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综合阅读试题,主要考查同学们对文言材料的整体理解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命题者往往会将阅读材料的整体切分成几个方面,然后以此为切入点设置选项。在错误选项的设置上,往往在基本正确的文意概括分析中,设置一两处不符合原文的地方。解答这类题目,除了需要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结合选项,审慎推敲之外,还需要我们对试题错误选项设置的类型有个大致的了解,力求以不变应万变。
一、偷换概念,以偏概全
例如2006年全国卷一第10题B项:“何远坚守节操,不逢迎上司,太守王彬巡察属县,何远仅给他提供干粮、饮水;为官有才干,任始兴内史时,未再发生过界内盗匪抢掠侵犯的事。”“未再发生过的事情”表述不当。原文有这样几句话:“时泉陵侯朗为桂州,缘道多剽掠,入始兴界,草木无所犯。”意思是说泉陵侯朗,沿途抢掠骚扰,但到了始兴县内,一草一木也不敢侵犯,至于其他盗匪有无抢掠侵犯只能是不确定。这是从侧面强调何远治理有方,而不是选项中所说未曾发生过界内盗匪抢掠侵犯的事。这里就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二、时态不当,前后勾连
例如2005年重庆卷第13题A项:“侯可少年时倜傥不羁,长大后笃志为学。家贫,乡亲们凑钱资助他入京应诏,回来后将钱全分给其他同举者,将要走时又留下来照顾生病的乡人,显示出他自律不贪的良好品格。”这里“回来后将钱全分给其他同举者”表述不当。原文有“随计入京,里中醵金赆行。比还,悉散其余与同举者”这几句,意思是说侯可随计吏来到京城,怀里揣着筹来的用于赠别的银子出发了。等到将要回来的时候,都散给了别的一同考科举的人”。这里是说他参加完科举考试要回来的时候,并非题干所言是“回来后”。
三、无中生有,查无依据
例如2005年湖南卷第14题D项:“欧阳修曾利用其他版本对旧本韩文进行多次修订,补足了缺失的卷帙,使之最终成为善本。他认为韩文之大行于世,并非因为自己的倡导,而是因为韩文本身深厚而雄博。”这里“补足了缺失的卷帙,使之最终成为善本”的表述不正确。原文最后一段有“其最后卷帙不足,今不复补者,重增其故也”一句,意思是说它最后残缺几卷,现在没有再补上的原因是为了保持原样,不轻率增加。“补足缺少的卷帙”一说可谓无中生有。
四、牵强附会,强加因果
例如2006年天津卷第14题C项:“寇恂杀死皇甫文的原因就在于他出言不逊,触犯了寇恂的尊严。”原文有这样几句:“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取计者也。今来,辞意不屈,必无降心。全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意思是:“皇甫文,是高峻的心腹,是给高峻出谋划策的。现在到来,态度推辞不屈从,一定无投降心。成全他那么他就会得计,杀了他高峻便吓破了胆,他就会投降。”由此可见,寇恂杀死皇甫文的原因在于皇甫文是高峻的心腹、智囊、主心骨。寇恂杀死皇甫文不是因一己之利,而是一种策略,以此来威慑高峻,使其早降。所以选项强加因果,造成错误。
五、张冠李戴,弄错对象
例如2004年江苏卷第14题D项:“皇帝曾命令徐勋与蔡京同校《五朝宝训》,徐勋一再推辞,不肯与蔡京共事。后来在徐勋回乡看望生病的亲人时,蔡京便以翰林学士没有擅离朝廷的先例为由提出异议,但皇帝并不同意蔡京的看法。”文中“或言翰林学士未有出外者”的“或”是不定指代词“有的人”,并不就是指蔡京。
