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识字的要求分学段依次是:第一学段,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第二学段,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第三学段,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同时对识字提出了“会认”和“学会”两种不同要求,小学阶段要求学生会认汉字3000个,会写汉字2500个。其中低年级要求会认1800个,会写800~1200个。纵观《课标》中的识字要求,识字教学既有识字量的规定,又有“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以及独立识字的能力”的素养要求。这恰恰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又一体现。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许多教师忽略了对学生这些人文素养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一味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把学生识字看作是教师教字,非常机械。这样的识字教学漠视和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识字教学课堂显得沉闷、枯燥。作为低段教学的青年教师,我在识字教学中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文本环境,情境识字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容易把生字教学孤立起来,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机械地讲解、分析。这种刻板的教学方式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费时费力而且收效甚微。因此,教师应该想办法让课堂鲜活起来,把枯燥的生字带到课文这个“文本”中,根据文本的特点创设识字情境。让学生在感知课文的同时认识生字。例如在教学第三册《酸的和甜的》时,学生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时,我把葡萄形的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创设出“丰收的葡萄架”的情境,再出示几幅课文插图,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从课文和插图中你知道了什么?特别要求学生说话时必须用上本课的生字,随便几个都行。学生非常踊跃,他们的句子当中说到了哪个生字,我就把相应的生字卡片从“葡萄架”上“摘”下来,直到所有的生字都说完了,“葡萄”也“摘”完了为止。“丰收的葡萄架”“写有生字的串串葡萄”都给学生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用生字按课文意思说句子”“摘下写有生字的葡萄卡片”这种识字方法既巩固了生字又感知了课文,可谓一箭双雕。
二、引入游戏形式,活动识字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因此,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教师要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让学生愉快识字。如编故事、猜字谜、画字、加减游戏、摘果子、找朋友……将这些丰富多彩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例如每天课后,我都让学生给当天学的生字编一编字谜,写在采蜜本上,回家打给爸爸妈妈猜一猜,还在班上定期举行“字谜赛”。每次字谜赛中都有层出不穷的精彩字谜,这些字谜有的是依据字形,活用成语编写,如“金石为开(研)”;有的是既有字形,还结合了字义编写,如“风中的船票(飘)”;还有的超越了生字的音形义,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弟弟姐姐妹妹(歌)”等。我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识字游戏的乐趣,对识字自然就会兴趣盎然。这样的活动,也让孩子的识字变得格外主动,良好的主动识字习惯就在游戏中慢慢培养起来了。
三、激发思维动画,联想识字
有关理论研究认为:“在识字教学中,只有把字的音、形、义这三个因素统一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儿童在建立音、形、义联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发挥想象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 “思维动画”,如《操场上》一课中大部分生字都是动词,如:“拔、打、拉、跳、踢、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读生字做动作,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初步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给字配“画”恰当地结合在图画与文的巧妙联系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生动地识字,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四、开展实践活动,生活识字
一节课只有40分钟,教师应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才能有益。每次活動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例如教学《在家里》一课,这课识字要求认识的都是家用电器、摆设的名称,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后给所有的家具和电器都制作一张姓名卡片贴上,这样,不但巩固了课内生字,还拓展认识了课外生字。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走进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趣味识字为枯燥的识字课堂注入了勃勃生机,识字充满了乐趣。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育新学校)
责任编辑:黄婉琼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许多教师忽略了对学生这些人文素养意识的培养和提高,一味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把学生识字看作是教师教字,非常机械。这样的识字教学漠视和扼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识字教学课堂显得沉闷、枯燥。作为低段教学的青年教师,我在识字教学中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创设文本环境,情境识字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容易把生字教学孤立起来,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机械地讲解、分析。这种刻板的教学方式对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费时费力而且收效甚微。因此,教师应该想办法让课堂鲜活起来,把枯燥的生字带到课文这个“文本”中,根据文本的特点创设识字情境。让学生在感知课文的同时认识生字。例如在教学第三册《酸的和甜的》时,学生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时,我把葡萄形的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创设出“丰收的葡萄架”的情境,再出示几幅课文插图,然后让学生说一说从课文和插图中你知道了什么?特别要求学生说话时必须用上本课的生字,随便几个都行。学生非常踊跃,他们的句子当中说到了哪个生字,我就把相应的生字卡片从“葡萄架”上“摘”下来,直到所有的生字都说完了,“葡萄”也“摘”完了为止。“丰收的葡萄架”“写有生字的串串葡萄”都给学生创设了情境,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用生字按课文意思说句子”“摘下写有生字的葡萄卡片”这种识字方法既巩固了生字又感知了课文,可谓一箭双雕。
二、引入游戏形式,活动识字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因此,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教师要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让学生愉快识字。如编故事、猜字谜、画字、加减游戏、摘果子、找朋友……将这些丰富多彩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例如每天课后,我都让学生给当天学的生字编一编字谜,写在采蜜本上,回家打给爸爸妈妈猜一猜,还在班上定期举行“字谜赛”。每次字谜赛中都有层出不穷的精彩字谜,这些字谜有的是依据字形,活用成语编写,如“金石为开(研)”;有的是既有字形,还结合了字义编写,如“风中的船票(飘)”;还有的超越了生字的音形义,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弟弟姐姐妹妹(歌)”等。我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了识字游戏的乐趣,对识字自然就会兴趣盎然。这样的活动,也让孩子的识字变得格外主动,良好的主动识字习惯就在游戏中慢慢培养起来了。
三、激发思维动画,联想识字
有关理论研究认为:“在识字教学中,只有把字的音、形、义这三个因素统一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儿童在建立音、形、义联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发挥想象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引导学生想象,帮助他们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在生字字形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生字配上 “思维动画”,如《操场上》一课中大部分生字都是动词,如:“拔、打、拉、跳、踢、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想象,给生字配上身体动画,读生字做动作,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初步培养他们的识字能力。给字配“画”恰当地结合在图画与文的巧妙联系中,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使学生生动地识字,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四、开展实践活动,生活识字
一节课只有40分钟,教师应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才能有益。每次活動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例如教学《在家里》一课,这课识字要求认识的都是家用电器、摆设的名称,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后给所有的家具和电器都制作一张姓名卡片贴上,这样,不但巩固了课内生字,还拓展认识了课外生字。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走进一片更广阔的天空。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趣味识字为枯燥的识字课堂注入了勃勃生机,识字充满了乐趣。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育新学校)
责任编辑:黄婉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