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拓宽视野、提高感知和感受美的能力的有效途徑。文章以情感体验提高审美为核心教育等方面进行解析,让欣赏课程更好的发挥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作用。
关键词:小学音乐 课堂实践 情感体验
音乐欣赏课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音乐综合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对于音乐最着重的就是聆听,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情绪、情感、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并产生联想画面、身临其境、以情悦音,通过音乐声势律动等形式对音乐进行体验感知,这样才让音乐欣赏课程立体、有血有肉。同时通过欣赏音乐,让学生从体验中得到美的享受、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力与审美能力、陶冶情操。
一.小学音乐欣赏课堂表现要素
不同年段对音乐欣赏的课堂表现差异明显。小学低年级在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中,主要的音乐表现要素就是对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形成整体的认知,并结合自己对生活中的各种感悟,能够简单的对一些声音或者乐器进行模仿表达,并能对不同的声音能有清晰的辨别力,能感觉出男声、女声、童声等声色表现,能简单的感知到音乐的不同强弱表达;小学中年级对音乐有基础认识,对于中国乐器中的不同乐器能有一定的认知,能够对节拍有一定的辨别,并对音乐主题中的基本段落,对运用体态或者线条作出相应的表达反应,形成对情绪的整体控制;小学高年级学生对音乐有更高的认识力,能了解中国民族音乐,并能对地域性的音乐民歌表达有一定的认知,对于戏曲等不同的曲艺音乐形式,能形成不同风格的展现,并了解世界音乐的不同表达,对不同的音乐风格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力。
二.音乐欣赏课程定位分析
1.学生定位。对于学生的定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情分析。小学阶段的孩子如果你不对学生学情进行定位,在课堂教学上就会有很多的无效教学现象出现。比如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有一课为《大头娃娃》,“大头娃娃”是一种民俗道具,舞蹈演员头上戴着大大的类似头盔的东西,在一些大型活动上都会见到。有的教师在课程导入部分创设情境,为学生准备了“大头娃娃”的道具,但当教师带着“大头娃娃”出现在教室时,出乎意料,有的孩子被眼前的景象吓哭了。教师的好心却得到了相反的收益,这就是对学生的定位出现了偏差,低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认识世界的能力,直截了当的教学方式并非完全适合。
2.教师教学定位。教师除了要具备音乐教师应有的音乐素养,更应该具备自我的教学特色。在教学特色上,每个人都应发挥自己的强项。比如你擅长演唱,可在音乐声音处理上着重教学,让学生体会旋律的进行、对歌词进行深度解析,让学生从词曲上充分体会并感同身受,这样的情绪情感通过声音表现出来,更好地诠释了音乐。如果你擅长舞蹈,可从音乐旋律上下足功夫,比如柔美的音乐如何让学生用动作来展现呢?在这里并非让学生单纯的去理解什么是柔美,可以通过联觉。柔美可以是听见南方姑娘的吴侬燕语,可以是看到大自然中微风轻轻吹过柳叶,可以是感受到阳光晒在身上的温暖,柔美还可以用颜色来代替,太阳的橙色、天空的蓝色等等。
三.特色教学模式实践探析
在课程导入中,多重导入方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巨大的作用,而学生兴趣的激发更是学习的动力。激趣,成为了导入环节最重要的目的。图片导入、故事导入、视频音频导入、猜谜导入、游戏导入都是非常有效的导入方式,每一种导入方法都有一定的侧重,教师可从中选择。比如低段的学生可用学生参与性较强的方式导入,比如猜谜导入、游戏导入; 高段的学生可用图片导入、故事创编、视频音频方式导入,让高段的学生充分感受,自我创设情境并融入进去。在我的课堂上,视频成为了最主要的激趣用具。
多重感知,顾名思义就是要运用多种方式方法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音乐、知晓音乐。要让学生在短暂的课堂上充分感知音乐,就要有有效、高效的教学方式方法。
首先音乐是聆听的音乐,那么听就是重中之重。聆听是让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简单却也有效。
视觉的结合也是良好的方式。对于学生而言,课堂上的视频观看是一种期待,视频不仅是一种开阔视野的道具,更是对教学具有扶持优化作用的教学方式。通过视频的观看,学生可以更具象地感受到音乐的产生与发展,而对于演奏乐器的形象结构、演奏姿势、方法技巧等方面也能够直观的辨别与学习。
演唱,在欣赏课程中也不可缺少。对旋律的演唱能够加强学生对旋律的感知,从演唱中更好的感知音乐中的音乐要素,通过自己的演绎更加贴近音乐。
身体也是一个需要积极发挥作用的器官。柯达伊手势、奥尔夫律动都成为了现代音乐教学中的全新血液。这些方式都是让学生更加充分的感受到音乐,通过手、脚、身体让音乐每一个音符都流淌在身体上。我认为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已经是音乐课程必不可缺的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参与性,并能够从中得到良好的教学收益。
融合升华,顾名思义就是让音乐融入学生的身心,充分感知音乐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也就是形成音乐审美,音乐审美也是我们音乐课程教育的核心。通过对音乐情绪情感的多重感知,让学生形成更深一层的心灵感悟,进一步的内化、升华,最后与自身融合。