六、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例如2006年江苏卷10题C组:“嘉熙元年,常德发生兵乱,纵火喧闹,董槐骑马跟在几个人后面赶到火场,问清士兵作乱的原因后,斩杀了侵占年度军饷的将军马彦直,平息了骚乱。”“跟在几个人后面”表述不当。原文中有“槐骑从数人于火所”一句,其中“从”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跟随”或者也可以理解为“率领、带领”的意思,而不是“跟随”的意思。其实,课文《鸿门宴》一文中“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的“从”字就是“使……跟随”的意思。
七、主次不分,轻重适当
例如2005年浙江卷第14题A项:“文章借他人之口,揭示出褒城驿由宏丽变为破败的原因,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民风奢靡的不满。”“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民风奢靡的不满”有误,作者所要揭示的是朝廷任用非人以及官制不善。
实战演练
高石门传
(明) 丘云霄
世之慕旷达者皆谓嵇、阮诸贤得醉乡之乐,为能养其真以成其名,丘子曰:醉乡之徒,乃负其不羁以俯仰于时,不得直其志,乃托诸酒以自广焉耳。愚谓醉乡之徒,非真乐也。
晋安石门子早善属词,不乐进士业,每谓文至牵饰比偶,犹之留须眉以傅脂粉,无足学也。遂洗意爵禄之门,而结霞上之居,自号霞仙。善画,善隶草,善八分书。家贫,性嗜酒,日以饮为事。由是孤洁一世,知名海内。
时轩盖造之,求其所能则不得,盖不欲以所能媚也。及醉,则虽寻常人家投之楮素,欢然挥墨,任意纵横,而結构峻古,意态突兀;醒则虽工意为之,皆所不逮。盖其适在酒而神在醉故邪。
乡有宋子者,与之善,疟岁弗愈。一日造问之,宋强疾移榻就堂相见,因享之酒。酣,宋出素请画,遂染笔写菊数本,倒垂悬崖而掩映于江波之间,香姿隐隐有飘拂流动之状,宋子泠然疏爽。因再请,复写奇石,亭立双竹,凌空箫箫,数叶风韵,若有闻焉,宋跃起视之,毛发俱竦,是日疟不复发而就瘥焉。时为之语曰:“少陵有佳句,不若霞仙笔。醉后扫丹青,往往神鬼泣。”其妙入神态有如此者。
夫求乐而得所乐,乐在物也;乐所乐而忘所乐,乐不在物在我也。石门子于酒视醉乡诸贤托以自广焉者,何如也?
岁癸卯,行年五十,疾革,梦有画舫载卮酒促其登舟者,遂呼家人进之酒,再饮而卒。先数月,武夷霞峰子卒,相去千里,不及有闻,垂没之日,曰:“霞峰子先我往矣,此人志在当时,不酬所欲,惜也!”闻者谓其谵语,而不知其前知如此。既没,闻者惜之。 石门子姓高氏,名濲,字宗吕,居于石门山,贫以自耕,又自号曰庖羲谷老农氏云。
(选自《止山集》,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乃负其不羁以俯仰于时负:依仗
B.行年五十,疾革革:除去
C.垂没之日垂:接近
D.不酬所欲酬:实现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嵇康、阮籍这些醉乡之徒,是不得志而借酒浇愁,他们的快乐不是真乐。
B.高石门早年才华卓著,工书善画,因为科场失利,不以功名为意,一世孤洁。
C.高石门酒醒之后,无论怎样“工意为之”,都不能达到酒醉后作品的艺术境界。
D.宋子观画时泠然疏爽,毛发俱竦,疟疾痊愈,这从侧面表现了高石门画艺的神妙。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时轩盖造之,求其所能则不得,盖不欲以所能媚也。(5分)
答:
(2)石门子于酒视醉乡诸贤托以自广焉者,何如也?(4分)
答:
4.本文圍绕“酒”来写高石门一生的事迹和成就,请简要说明。(4分)
答:
参考答案
1.B(革:危急)
2.B(高石门绝意爵禄之门并不是因为科场失利)
3.(1)当时权贵拜访他,向他求书画却不能(得到),是因为(石门子)不想用自己擅长的书画取媚他们。(轩盖、造、盖、所能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2)石门子对于酒(的态度)和那些醉乡中以酒来自我宽慰的贤人相比,怎么样呢?(视、广、何如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4.一生嗜酒(离不开酒);(2分)书画成就也离不开酒。(2分)
