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作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机构,其精神引领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方向。在现代条件下,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现代科技和市场规律会对大学精神产生一种合力式的影响作用。本文即针对现代大学精神的自我主张展开几点论述。
关键词:大学;精神;自我主张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09-02
在现代条件下,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现代科技和市场规律会对大学精神产生一种合力式的影响作用。大学要在这种综合条件下挺立自己独特的精神气质,一方面需要从现实条件出发,一方面又不能完全受制于现实,而必须诉诸一种明确而坚定的自我主张。
一、探求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最佳结合点
大学作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机构,其精神引领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方向。因此,大学精神需要获得一种特立独行的性格,不能为任何外在力量所左右。但是,如前所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本身对大学精神具有奠定和营造作用。因此,大学精神所追求的独立并不是一种抽象的独立,不是一种空中楼阁式的独立,而必须传承民族精神中最优秀者。这种东西有时候会与时代精神协调一致,有时候也可能发生龃龉。当发生龃龉的时候,是该摒弃民族精神而迎合时代精神呢(与时俱进),还是坚持民族精神而不顾时代精神(民粹主义)?
这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取舍问题,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而是当下每一个民族都面临的生存现实。在全球化时代,每一个民族都面临着民族性与时代性如何协调的问题。每一个民族都不同程度地卷入时代的漩涡中,民族性与时代性处于交织状态,而市场和科技的力量又使这种交织状态的程度加深,速率加快。可以预见,在一段时间内,民族性往往会处于劣势,时代在科技的助力下有可能磨平民族性的棱角。在这种情势下,每一所追求精神高地的大学都面临着如何挺立民族性,寻求民族性与时代性最佳结合起来的问题。
二、正视科技力量,坚持以人为本
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摆置着人们的生存,摆置着大学。这种摆置力量不仅影响了大学的院系设置、专业设置,还影响到了大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取向,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方式乃至生存方式。所以,要想培育大学精神,必须深刻领悟科技的摆置力量,在这种无形而巨大的力量面前咬定青山不放松,岿然不动。这并不是一句空洞的漂亮话,它可以在坚持以人为本中得到落实。
以人为本要求把人当作最高的目的,而不是手段。以人為本甚至要求人们超越“目的与手段”这种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要求人们认识到:人本身就是目的,此外没有别的目的。人决不是一个手段,决不是一种资源。人的天性和灵性必须得到尊重。一个人来到大学并不是或不仅仅是为了谋求一个求生的手段,而是为了实现人本身的最高价值:“认识你自己”。认识到自己真正的本质和天性,并按这种本质和天性去做,这是我们能够为教育设想的最高目的,此外绝无别的更高目的。其它一切目的必须基于这个目的而来,否则就是幻想。人如果连自己都不认识,其它一切目的都只能是空洞的口号,只能是对人的最大的不尊重。最大的不尊重就是对人的天性的不尊重。
三、改进量化体系,提升指标质素,弱化市场机制对大学活动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要真正落实以人为本,须有体制的保障。在科技与市场形成合力的时代,人们坚信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大学要保持独立性,坚持以人为本,没有制度上的保障决无可能。不能单纯从思想上,还必须从体制上让人们认识到:时间并不是金钱,效率并不是生命。金钱买不到时间,效率也换不来生命。那种基于市场意识而来的幼稚思维可以在它自己的领域里风行并发挥作用,但不能在大学精神中留有存活之地。金钱买不来智慧,也买不来精神,精神与买卖无关。
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改进大学制度中的量化体系,提升指标质量。在教师方面,需要改善职称评定体系,使这种体系朝向更有利于促进教师专心于教学与科研的方向发展,把心力用在最有意义的事情上。在学生方面,需要改善学分制和奖惩制度,把学分与学习能力区分对待,把奖学金与真正的学术能力相挂钩,而不是仅仅流于一些表面的数字,以至于沦为赤裸裸的利益角逐。大学的领导者应该相信,人的智慧一定能够找到一种最符合人文天性的制度。
四、以人文精神构建大学师生关系及同学关系
中国从近代以来,由于科技落后和列强入侵,到五四运动爆发,民主与科学的呼吁应运而生,正式成为大学精神的主流。顺应这股潮流,科学受到了国人前所未有的重视,乃至发展到今天一度演化为科学至上主义。这股精神表现在教育上就是重理轻文的思潮,人文学科因之一度处于低迷状态。这在一个有几千年浓厚人文传统的国家实属怪诞。
重理轻文的一个自然结果,就是人们不关注人文本身,不理会“认识你自己”,而瞎忙于“认识世界”。可是,单纯偏重理科而忽视基本人文素养的修炼,一个人会把自己迷失于世界,找不到归宿,甚至找不到落脚点。海德格尔说:“这是人类的一个奇怪时代,几十年来我们就在其中漂浮;在这个时代里,人们不再有时间追问人是谁。通过科学对现有的和过去的人的描述,我们是决不能知道人是谁的。”
