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途径探索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cy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迁移能力指的是在连续不断地学习过程中形成认知结构与积累知识经验的能力,该能力可在教师培养下形成,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良性发展给予支持。高中历史教学内容具有延续性、逻辑性、综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及史料证实等素养。通过探索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增强迁移能力的途径,以期为提升高中历史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迁移能力
   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价值如下:其一,在固有历史知识加持下进行延续性及综合性的学习实践,利用旧知识搭建“脚手架”并建成全新的认知体系,在此基础上提高历史知识学习效率;其二,通过学生迁移能力的强化使学生能深刻揭示历史内涵,进而增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如历史解释等;其三,教师为培养学生迁移能力加强教改,为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的引用铺平道路,使高中历史课堂更为高效。基于此,为了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探索學生迁移能力的强化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一、以人为本,在高中历史课堂上为学生强化迁移能力提供条件
   若将学生的能力视为一粒种子,那么民主、自由、活跃的课堂就是孕育种子的沃土,只有学生能自学、勤思、善问才能强化迁移能力,基于此,高中历史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能力发展的条件,体现学生在迁移能力自主强化中的重要地位,教师则转型为引导者,且不再主控课堂。例如,教师在进行“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学时可引领学生合作学习并制作思维导图,教师为了引导学生认知迁移,并使学生在发散思维助力下让思维导图更加完整,可率先提供2~3种模板,如鱼骨图、逻辑图、树形图等,将夏朝、商朝、西周视为三大关键词,在此基础上细化导图分支,将时间、目的、影响等视为理顺历史知识脉络及顺延时间线、加强认知迁移的支点,学生在对比分析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等政治制度的过程中增强迁移能力,教师则需引导学生细化导图,使导图更有逻辑性、综合性及延续性,助力学生加大认知迁移力度,以便学生揭示历史知识内涵,有效增强个人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1]。
   二、创新争优,丰富高中历史课堂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有效方法
   迁移能力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学生已经具备的历史素养及历史知识结构,在习得态度加持下接受新的内容,使历史新知能对学生学习态度、能力、知识经验、学习计划等方面带来正向影响,新旧知识相互影响,继而达到学习迁移的目的。在以往的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习惯掌控全局,将学生摆在被动学习与实践的位置,认为只要推行教学计划就能达成育人目标。知识的灌输并不等同于能力的培养,部分学生因思维僵化、学习被动、兴趣较低无法积极参与历史课堂教学活动,影响其迁移能力的发展,基于此,教师需创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学时可采用情境教学法,率先创设问题情境,如“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的原因是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有哪些”“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以往的革命有哪些区别”等,旨在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历史现象迁移的原因,达到以疑激趣、以趣促学的目的,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的迁移思维,助力学生厘清事实、阐明因果、评析地位,同时实现情感迁移目标,培育学生家国情怀。
   三、科学评价,基于以评促学,立足高中历史课堂发展学生的迁移能力
   当前有些高中历史教师存在不注重教学评价的问题,将评价与考试成绩、课上表现画等号,未能通过评价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使评价缺乏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功能。这就需要高中历史教师能提高以评促学的有效性,通过评价助力学生发展迁移能力。例如,教师在学生创设与填充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可进行评价,在评价中指引学生利用旧知识体悟新的内容,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关联,在此基础上发展迁移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评价应客观,评价用语需简明、柔和、精准,不可言辞过激,打击学生认知迁移及发散思维的积极性,确保在评价中学生能掌握认知迁移的方法并树立探索新知的信心。通过评价加强师生互动,教师助力学生完善思维导图,进而弥补学生认知迁移的疏漏之处,围绕学生历史新知学习重难点再次予以讲解,为学生进一步延伸迁移性历史学习体系奠定基础,继而基于以评促学培养学生迁移能力[2]。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需要教师为学生自主学习、思考探究提供条件,使学生能认知迁移、情感迁移,还需为学生迁移能力的不断提高创新教学方法,同时教师要以评促学,弥补学生认知迁移学习实践缺陷,继而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有效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参考文献:
   林刚.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措施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5):12.
其他文献
摘 要:转化思想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思想,可使学生尽快地找到解题思路,提高解题效率.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结合学生所学认真筛选相关习题,为学生讲解转化思想在解题中的具体应用,使其掌握转化思想的精髓,在解题中能够灵活应用,促进其解题能力与解题水平的显著提升.  关键詞:初中数学;转化思想;解题;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6-0004-02  收稿日
摘 要:以2020年新高考和名校联考试题为例,从不同角度对试题进行思路剖析,对平面向量的四类运算问题做了方法上的梳理,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思维结构和方法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平面向量;图形;符号;坐标;平面几何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5-0010-02  评析 本题考查向量的数量积,解题关键是作图,在AB上取点M,使得AM=13AB,由AC
摘 要:高中学生正值青春期,其中很多问题频频发生。在诸多问题中,青春期较为典型的心理问题最为突出,究其原因是此阶段学生的独立意识日益增强,自我意识萌生,常会出现“成人化”想法,加之青春过渡时期矛盾心理的滋生,极容易让学生出现各类认知矛盾,从而产生青春期心理问题。严格意义上来看,青春期心理问题并非不健康心理,但如果此心理特征表现得过于明显、反常,很可能会引起大的问题。   关键词:心理;疑惑;措施 
人们在生活劳作中发现和总结出与数学有关的知识和规律,同样在初中数学课堂中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相关资源辅助教学.借助与所授知识相关的生活图形,在学生理解基本数学概念时
摘 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响应和贯彻中央“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推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横向融合和协同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逐渐稳定的一个人生阶段,所以,在这个时期,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对学生进行德育切忌直接将生硬的理论知识塞给学生,这样很有可能会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德育效果并不理想。教师要结合学生目前的年
摘 要:构建隐圆模型,在解答一些特定条件的几何题目时,可以让图形的条件更丰富,进而能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关键词:隐圆模型;解题能力;数学思维水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5-0002-02   参考文献:  [1]周银虎.巧找“隐形圆”解决高中数学问题的研究[J].数理
摘 要:数形结合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直观、形象、简洁,所以备受青睐.三角函数图象含藏了三角函数的所有性质,准确画图和熟练运用是基本功,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阐述了三角函数线的基础知识和应用,以及如何用单位圆、数轴、三角函数图象解题.  關键词:三角函数线;单位圆;数轴;三角函数图象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5-0004-02  参考
摘 要: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才能够落实科学探究,而生物实验又是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式,因此,教师要平衡书本内容教授与做实验的比重,强化实验教学,落实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科学素养   一、挖掘教材经典实验,形成科学求实的精神   生物学科涵盖的内容丰富,除了基础的理论知识外,还
摘 要:在新时代,高中教学内容、形式均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保持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要基于学生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方法开展教学,基于这一现实背景,新高考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新高考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能够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立足德育视角,在充分了解新高考核心素养的基础上,对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新高考;核心素养;高中化
摘 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初中数学教学一直局限于例题背诵以及学生的单纯记忆层面,学生难以通过体验学习了解到数学知识的学习特性.因此,教师必须对数学教学模式进行研究,理解体验式教学方案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特性.本文探讨了初中数学体验式教学,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实际操作、融入合作探究等方案去帮助学生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让学生在体验知识,了解方法过程中完成自我数学思维的发展,最终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