参考译文
世上仰慕旷达的人都认为嵇康、阮籍那些贤德之士能得到醉乡之乐,在于能保持本性而以酒成就了他们的名声,丘子说:醉乡之徒,是凭借他们的放荡不羁来应付时势,(他们)不能伸展心志,于是托之于酒来自我宽慰罢了。我认为醉乡之人,不是真的快乐。
晋安的石门子早年善于写作,不喜欢在士子的举业上进取,常常说八股文在排比对偶上的极尽修饰,如同留着胡子而涂脂抹粉,不值得学习。于是无意于求取官爵和俸禄之道,而结庐隐居,自己取号为霞仙。(石门子)善画,善写隶书草书,擅长八分书。家里贫穷,生性嗜好喝酒,每天以喝酒为事。因此一生孤高清白,在海内闻名。
当时权贵拜访他,向他求书画却不能(得到),是因为(石门子)不想用自己擅长的书画取媚他们。等到醉了,那么即使是一般人家把纸给他,(他也)欣然挥毫,任意纵横,而字体结构高雅古朴,神情姿态突兀;酒醒之后即使刻意挥毫,都比不上(醉酒之后写的字)。大概是因为他醉后写的字最能体现酒醉时的精神面貌吧。
乡里有个叫宋子的人,和他交好,患疟疾一年了都没好。某一天(石门子)去他家慰问他,宋子强忍着疾病移榻至厅堂见面,趁此时机待他以酒。喝得畅快时,宋子拿出白绢请他作画,石门子于是拿笔蘸墨画了几株菊花,倒垂在悬崖而若隐若现于江波之间,菊花的清香姿态呈飘拂流动的样子,宋子(顿感)清凉,疏然爽朗。于是再请他作画,(石门子)又画了奇石,亭子边画了两竿竹子,耸立空中(风声)箫箫,几片叶子飒飒作响,好像能听到一样,宋子从榻上跳起来看画,毛发都竖了起来,这一天(他的)疟疾没有再发而病也好了。当时人们评价石门子说:“少陵有佳句,不若霞仙笔。醉后扫丹青,往往神鬼泣。”他的画作有如此神妙。
那寻找快乐而得到所乐的,乐在于外物(本身);享受快乐忘掉了给他们带来快乐的事物,(他们的快乐)不在于外物而在自己。石门子对于酒(的态度)和那些醉乡中以酒来自我宽慰的贤人相比,怎么样呢?
癸卯年,(石门子)行年五十,病情危急,梦见有画舫装载着酒催他上船,于是叫家人给他拿酒来,喝了两杯后死了。几个月前,武夷山的霞峰子死了,两地相距千里,(石门子)还没有来得及听说,临死的那天,说:“霞峰子先我而死了,这个人有志于当时,没有实现他的愿望,可惜啊。”听到的人认为他说胡话,却不知他能预先知道。死后,那些人为他感到可惜。
石门子姓高,名濲,字宗吕,居住在石门,家里贫穷,自己耕作(谋生),又自己取号为庖羲谷老农氏。
(作者:祁晓楸,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
一、偷换概念,以偏概全
例如2006年全国卷一第10题B项:“何远坚守节操,不逢迎上司,太守王彬巡察属县,何远仅给他提供干粮、饮水;为官有才干,任始兴内史时,未再发生过界内盗匪抢掠侵犯的事。”“未再发生过的事情”表述不当。原文有这样几句话:“时泉陵侯朗为桂州,缘道多剽掠,入始兴界,草木无所犯。”意思是说泉陵侯朗,沿途抢掠骚扰,但到了始兴县内,一草一木也不敢侵犯,至于其他盗匪有无抢掠侵犯只能是不确定。这是从侧面强调何远治理有方,而不是选项中所说未曾发生过界内盗匪抢掠侵犯的事。这里就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二、时态不当,前后勾连
例如2005年重庆卷第13题A项:“侯可少年时倜傥不羁,长大后笃志为学。家贫,乡亲们凑钱资助他入京应诏,回来后将钱全分给其他同举者,将要走时又留下来照顾生病的乡人,显示出他自律不贪的良好品格。”这里“回来后将钱全分给其他同举者”表述不当。原文有“随计入京,里中醵金赆行。比还,悉散其余与同举者”这几句,意思是说侯可随计吏来到京城,怀里揣着筹来的用于赠别的银子出发了。等到将要回来的时候,都散给了别的一同考科举的人”。这里是说他参加完科举考试要回来的时候,并非题干所言是“回来后”。
三、无中生有,查无依据
