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感从哪里来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1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感是新课标提出的10个核心概念之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是人主动自觉地理解和应用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良好数感的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灵敏而强烈的感悟能力。数感体现在许多方面,如能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等等。上述对数感的具体描述,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数感的主要内容。
  “认识千以内的数”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20以内的数”“10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将数的认识扩展到千以内的数而进行的延伸教学。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日常生活中接触千以内较大数的机会也相对较少,对认知较大数的经验积累不够丰富,因此从培养数感的角度出发,通过帮助学生建立和发展数感的方式,理解千以内数的实际意义,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跨越是本课研究的重点。
  一、“数感源于数数”,由具体数数到抽象概念
  【片段一】
  10个一是1个十 10个十是一个百]
  师:(出示1个小方块)这里有几个小方块?
  生:1个。
  师:我们用1个方块表示1个一。(课件呈现:“一”)
  师:你会一个一个地数数吗?
  生:1,2,…,10。
  (课件演示:数出10个,摆成一条方块)
  师:1条方块里有几个一?10个一是几个十?
  生:10个一是1个十。(课件出示:10个一是1个十)
  师:我们用1条方块表示一个十。(课件呈现:“十”)
  师:一十一十地数数你会吗?
  生:10,20,…,100。
  (课件演示:数出100个,摆成一板方块)
  师:几个十是一个百?
  (课件呈现:10个十是一个百)
  师:我们用一板方块表示一个百。(课件呈现:“百”)
  追问:请小朋友看一看,“一”“十”“百”用方块都是怎样表示的?十里面有几个一,百里面有几个十?
  课始,教师首先提出“数源于数”的产生背景,数数是最直接感悟数的一种方式,是培养数感的基本手段之一。从1数到10,从10数到100,从一个一个地数数,到一十一十地数数,为后面一百一百地数数埋下伏笔。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体会到数的形成,经历了从直观教具中抽象出数的概念的过程,并且渗透了计数单位“一”“十”“百”的形成,为对十进制计数法的完整认识做好铺垫。
  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为学生提供可以感知的具体事物,通过数数的方式理解数的实际意义是认数的基础。用多种方式表示数则是理解数的概念的需要,为学生了解数的发展的过程提供帮助。将数的概念与所表示的实际意义联系起来,深化数的实际含义,则是建立数感的初步表现。学生一开始对数的认识是建立在具体事物上,通过一个一个地、十个十个地、一百一百地数方块,认识了“一”“十”“百”“千”等计数单位,有利于学生直观地理解相应计数单位的含义,初步认识十进制计数法,具体感知数的实际大小;而通过计数器、算盘等常规计数设备的有效运用,则更为直观地显示出十进制计数法的数位顺序和位值原则,有利于学生深化数的内涵;最后逐渐发展为用符号表示数,实现由具体认数到抽象表示数的跨越。
  二、数感源于理解数的意义,了解“一千”的产生
  【片段二】
  师:请你拨出九百八十九,说一说这个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指名说你是怎么拨的)
  师:要求一个一个地数,要在哪一位上拨珠?
  师:请你先拨一拨,九百八十九添上一是多少?(学生操作)
  追问:为什么是九百九十呢?
  说明:(演示操作)个位有10颗数珠,表示10个一,10个一是1个十,向十位进一,十位再添1颗数珠是9颗数珠,表示9个十。
  师:九百八十九添上一是九百九十。
  师:我们继续一个一个地数数。(继续数到九百九十九)
  师:最大的三位数是多少?
  (引出:九百九十九是最大的三位数。)
  师:九百九十九里面有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
  引导:九百九十九再添上1是多少?(课件出示)那你能再添上1,看看到底是多少吗?(学生操作数数,说明是一千)
  师:你是怎样得到一千的?
  说明:个位满10颗数珠,10个一是1个十,十位添1个数珠;十位满10颗数珠,10个十是一个百,百位添1个数珠;百位满10颗数珠,10个百是一个千,千位添1颗数珠。
  演示并说明:九百九十九添上1是一千。
  师:现在计数器上的1个数珠表示一千,这个数位就叫作千位。(齐读两遍)
  师:从右边起,第四位是千位。我们从右边开始按顺序读一读计数器上的数位。
  追问:从右边数,第几位是千位?
  师:你会一百一百地数到一千吗?(出示10个一百,让学生从一百起数到一千,并演示合并成“一千”)
  师:这个正方体里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表示多少?(课件呈现“一千”)
  说明:“千”是比“百”大的计数单位。
  提问:通过一百一百地数数,你知道几个一百是一千?(课件:10个一百是一千)反过来,一千里面有几个一百?
