、荣耀所在。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发岭南百越民族,令史禄监工“凿渠运粮”,修筑灵渠运河沟通湘江与漓江。灵渠建成于公元前214年,打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第一次大规模的引进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因此,先秦时期,柳州出现了青铜铸造业和冶金业。武则天长寿元年(692年)开凿古桂柳运河,又名相思埭,位于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雁山区良丰乡、临桂县会仙乡、永福县苏桥乡境内。运河发源于会仙狮子岩,汇入分水塘后,一条东流至桂林南郊相思江,入漓江;另一条西折于永福江、洛清江,汇入柳江,全长15公里。古桂柳运河是历史上朝廷通过西南重镇桂林联系少数民族地区的纽带和军需通道。运河沟通了漓江和柳江水系,并称为桂林东西渠。唐元和十年(815年)六月二十七日,柳宗元以重病之躯恪尽柳州刺史职守,为民办实事:修孔庙、办学校、亲自授课、惠民教化、解放奴婢、促农浚河、栽柑植柳、饲养牲畜、修路打井、寻医问药……这些都为柳州带来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唐宋至明清时期,柳州路河交通枢纽的形成和手工业的发展,奠定了柳州“桂中商埠”的地位。清末民初,受洋务运动的影响,柳州亦相继出现了一批具有现代意义的工业实体。1925年新桂系统一广西之后,把发展新式工业作为其振兴经济、加强军事实力的重要举措,并于1931年提出“建设广西,复兴中国”的口号。20世纪30年代,新桂系大力发展广西的交通建设,特别是公路建设。1930年广西公路为2197公里,至1935年就增修至6445公里。同时,铁路交通也有新发展,修筑了湘桂、黔桂铁路。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广西近代工业的发展。柳州被确定为广西的工业中心,先后建起了机械、化工企业和其它企业。抗战爆发后,沦陷区工厂内迁,柳州的工业发展极一时之盛,特别是机械制造业和化工业等在全广西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柳州在民国时期被誉为广西“工业的心脏”、广西工业重镇。但到了1944年11月,由于日军侵犯并攻陷桂林、柳州,使柳州工业受到重创。光复后,柳州国民政府当局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了工业生产,而原外地来柳的工商企业大多返迁其原籍。后因当局忙于内战,社会动荡,经济崩溃,柳州工业呈现衰落景象。
  桂中商埠——柳州
  清末民初,柳州工商业迅速发展,为了便于交易,行业相应的集中,如经营布匹、洋杂百货的有苏杭街(现小南路);米谷集市的有米行街(现滨江西路)、谷埠街;食盐集散的有盐埠街(现曙光东路东端)、盐冲口(现三中路市委大院近河一带);煅制铁器的有铁局街(现曙光西路西段)、打铁巷(现谷埠路东一巷);木材加工的有寿板街(现长青路)、木行街(现滨江西路);牲畜贸易的有牛圩坪(现鱼峰路西段)等。此外还有车仔行(现太平西路)、土工巷(原天星巷)、樵家巷、柴木行街(现西柴街)、故衣行(现太平西路西一巷)、烟行(现太平中路)、石碑巷(现谷埠路东一巷)、榨油巷(现西闸巷)、窑埠(现窑埠街)、缆子街(现东台路东段)、弓箭街(现中山西路南段)、打渔村(现雅儒路)、硝皮巷(现弯塘路北段)、牛皮码头(现区建五公司河滨)、香签街(现曙光中路)等。香签街则有针织、乐器、小五金等手工业作坊兼铺面和皮件、文具、药材、副食品以及其它日用品几十种行业。谷埠、米行虽然只是短短两条街,但市场的活动却牵动千里之外。龙江、融江两岸和柳州城附近地区出产的米谷,如百川归大河,汇集柳州,然后沿柳江运往梧州、广州。从柳江、柳城、融水、罗城、宜山等县运来的米谷,一年有几百万担,其中仅柳江县境就超过一百万担。由于货物吞吐量大,城南沿江北岸今柳堤一带有码头16处。进出的货物主要有桂西北、桂中和本地的木材、蔗糖、桐油、豆、米、牛皮、药材、烟草、棉花,从广东、桂东南溯江而上的有棉纱、食盐、布匹、煤油、五金、百货等。至近代,柳州“桂中商埠”的经济地位越来越显著。