例如2005年湖南卷第14题D项:“欧阳修曾利用其他版本对旧本韩文进行多次修订,补足了缺失的卷帙,使之最终成为善本。他认为韩文之大行于世,并非因为自己的倡导,而是因为韩文本身深厚而雄博。”这里“补足了缺失的卷帙,使之最终成为善本”的表述不正确。原文最后一段有“其最后卷帙不足,今不复补者,重增其故也”一句,意思是说它最后残缺几卷,现在没有再补上的原因是为了保持原样,不轻率增加。“补足缺少的卷帙”一说可谓无中生有。
四、牵强附会,强加因果
例如2006年天津卷第14题C项:“寇恂杀死皇甫文的原因就在于他出言不逊,触犯了寇恂的尊严。”原文有这样几句:“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取计者也。今来,辞意不屈,必无降心。全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意思是:“皇甫文,是高峻的心腹,是给高峻出谋划策的。现在到来,态度推辞不屈从,一定无投降心。成全他那么他就会得计,杀了他高峻便吓破了胆,他就会投降。”由此可见,寇恂杀死皇甫文的原因在于皇甫文是高峻的心腹、智囊、主心骨。寇恂杀死皇甫文不是因一己之利,而是一种策略,以此来威慑高峻,使其早降。所以选项强加因果,造成错误。
五、张冠李戴,弄错对象
例如2004年江苏卷第14题D项:“皇帝曾命令徐勋与蔡京同校《五朝宝训》,徐勋一再推辞,不肯与蔡京共事。后来在徐勋回乡看望生病的亲人时,蔡京便以翰林学士没有擅离朝廷的先例为由提出异议,但皇帝并不同意蔡京的看法。”文中“或言翰林学士未有出外者”的“或”是不定指代词“有的人”,并不就是指蔡京。
六、望文生义,主观臆断
例如2006年江苏卷10题C组:“嘉熙元年,常德发生兵乱,纵火喧闹,董槐骑马跟在几个人后面赶到火场,问清士兵作乱的原因后,斩杀了侵占年度军饷的将军马彦直,平息了骚乱。”“跟在几个人后面”表述不当。原文中有“槐骑从数人于火所”一句,其中“从”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跟随”或者也可以理解为“率领、带领”的意思,而不是“跟随”的意思。其实,课文《鸿门宴》一文中“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的“从”字就是“使……跟随”的意思。
七、主次不分,轻重适当
例如2005年浙江卷第14题A项:“文章借他人之口,揭示出褒城驿由宏丽变为破败的原因,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民风奢靡的不满。”“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当时民风奢靡的不满”有误,作者所要揭示的是朝廷任用非人以及官制不善。
实战演练
高石门传
(明) 丘云霄
世之慕旷达者皆谓嵇、阮诸贤得醉乡之乐,为能养其真以成其名,丘子曰:醉乡之徒,乃负其不羁以俯仰于时,不得直其志,乃托诸酒以自广焉耳。愚谓醉乡之徒,非真乐也。
晋安石门子早善属词,不乐进士业,每谓文至牵饰比偶,犹之留须眉以傅脂粉,无足学也。遂洗意爵禄之门,而结霞上之居,自号霞仙。善画,善隶草,善八分书。家贫,性嗜酒,日以饮为事。由是孤洁一世,知名海内。
时轩盖造之,求其所能则不得,盖不欲以所能媚也。及醉,则虽寻常人家投之楮素,欢然挥墨,任意纵横,而結构峻古,意态突兀;醒则虽工意为之,皆所不逮。盖其适在酒而神在醉故邪。
乡有宋子者,与之善,疟岁弗愈。一日造问之,宋强疾移榻就堂相见,因享之酒。酣,宋出素请画,遂染笔写菊数本,倒垂悬崖而掩映于江波之间,香姿隐隐有飘拂流动之状,宋子泠然疏爽。因再请,复写奇石,亭立双竹,凌空箫箫,数叶风韵,若有闻焉,宋跃起视之,毛发俱竦,是日疟不复发而就瘥焉。时为之语曰:“少陵有佳句,不若霞仙笔。醉后扫丹青,往往神鬼泣。”其妙入神态有如此者。
夫求乐而得所乐,乐在物也;乐所乐而忘所乐,乐不在物在我也。石门子于酒视醉乡诸贤托以自广焉者,何如也?
