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时,在各学段的阶段目标中,也反复强调多层次的“交流”,从“乐于与人交流”(第一学段),到“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第三学段),不仅凸显了阅读教学的本质特征——“对话”,也强化了“多重对话”的实践价值。因此,构建教师、学生、文本、编者之间“多重对话”的阅读情境,乃是实施阅读教学的基本途径。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践行这种理念,有效开展“多重对话”呢?
一、预设生本对话,储备原初理解
2011年版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学生钻研文本的过程,也是生本对话的过程。鉴于文本是“对话”的题材与核心,生本对话应作为阅读教学的起始环节,予以高度重视。
有位教师在执教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第八次》一课时,刚上课就要求学生质疑、提问。学生们热情高涨,提了一大堆问题:“第八次发生了什么事?”、“布鲁斯是个怎样的人?”、“看到蜘蛛结网,布鲁斯为什么感动?”……学生们七嘴八舌,教师则应接不暇。由于忽视了阅读的前期准备,课堂教学起始于零阅读、零储备阶段;看似热闹的浅质疑,其实是脱离文本的“信天游”。不难看出,缺少了学生对文本的前期阅读,“对话”往往会失去目标,流于形式,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克林伯格指出:只有当教师、学生,带着与文本初次对话的结果进入课堂,一场多主体,多角度、多层次的阅读教学活动才会有声有色、生动活泼地展开。因此,我们不妨在教学之初,留一定时间给学生自主阅读,为后续的阅读活动蓄势。低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较差,可以在课内安排5到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先行阅读;中高年级的文本阅读可以在老师指导下,由扶到放,由课内前置到课前,逐渐养成先行阅读的习惯。例如,笔者在执教《第八次》时,设计了这样的《课前预习单》:
1.认真朗读课文三遍,力争正确、流利。
2.画出课文中生字新词,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查词典,也可以在一旁做上记号。标记自然段序号。
3.读着“蜘蛛八次结网”,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蜘蛛?
4.结合课文插图,想象布鲁斯感动得跳起来时的样子。
这样的指导,让学生找到了与文本对话的基点;这样的先行阅读,让学生怀揣着对文本的原初理解上路,使得课堂中的后续对话有所凭依。在后续对话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循着文章的思路,由表及里,与文本进行多层次的对话。可以从关键的词句和意象出发,可以从文本留白处发掘,涵咏品味,唤醒文本中沉睡的词句;朗读吟诵,欣赏文本中语言的色彩;静思默想,感受文本中隐含的意蕴。在拾级而上的生本对话中,凭藉对文本的原初理解,学生拥有了在阅读中飞翔的隐形翅膀。
二、巧设师生对话,搭建阅读阶梯
阅读教学中“多重对话”的有效实现,一方面有赖于学生认真阅读文本,通过与作者的对话,领悟作者在文本中表达的思想和情意;另一方面有赖于教师有效地组织学生阅读交流,通过师生对话为学生搭建阅读的阶梯,引领学生走向文本深处,逐步深化理解,提高认识。这样的师生对话应该建立在平等的师生关系基础上。
2011年版语文课标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也高度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它一方面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另一方面也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基于这种教学观,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对师生对话进行科学设计并恰当把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精于预设,巧于生成,敏于捕捉,妙于叩问,善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师生对话的展开,有时需要教师耐心倾听,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有时需要教师推波助澜,为学生打开思维的另一扇窗;有时需要教师画龙点睛,帮学生拨云见日,使之茅塞顿开。
为此,教师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是教学方案的准备,不仅要钻研文本,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做文本的知音,还要做足课外功夫,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广泛涉猎背景资料,领悟编者的设计意图,循着课程的编排体系,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二是接纳学生的准备。2011年版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中不应以教师的视野衡量“儿童的高度”,不应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而要以学生的视角参与对话,接纳学生的个性化观点,包括“错误”的观点。这样才能构建思维的场域,激发学生的智慧与灵感,将学生的疑惑、见解、感受衍生为新的思维增长点。