  柳州传统手工业的发展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手工业在柳州主要是骨角器和陶器的制作,以柳州白莲洞遗址和大龙潭遗址出土文物为代表。
  先秦时期,广西属地的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青铜铸造业和冶铁业,陶器制作出现了几何陶纹。柳州境内也发现有战国时期的青铜器,西汉和东汉墓葬中也出土有铜镜和铜钱等铜器及铁条、铁锸等铁器。但因无冶铸作坊遗址的发现和铸范的出土,柳州何时开始制作金属工具目前尚难结论。
  唐代以后,织布业是当时重要的手工业。史载唐有以木棉、鹅毛制成的缝制品和麻纺织品,当时昆州刺史曾向朝廷进贡柳州所产的“筒布”。
  宋代,广西手工业的发展主要在纺织、制瓷和冶铸等方面。柳州的纺织品“柳布”与当时的“桂布”、“象布”一样,为“商人贸迁而闻于四方也”(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六)。制瓷于柳州主要分布于柳城沿河两岸和柳江县境,以青瓷为主。
  明清时期,柳州属广西较大的城镇,纺织业小有盛名,产品有葛布、麻布、棉布,壮锦“多紫白二种,亦有诸色相间者。蛮女喜织之,文最繁缛,间出售城市,价最贵”(乾隆《马平县志》卷二)。柳州的壮锦与蜀锦齐名,但丝织水平较低,以麻织业较盛。同期,柳州府的陶瓷业、竹木铁器制造业、印刷业等的生产水平和规模都有较大发展。用土法所制的“柳糖”,与贵县苏湾所产的苏糖、邕宁良庆圩所产的白糖,同为广西历史上较为有名的产品。柳州尤以棺材制作闻名,谚称“死在柳州”,是指柳州所产棺木用料上乘、制作精良、价格适宜。
  清雍正年间,柳州已能大量生产鸟枪、腰刀供给军队使用,冶铁业和铸造业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在食品加工方面,乾隆年间马平所产的豆豉除食用外,还被称为“入药上品”。酱料生产在咸丰到光绪年间已有“庞怡泰”等店家较为出名,民国后发展成为一个较有规模的手工业产业。清末民初,苏杭街(今小南路)手工作坊专业生产的漆皮箱、皮枕等,在柳州庆远等地销售。
  清末宣统年间,在柳州兴办的砂糖精制所利用机器制糖,开启了柳州工业发展史上新的一页。末任知府杨道霖兴办实业以抵制洋货而兴建华兴木植公司,集加工、运销于一身,采用机器锯木。
   进入民国,柳州手工业更为兴盛。1926年初,柳州第一家石印社——同人石印社在弓箭街(今中山中路)开业后,又有生盛昌印务局兴办,并率先在柳州采用铅印技术。20世纪30年代,柳州的手工卷烟业在省内占有一定地位。土布业也有一定规模。白铁器皿、金银首饰、服装、皮革、竹器、木器、香烛,以及雕刻、纸扎工艺、印刷等手工业在桂中、桂北等地都有一定的影响。1940年柳州有手工业作坊199家,资本额达212209银元。按当时46个市、县统计,柳州手工业作坊数居第4位,次于桂林(727家)、梧州(378家)和玉林(244家),占总数2868家的6.94%;资本额次于桂林的836489元、梧州的670317元和南宁的630612元,居于第4位,占总数3528257元的6%。
  
  柳州近代工业的兴起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浪潮几乎没有波及到广西,广西的近代工业很晚都没有起步。尽管如此,受洋务运动和临省近代工业发展的影响,柳州亦相继出现了一些具有现代意义的工业实体。
  华兴木植公司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洋务派杨道霖莅任柳州知府,为抵制洋木,杨道霖以官方倡导兴办,由民间集资合股兴办了华兴木植公司(公司地址在梧州),以“抵制洋木,推广商务”。该公司集加工、运销于一身,采用机器锯木,开创柳州使用机器加工木材的先河。杨道霖任柳州知府期间还先后开办学校,修建免费供市民游览的柳侯公园等。