岁癸卯,行年五十,疾革,梦有画舫载卮酒促其登舟者,遂呼家人进之酒,再饮而卒。先数月,武夷霞峰子卒,相去千里,不及有闻,垂没之日,曰:“霞峰子先我往矣,此人志在当时,不酬所欲,惜也!”闻者谓其谵语,而不知其前知如此。既没,闻者惜之。 石门子姓高氏,名濲,字宗吕,居于石门山,贫以自耕,又自号曰庖羲谷老农氏云。
(选自《止山集》,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乃负其不羁以俯仰于时负:依仗
B.行年五十,疾革革:除去
C.垂没之日垂:接近
D.不酬所欲酬:实现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嵇康、阮籍这些醉乡之徒,是不得志而借酒浇愁,他们的快乐不是真乐。
B.高石门早年才华卓著,工书善画,因为科场失利,不以功名为意,一世孤洁。
C.高石门酒醒之后,无论怎样“工意为之”,都不能达到酒醉后作品的艺术境界。
D.宋子观画时泠然疏爽,毛发俱竦,疟疾痊愈,这从侧面表现了高石门画艺的神妙。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时轩盖造之,求其所能则不得,盖不欲以所能媚也。(5分)
答:
(2)石门子于酒视醉乡诸贤托以自广焉者,何如也?(4分)
答:
4.本文圍绕“酒”来写高石门一生的事迹和成就,请简要说明。(4分)
答:
参考答案
1.B(革:危急)
2.B(高石门绝意爵禄之门并不是因为科场失利)
3.(1)当时权贵拜访他,向他求书画却不能(得到),是因为(石门子)不想用自己擅长的书画取媚他们。(轩盖、造、盖、所能各1分,句意1分,共5分)
(2)石门子对于酒(的态度)和那些醉乡中以酒来自我宽慰的贤人相比,怎么样呢?(视、广、何如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4.一生嗜酒(离不开酒);(2分)书画成就也离不开酒。(2分)
参考译文
世上仰慕旷达的人都认为嵇康、阮籍那些贤德之士能得到醉乡之乐,在于能保持本性而以酒成就了他们的名声,丘子说:醉乡之徒,是凭借他们的放荡不羁来应付时势,(他们)不能伸展心志,于是托之于酒来自我宽慰罢了。我认为醉乡之人,不是真的快乐。
晋安的石门子早年善于写作,不喜欢在士子的举业上进取,常常说八股文在排比对偶上的极尽修饰,如同留着胡子而涂脂抹粉,不值得学习。于是无意于求取官爵和俸禄之道,而结庐隐居,自己取号为霞仙。(石门子)善画,善写隶书草书,擅长八分书。家里贫穷,生性嗜好喝酒,每天以喝酒为事。因此一生孤高清白,在海内闻名。
当时权贵拜访他,向他求书画却不能(得到),是因为(石门子)不想用自己擅长的书画取媚他们。等到醉了,那么即使是一般人家把纸给他,(他也)欣然挥毫,任意纵横,而字体结构高雅古朴,神情姿态突兀;酒醒之后即使刻意挥毫,都比不上(醉酒之后写的字)。大概是因为他醉后写的字最能体现酒醉时的精神面貌吧。
乡里有个叫宋子的人,和他交好,患疟疾一年了都没好。某一天(石门子)去他家慰问他,宋子强忍着疾病移榻至厅堂见面,趁此时机待他以酒。喝得畅快时,宋子拿出白绢请他作画,石门子于是拿笔蘸墨画了几株菊花,倒垂在悬崖而若隐若现于江波之间,菊花的清香姿态呈飘拂流动的样子,宋子(顿感)清凉,疏然爽朗。于是再请他作画,(石门子)又画了奇石,亭子边画了两竿竹子,耸立空中(风声)箫箫,几片叶子飒飒作响,好像能听到一样,宋子从榻上跳起来看画,毛发都竖了起来,这一天(他的)疟疾没有再发而病也好了。当时人们评价石门子说:“少陵有佳句,不若霞仙笔。醉后扫丹青,往往神鬼泣。”他的画作有如此神妙。
那寻找快乐而得到所乐的,乐在于外物(本身);享受快乐忘掉了给他们带来快乐的事物,(他们的快乐)不在于外物而在自己。石门子对于酒(的态度)和那些醉乡中以酒来自我宽慰的贤人相比,怎么样呢?
癸卯年,(石门子)行年五十,病情危急,梦见有画舫装载着酒催他上船,于是叫家人给他拿酒来,喝了两杯后死了。几个月前,武夷山的霞峰子死了,两地相距千里,(石门子)还没有来得及听说,临死的那天,说:“霞峰子先我而死了,这个人有志于当时,没有实现他的愿望,可惜啊。”听到的人认为他说胡话,却不知他能预先知道。死后,那些人为他感到可惜。
石门子姓高,名濲,字宗吕,居住在石门,家里贫穷,自己耕作(谋生),又自己取号为庖羲谷老农氏。
(作者:祁晓楸,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