重理轻文思潮与以人为本的精神在本质上抵触。在重理轻文思潮下,工具理性必然盛行,于是人与人的关系就是僵硬的,甚至是机械的。体现在大学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变成了纯粹的传授知识与接受知识的关系,类似于人们把信息输入电脑。在这种状态下,个性不可能得到重视,更不用谈什么人文熏陶了。
大学的灵魂是精神,而精神的创造者和承载者是人。在大学里,教师和学生是大学精神的活灵活现者,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是大学中最重要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学精神的性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是构成大学精神最重要的一环。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和角色搭配具有决定大学精神性质与动向的根本意义。要想培育大学精神,必须准确定位大学中教师及学生的角色性质以及二者的互动关系,找到最理想的师生及同学关系状态。 长期以来,人们喜欢泛泛地谈论尊师重教,把教师当作受尊重受崇拜的主体。这本身固然不错,但此时人们忽视了更为根本的一环: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学生的天资和性情长期以来没有被当成主体来对待。一种健全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不仅要尊重教师,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道德上说,尊重教师必须遵行;但从教育的根本意义上说,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应该得到尊重,学生不能仅仅是老师的复制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应该能够体现在教育的前景中。不然,一种原地踏步的教育将不可避免,创造和进步无从谈起。
在大学里,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那么大学教育最重要的事情还没有发生。知识的传授与接受并不代表师生之间的全部意义,更不代表师生之间最重要的意义。健全的师生关系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与接受,更要包括人文关系的建立。所谓人文关系,就是老师与学生相互认识,相互欣赏,基于对彼此个性的了解与尊重而发展师生关系,正如孔子与弟子们一样。没有人文精神的师生关系,大学只会流于某种类于市场的场所,知识变成了商品,教学变成了交易。在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师眼中,所有的学生必然是一样的,个性被“一视同仁”淹没了,“标准化”的教学导致千篇一律,平均主义制造出批量的平庸,因材施教流于一句空洞的口號。
五、落实因材施教,实现个体教育
要实现“认识你自己”的教育目标,就必须真正落实因材施教,实现个体教育。所谓个体教育,就是要把每个人都当作一个个性存在的事实来对待,当作不同于任何别人的人来对待,并运用与这个独特个性相适应的教育方式。遗憾的是,在当今的教育中,尤其是大国的教育中,因材施教完全成了一句空话。尼采说:“大国的教育体制总是最平庸的,就像大厨房里最多也只能做出平庸的饭菜,道理一样。”要想克服和超越这种平庸,就必须把大厨变为小厨,把大锅变为小锅,把泛泛的群体视角变为更专注于不同的个体。群体只是一个抽象物,真正现实存在的是不同的个人。忽略了这些活生生的个人,就没有真正的群体关注。充满人文关怀的健全的师生关系应该更加关注个体,以此为前提去充实群体的整体价值。
当然,如果一个人注定是平庸的,那只需要平庸的老师来对待。可是,我们凭什么认为一个人注定是平庸的?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注定是不平庸的,那么,教师对于他也就不是十分重要,因为他可以进行自我教育。但是,我们又凭什么认为一个人注定是不平庸的?不管怎么推论,我们都无法否认教育的意义。即便天才也需要点拨,需要灵感,而最好的教育正是能够给人带来灵感的教育,知识尚属其次。
认识你自己!诚如叔本华所言,作为人,作为意志的存在,一个人并不能决定自己要做怎样一个人,而只能逐渐认识自己的天性;并按照这个认识去做,走完自己的一生。因此,一个人决不能后悔他所欲求的,而只能后悔他所做过的,毕竟欲望不在后悔之列。一个强奸犯可能会后悔他强奸了别人,但他不能后悔他有性欲这回事。
作者简介:龙家琼(1968—),女,中共台江县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学。
关键词:大学;精神;自我主张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09-02
在现代条件下,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现代科技和市场规律会对大学精神产生一种合力式的影响作用。大学要在这种综合条件下挺立自己独特的精神气质,一方面需要从现实条件出发,一方面又不能完全受制于现实,而必须诉诸一种明确而坚定的自我主张。
一、探求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最佳结合点
大学作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机构,其精神引领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方向。因此,大学精神需要获得一种特立独行的性格,不能为任何外在力量所左右。但是,如前所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本身对大学精神具有奠定和营造作用。因此,大学精神所追求的独立并不是一种抽象的独立,不是一种空中楼阁式的独立,而必须传承民族精神中最优秀者。这种东西有时候会与时代精神协调一致,有时候也可能发生龃龉。当发生龃龉的时候,是该摒弃民族精神而迎合时代精神呢(与时俱进),还是坚持民族精神而不顾时代精神(民粹主义)?