   柳州电灯公司1916年5月,柳州商人陈敬堂集资5万银元,在斜阳巷北段(今斜阳路)创办了柳州电灯公司,由陈炳焜任董事长、陈敬堂任经理。安装木炭发电机组1台,功率48千瓦,为单向交流60赫,电压220、110伏,向城区官府和主要街道、商店供电照明,开创了柳州公用电业和城市的照明之始。不久,又安装了第二台发电机。电力的使用,使柳州的工业和社会文明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16年,柳州电灯公司的木炭发电机组白天停机,晚上发电,每天只供夜间照明用电4-5个小时,仅供柳江北岸城区几条主要街道商店和官府照明。1934年,广西电力厂柳州分厂筹建,1935年5月正式发电,每日平均发电600千瓦小时。当年全城电表用户达446户,用电19100千瓦小时。1941年,表灯用户达1064户,路灯475盏,用户发电机10台。1944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与广西省政府共同投资兴建的柳州电厂建成供电。1949年年供电量326.43万千瓦小时,有表灯用户1394户,包灯用户1318户,动力用户52户。用电结构以照明为主,动力用户主要是机械修配、烟草加工等。
  广西“工业的心脏”
  新桂系统一广西后,以黄绍竑为首的多数桂东南籍将领支持把省会迁往柳州。当时,柳州商业发达,兴办各项实业的潜在条件均具备,只要组织得当,完全可将柳州打造成广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随后,在广西省政府建设厅厅长伍廷飏的主持下,柳州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1925年至1927年,仅仅两年时间,伍廷飏在柳州主持修建的公路居全省之冠,以柳州为中心的交通枢纽主骨架已基本形成。期间,在鱼峰山下建起了全省首屈一指的柳州总车站。1927年11月初,黄绍竑又专程来柳州巡视,查看修路、办厂等各项实业的进展,要求伍廷飏尽快选定省政府办公地址并付诸实施。为了给新省会打好产业基础,伍廷飏在柳州大力兴办实业,1928年春,柳州机械厂破土动工,同时对外订购设备和招募人员,开办技术学校,开始从事普通机械及一些军械设备的修理和制造。柳州机械厂一问世,便成为当时的“广西工业中心”,其资本相当于广西其余32家机械修理小厂总和的3倍,堪称独一无二的巨人,在全国也不多见。此外,柳州酒精厂、柳州士敏土(水泥)厂等企业也在伍廷飏的直接关照下相继建成投产。新桂系将柳州作为广西的实业中心和交通枢纽,在工业、农业、交通、市政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建设,其中机械制造、生物化工、采矿冶炼、军工制造、城市建设等方面最为突出,柳州一度被誉为广西“工业的心脏”、工业重镇。
   广西酒精厂1927年夏,广西因汽油接济不上,全省公、私营汽车被迫停驶近二十天。在鱼峰山下的美孚石油站前,汽车排成了长龙,设在飞机场的广西航空学校的练习机也因为汽油紧缺而发愁。为此,当时的广西省政府主席黄绍竑同省建设厅厅长伍廷飏商量,寻求一种汽油代用品。于是,便决定筹办广西酒精厂,厂址选定在柳州鸡喇村,与柳州机械厂为邻,营业部设在柳州城区。由于时局不稳,建厂工程刚开始便停顿,直至1932年冬才又重新开工。酒精厂建成投产后,产品除供本省各地需要外,其余则运到广州,销路颇为畅旺。为适应市场需求,酒精厂于1934年极力扩充设备,还开办农场种植杂粮解决原料不足的问题,并延长每日工作时间,提高工资额度,还为工人宿舍安装电灯和自来水(当时城里还没有自来水)。这样一来,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月产酒精都保持在2万公斤左右。这年冬天,酒精厂试制成由70%酒精和30%汽油混合而成的可代替汽油——亚可林油,经试用效果很好。1935年,中国工程师学会广西考察团曾到该厂考察,称赞广西酒精厂为“中国创办酒精业最大而最早者”。
