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由中央教科所、中国教育报联合推出的《中国教育发展系列报告》中的《中国义务教育质量检测报告》的检测结果表明,中小学语文、数学、科学、品德与社会四门被测课程中,合格率最高的是数学,占78.3%,科学71%,品德与社会63%,而语文学科的合格率最低,仅为62.8%。有30%的学生处于基本合格水平……
语文教师付出那么多,为什么却会造成这样的局面?我们的教学究竟怎么了?通过深入的实践与研究发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看,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三个:
问题一:教师大都在进行繁琐的内容(情节)分析,一节课下来学生记住的只有思想内容,而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缺失得太多。语文课究竟要教什么?
语文教学承载的任务很多,落脚到每一节课的目标究竟怎样定位?教学内容如何确定?叶圣陶先生所指出的“语文教学所当着眼的不应只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尾,应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他还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由此可见,要学会根据《课标》的年段要求,以及每篇课文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取舍,舍弃那些只是基于课文内容理解的、学生初读就能了解的,或课文中不具有代表性的、费时但不能给学生留下痕迹的教学内容,取的是课文中最有语文特质的、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最有价值的内容。
如:高年级的《最后一头战象》一课,可以提出如下教学目标:(1)识字学词,读准生字的字音,了解词义,正确书写字词。(2)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3)引导学生质疑,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情朗读、想象说写话等语言实践活动,体会嘎羧崇高的情感,感受它高尚的情怀。(4)体会作者通过细致的动作描写表现内心的表达方法。这样的教学目标就紧紧抓住了课文中最有特点的语文能力训练点和语言文字训练点,突出了语文教学的‘语文味’,引导学生在感知课文‘写什么’的基础上,深入到课文内部,揣摩“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理解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功能,领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匠心。只有这样做,语文课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既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又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能力,才会实现由“教课文”向“教语文”的美丽转身。
问题二:教师“教”的过度,导致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的严重缺失。那么,为什么教得过度的现象久久不能改变?
就当前的阅读课堂教学看,教师们“教”的过度,“牵”的过度的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不肯放手。这主要是观念的问题,有些教师总觉得“不牵不引”学生就不会学习了,教师的作用就不能发挥了,教学任务就不能完成了。但更多的教师是“走老路”走习惯了,我讲你听,我问你答,觉得挺顺的,挺省力的,因此不愿意改变。
二是不敢放手。有的教师想放手,但怕放手不好控制:我想教的那个地方学生不说怎么办?学生不按我的思路走怎么办?怕放手后,教学不能丝丝入扣,不能给人以完整的美;怕放手学生不会学习,效果不好……应该肯定这样的教师是有改革的精神的,只是改的决心不大。实际上我们不要怕,因为你不“放”就已注定了你教学的落后与低效。
三是不会放手。这才是主要问题所在。多数教师是想放手的,但总是放不好,不会放,因此也就放不开。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看到有的教师不是放手,而是“撒手”——明显的知识性错误不指出,学生的疑惑不点拨,学生的争论不评价,特别突出的是对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理解简单化、表象化,缺乏明确的学习任务和评价指标,缺乏有效的方法指导。讨论交流缺乏明确的议题,缺乏有效的组织,一味地讨论而不归纳总结,学习过程放任自流,随心所欲。实际上,这样的放手是浮在表面上的无效的教学行为。
问题三: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认为,真正意义的学习“就是学习者人人参与、自我发起、自己动手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小学生是有能力自主学习的,课堂上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机,这要求教师必须学会放手。那么怎样才能“放”得好呢?
简而言之,就要放得开,收得拢。
第一,设计的问题情境要适合放手。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精心设计学习活动的任务,要设计好课堂的主体问题,并充分利用这一主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究细品,且不可掉进一问一答的泥潭。
第二,认真跟踪学生的探究过程。这一过程很重要,是“放手”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当前许多课堂的放手流于形式,就是因为这一过程虚了,只是“走了个过程”,学生没有实质性的学习与思考。如何让学生能够有实质性的学习与思考呢?对于小学生而言,采用一定的激励手段是十分有效的。但那也只是外在的,浅层次的,最根本的是让学生的学习产生效果!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学习有收获,从而会以更大努力投入到今后的学习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探究这一过程中,不能真的“闲”,要深入到学生中间,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及自学效果,对于不会学的要给予指导、点拨,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步学会独立学习思考。不然,你想放,但学生还是老样子,不会学,学生还会等你去牵他、引他,又会走上“我牵你走”的老路上去。所以教师必须认真跟踪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只有这个过程“实”了,后面的交流才会有成效,学生才会在交流碰撞中不断地学习提高。
第三,点拨评价要及时到位。这是你“放得开收得拢”的关键所在。教师要细心听取学生的观点,及时评价学生的正误得失,及时捕捉学生的思维亮点,帮助学生收获学习成果。并且你要教学生学什么,也要在这一过程中实现。
学生能学习到的只是文中比较明了的东西,对于蕴藏其中的、难以捕捉到的语文知识、技能等(如例子中的“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就需要教师加以点拨,这不是牵,因为这些东西如果不点学生是不会知道的,而这些东西对于学生来说是最最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清楚自己要教什么,及时捕捉到学生交流中的关键处对学生进行评价点拨,做到收放有度,让学生不仅知道了课文写了什么,而且还知道是怎么写的,其表达的效果学生潜移默化地吸收了,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逐步走向深入。
语文教师付出那么多,为什么却会造成这样的局面?我们的教学究竟怎么了?通过深入的实践与研究发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看,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三个:
问题一:教师大都在进行繁琐的内容(情节)分析,一节课下来学生记住的只有思想内容,而语文能力、语文素养缺失得太多。语文课究竟要教什么?