  一千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对“一千”概念的理解是建立在数数的活动经验上,通过数(shǔ)理解数的意义,发展数感。意大利数学家皮亚诺在自然数公理中提出了“后继数”的概念,他认为每一个自然数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数,如自然数3的后继数是4,而4是紧跟在3后面的一个自然数。在认数活动中,学生的数数经验应基于数(shǔ)后继数。首先,一千作为一个自然数,它是由九百九十九添上一得到的,从数的顺序上说,一千是九百九十九后面的一个数,也就是一千是九百九十九的后继数,这是通过学生数数的经验得到的。   由数数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作为比百更大的计数单位,在教学中学生从一百开始数起,一百一百地数到一千,产生了计数单位“千”。在一百一百地数数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感知整百数的顺序,以及计数单位百和千之间的进率关系,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十进制计数法的认识。因此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从数的顺序和十进制计数法两方面认识“一千”,理解数的实际意义,对学生数感的发展十分重要。
  三、数感源于生活,从生活中提升
  1.体会生活中大数的重要性
  【片段三】
  师:你在生活里见到过或听到过比100大的数吗?你能举例说一说你见过哪些比100大的数吗?
  生1:我在商场里见过比100大的数,一件毛衣的价格是430元。
  生2:我们年级有学生168人。
  生3:我见过牛奶的包装上写着240mL。
  ……
  师:小朋友知道好多比100大的数呢!在屏幕上你能找到比100大的数吗?
  (课件呈现例1的主题图,指名说一说主题图中的数)
  师:电风扇要300元,300用方块怎样表示呢?
  数的概念是抽象的,而形成和建立这种抽象的概念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切身体验和理解数的概念与数感形成密切相关。即让学生在认识数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的情景和实例。如在认数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身边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如衣服的价格、牛奶盒的容积、人的身高、大米的质量等。通过现实背景下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数就在自己身边,会使得学生更具体、更深刻地把握数的概念,建立数感。正如数学课程标准所强调的“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2.通过猜数、估数提升数感
  【片段四】
  师:一千到底多大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师:(出示《千字文》)猜一猜这里有多少个字?《千字文》是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之一,这里由一千个汉字组成。
  师:在运动会开幕式的舞台上有一千名演员,场面十分壮观。
  师:这是一包牙签,里面有100根,猜一猜500根大约有多少?1000根呢?(相机出示500根、1000根牙签的图片)
  师:这是老师常用的粉笔,一盒有50根,1000根粉笔有多少呢?请你估一估。
  师:(出示图片)这样的20盒粉笔,就是1000根。
  师:这是1张1元纸币,感受一下,它是薄薄的。猜一猜10张1元纸币大约有多厚?用手比划比划。100张呢?1000张呢?
  (学生用手比划后,出示相应图片)
  师:现在我们知道1元纸币是薄薄的,1000张1元纸币是1000元,它是厚厚的一沓。
  过渡:现在你认识一千有多大了吗?
  数感是对数和数的关系的一种良好直觉。学会合理地猜数、估数是培养数感的有效途径。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中指出:“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以此为出发点,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有效丰富了学生们对数感的感知,通过猜一猜、估一估感受数量的变化。如100根牙签有多少?500根呢?1000根呢?学生的猜想和估计可以是以“10个一百是一千”为生长点展开的合理猜想。而利用人民币的直观感受,让学生经历了1元纸币是薄薄的,以此为基础推想、估计10张、100张、1000张的厚度,让学生经历1元到1000元从薄到厚的直观感受,不仅认识到1000张1元纸币很多,而且也能感受到1000张1元纸币累积起来很厚,从而进一步丰富对1000的认识。不仅如此,人民币通过这样的变化也能让学生隐约感受到计数单位“一”“十”“百”“千”之间的进率换算,丰富了学生对生活中数的感受,提升了数感。
  数感的培养是良好数学素养的体现,它源于数数,又在理解数的意义中建立,在生活中得到丰富,又在合理的估计、猜想中得到发展。
其他文献
上周,加裕参加马尼托巴养猪研讨会、伊利诺伊猪肉大会以及莫斯科的Agrofarm畜牧展,并参加中国的一些会议。以下是观察内容的摘要:  在温尼伯举行的马尼托巴养猪研讨会有很多生产者和行业人士出席。  主要养猪公司的员工出席使得出席的独立生产者人数得到增加,某个公司有超过65人出席。和我们参加的很多活动相比,猪场的现场人员很多。  马尼托巴生产者都想知道生猪价格为什么会一直暴跌。大家肯定会担心市场的未