   柳州机械厂柳州机械厂位于柳江边的鸡喇村,成立于1928年。1931年名为广西机械厂,是桂系将领李宗仁、白崇禧所建,当年投资40多万元(旧币东毫),至今已有近80年历史,被誉为“广西机械工业的摇篮”。原制造、组装飞机及步枪、炸弹、手榴弹等,次年改称航空机械厂、第九飞机修理厂,先后仿制了多架英式单翼教练机和“亚维安”、“吉的”教练机。
   1933年12月,柳州机械厂(航空机械厂)用研制出来的煤气发生炉改装了两台木炭发动机,并用其中一台配装成了一辆用木炭做燃料动力的汽车。柳机人将车开到南宁供市民参观,新桂系领导人李宗仁高兴地手书“木炭汽车”贴于车上,并与白崇禧同乘在市区巡行一周。木炭汽车的诞生开创了广西生产汽车的历史。
  1937年春,该厂曾经在美国波音公司工作过的朱荣章工程师利用仓库里一台750匹马力的飞机发动机,装配制造成功一架单座驱逐战斗机。试飞当天桂系将领白崇禧亲临试飞场观看试飞状况,飞行员陆光球驾驶该飞机成功升空,且飞机的各种性能都达到了作战要求。白崇禧观看后非常高兴,并与设计师和试飞员进行合影留念,命名该飞机为“朱荣章号”。
  抗战爆发后,第九飞机修理厂装配生产的飞机积极参与对日军的空中战斗,并击落敌机数架,在抗日战争中屡建奇功。
  柳州机械厂历史沿革:
   1.1927年成立柳江机械厂筹备处;
   2.1929年命名柳州机械厂;
   3.1931年改名广西机械厂;
   4.1932年更名航空机械厂;
   5.1934年称第四集团军柳州航空学校机械厂;
  6.1935年更名广西航空学校机械厂;
  7.1937年改名航空委员会第九飞机修理厂;
  8.1946年重建改名为广西机械铁工厂;
  9.1947年成立广西农业机械公司筹备处;
  10.1948年定名柳州中国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11.1950年改名广西省机械公司;
  12.1952年改名为柳州机械厂。
  柳州兵工厂 1933年,李宗仁、白崇禧耗资700万银毫,在柳州蟠龙山与灯台山夹谷之间原广西士敏土(水泥)厂旧址兴建柳州制弹厂。全厂职工1200多人,分设枪弹部和炮弹部,委任王仍之当厂长,徐冠池当枪弹部主任,马国量当炮弹部主任。王仍之是江西人,留学法国攻读炮科,他亲自主持炮弹生产,平均日产八二迫击炮弹(也生产少数九一迫击炮弹)500颗,七九步枪弹(并生产部分射击坦克、装甲车的弹头枪弹)平均日产量4万颗。制造枪弹的机器是德国禅臣洋行输入,自动化程度较高,据说当时在远东居第一位。所需原材料枪弹头的镍钢盂、合金钢枝(钢芯弹头用)是从捷克进口的,枪弹壳的黄铜盂、黄铜板、无烟火药、迫击炮弹的炸药也是向国外、省外购买。抗战开始后,柳州制弹厂纳入联勤部兵工署编制,编为第四十兵工厂。同时期,柳州境内还有两所由外地转迁至柳州的兵工厂。一所是防毒面具厂,编号四十二兵工厂,该厂原为广东面具厂。1939年由广州迁入柳州,厂址设在窑埠(现区卫校位置),有员工六七百人,专业研制、生产防毒面具。这个厂在柳州的时间比较短,工场设在蟠龙山的山洞里,因而不为外人所知。另一所是四十一兵工厂,原为广东第一兵工厂,1939年迁至广西融县(今融水县境内),主要生产步枪、机枪。
  1939年末,日军从钦州湾登陆,南宁沦陷。为保存实力,以利持久抗战的需要,在兵工企业战略性大迁移的环境下,柳州境内的兵工厂于1940年奉命迁往贵州、四川。四十兵工厂迁至重庆綦江,四十二兵工厂迁至贵州遵义,四十一兵工厂迁至贵州桐梓。
  1949年2月,刚由湖南迁往武汉的联合勤务总司令部兵工署第三十兵工厂正准备生产新研制的枪弹,却接到南迁柳州的命令。三十兵工厂是家老牌军工企业,最早兴建于1915年,后与几个兵工厂合并为巩县兵工厂,抗战其间南迁至湖南烟溪、辰溪,生产大量的枪械、炮弹、子弹,源源不断地供给前线,最高月制造子弹达150万发。迁柳后,厂址设在原四十、四十二兵工厂旧址。但四十、四十二兵工厂的部分厂房已由柳州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资源委员会、柳州选炼厂等单位使用,大批机械设备迁来后,明显感觉到条件简陋,难以运转,另有3000多吨机器设备停放在桂林一带的车站。于是,工厂一边利用现有的条件部分复工,一边在鸡喇一带修建分厂和员工宿舍。迁柳的三十兵工厂还来不及开展大规模生产,柳州就解放了。
