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应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的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的教学理念告诉我们,一切学习方式都应该用符合儿童情趣的方式进行。教学时应注重学生的自主探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注重和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体验共同学习的乐趣。那么,小学音乐的有效教学从哪里来呢?
一、创设好的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积极定势,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最佳教学情境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包括教室、教学设备、仪器和挂图等,更重要的是情感因素、心理环境。其表现为教师愿意教、善于教,学生喜欢学、勤于学。所以,当教师进入课堂后,必须要有饱满的热情、最佳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学激情,以此感染学生,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比如用《猫捉老鼠》的音乐游戏来训练学生的听辨能力。让四位学生分别戴上老鼠头饰,手里拿一张旋律卡片,其他学生扮演猫的角色。老师在四个卡片中任选一个在琴上弹出,哪一位学生先听出来,就来指着那一句旋律唱一遍,就表示老鼠被捉住了。老师最后评出捉老鼠的能手并奖励他。此外,如果音乐教师还具备一定的绘画技巧和电教手段,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就能更好地利用情境来服务于教学。如在课上运用几笔简单的图画和电脑画面,能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使学生们边听、边唱、边想,充分调动感官,触景生情,体会乐曲的意境,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
二、运用教学策略,让课堂的“美”与“活”辉映。
要提高音乐课的教学效果,离不开课堂的“美”与“活”。“美”的内容是:教师的语言美、范唱美和节奏美。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应富有感染力,要善于用歌词的音韵、诗意、趣味来引导、启发和丰富学生的想像力,使学生从教师美的语言中获得学习音乐家的兴趣。课堂上教师的范唱必须具有旋律美、节奏美。范唱时体形、眼神、手势都要有美感,用范唱美来带动学生学音乐。课堂上教师要能用乐器熟练地弹奏教材中的曲子,激起学生歌唱的欲望,让学生在教师美好的伴奏中尽情歌唱。活”的内容包括:教学方法活、课外活动内容活。教学法方法活,是指每节课的模式应善于变化,教学新歌、导入新课方法应多样。教学《闪烁的小星》时,我由绘画导入新课,采用“情境教学法”,课前布置学生对星空进行观察,课中在欣赏歌曲的同时,请学生说出所观察到的星空景象,然后在黑板上绘制成图,让学生在情景交融的气氛中领会歌曲的含义,产生用歌声来表达情感的欲望。教学《谁唱歌》时,我用谜语导入新课;教学《小红帽》时,我用故事导入新课……学习用打击乐器伴奏时,也不能每节课都用同样的乐器,打同样的节奏,这样时间长了,学生也会感到厌烦,而提不起兴趣。教师应根据内容灵活施教,可让学生自已设计伴奏型,这样既能使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又能使学生树立起“我能行”的自信心。
三、正确引导,让自主学习更加有效。
所谓的“自主学习”就是指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创设的教学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独立地获取信息,习得技能,积累经验,发展学习能力的过程。即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喜好、自己的水平,自己的行为方式,独立来接触信息,获得经验,提升认识,在主动的学习中孩子的身心获得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但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自主探索并非是放任自流,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由于他们的知识与经验都比较少,有时不能意识到自己该做什么,怎样做才是最好的,因此在自主探索时不可缺少教师的指导,只有在教师建设性的指导下,才能促使他们形成科学的观察、操作、思考、探索的能力,提高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进而促使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发展思维。 例如:在欣赏《牧歌》时,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收集、查找有关蒙古大草原资料的作业,学生在我的启发下开始收集。有蒙古的风俗习惯,还有有关蒙古丰富的物产等。上课时同学们畅所欲言,谈自己对蒙古的感受,我为同学们展示了蒙古族的服装及各种风情图片等,让大家看一看、摸一摸, 亲身体验到大草原的辽阔美丽,和草原人民的幸福生活之后,欣赏歌曲《牧歌》,感受歌曲带来的美丽壮观的意境。学生的热情一再高涨,下课了,同学们久久不愿离开教室,意犹未尽……。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以帮助者、促进者的身份进行引导、引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学习。只有正确的引导,才能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才能提高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四、运用评价导向功能,促进高效学习的发展。
教学评价是始终贯穿于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教学行为,对于提高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教学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评价要以人为出发点,体现对人的价值的重视,促进个体健康和谐地发展。而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注重了评价的激励功能,而忽视了评价的导向功能,如我们经常会听到频繁的“你真棒”的赞许声,甚至当学生出现错误时,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而回避问题的实质,出现了一种“含糊评价”现象,这样做的后果不仅不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的发展。评价导向性原则就是要引导学生的音乐学习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扬长避短,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音乐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因此,教学活动中我们既要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又要注重评价导向作用的发挥,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师带领学生走进音乐世界,让学生在舒适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时刻给学生参与的机会,本身就是一种感受音乐美的成功体验。音乐课是一门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素质的综合性育人课程,它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师生感情因情感互动而和谐,课堂教学因情感互动而完善,学校生活因情感互动而充实,人生理想因情感互动而绚烂……在这样的情感互动里焕发独特的教育之光。
参考文献:
