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vb程序设计作为中职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大多数教师都单纯采用实例教学,而忽视了综合实战这一环节,使学生不能学以致用。本文通过对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概念、教学过程、教学原则的探讨,实现问题驱动式教学与VB程序设计的有效整合,提高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任务驱动 Visual Basic 主动性 探究
1 引言
vb程序设计语言是一门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语言,由于它语法简单、易学易用、开发快捷等特点,已经成为许多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vb程序设计的教学目的不但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而中职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较差,缺乏逻辑思维能力与自觉创新能力、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也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主体能动性,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机会去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动手探索结论。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师组织、引导下,通过任务探究,要把驱动式教学与VB程序设计结合运用,充分发挥这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势,达到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和操作技能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是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应该更加关注的问题。
2 任务驱动教学的探究
2.1原理探究
“任务驱动”是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任务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从学习者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学习实践操作方面强的知识和技能。“任务驱动”教学使学习目标十分明确,适合学生特点,使教与学生动有趣、易于接受。
2.2整合教学,激发兴趣
大部分的教材总是先讲VB语言的基本语法,然后再讲VB中对象的使用。但在讲授时不宜将两者分开,要把VB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VB中的对象主要用于构建界面,而具体程序功能的实现则要编写代码行,因此任何一个完整的应用程序都不可能只用对象或只用语法。这两块内容可进行穿插讲解。这样就避免了让学生在毫无知识背景的情况下去理解抽象难懂的概念,挫伤他们编程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程度为基础,打破原有的以课本知识的逻辑结构为顺序组织课堂教学的模式,先不讲基本概念,改用从简单的实例人手,通过让学生观看、模仿,在实际操作中去探究和领悟这些概念,并适时地加以归纳总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新知识。比如,在讲到循环结构中DO——LOOP语句和FOR——NEXT语句的用法时,我用DO——LOOP语句的4种形式和FOR——NEXT语句实现求解N!的过程,让学生去观察、领悟它们的异同。
2.3 组织教学
2.3.1 任务提出。教师在还没有讲授新课之前,向学生演示几个用VB开发出来的小程序和系统。要求这些程序和系统不仅要有代表性,还要有吸引力。并告诉学生这学期学习VB的最终目的:要以一个系统程序(这里以图书管理系统为例)为主线,通过多个任务教学最终完成这个系统的开发。设计任务应落到具体的某一点上,任务应有它的可行性,操作性,且有大有小,有的任务可能只有一步,而有的任务可能要结合前面已经完成的任务进行,所以应避免流于形式,走传统授课的老路。任务明确了,在学生心目中就会产生学习的原动力。
2.3.2 教师引导。教师上课操作前应针对重点、难点进行必要的分析,提供思路,给予达到的途径引导。学生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遇到任务往往有一个时间差,对任务的理解也有一个过程,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使学生完成任务而少走弯路,进行必要的暗示还是需要的。但应以“暗箱”式给出,即只给出首尾而忽略中间,千万不可固化步骤,以禁固学生的思维。
3 结束语
在中职计算机专业的Visual Basic这门课上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了一系列的任务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学生观察、思考、联想,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种学习方式应用到学生,它将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优化课堂的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广群 ,汪杭军. 《问题驱动模式在VB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08.22
[2]李艳红. 《任务驱动法在VB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6
[3]王兆洪.一个案例“搞定”高中VB教学[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
[4]林陈雷,郭安源,葛晓东.Visual Basic教育信息化系统开发实例导航[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关键词:任务驱动 Visual Basic 主动性 探究
1 引言
vb程序设计语言是一门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编程语言,由于它语法简单、易学易用、开发快捷等特点,已经成为许多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vb程序设计的教学目的不但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而中职学生的文化课基础较差,缺乏逻辑思维能力与自觉创新能力、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也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的主体能动性,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机会去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动手探索结论。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中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师组织、引导下,通过任务探究,要把驱动式教学与VB程序设计结合运用,充分发挥这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势,达到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和操作技能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是从事该课程教学的教师应该更加关注的问题。
2 任务驱动教学的探究
2.1原理探究
“任务驱动”是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等,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任务驱动”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从学习者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尤其适用于学习实践操作方面强的知识和技能。“任务驱动”教学使学习目标十分明确,适合学生特点,使教与学生动有趣、易于接受。
2.2整合教学,激发兴趣
大部分的教材总是先讲VB语言的基本语法,然后再讲VB中对象的使用。但在讲授时不宜将两者分开,要把VB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事件驱动的编程机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VB中的对象主要用于构建界面,而具体程序功能的实现则要编写代码行,因此任何一个完整的应用程序都不可能只用对象或只用语法。这两块内容可进行穿插讲解。这样就避免了让学生在毫无知识背景的情况下去理解抽象难懂的概念,挫伤他们编程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程度为基础,打破原有的以课本知识的逻辑结构为顺序组织课堂教学的模式,先不讲基本概念,改用从简单的实例人手,通过让学生观看、模仿,在实际操作中去探究和领悟这些概念,并适时地加以归纳总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新知识。比如,在讲到循环结构中DO——LOOP语句和FOR——NEXT语句的用法时,我用DO——LOOP语句的4种形式和FOR——NEXT语句实现求解N!的过程,让学生去观察、领悟它们的异同。
2.3 组织教学
2.3.1 任务提出。教师在还没有讲授新课之前,向学生演示几个用VB开发出来的小程序和系统。要求这些程序和系统不仅要有代表性,还要有吸引力。并告诉学生这学期学习VB的最终目的:要以一个系统程序(这里以图书管理系统为例)为主线,通过多个任务教学最终完成这个系统的开发。设计任务应落到具体的某一点上,任务应有它的可行性,操作性,且有大有小,有的任务可能只有一步,而有的任务可能要结合前面已经完成的任务进行,所以应避免流于形式,走传统授课的老路。任务明确了,在学生心目中就会产生学习的原动力。
2.3.2 教师引导。教师上课操作前应针对重点、难点进行必要的分析,提供思路,给予达到的途径引导。学生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遇到任务往往有一个时间差,对任务的理解也有一个过程,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使学生完成任务而少走弯路,进行必要的暗示还是需要的。但应以“暗箱”式给出,即只给出首尾而忽略中间,千万不可固化步骤,以禁固学生的思维。
3 结束语
在中职计算机专业的Visual Basic这门课上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设计了一系列的任务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学生观察、思考、联想,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这种学习方式应用到学生,它将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优化课堂的教学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广群 ,汪杭军. 《问题驱动模式在VB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08.22
[2]李艳红. 《任务驱动法在VB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26
[3]王兆洪.一个案例“搞定”高中VB教学[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
[4]林陈雷,郭安源,葛晓东.Visual Basic教育信息化系统开发实例导航[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