  1949年12月,中原军政府军工部派人接收了三十兵工厂,当时尚有职工1800多人、家属3000多人。解放后,三十兵工厂更名为柳州八八四工厂。1953年,八八四工厂迁往湖南湘潭。
  战争重创及工业的衰落
  1944年4月,日军发起豫湘桂战役。同年11月,日军攻陷桂林、柳州。在日军侵柳前夕,柳州绝大多数官、民营企业仓促疏散,来不及撤走和无法运走的都被日军破坏,柳州电厂厂房、办公楼、机房均遭焚烧破坏。日军的入侵使柳州工业受到重创。光复后,原外地来柳的工商企业大多返迁其原籍。柳州一些地方企业也在十分艰难的条件下恢复生产或另行兴办。
  1948年后,因军政当局忙于内战,社会动荡,物价飞涨,经济崩溃,柳州工业经营惨淡。到解放前夕,余下的稍有规模的工厂有柳州中国农业机械公司、柳州选炼厂、柳州电力公司、自来水厂、高工机械厂、骨粉厂、火柴厂、新华烟厂、中亚烟厂、中孚烟厂和广全烟厂等10多家,工业营业额占全市工商营业额的24%。1949年,全市(不含今辖县)工业总产值仅为913万元(折算为新版人民币)。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5月21日,国民政府经济部资源委员会第三特种矿区管理处出资开办柳州选炼厂,1947年开始炼纯锑,1948年8月开始由青锑矿炼氧,再炼纯锑。1949年5月大量收购矿石,5月以后由于经费来源不足,216人大部分遣散,只留10多人守厂。1949年12月,该厂由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物资部接管。1950年5月,更名为柳州冶炼厂,由有色金属管理总局广西分局领导。1951年1月改厂名为桂柳选炼厂。1952年4月,该厂与河池芙蓉矿、南丹车河办事处共同组建丹桂管理处,易名为丹桂第二分厂。因原料供应充裕,当年锑产量增加(生锑771吨、纯锑477吨)。1953年,该厂划归中央重工业部平桂矿务局管辖,并更名为平桂第二分厂。1954年,该厂易名为平桂矿务局大厂锡矿柳州冶炼车间。1957年7月,该厂由车间建制恢复为柳州冶炼厂。
  1946年,抗日战争结束,桂林高级工业学校从贵州省榕江县迁到柳州窑埠,改称柳州高级工业学校,其校办工厂为柳州高工机械厂。1954年改名地方国营柳州农业机械厂,1973年改建为柳州汽车厂,现名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文
其他文献
摘要:降解膜是解决棉田残膜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新疆植棉区膜下滴灌机采棉种植模式下,采用生物降解地膜与通用的聚乙烯吹塑地膜比较试验,分析两种地膜对机采棉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降解膜较通用地膜的现蕾期、开花期、吐絮期等生长发育时期均晚3~6天 ,籽棉产量减产14.9%,皮棉产量减产13.3%,品质性状无显著差异;对棉花的株高、始节高、果枝数、果节数、单株铃数等性状的影响两种地膜间有显著
1964年到1980年的16年间,在中国西部13个省、自治区实施的“三线”建设,投资2052.68亿元人民币,建成星罗棋布的大中型项目1100多个。“三线”建设,使新中国有了安全的战略后方,为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进步奠定了基础,增强了国防实力、改善了工业布局。“三线”建设堪称新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建设规模,它凝聚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的战略眼光与构思;展现出全体“三
在祖国宝岛台湾省台北市,有一所“胡适公园”,每日到此游览的人络绎不绝,2010年9月2日,时任国家文化部部长蔡武抵台访问,第一站立即前往位于台北“中央研究院”的胡适故居参观,并特地到“胡适公园”內的胡适铜像和墓园凭吊:许多安徽绩溪、旌德的游客到台湾旅游,也常会到“胡适公园”等纪念胡适的场馆参观游览,深深缅怀胡适、江冬秀夫妇这对本乡本土的游子。  近代名人胡适,1891年12月17日出生于安徽绩溪,