三、与编者对话,拓宽认识视野
2011年版语文课标明确提出了“和教科书编者对话”的新要求。与编者对话,要求教师跳出课文看单元,跳出单元看整本教材的编排体系,通盘考虑教学的重难点;与编者对话,要求教师瞻前顾后,理解“文路”把握“编路”,找准课文特有的位置;与编者对话,要求教师统筹“导语”、“习题”及“主题”,在更为宽广的视野里调用、整合语文资源,最大限度发挥课文例子的作用。
纵观平时的阅读教学,我们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将编者拉进了视野。课后的一些习题,成了学生课前阅读的航标;编者精心绘制的插图让学生思接千载,浮想联翩。学生和着文字的脉动走进插图所描绘的场景,步入课文人物和编者的内心;苏教版语文教材练习中“读读背背”的成语,往往与这一单元的课文血脉相连,潜伏在课文里的成语,在多重对话的阅读中自然现身,昭昭然显示出别样的生命力。
笔者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时,将视野从一篇课文放宽到一个单元。该单元的三篇课文虽然文体各异,但精神内核高度一致,从不同侧面启发学生如何“走向成功”。《说勤奋》告诉学生,成功别无他途,唯有付出汗水和心血;《李时珍夜宿古寺》告诉学生,李时珍的成功,源自于他心灵深处高尚的追求;《维生素C的故事》则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成功往往是某些事件促发下的瞬时灵感,并须长期关注。
基于对编者设计意图的全面把握,上课伊始,笔者引领学生回顾前一篇课文《说勤奋》,将目光聚焦于它的中心句: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然后,师生共同研读李时珍为写《本草纲目》历尽艰辛的情状。于是,学生对成功又有了更深层的感悟——成功需要汗水和心血的灌溉,更需要理想和信念的支撑。
在教师引领下,学生以课文为基点,将视线向两头延伸。此时,对于学生来讲,课文不再是零散的,而是一个整体的交响共鸣。学生进入了单元统整的学习,课文融入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与编者对话,让师生拥有阅读的大视野,也提升了认识的高度。
总之,2011年版语文课标倡导的阅读教学,是基于“多重对话”的阅读教学;构建“多重对话”的阅读情境,是有效实施阅读教学的基本途径。其中,生本对话是阅读的起始环节,始终处于多重对话的核心;师生对话搭建了阅读的阶梯,是“多重对话”的有力推手;与编者对话,则拓展了认识的视野,使得“多重对话”跃升到新的高度。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地修正认识,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最终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
(蒋莉莉,海门市育才小学,226100)
一、预设生本对话,储备原初理解
2011年版语文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学生钻研文本的过程,也是生本对话的过程。鉴于文本是“对话”的题材与核心,生本对话应作为阅读教学的起始环节,予以高度重视。
有位教师在执教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第八次》一课时,刚上课就要求学生质疑、提问。学生们热情高涨,提了一大堆问题:“第八次发生了什么事?”、“布鲁斯是个怎样的人?”、“看到蜘蛛结网,布鲁斯为什么感动?”……学生们七嘴八舌,教师则应接不暇。由于忽视了阅读的前期准备,课堂教学起始于零阅读、零储备阶段;看似热闹的浅质疑,其实是脱离文本的“信天游”。不难看出,缺少了学生对文本的前期阅读,“对话”往往会失去目标,流于形式,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克林伯格指出:只有当教师、学生,带着与文本初次对话的结果进入课堂,一场多主体,多角度、多层次的阅读教学活动才会有声有色、生动活泼地展开。因此,我们不妨在教学之初,留一定时间给学生自主阅读,为后续的阅读活动蓄势。低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较差,可以在课内安排5到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先行阅读;中高年级的文本阅读可以在老师指导下,由扶到放,由课内前置到课前,逐渐养成先行阅读的习惯。例如,笔者在执教《第八次》时,设计了这样的《课前预习单》:
1.认真朗读课文三遍,力争正确、流利。
2.画出课文中生字新词,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查词典,也可以在一旁做上记号。标记自然段序号。
3.读着“蜘蛛八次结网”,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蜘蛛?
