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择隐之路

来源 :小品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cphai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淵明生于官宦世家,37岁那年的冬天,权臣桓玄篡位,改国号楚,并把安帝迁到了浔阳。偌大江州也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了。随后刘裕起兵讨伐桓玄,入建康,兴复晋室。此间陶渊明出任刘裕的参军(幕僚),一方面觉得自己可以一展身手,“宛辔憩通衢”,另一方面又“心念山泽居”。这种矛盾的心态一直伴随着他到了40岁。
  公元405年是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40岁,三月改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然而“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终怀在归舟,谅哉宜霜柏”,在建威参军的位置上趴窝了五个月,放归故里,补了个实缺,出任彭泽县令。在这个任上才80多天就弃职而去,颇有乃祖之风。陶侃早年当武冈县令时,也是因为和太守吕岳的关系很紧张,就辞官回家了。十三年的仕宦生涯就此挂印,陶渊明留下了名篇《归去来兮辞》。
  还在体制内工作的时候,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这下终于下定决心要自主择隐,刚开始还能过着“悠然见南山”的惬意生活,唱着“世短意恒多,斯人乐久生”。但生活的窘迫终于把陶渊明一步步推向了田耕。
  自主择隐后,陶渊明最大的乐趣便是和三五好友小酌,宣扬“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祖父陶侃是滴酒不沾,而外祖父孟嘉却是好酒之士。“不失本意”夸的就是“孟嘉善饮酒”这件事情(中散大夫罗含赋诗)。魏晋时名士酒风之盛,陶渊明亦不能免俗。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这位“好事人”便是后来的江州刺史王弘。此人琅琊王氏出身,以清悟知名,乐善好施,颇有清誉,其祖父王导曾与陶侃同朝为官。为了结交陶渊明,多次登门拜访而不得见。得知陶渊明要去爬庐山,便请人带酒于山亭上邀饮。一边是“山涤馀霭”,一边是“浊酒半壶”,如此陶渊明便不拒,“斗酒散襟颜”。有了这一次会面,铁杆粉丝王弘从此便动不动就在林边湖畔摆好酒,静待陶渊明。
  当官这种事情,可以抛却脑后,喝酒却是眼前明摆的快乐。“在世无所须,惟酒与长年”其诗作中有三分之一的篇章提到了酒。萧统讲得更更是夸张,直言陶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陶渊明诗》萧统注)。其实,陶渊明的酒量并不是很好,往往一喝便醉倒,却还乐此不疲。“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晏殊《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晏几道的这一言或是道尽了陶渊明式饮酒的衷情。
  当然陶渊明也知道“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的道理,于是“种豆南山下”。当下有些好事之人调侃说陶渊明“不会种田”,因为“草盛豆苗稀”。其实不然,大豆在清明时节播种,几天便可出苗。此季亦是野草疯长时,自然更快拔尖,在稀疏的豆苗间显然更加茂密。所以陶渊明只能有空就去薅杂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薅草薅到豆苗长出来了,自然轻松愉快多了,纵然“夕露沾我衣”也“不足惜”了。
  读了陶渊明的“田园诗”后,苏东坡评说“非古人之耦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非予之世农,亦不能识此语之妙也”田耕生活,“四体诚乃疲”,“感人生之长勤”,只有“及时当勉励”,毕竟“岁月不待人”。“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这是陶渊明对人生的追问,“孰事都不营,而以求自安?”这是自我叩问。“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这是陶渊明寻得的心灵归宿。
  从归隐初期的田园乐到躬耕时的田家苦,更有青黄不接时出门乞食“叩门拙言辞”的困窘,陶渊明悟出了“人生岂不劳”,民生以长勤为本,以衣食为端。这种积极有为的信念,既脱离了老庄的“无为”,又否定了孔孟的“不事稼穑”。
  在常年的劳作中,陶渊明依然“箪瓢屡罄,絺綌冬陈”(《自祭文》)。把农事、人事和世事结合起来,陶渊明总结了自己“人生”中的“憔悴有时”,构想出了桃花源的乌托邦。这是一个通过共同耕作就能实现温饱的理想社会。
  出仕与归隐,历来是古代中国士人的两大心结。其中蕴含着士人们人生价值的实现,对大多数人而言,出仕才是主旋律,归隐则是变奏曲。未致仕时“漂蓬江海谩嗟吁”(《水浒传》中宋江的题诗),总渴望有机会可以建功立业;而在宦海里沉浮时,却常生起“身归林泉”的想法,这种矛盾的心态往往贯穿士人的一生。陶渊明,一生也多在仕官与归隐间不断摇摆,内心纠缠,反复交替,而最终还是选择了避世独善、洁身自好。