【摘要】在设计教学时,教师会不自觉地设计丰富的教师语言,用问题串联课堂,按照自己的逻辑去引导学生,以便自己在课堂上掌控大局。本文通过反思同一篇课文的两次不同教学,力求充分理解尊重孩子,理解遵循学生思维顺序,真正做到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们的回答具有“自由度”,让课堂也变得更有“温度”的含义。  【关键词】课堂实录 教师语言 学生思维  教师备课常常思考如何让课堂更流畅,教学设计的着力点
上周美国出栏了228.5万头生猪,比去年同一周增加了174 000头。美国12月1日的生猪存栏报告表明同比生猪数量增加不超过3 %,这是巨大的增长。巨大的供应量使瘦肉猪价格处于低价,上周末的53 %~54 %全国生猪价格为59.93美元。  任何时候都存在赢者与败者。猪价下跌的一个赢家就是屠宰厂。上周末,美国农业部猪肉切块平均价格为71.50美元,而瘦肉猪价格为59.93美元。如果简单计算的话,1
估算是一种预测,一种判断,是对事件发展趋势的一种预见。不需要精确的计算即可得出符合趋势的判断,这是极其重要的一种生活技能。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能够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估算这种简便、实用的方法。估算,一种真实存在着的生活智慧。  平时妈妈带着孩子去服装店购买衣服,店员大都能够根据孩子的身高、体重选择大小合适的衣服;我们乘坐出租车时驾驶员总是能告诉你到达目的地大概需要多少时间;房屋装修时电工师傅都能告诉你
中图分类号:S852.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5)09-0018-03  健康控制一直以来都是猪场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肠道是保持动物健康的重要器官。除了吸收养分,肠道也是抵御有害物质和细菌入侵的屏障。肠道免疫系统也在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免疫细胞如炎性细胞被认为起到核心作用,以往,肠道上皮一直被认为是简单的物理屏障。  如今,人们知道肠上皮细胞也是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
中图分类号:S816.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769(2016)02-0064-04  2 结果与讨论  2.1 生长性能与腹泻发生率  在第一阶段(从0~9 d),与CN相比,添加微量元素的仔猪ADFI较低(表3)。  与接受无机微量元素满足50 %或100 %需要量的仔猪相比,接受有机微量元素的仔猪ADFI更低。虽然日粮处理对ADG没有影响,但微量元素添加量满足100 %需
【摘要】微课学习已经走进小学语文,微课视频也已被教师逐步使用。怎样制作一节富有语文味的小语微课视频,设计思路很关键。本文就以自己参加全国NOC大赛的获奖作品为案例,从文本解读、目标任务分解、微课“点”选取、微视频呈现四个方面,讲一讲微课视频设计的思路。  【关键词】微课 设计思路 NOC  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方式,微课已经越来越被广大的语文教师认可与采纳,微课的设计与应用已经开始走进语文的教学
【摘要】学会流畅地用口语表达是学生能够文明和谐地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的前提。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手段,如大声朗读、激发想象、读说结合、创设情境等有效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欲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课堂 低年级 口语表达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是指以口头语言为载体而进行互动交流的能力。当今社会,口语交际能力在人际交流、就业求职等方面更加凸显出其重
产毒素镰刀菌是世界各地的小麦、黑小麦和其他谷物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大多数镰刀菌侵染植物的不同部分或不同生长时期,如幼苗、顶端、根部、茎部和果穗,会导致谷物产量严重下降,通常约下降10 %~40 %。当谷物植物被真菌侵染时,会面临被这些真菌的二级代谢产物(如真菌毒素)污染的风险,这些代谢产物随后侵入饲料和食物中。霉菌毒素污染动物饲料引发的主要问题不是急性疾病,而是持续不断地摄入低水平的霉菌毒素将会造成
著名特级教师武凤霞说过:“语文课上,教师要让孩子的发言成‘森林’。”武凤霞老师主要针对的是教师的理答艺术,婉转地指出当学生发言不够完整和全面时,教师应当及时引导,让学生的语言摆脱片面和零碎,长成“森林”。  亟须长成“森林”的,远不只有课堂上的倾听与表达。长期以来,在很多语文课上,段落篇章的整体把握、教材的单元意识等方面都存在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或如盲人摸象般以偏概全,或因一叶障目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