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庭项目式学习的探索实践

来源 :学前教育(幼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uang123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园共育一直以来都是幼儿教育的重要议题,对幼儿教育实效发挥着重要影响。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居家防疫期间,幼儿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由幼儿园转向家庭,家长陪伴幼儿的时间增多,家园沟通、家园合作的方式也更多调整到了线上。这对原有的家园共育模式提出了挑战。
  危机之下往往蕴藏着契机,通过不断梳理与反思,不难发现家园共育关系的应然面貌。首先,家庭与幼儿园都应明确自身在幼儿教育中的角色。家长直接接触幼儿、实施教育行为,教师是具备专业素养的教育者。其次,家长和教师都应认识到双方在幼儿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应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为实现高质量陪伴做出行动;教师应给予家长更多的信任,在加强自身专业性的同时为家长提供更多的专业指导。再次,家园双方需要资源整合,建立良好的互动模式,以确保幼儿的成长处在一个连续、稳定的系统中。家长和教师都需要提高捕捉教育契机的敏锐度,及时互换幼儿成长中的信息,使家园共育的桥梁更加通畅和坚实。最后,应找到可视化的家园工作评价工具,从幼儿发展的角度及时了解并解决家园共育中出现的各类情况,以便更好地提升教育实效。
  由此,我们从家园共育的应然面貌出发,尝试开启“家庭项目式学习”这一家园共育的新模式。
  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作为一种探究性学习模式,是一种通过做项目来进行学习的模式。项目式学习的内容是学习者基于对现实生活中发现的真问题而构成的;学习的方式是学习者为解决自己发现的真问题而采取的一系列多元的探究行动;学习的情境强调学习者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利用身边资源进行学习;学习的结果以学习者完成凝结自己经验及方法的作品为标志。可见,项目式学习注重学习者的主动学习,关注学习者的深度学习,强调学习者的探究式学习。家庭项目式学习,即在家庭中开展的,以幼儿为主、家长为辅,结成学习共同体,通过亲子合作的方式进行一系列逐步深入、逐层递进的探究活动。家庭项目式学习为家园合作的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为满足家长的科学育儿需要,支持幼儿的全面发展,我园结合家庭项目式学习特点,形成了以下家园合作的实践策略。
  家长发现幼儿兴趣,教师启发主题生成
  家庭项目式学习充分强调幼儿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关注幼儿兴趣、了解幼儿问题是形成项目的前提。家长可基于对幼儿兴趣的关注,在教师指导下生成个性化的项目学习活动。如居家防疫期间,幼儿福福经常会听到冠状病毒会伤害人的肺部,便对“肺部”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家长与班级老师积极沟通,确定了“‘生命之树’——我的肺活力”项目主题。这既尊重了幼儿的兴趣,又保证了项目主题的可探究性和教育意义。除了个性化的家庭项目式学习,教师还需要有意识地将幼儿个体的兴趣在集体中进行延伸,进而形成集体性的家庭项目学习方案。如,小贝在线上班级见面会中提出“超市没有米了”,進而引发孩子们讨论“买不到蔬菜怎么办”的问题。由此,班中关于蔬菜种植的“我爱果蔬”项目活动应运而生。教师通过家长对幼儿兴趣的反馈,从主题的意义与可探究性、可行性角度启发家长生成主题,既激励了家长对幼儿兴趣的关注,又从专业角度为开展有意义、有深度的项目学习活动提供了支持。
  亲子合作制订计划,教师提供参考建议
  项目的顺利开展与计划的合理制订、有效实施密切相关。在明确主题后,应由家长与幼儿共同就接下来的项目探究活动制订行动章程,如确定时间推进计划、明确家庭成员的任务分工、商讨行动规则等。过程中,家长协助幼儿以图画、文字或符号的方式呈现计划,并通过提示、讨论等方式不断完善。例如,在抗疫小短剧“小口罩的秘密”中,亲子合作制订了“要勇敢面对镜头”“项目一旦开始就应坚持到底”等计划。又如,在“我与你的‘时间’”中,计划以一个月作为项目活动开展时间,明确了以制作沙漏或时间规划表的方式呈现项目成果。教师在项目开展过程中了解项目计划,关注计划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依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为家长提供计划优化与调整的参考性建议。再如,在“让眼镜不起雾”中,教师从项目计划进度安排的角度提出了调整建议,以保证幼儿有充分的时间开展深度灵活的探究。幼儿通过主动参与计划制订的过程,进一步增强了对项目活动的掌控感和参与意愿,有助于依据自身制订的计划一步步完成探究活动,养成行动前有计划、行动后能坚持的优良品质。
  家长给予资源支持,教师协助内容选择