这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取舍问题,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问题,而是当下每一个民族都面临的生存现实。在全球化时代,每一个民族都面临着民族性与时代性如何协调的问题。每一个民族都不同程度地卷入时代的漩涡中,民族性与时代性处于交织状态,而市场和科技的力量又使这种交织状态的程度加深,速率加快。可以预见,在一段时间内,民族性往往会处于劣势,时代在科技的助力下有可能磨平民族性的棱角。在这种情势下,每一所追求精神高地的大学都面临着如何挺立民族性,寻求民族性与时代性最佳结合起来的问题。
二、正视科技力量,坚持以人为本
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摆置着人们的生存,摆置着大学。这种摆置力量不仅影响了大学的院系设置、专业设置,还影响到了大学的主体——教师与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取向,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方式乃至生存方式。所以,要想培育大学精神,必须深刻领悟科技的摆置力量,在这种无形而巨大的力量面前咬定青山不放松,岿然不动。这并不是一句空洞的漂亮话,它可以在坚持以人为本中得到落实。
以人为本要求把人当作最高的目的,而不是手段。以人為本甚至要求人们超越“目的与手段”这种工具理性的思维方式,要求人们认识到:人本身就是目的,此外没有别的目的。人决不是一个手段,决不是一种资源。人的天性和灵性必须得到尊重。一个人来到大学并不是或不仅仅是为了谋求一个求生的手段,而是为了实现人本身的最高价值:“认识你自己”。认识到自己真正的本质和天性,并按这种本质和天性去做,这是我们能够为教育设想的最高目的,此外绝无别的更高目的。其它一切目的必须基于这个目的而来,否则就是幻想。人如果连自己都不认识,其它一切目的都只能是空洞的口号,只能是对人的最大的不尊重。最大的不尊重就是对人的天性的不尊重。
三、改进量化体系,提升指标质素,弱化市场机制对大学活动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要真正落实以人为本,须有体制的保障。在科技与市场形成合力的时代,人们坚信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大学要保持独立性,坚持以人为本,没有制度上的保障决无可能。不能单纯从思想上,还必须从体制上让人们认识到:时间并不是金钱,效率并不是生命。金钱买不到时间,效率也换不来生命。那种基于市场意识而来的幼稚思维可以在它自己的领域里风行并发挥作用,但不能在大学精神中留有存活之地。金钱买不来智慧,也买不来精神,精神与买卖无关。
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改进大学制度中的量化体系,提升指标质量。在教师方面,需要改善职称评定体系,使这种体系朝向更有利于促进教师专心于教学与科研的方向发展,把心力用在最有意义的事情上。在学生方面,需要改善学分制和奖惩制度,把学分与学习能力区分对待,把奖学金与真正的学术能力相挂钩,而不是仅仅流于一些表面的数字,以至于沦为赤裸裸的利益角逐。大学的领导者应该相信,人的智慧一定能够找到一种最符合人文天性的制度。
四、以人文精神构建大学师生关系及同学关系
中国从近代以来,由于科技落后和列强入侵,到五四运动爆发,民主与科学的呼吁应运而生,正式成为大学精神的主流。顺应这股潮流,科学受到了国人前所未有的重视,乃至发展到今天一度演化为科学至上主义。这股精神表现在教育上就是重理轻文的思潮,人文学科因之一度处于低迷状态。这在一个有几千年浓厚人文传统的国家实属怪诞。
重理轻文的一个自然结果,就是人们不关注人文本身,不理会“认识你自己”,而瞎忙于“认识世界”。可是,单纯偏重理科而忽视基本人文素养的修炼,一个人会把自己迷失于世界,找不到归宿,甚至找不到落脚点。海德格尔说:“这是人类的一个奇怪时代,几十年来我们就在其中漂浮;在这个时代里,人们不再有时间追问人是谁。通过科学对现有的和过去的人的描述,我们是决不能知道人是谁的。”
重理轻文思潮与以人为本的精神在本质上抵触。在重理轻文思潮下,工具理性必然盛行,于是人与人的关系就是僵硬的,甚至是机械的。体现在大学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变成了纯粹的传授知识与接受知识的关系,类似于人们把信息输入电脑。在这种状态下,个性不可能得到重视,更不用谈什么人文熏陶了。