语文教学承载的任务很多,落脚到每一节课的目标究竟怎样定位?教学内容如何确定?叶圣陶先生所指出的“语文教学所当着眼的不应只是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尾,应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章方法的摄取。”他还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由此可见,要学会根据《课标》的年段要求,以及每篇课文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取舍,舍弃那些只是基于课文内容理解的、学生初读就能了解的,或课文中不具有代表性的、费时但不能给学生留下痕迹的教学内容,取的是课文中最有语文特质的、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最有价值的内容。
如:高年级的《最后一头战象》一课,可以提出如下教学目标:(1)识字学词,读准生字的字音,了解词义,正确书写字词。(2)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3)引导学生质疑,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情朗读、想象说写话等语言实践活动,体会嘎羧崇高的情感,感受它高尚的情怀。(4)体会作者通过细致的动作描写表现内心的表达方法。这样的教学目标就紧紧抓住了课文中最有特点的语文能力训练点和语言文字训练点,突出了语文教学的‘语文味’,引导学生在感知课文‘写什么’的基础上,深入到课文内部,揣摩“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理解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功能,领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匠心。只有这样做,语文课才不会迷失方向,才能既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又有利于学生发展语言能力,才会实现由“教课文”向“教语文”的美丽转身。
问题二:教师“教”的过度,导致学生自主学习实践的严重缺失。那么,为什么教得过度的现象久久不能改变?
就当前的阅读课堂教学看,教师们“教”的过度,“牵”的过度的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不肯放手。这主要是观念的问题,有些教师总觉得“不牵不引”学生就不会学习了,教师的作用就不能发挥了,教学任务就不能完成了。但更多的教师是“走老路”走习惯了,我讲你听,我问你答,觉得挺顺的,挺省力的,因此不愿意改变。
二是不敢放手。有的教师想放手,但怕放手不好控制:我想教的那个地方学生不说怎么办?学生不按我的思路走怎么办?怕放手后,教学不能丝丝入扣,不能给人以完整的美;怕放手学生不会学习,效果不好……应该肯定这样的教师是有改革的精神的,只是改的决心不大。实际上我们不要怕,因为你不“放”就已注定了你教学的落后与低效。
三是不会放手。这才是主要问题所在。多数教师是想放手的,但总是放不好,不会放,因此也就放不开。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看到有的教师不是放手,而是“撒手”——明显的知识性错误不指出,学生的疑惑不点拨,学生的争论不评价,特别突出的是对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理解简单化、表象化,缺乏明确的学习任务和评价指标,缺乏有效的方法指导。讨论交流缺乏明确的议题,缺乏有效的组织,一味地讨论而不归纳总结,学习过程放任自流,随心所欲。实际上,这样的放手是浮在表面上的无效的教学行为。
问题三: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认为,真正意义的学习“就是学习者人人参与、自我发起、自己动手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小学生是有能力自主学习的,课堂上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机,这要求教师必须学会放手。那么怎样才能“放”得好呢?
简而言之,就要放得开,收得拢。
第一,设计的问题情境要适合放手。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精心设计学习活动的任务,要设计好课堂的主体问题,并充分利用这一主体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究细品,且不可掉进一问一答的泥潭。
第二,认真跟踪学生的探究过程。这一过程很重要,是“放手”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当前许多课堂的放手流于形式,就是因为这一过程虚了,只是“走了个过程”,学生没有实质性的学习与思考。如何让学生能够有实质性的学习与思考呢?对于小学生而言,采用一定的激励手段是十分有效的。但那也只是外在的,浅层次的,最根本的是让学生的学习产生效果!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学习有收获,从而会以更大努力投入到今后的学习之中。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探究这一过程中,不能真的“闲”,要深入到学生中间,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及自学效果,对于不会学的要给予指导、点拨,只有这样,学生才会逐步学会独立学习思考。不然,你想放,但学生还是老样子,不会学,学生还会等你去牵他、引他,又会走上“我牵你走”的老路上去。所以教师必须认真跟踪学生的探究学习过程,只有这个过程“实”了,后面的交流才会有成效,学生才会在交流碰撞中不断地学习提高。
第三,点拨评价要及时到位。这是你“放得开收得拢”的关键所在。教师要细心听取学生的观点,及时评价学生的正误得失,及时捕捉学生的思维亮点,帮助学生收获学习成果。并且你要教学生学什么,也要在这一过程中实现。
学生能学习到的只是文中比较明了的东西,对于蕴藏其中的、难以捕捉到的语文知识、技能等(如例子中的“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就需要教师加以点拨,这不是牵,因为这些东西如果不点学生是不会知道的,而这些东西对于学生来说是最最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清楚自己要教什么,及时捕捉到学生交流中的关键处对学生进行评价点拨,做到收放有度,让学生不仅知道了课文写了什么,而且还知道是怎么写的,其表达的效果学生潜移默化地吸收了,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逐步走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