世间有庸才,必有英才,左宗棠绝对是英才。此君虽然考了3次进士都名落孙山,终生只是一举人,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眼光像匕首一样犀利,处事斩钉截铁,谁请他当助手,谁就可以做甩手掌柜。两任湖南巡抚张亮基和骆秉章都对他极其欣赏,绞尽脑汁召他入幕,他以师爷的身份干着巡抚的活儿。左宗棠也深以自己的聪明为骄傲,曾自称“今亮”。今亮者,今日之诸葛亮也。  人太聪明,有时难免目中无人,曾国藩在当时也算是一个牛气冲天
现在虽然是在侏罗纪早期,但食肉恐龙已经无处不在了,所以我們探险时必须遵守以下188篇纪律,现在讲第1篇第1章第1节的第1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广西战役的胜利,揭开了广西人民历史的新篇章,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广西的伟大进程。中共广西省委和省人民政府领导全省各族人民为建立新生人民政权,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工农业生产,开展清匪反霸斗争,进行土地改革和民主改革运动,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实现了全省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胜利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在广西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为建立新生
敦煌是沙漠中的一片绿洲,是现代意义上的一座小城。然而,敦煌又是一个气势很大的地方,鸣沙山与三危山之间的莫高窟,举世无双,形成了一门显学——敦煌学。在我的心目中,敦煌始终是一方圣地,一方博大精深的学术圣地,一方值得读书人不断去朝圣的圣地。2002年秋,当我乘飞机飞抵敦煌上空时,透过舷窗,可以清晰地俯瞰到一望无际的大沙漠,忽然出现了一个绿色的“孤岛”、一个现代化的都市,心中油然升起一股对敦煌人的敬意,
林亨元(1909-1996),1909年1月出生于福州一个书香门第,又名林觉生。  1926年冬,北伐军占领福州,全市掀起一片迎接北伐军、打倒军阀,驱逐列强的革命热潮,台江后洲一带的林亨元和好友蔡训忠、郑太初等20多人,满腔热血,参加了国民党,发起组织了一个青年团体,定名为“青年任社”,取“以天下为己任”之义。他们举着“三民主义”的旗帜,积极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参加游行、街头宣传、贴标语、喊口号。
他在香港有一所精致的洋房,门口有巡弋的警卫    香港浅水湾是一处依山傍海、环境幽雅的地方,在海湾散落的一座座造型别致的别墅中,有一座红砖洋房十分醒目。不时在门口巡弋的警卫,让人感觉到主人非同寻常的身份。这座别墅的主人,就是当年孙中山总统府的秘书长、曾任南京国民政府委员会主席的胡汉民。  在历史上曾经叱咤风云的胡汉民,寓居香港,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与蒋介石的“约法之争”——一场导致国民党内讧的风波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为进一步为侵华战争服务,决定在中国建立专门的特务情报机构,由驻上海总领事馆副总领事(后升任总领事)岩井英一统领,称“岩井公馆”。岩井英一不可能对“岩井公馆”事必躬亲,便把主持“岩井公馆”的任务交给了“值得信赖的好朋友”袁殊。日本人绝对没有想到,袁殊竟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于是,中共地下党组织利用“岩井公馆”这个戏台,上演了一幕幕有声有色的“好戏”。    共产党人钻进敌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