大学的灵魂是精神,而精神的创造者和承载者是人。在大学里,教师和学生是大学精神的活灵活现者,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是大学中最重要的关系,这种关系的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学精神的性质。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是构成大学精神最重要的一环。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和角色搭配具有决定大学精神性质与动向的根本意义。要想培育大学精神,必须准确定位大学中教师及学生的角色性质以及二者的互动关系,找到最理想的师生及同学关系状态。 长期以来,人们喜欢泛泛地谈论尊师重教,把教师当作受尊重受崇拜的主体。这本身固然不错,但此时人们忽视了更为根本的一环: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学生的天资和性情长期以来没有被当成主体来对待。一种健全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不仅要尊重教师,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道德上说,尊重教师必须遵行;但从教育的根本意义上说,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应该得到尊重,学生不能仅仅是老师的复制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应该能够体现在教育的前景中。不然,一种原地踏步的教育将不可避免,创造和进步无从谈起。
在大学里,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和接受知识,那么大学教育最重要的事情还没有发生。知识的传授与接受并不代表师生之间的全部意义,更不代表师生之间最重要的意义。健全的师生关系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与接受,更要包括人文关系的建立。所谓人文关系,就是老师与学生相互认识,相互欣赏,基于对彼此个性的了解与尊重而发展师生关系,正如孔子与弟子们一样。没有人文精神的师生关系,大学只会流于某种类于市场的场所,知识变成了商品,教学变成了交易。在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师眼中,所有的学生必然是一样的,个性被“一视同仁”淹没了,“标准化”的教学导致千篇一律,平均主义制造出批量的平庸,因材施教流于一句空洞的口號。
五、落实因材施教,实现个体教育
要实现“认识你自己”的教育目标,就必须真正落实因材施教,实现个体教育。所谓个体教育,就是要把每个人都当作一个个性存在的事实来对待,当作不同于任何别人的人来对待,并运用与这个独特个性相适应的教育方式。遗憾的是,在当今的教育中,尤其是大国的教育中,因材施教完全成了一句空话。尼采说:“大国的教育体制总是最平庸的,就像大厨房里最多也只能做出平庸的饭菜,道理一样。”要想克服和超越这种平庸,就必须把大厨变为小厨,把大锅变为小锅,把泛泛的群体视角变为更专注于不同的个体。群体只是一个抽象物,真正现实存在的是不同的个人。忽略了这些活生生的个人,就没有真正的群体关注。充满人文关怀的健全的师生关系应该更加关注个体,以此为前提去充实群体的整体价值。
当然,如果一个人注定是平庸的,那只需要平庸的老师来对待。可是,我们凭什么认为一个人注定是平庸的?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注定是不平庸的,那么,教师对于他也就不是十分重要,因为他可以进行自我教育。但是,我们又凭什么认为一个人注定是不平庸的?不管怎么推论,我们都无法否认教育的意义。即便天才也需要点拨,需要灵感,而最好的教育正是能够给人带来灵感的教育,知识尚属其次。
认识你自己!诚如叔本华所言,作为人,作为意志的存在,一个人并不能决定自己要做怎样一个人,而只能逐渐认识自己的天性;并按照这个认识去做,走完自己的一生。因此,一个人决不能后悔他所欲求的,而只能后悔他所做过的,毕竟欲望不在后悔之列。一个强奸犯可能会后悔他强奸了别人,但他不能后悔他有性欲这回事。
作者简介:龙家琼(1968—),女,中共台江县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