[1]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章连启.《音乐教育教学经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
[3]蔡觉民.《音乐课程教学理念与策略》〔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
[4]金亚文.《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一、创设好的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共同活动。教师与学生教与学的积极定势,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因此,最佳教学情境的建立,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包括教室、教学设备、仪器和挂图等,更重要的是情感因素、心理环境。其表现为教师愿意教、善于教,学生喜欢学、勤于学。所以,当教师进入课堂后,必须要有饱满的热情、最佳的心境和高昂的教学激情,以此感染学生,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比如用《猫捉老鼠》的音乐游戏来训练学生的听辨能力。让四位学生分别戴上老鼠头饰,手里拿一张旋律卡片,其他学生扮演猫的角色。老师在四个卡片中任选一个在琴上弹出,哪一位学生先听出来,就来指着那一句旋律唱一遍,就表示老鼠被捉住了。老师最后评出捉老鼠的能手并奖励他。此外,如果音乐教师还具备一定的绘画技巧和电教手段,那么在音乐教学中就能更好地利用情境来服务于教学。如在课上运用几笔简单的图画和电脑画面,能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使学生们边听、边唱、边想,充分调动感官,触景生情,体会乐曲的意境,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
二、运用教学策略,让课堂的“美”与“活”辉映。
要提高音乐课的教学效果,离不开课堂的“美”与“活”。“美”的内容是:教师的语言美、范唱美和节奏美。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应富有感染力,要善于用歌词的音韵、诗意、趣味来引导、启发和丰富学生的想像力,使学生从教师美的语言中获得学习音乐家的兴趣。课堂上教师的范唱必须具有旋律美、节奏美。范唱时体形、眼神、手势都要有美感,用范唱美来带动学生学音乐。课堂上教师要能用乐器熟练地弹奏教材中的曲子,激起学生歌唱的欲望,让学生在教师美好的伴奏中尽情歌唱。活”的内容包括:教学方法活、课外活动内容活。教学法方法活,是指每节课的模式应善于变化,教学新歌、导入新课方法应多样。教学《闪烁的小星》时,我由绘画导入新课,采用“情境教学法”,课前布置学生对星空进行观察,课中在欣赏歌曲的同时,请学生说出所观察到的星空景象,然后在黑板上绘制成图,让学生在情景交融的气氛中领会歌曲的含义,产生用歌声来表达情感的欲望。教学《谁唱歌》时,我用谜语导入新课;教学《小红帽》时,我用故事导入新课……学习用打击乐器伴奏时,也不能每节课都用同样的乐器,打同样的节奏,这样时间长了,学生也会感到厌烦,而提不起兴趣。教师应根据内容灵活施教,可让学生自已设计伴奏型,这样既能使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又能使学生树立起“我能行”的自信心。
三、正确引导,让自主学习更加有效。
所谓的“自主学习”就是指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创设的教学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独立地获取信息,习得技能,积累经验,发展学习能力的过程。即孩子按自己的想法、喜好、自己的水平,自己的行为方式,独立来接触信息,获得经验,提升认识,在主动的学习中孩子的身心获得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但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自主探索并非是放任自流,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及思维特点,由于他们的知识与经验都比较少,有时不能意识到自己该做什么,怎样做才是最好的,因此在自主探索时不可缺少教师的指导,只有在教师建设性的指导下,才能促使他们形成科学的观察、操作、思考、探索的能力,提高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进而促使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发展思维。 例如:在欣赏《牧歌》时,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收集、查找有关蒙古大草原资料的作业,学生在我的启发下开始收集。有蒙古的风俗习惯,还有有关蒙古丰富的物产等。上课时同学们畅所欲言,谈自己对蒙古的感受,我为同学们展示了蒙古族的服装及各种风情图片等,让大家看一看、摸一摸, 亲身体验到大草原的辽阔美丽,和草原人民的幸福生活之后,欣赏歌曲《牧歌》,感受歌曲带来的美丽壮观的意境。学生的热情一再高涨,下课了,同学们久久不愿离开教室,意犹未尽……。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以帮助者、促进者的身份进行引导、引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学习。只有正确的引导,才能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才能提高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四、运用评价导向功能,促进高效学习的发展。
教学评价是始终贯穿于教学活动中的一种教学行为,对于提高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音乐教学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评价要以人为出发点,体现对人的价值的重视,促进个体健康和谐地发展。而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注重了评价的激励功能,而忽视了评价的导向功能,如我们经常会听到频繁的“你真棒”的赞许声,甚至当学生出现错误时,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而回避问题的实质,出现了一种“含糊评价”现象,这样做的后果不仅不会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的发展。评价导向性原则就是要引导学生的音乐学习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有利于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扬长避短,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音乐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因此,教学活动中我们既要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又要注重评价导向作用的发挥,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师带领学生走进音乐世界,让学生在舒适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习,时刻给学生参与的机会,本身就是一种感受音乐美的成功体验。音乐课是一门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素质的综合性育人课程,它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师生感情因情感互动而和谐,课堂教学因情感互动而完善,学校生活因情感互动而充实,人生理想因情感互动而绚烂……在这样的情感互动里焕发独特的教育之光。
参考文献:
[1]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2]章连启.《音乐教育教学经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
[3]蔡觉民.《音乐课程教学理念与策略》〔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
[4]金亚文.《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