对于小学音乐欣赏课程来讲,是学生认识、感悟音乐的主要途径,如何让学生避免枯燥、且有积极兴致的进行聆听学习是每位音乐教师应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应着重解决的主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音乐 课堂实践 情感体验
音乐欣赏课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音乐综合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对于音乐最着重的就是聆听,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情绪、情感、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并产生联想画面、身临其境、以情悦音,通过音乐声势律动等形式对音乐进行体验感知,这样才让音乐欣赏课程立体、有血有肉。同时通过欣赏音乐,让学生从体验中得到美的享受、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感知力与审美能力、陶冶情操。
一.小学音乐欣赏课堂表现要素
不同年段对音乐欣赏的课堂表现差异明显。小学低年级在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中,主要的音乐表现要素就是对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形成整体的认知,并结合自己对生活中的各种感悟,能够简单的对一些声音或者乐器进行模仿表达,并能对不同的声音能有清晰的辨别力,能感觉出男声、女声、童声等声色表现,能简单的感知到音乐的不同强弱表达;小学中年级对音乐有基础认识,对于中国乐器中的不同乐器能有一定的认知,能够对节拍有一定的辨别,并对音乐主题中的基本段落,对运用体态或者线条作出相应的表达反应,形成对情绪的整体控制;小学高年级学生对音乐有更高的认识力,能了解中国民族音乐,并能对地域性的音乐民歌表达有一定的认知,对于戏曲等不同的曲艺音乐形式,能形成不同风格的展现,并了解世界音乐的不同表达,对不同的音乐风格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力。
二.音乐欣赏课程定位分析
1.学生定位。对于学生的定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情分析。小学阶段的孩子如果你不对学生学情进行定位,在课堂教学上就会有很多的无效教学现象出现。比如人教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上册有一课为《大头娃娃》,“大头娃娃”是一种民俗道具,舞蹈演员头上戴着大大的类似头盔的东西,在一些大型活动上都会见到。有的教师在课程导入部分创设情境,为学生准备了“大头娃娃”的道具,但当教师带着“大头娃娃”出现在教室时,出乎意料,有的孩子被眼前的景象吓哭了。教师的好心却得到了相反的收益,这就是对学生的定位出现了偏差,低段的学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认识世界的能力,直截了当的教学方式并非完全适合。
2.教师教学定位。教师除了要具备音乐教师应有的音乐素养,更应该具备自我的教学特色。在教学特色上,每个人都应发挥自己的强项。比如你擅长演唱,可在音乐声音处理上着重教学,让学生体会旋律的进行、对歌词进行深度解析,让学生从词曲上充分体会并感同身受,这样的情绪情感通过声音表现出来,更好地诠释了音乐。如果你擅长舞蹈,可从音乐旋律上下足功夫,比如柔美的音乐如何让学生用动作来展现呢?在这里并非让学生单纯的去理解什么是柔美,可以通过联觉。柔美可以是听见南方姑娘的吴侬燕语,可以是看到大自然中微风轻轻吹过柳叶,可以是感受到阳光晒在身上的温暖,柔美还可以用颜色来代替,太阳的橙色、天空的蓝色等等。
三.特色教学模式实践探析
在课程导入中,多重导入方法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着巨大的作用,而学生兴趣的激发更是学习的动力。激趣,成为了导入环节最重要的目的。图片导入、故事导入、视频音频导入、猜谜导入、游戏导入都是非常有效的导入方式,每一种导入方法都有一定的侧重,教师可从中选择。比如低段的学生可用学生参与性较强的方式导入,比如猜谜导入、游戏导入; 高段的学生可用图片导入、故事创编、视频音频方式导入,让高段的学生充分感受,自我创设情境并融入进去。在我的课堂上,视频成为了最主要的激趣用具。
多重感知,顾名思义就是要运用多种方式方法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音乐、知晓音乐。要让学生在短暂的课堂上充分感知音乐,就要有有效、高效的教学方式方法。
首先音乐是聆听的音乐,那么听就是重中之重。聆听是让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简单却也有效。
视觉的结合也是良好的方式。对于学生而言,课堂上的视频观看是一种期待,视频不仅是一种开阔视野的道具,更是对教学具有扶持优化作用的教学方式。通过视频的观看,学生可以更具象地感受到音乐的产生与发展,而对于演奏乐器的形象结构、演奏姿势、方法技巧等方面也能够直观的辨别与学习。
演唱,在欣赏课程中也不可缺少。对旋律的演唱能够加强学生对旋律的感知,从演唱中更好的感知音乐中的音乐要素,通过自己的演绎更加贴近音乐。
身体也是一个需要积极发挥作用的器官。柯达伊手势、奥尔夫律动都成为了现代音乐教学中的全新血液。这些方式都是让学生更加充分的感受到音乐,通过手、脚、身体让音乐每一个音符都流淌在身体上。我认为这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已经是音乐课程必不可缺的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参与性,并能够从中得到良好的教学收益。
融合升华,顾名思义就是让音乐融入学生的身心,充分感知音乐并成为自身的一部分,也就是形成音乐审美,音乐审美也是我们音乐课程教育的核心。通过对音乐情绪情感的多重感知,让学生形成更深一层的心灵感悟,进一步的内化、升华,最后与自身融合。
对于小学音乐欣赏课程来讲,是学生认识、感悟音乐的主要途径,如何让学生避免枯燥、且有积极兴致的进行聆听学习是每位音乐教师应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应着重解决的主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