4.结合课文插图,想象布鲁斯感动得跳起来时的样子。
这样的指导,让学生找到了与文本对话的基点;这样的先行阅读,让学生怀揣着对文本的原初理解上路,使得课堂中的后续对话有所凭依。在后续对话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循着文章的思路,由表及里,与文本进行多层次的对话。可以从关键的词句和意象出发,可以从文本留白处发掘,涵咏品味,唤醒文本中沉睡的词句;朗读吟诵,欣赏文本中语言的色彩;静思默想,感受文本中隐含的意蕴。在拾级而上的生本对话中,凭藉对文本的原初理解,学生拥有了在阅读中飞翔的隐形翅膀。
二、巧设师生对话,搭建阅读阶梯
阅读教学中“多重对话”的有效实现,一方面有赖于学生认真阅读文本,通过与作者的对话,领悟作者在文本中表达的思想和情意;另一方面有赖于教师有效地组织学生阅读交流,通过师生对话为学生搭建阅读的阶梯,引领学生走向文本深处,逐步深化理解,提高认识。这样的师生对话应该建立在平等的师生关系基础上。
2011年版语文课标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也高度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它一方面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另一方面也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基于这种教学观,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必须对师生对话进行科学设计并恰当把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精于预设,巧于生成,敏于捕捉,妙于叩问,善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师生对话的展开,有时需要教师耐心倾听,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有时需要教师推波助澜,为学生打开思维的另一扇窗;有时需要教师画龙点睛,帮学生拨云见日,使之茅塞顿开。
为此,教师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是教学方案的准备,不仅要钻研文本,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做文本的知音,还要做足课外功夫,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广泛涉猎背景资料,领悟编者的设计意图,循着课程的编排体系,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二是接纳学生的准备。2011年版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中不应以教师的视野衡量“儿童的高度”,不应以教师的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而要以学生的视角参与对话,接纳学生的个性化观点,包括“错误”的观点。这样才能构建思维的场域,激发学生的智慧与灵感,将学生的疑惑、见解、感受衍生为新的思维增长点。
三、与编者对话,拓宽认识视野
2011年版语文课标明确提出了“和教科书编者对话”的新要求。与编者对话,要求教师跳出课文看单元,跳出单元看整本教材的编排体系,通盘考虑教学的重难点;与编者对话,要求教师瞻前顾后,理解“文路”把握“编路”,找准课文特有的位置;与编者对话,要求教师统筹“导语”、“习题”及“主题”,在更为宽广的视野里调用、整合语文资源,最大限度发挥课文例子的作用。
纵观平时的阅读教学,我们已经自觉不自觉地将编者拉进了视野。课后的一些习题,成了学生课前阅读的航标;编者精心绘制的插图让学生思接千载,浮想联翩。学生和着文字的脉动走进插图所描绘的场景,步入课文人物和编者的内心;苏教版语文教材练习中“读读背背”的成语,往往与这一单元的课文血脉相连,潜伏在课文里的成语,在多重对话的阅读中自然现身,昭昭然显示出别样的生命力。
笔者执教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时,将视野从一篇课文放宽到一个单元。该单元的三篇课文虽然文体各异,但精神内核高度一致,从不同侧面启发学生如何“走向成功”。《说勤奋》告诉学生,成功别无他途,唯有付出汗水和心血;《李时珍夜宿古寺》告诉学生,李时珍的成功,源自于他心灵深处高尚的追求;《维生素C的故事》则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成功往往是某些事件促发下的瞬时灵感,并须长期关注。
基于对编者设计意图的全面把握,上课伊始,笔者引领学生回顾前一篇课文《说勤奋》,将目光聚焦于它的中心句: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然后,师生共同研读李时珍为写《本草纲目》历尽艰辛的情状。于是,学生对成功又有了更深层的感悟——成功需要汗水和心血的灌溉,更需要理想和信念的支撑。
在教师引领下,学生以课文为基点,将视线向两头延伸。此时,对于学生来讲,课文不再是零散的,而是一个整体的交响共鸣。学生进入了单元统整的学习,课文融入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与编者对话,让师生拥有阅读的大视野,也提升了认识的高度。
总之,2011年版语文课标倡导的阅读教学,是基于“多重对话”的阅读教学;构建“多重对话”的阅读情境,是有效实施阅读教学的基本途径。其中,生本对话是阅读的起始环节,始终处于多重对话的核心;师生对话搭建了阅读的阶梯,是“多重对话”的有力推手;与编者对话,则拓展了认识的视野,使得“多重对话”跃升到新的高度。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地修正认识,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最终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
(蒋莉莉,海门市育才小学,2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