  完成计划后,以幼儿为主体的家庭小组成员便围绕探究问题展开行动,在搜集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对探究问题的认知经验。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角色由制订计划的合作者转变为搜集资源的支持者。如在“我和大树有个约会”项目活动中,幼儿为了解“春天大树的变化”,化身为小记者对爸爸妈妈展开访谈;在“野生动物——我们的朋友”中,家长与幼儿共读绘本《我真的不好吃》,了解不能食用野生动物的理由,借助网络视频与图片了解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观看纪录片《如果我是一只动物》,加深对动物的了解与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在“康康跳绳大作战”项目中,家长鼓励幼儿与邻居小伙伴交流跳绳技巧,了解跳绳动作要领。需要注意的是,家长提供的资料在内容难度上可能会存在不适于幼儿的情况,此时教师应主动与家长一同筛选适宜内容。如在“我的快乐健康操”项目活动中,教师适时提供《可爱的动物操》《可爱的熊猫体操》等绘本,为幼儿提供集体操动作设计的相关素材,进一步提升了幼儿资源学习与利用的有效性。
  亲子携手共同制作,教师关注探究进程
  在完成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后,幼儿和家长便开始依据计划制作“产品”。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家长首先应充分相信幼儿具备自主操作的能力,为幼儿创设宽松的精神环境与充足的物质环境。如,在“做春菜”项目活动中,家长把普通的食物制作过程细致分解,通过将选菜、洗菜、切菜、配菜、做菜、摆盘这一系列过程分解为一个个有趣的小任务的形式,鼓励幼儿参与其中。游戏般的体验不仅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而且使幼儿获得了为家人服务的成就感与自信心。教师在亲子制作过程中虽然不能直接参与,但仍可以持续跟进亲子问题解决和探究的全过程,依据项目进展程度与幼儿年龄特点向家长提供下一步的探究建议。如在“捏面食”项目活动中,教师及时了解到,不少家庭中出现了幼儿对单一颜色的面团兴趣难以持续、长期使用面粉容易浪费等情况,便在班级群中展开问题讨论,结合幼儿园中材料制作的经验与家园群中群策群力的结果,找到了利用家中现有材料制作彩色黏土的好方法,有效支持了项目学习的不断推进。   家庭进行多样展示,教师搭建分享平台
  将家庭中制作的“项目产品”在班级中进行分享,不仅能为幼儿提供展现自我和锻炼表达能力的机会,还可以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每个家庭經验的传递与共享。“产品”形成后,教师搭建分享平台,鼓励每名幼儿展示自己的项目学习成果,也让家长借此机会分享自己的好经验好做法,实现家庭项目学习经验成果的最大化利用。过程中,家长可以与幼儿一起发挥创造力,以多样的形式展现项目成果,并为幼儿提供经验与技术的支持。如,“畅游水世界”项目活动中,全班幼儿在家长的陪伴与支持下围绕“节约用水”这一问题,探索出各种不同的成果,既有节水窍门的海报,又有保护水资源的宣传画册,还有生动有趣的节水实验游戏、与水有关的故事分享等。教师则在此过程中将每个家庭的分享内容加以整合,进行了一系列线上小展览,在为大家带来一场视听盛宴的同时,也为幼儿提供了同伴互动与经验共享的机会。除此以外,各班级的幼儿还通过拍摄小视频、创编小短剧、语音小主播等多种方式呈现自己的项目学习成果,多样的方式吸引了更多家庭的参与和互动。
  家长看见幼儿成长,教师分析推进方向
  幼儿的学习是连续螺旋上升的过程,家庭项目式学习也是不断深入、层层递进的探究过程。要想使幼儿发展不止步,教育主体及时深刻的总结与反思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教师要引导家长在项目活动过程中及时发现幼儿的闪光点,深入反思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原因,为接下来更好地开展项目学习做好准备。如“我是小主播——凤头雨燕”项目活动中,幼儿关于凤头雨燕的视频录制完成后,家长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耐心地分析,了解到幼儿在项目学习中掌握了雨燕的知识,拥有了纪录片这一新的认知经验;发现了幼儿不仅能熟记播送内容,而且语言表达清晰、流畅;看到了幼儿在过程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积极解决问题的专注表现;欣慰于幼儿在同小朋友的问答交流中耐心讲解,提升了交往能力。自此,对幼儿在家庭中的学习表现出更加积极的态度与信心。而教师除了通过总结与反思,了解每名幼儿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外,还可以综合班中项目的整体开展情况,梳理出个体与集体的经验水平与兴趣,找寻下一步项目活动的方向,支持幼儿的可持续探索。
  家庭项目式学习让家长将关注点放在了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上,在亲子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优化亲子关系、提高亲子互动质量。教师恰如其分的支持既推动了项目的顺利开展,也丰富了家长的育儿策略,提升了家长的育儿信心,增强了家园之间的信任与支持,为后续家园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创造了条件。
其他文献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成性资源 动态课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数学课程资源是指应用于教与学活动中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文本资源、信息技术资源、社会教育资源、环境与工具资源、生成性资源。”其中,生成性资源是在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它区别于教学中的物质资源,更具生命力。提出课堂生成理论的叶澜教授认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
