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思考

来源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sun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的基础性课程,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渠道.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改革相结合,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与课程教学相关的内容,并在教学内容设计的具体思路中融入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基因,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
其他文献
期刊
我国高校自实施转专业制度以来,学生专业选择的灵活性增强,许多学生实现了转入理想专业学习的愿望.但是由于我国转专业制度实施环节有卡顿,导致学生在转专业前后遇到了许多问题.通过整理、分析转专业的政策依据以及具体的高校转专业制度,对其总体内容、内在联系进行梳理,为我国高校转专业制度能够更好地实施提出相关建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进步,教育部针对我国现有国情提出核心素养概念.《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以生物学核心素养为宗旨,是根据我国学生本身的知识框架和生物学自身特色而制定的,高度概括了生物学的学科内容和学科精神,明确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方面需要关注的四个维度.基于此,从知识水平素养、思想道德素养和心理健康素养三个方面,探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师素养,根据实际情况尝试提出建议,寻找提升高中生物教师素养的策略.
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农业专业人才培养和输出的重要场所,肩负着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农业人才的重任,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以东北农业大学五年联合实践为例,结合农类高校的特点,分析目前农业高校学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意义、基本做法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和措施.
新形势下,面对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的转型升级,各行各业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而OBE作为我国本科教育质量评估的一种模式,已为我国高等教育普遍采用.在OBE成果导向教育模式的理论框架下,通过树立合理的应用型日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传统的应用型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完善的应用型日语专业师资力量团队等策略,探索OBE理念下的应用型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促进现阶段高等院校转型发展,提高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效率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育教学改进和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对B市554名中职教师的调查显示:中职教师重视日常教学反思,反思的目的主要是改进教学、提高质量和总结经验教训;反思的内容集中在教学设计、学生学习过程及教学目标达成,反思主要指向学生发展及教学改革;学生的反馈和教师认为不满意的地方是触发反思的直接因素,而时间、精力、专业知识不足,缺少引领等影响反思的行动和坚持;教师们普遍认为个人内省、同伴交流和与学生交流是比较适宜的反思方式.为更好地促进教师自觉、持续、深入地进行教学反思,教师个人、教研团队以及学校应提高认识,
近几年,随着在线课程、翻转课堂被越来越多地引入高等教学的课堂中,尤其在疫情期间,混合式教学的优势日渐凸显.然而与在线课程的广泛应用形成强烈对比的是高校教师对混合式教学的认知缺失以及混合式教学的能力发展不足等问题.与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不同,混合式的大学英语教学对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专业能力、学术研究能力、信息化能力等问题亟待解决.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提出混合式教学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能力发展的路径.
以“新工科”为背景,旨在研究提高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多维培养模式,树立并构建正确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方式.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新规划、模拟实践等多种形式,对不同专业,尤其是新工科专业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意识、知识、技能等培养,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周期,以期学生在新工科理念下,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超前的创新意识和学科交叉融合能力,全面提升面向新工科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创新创业型高端人才成为行业稀缺智力资源供给的重点.当前,高校在“双创”教育过程中多关注于教学内容的构建与开发,未来“双创”人才培养需要融合课程、师资、活动、校友资源、外部区域环境、政策等要素.通过深入分析高校“双创型”高端人才培育存在的问题,结合人工智能、“互联网+”等先进技术,基于基础认知型、综合设计型以及研究创新型三个维度、八个方面设计“多维融合”的创新创业型高端人才培育教学模式,以期助力高校高端人才创新意识和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创业岗位创新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
“育人”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基于立德树人学科育人观的课程改革旨在改进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发挥各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焦点也从单纯关注学科教学转向关注学科的育人价值.在此背景下,教师须养成对学科育人价值的开发意识.英语学科作为语言学科,兼具“工具性”育人价值与“人文性”育人价值.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正是英语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在充分理解英语学科育人价值内涵的基础上,英语教师应有意识地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拓展性活动中挖掘或开发学科育人价值,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