  在寂寞中老去的陶渊明,留下来的诗文在当时并无人赏识。直到一百多年后,南梁太子萧统搜集整理陶诗,编篡《陶渊明诗》,并写序立传加注,这才为世人所知。钟嵘虽评陶渊明“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却视陶诗为“中品”(钟嵘《诗品》)。至唐朝在白居易等人的推送下,影响日渐扩大。
  而真正把陶渊明推到独一无二位置上的,则是苏东坡。苏轼在陶诗中品出了老庄的味道,读出了禅机,更看到了自己,由人及诗,苏东坡如此推崇陶渊明,便与陶渊明隔空唱和,一部《和陶集》红了东坡,也红了“五柳”。此后便是张岱,于明亡后开始评注苏轼《和陶集》,并将苏轼未和之陶诗继续追和,今存其和陶诗四十首。然而诸多和陶诗,多有悲情浓郁,未及陶诗之清澈,却也情由衷出,坚定不移,其真诚无伪与陶渊明相类。
  选自《告诉你不一样的历史》
其他文献
丈夫在一所重点中学教书,我们便住在这所学校里。这天,一个女学生来敲门,跟在她身后的是一位中年人,从眉目上看,显然是女学生的父亲。進得屋来,父女俩拘谨地坐下。他们并没有什么事,只是父亲特地骑自行车从40多公里以外的家来看看读高中的女儿。“顺便来瞅瞅老师,”父亲说:“农村没有什么鲜货,只拿了十几个新下的鸡蛋。”说着,从肩上挎的布兜里颤巍巍地往外掏。布兜里装了很多糠,裹了十几个鸡蛋。显然,他做得很精心,
朋友在一家公園供职,前年送我几盆花色各异的菊花。我看到后大为惊讶,人工竟然能培养出这样艳丽夺目的花色品种来。  花谢之后,我便将盆栽菊花送回乡下老家,移栽到小院里。这几盆菊花一旦被移栽到小院的泥土里,便被迫还原为野生形态。我任由其发芽、长茎,任由其倒伏在地上。秋来时花儿开了,白色的更显白,紫色的更显紫,抽丝带钩的花瓣更显得生动,只是花朵比原先的小得多。小就小吧,少了修饰的痕迹,我看起来倒觉得更顺眼
一只猫在阳光下清理自己。客厅东向,阳台上,只有上午大约两三个小时的时间,能够照射到阳光。猫是守时的动物,总是在阳光最好的时候,跑在那里进行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一次清洗工作。我看着他。他是个男生,可洗脸的时候像女生一样,优雅,细致,他用粉红的舌头打湿前脚的绒毛,然后耐心地洗脸。猫的可爱之处,有一点在于他们是喜欢干净的动物。透过玻璃窗的阳光依然光亮、耀眼,猫偶尔竖起来的毛发在阳光下根根可见。猫在清洁自己的
老家的大门前是一片木槿花绕成的篱笆。我对它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每次舅母在表哥犯错时毒打他的武器。长鞭“咻咻咻”地生着风,在表哥身上留下条条血痕,映衬着舅母带泪咬牙的脸。  我自小由外公外婆带大。可能是因为我更融入他们的老年,所以此刻垂垂老矣的他们在数姐妹兄弟当中最宠爱的便是我。幼年时我便有一个小小的特权,就是躺在他们身边装睡,偷听他们对家中儿女婿媳甚至孙辈的评论。我自以为这些最终只会成为我暗藏心底的秘
以前,我夏天出门,都要打一把遮阳伞。一会儿撑开一会儿合起,一会儿从包里取出来,一会儿再放回去,实在是麻烦。现在为了省事,我改为戴一顶宽檐帽。实践出真知,戴了之后我发现,宽沿帽搭衣服好看,遮阳效果佳,还显得脸小,可谓一举三得。去年冬天的一條时尚新闻说,在英国一年一度的“阵亡将士纪念日”活动上,梅根王妃靠一顶宽檐帽碾压了全场的皇室女性。越是公众人物,越是备受瞩目,梅根自然明白这一点。而我放弃遮阳伞,选
我小时候父亲养了条狗,一只大藏獒,是当年父亲的一个牧民病人送给他的。  据那个牧民讲,这狗曾经跟两只野狼混战都不落下风,而且形象上看起来非常可怕,叫声低沉,肌肉结实,眼睛里充满了坚毅。  父亲非常喜欢,给它起名叫巴瓦,就是“硬汉”的意思,说这是獒中之獒,每日悉心喂養。谁知有一天它被某个坏蛋投了毒,于是开始抽搐和呕吐,但它死之前都没号叫过一声,父亲把它按照人的仪式给葬了。后来父亲又养过几条狗,都很忠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问究竟什么叫作生活?生活这个现象可以从两方面观察。就着客观的——生物学的——地位看来,生活就是一个有机体同它的环境发生的种种的关系。就着主观的——心理学的——地位看来,生活就是我们对外界经验和对内经验总全的名称。怎样使我们生活丰富,换言之,就是立于主观的地位研究怎样可以创造一种丰富的生活。那么,我对于“生活”二字认定的解释,就是“生活”等于“人生经验的全体”。生活即是经验,生
兴趣是驱使一个人去干好某事的强大力量,那么,怎样培养自己的强烈兴趣?怎样让自己学习“上瘾”呢?虽然我在中学的数学成绩很好,但我觉得自己现在的中文水平更高,读中学时我文理就绝不偏科,至今我仍然觉得文理都很重要,数学可以让人思维缜密,文学可以使你想象丰富。现在很多父母在儿女教育和专业选择上重理轻文,实在是既功利又可笑。“学非文不宣,文非学无本”——我一直认同清代学者的这句名言。不管是学文科还是学理科,
晚上做饭之时,拿出碗蒸鱼,一个词猛地闯入脑海——“碗公”。   什么叫“碗公”?这是客家话对碗的俗称,与此对应的是勺水的勺子,在广东兴宁老家,我们都称之为“勺嫲”。   难道碗和勺还分公母吗?小时候,我怀着强烈的好奇心,问倒众多成人。最后,一向学识渊博的爷爷笑着摇了摇头,称这是约定俗成的叫法,在客家地区,从古至今都是这样叫的。   约定俗成?那为什么不称之为“碗嫲”“勺公”?爷爷他们没有回答这个看
从艺术的观点看,世界上没有逼真的形体,只有或多或少可信的虚构的形体,万物都是各种抽象关系相互聚合的的结果。主导因素是虚存在。“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一切处在混茫中,没有实体,美始终处在抽象的关系中。  但是,欣赏者一般只去审视那是什么物,而不知道艺术家真正关心的是形成物象的关系和关系本身的美学意义及精神境界。  美是有生命的,生命永远处于运动的状态中。从中国传统哲学的角度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