孩子是纯净美好的存在、欢声笑语的源泉。平时的生活中我总能从孩子们身上获取能量,收获感动。他们是我创作音乐的灵感源泉,是我的“缪斯”!  还记得第一次创作歌曲《风》的时候,面对的是一群刚入园2个月左右的小班宝贝。他们喜欢音乐、舞蹈、大自然。在一次户外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看到秋风吹下一片片落叶,高兴地追逐着树叶奔跑,就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看到此情此景,我和孩子们一起编出了一段歌谣:风儿风儿吹,树叶
案例中的幼儿园开展的绘本集市活动顺利结束后,家长和教师提出了交换存在“不公平”的现象。我想,绘本集市既然是孩子们的活动,他们对这个问题是如何看待的呢?我试图从孩子们那里找到答案。于是,我将案例中的问题抛给我所在的大班的孩子们:“在图书跳蚤市场上,你会拿一本厚书去交换一本薄书吗?为什么?”我请孩子们通过举手来表明自己的选择。全班共34名幼儿,其中30名表示不会交换,有4名幼儿表示愿意交换。  我询问
教师不能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只让学生坐而受教,而应该主动了解学生,改进教学方法。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而教的法子也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就是把教和学联系起来,即要教学合一。   ——陶行知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地位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拼音教学,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位计算机老师的发帖:“昨天上了五年级的一堂电脑课,内容是WORD
“右右,你知道吗?在小二班实习的这段时间,你给了我很多温暖,让我更加喜欢幼儿教师的工作。你总是对我说‘我永远永远爱你,永远和你在一起’‘我特别喜欢你,永远都不和你分开’,想我的时候就抱抱小二班吧!爱你的小青老师。”这是实习老师告别时送给女儿的,也是女儿一直珍藏的一张卡片。卡片正面印着几个卡通人物,边角已有些破损,虽然质朴,但作为教师、作为妈妈的我,每每看到这张卡片,总是满满的感动。因为这张卡片不仅
编者按:2010年11月至今,四川省直属机关实验婴儿园围绕户外活动组织难的问题,持续进行“幼儿园户外活动两小时”系列研究,包括“十二五”課题之“回归儿童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研究”和“十三五”课题之“玩转户外两小时——2~6岁儿童户外活动研究”,直至现在正在进行的“户外自主游戏中的教师支持性策略研究”,捍卫2~6岁儿童在幼儿园进行户外活动的权利,真正将户外两小时游戏的权利还给儿童。  在实际的幼儿园
信息时代,新技术的使用日新月异,并广泛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微视频创作门槛低,互动性较强,信息传递及时、快捷,这些特点使得许多研究者将其运用于课堂教学,由此提升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突破难点……然而,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今天,微视频尚未广泛运用于幼儿园的家园共育中。对微视频潜在的教育价值缺乏了解、支撑家园工作的微视频资源缺乏、自制微视频有困难、已运用于家园工作的微视频缺乏双向传递功能,等等,多
美术欣赏是幼儿美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幼儿完整发展的有效途径。美术教育研究者对幼儿美术欣赏能力和活动的研究目前并不多,在这个领域还存在著不少争议。例如,如何看待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过程?幼儿欣赏美术作品时发生的经验是否都是美感体验?幼儿的美术欣赏活动与成人的艺术鉴赏有什么不同?如何从幼儿的发展特点出发来开展美术欣赏活动?如何通过美术欣赏来帮助儿童养成未来社会所需的公民素养?结合分析前文赵良娜
提问式教育,指师生处于一种对话关系,通过“提问—解答”的方式,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从而解除困惑,启迪思维,发展能力。这里的“提问”应当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教师直接提出,二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前者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起着把课堂由珠串成线的作用,且容易把控,因此深受老师们重视;后者却往往因为超出教师预设等原因,有意无意中被执教者所忽视。事实上,新课程所提出的“以学定教” 理念让我们明白,只有通过学
【摘要】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学科的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数学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现实。数学源自生活,数学知识与生活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借助生活经验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教学 数学能力  数学是小学课程中逻辑性相对较强的一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