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活动中幼儿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

来源 :幼儿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0808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教师通过美的教育,引领幼儿感受到了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从而形成了具有形象性、情感性、趣味性的审美观念。促进了幼儿知、情、意和谐发展,追求真、善、美相结合的人生境界。
  关键词
  幼儿 审美感 美术活动
  
  长期以来,幼儿园美术活动沿袭旧的传统教育模式,教师多半是教孩子照范画来画,导致孩子只会机械地模仿,把广阔的生动的美术教育,仅仅停留在一张缺乏生气的画纸上,把丰富而具体的审美活动,局限在几句抽象的语言上。
  在《纲要》中艺术领域的基本精神的指导下,使我们更深切的认识到,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的教育,因此笔者认为: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应以审美型教育为主线,所谓审美型,就是重视对幼儿美感的培养,简言之,就是注重培养审视美好事物的感受。早在六十年前,丰子恺先生就在在他的《艺术趣味》里这样说:“这是儿童绘画本能的发现,笔笔皆从小小的美术心中流出,幅幅皆是小小的感兴所寄托,使你不忍动手毁损却要考虑培植这美术心与涵养这感兴的方法了。”丰子恺先生不但热情洋溢地称赞了儿童绘画,还恳切地提出了要培植美术之心,涵养感兴的方法。由此给我们的启示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虽然喜欢绘画,有着对美的强烈憧憬,但由于缺乏知识经验,对美的理解,还带有更多的直观性和自发性。就是说,孩子虽然有爱美的要求,却弄不清什么是真正的美。从爱美到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这中间还有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这个过程是体现在教育的全过程之中的,特别是美术活动,由于它具有形象性和可感性的特点,在进行美感教育中有其独特的优越条件。
  美感的教育内容是极其丰富的,在我们周围的生活中到处都可见到,但归纳起来,不外乎对三个领域的感受。
  一、对自然美的感受
  大自然是神奇的,它有孩子们探索不尽的奥秘;大自然又是诱人的,它蕴含着永恒的美,那潺潺的流水、鲜艳的花朵、婉转的鸟鸣、茂密的森林,无不给孩子们带来乐趣和遐想,激励着他们借助小画笔进行描绘。
  美术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孩子到大自然中亲身体验自然形态中各种美的景象,比如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幼儿到公园去游览,去野外远足。让幼儿在其中充分感知色彩的美:绿色的宁静,红色的喜悦,白色的纯洁……让幼儿在松软的草地上躺着观看天空各种形状的云,鸟群从天空飞过,飞机长长的雾气尾巴。在野外,幼儿会饶有趣味地指点谈论路边的小草、花朵,田野里的果实、庄稼。有的用假照相机拍照,有的俯下身子去嗅大地妈妈的温馨……归来时,孩子们总是手舞足蹈,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就为孩子的进一步创作奠定了基础。这种美的教育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远远超过那种依样画葫芦的枯燥乏味的作画。因为 一旦孩子们由衷地热爱自然之美,在教师的引导教育下便会升华到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生活中美的境界了,这种美好感情是极为可贵的。加里宁曾指 出:儿童的感受性是很强的,要多给儿童介绍周围世界,特别是土地、森林、山脉、河流、海洋等这些大自然的形形色色,从而为孩子形成“人类性格的最好的特质。”
  二、对生活美的感受
  生活美比起自然美要复杂得多,变化也大得多,但生活美也和自然美一样是具体的实在的。绘画来源于生活,所以孩子的绘画主题大多来自对生活的感受,如我的妈妈、我爱幼儿园等等。有一位小朋友画了一幅画,起名为《请》。画面极为简单:在画中下方放着一个木马,木马的两边各站着一个小朋友,他俩做着谦让的手势,请对方坐骑。事情虽然平凡,但它揭示出幼儿纯洁美好的情感,这正是生活美在幼儿绘画中的表现。
  三、对艺术美的感受
  艺术美是通过艺术家们创造的艺术形象美反映出来。因此它比实际生活中的美更集中、更强烈、更理想,它所塑造的形象也更能以情动人,使欣赏者获得更强烈的美感。例如让幼儿欣赏吴冠中的绘画作品《花草地》,一块花草地,上面呈现出了红橙黄绿等五彩缤纷的颜色,是多么的神奇。这样的活动对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以及学习兴趣的培养均有极大作用!还可以让幼儿欣赏那些贴近孩子生活,又比较容易理解的作品,欣赏齐白石的虾、蟹、青蛙,迪斯尼画的米老鼠、白雪公主,张乐平画的三毛,对于这些作品可以从表现的形象、主题内容、作品类别以及造型手法等方面作些简单介绍,即使幼儿一时不能理解,但也是能感受的。
  那么,幼儿园审美型的美术活动,应具有哪些特点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形象性
  审美的过程,不能离开生动丰富的感性材料,要特别强调、重视对观察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创设相关的环境,如把教室装饰具有绘画艺术特色的墙面和空间美,因为教室是幼儿观察、学习、感知的良好场所,教师利用教室的平面、立面、墙面贴画、摆放彩陶、十二生肖泥塑、脸谱、剪纸、风筝等美术工艺品和幼儿优秀手工作品。另外,还可通过欣赏年画、蓝印花布、中国画等活动,获得造型美的知识。
  (二)情感性
  任何一次审美活动,都能激起强烈的情感活动,特别是美术活动,其特点就是能动之以情,以情感人,如,张丹小朋友花朵《妈妈快来救救我》,画面上只有两只被关在笼子里的小鸡,这是张丹小朋友在幼儿园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时,从游戏中联想到如果真的小鸡被老鹰捉到后,是要被吃掉的,于是喊出了“妈妈快来救救我”。这是孩子有感而发,所以也能以情动人,因为没有美感,就不可能有美的表现,而美的表现,恰恰是美的情感反映,这样的画才能使人们在审美时情感与审美对象相互交融,产生共鸣。
  (三)趣味性
  蔡元培先生曾说:“注意童美的享乐”。只有寓美于乐,才能使幼儿获得美感的体验。美感是通过各种饶有趣味的途径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幼儿的兴趣就是美感的基础。在幼儿 有了充分的感受和体验后,提供不同种类、各种材质多种材料,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如:欣赏了脸谱后幼儿在活动区用水粉或泥塑来表现;在欣赏了年画后幼儿运用学过的吹塑纸版画来制作年画;在欣赏了剪纸画后幼儿动手利用废报纸、彩色挂历纸剪自己喜欢的十二生肖,并进行编故事活动;在欣赏了蓝印花布后幼儿参与印染活动,幼儿用宣纸、水彩进行扎染活动,体验色彩的浸透和晕化;在欣赏了中国画后,幼儿尝试在宣纸上画鱼图,并通过师生合作动手制作灯笼,把自己的作品变成美丽的手工艺品,这些活动充分调动了地激发了幼儿再创作的积极性。有了积极性才能培养孩子完整的个性。美术活动之所以强调和重视活动过程,就是这个道理。
  总而言之,教师在幼儿美术教育中,应注重对幼儿审美意识的培养。应对儿童的美术潜能有从新的认识和估计,相信儿童的创造力和表现力,保护其艺术天性,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绘画的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与适时、适当的指导,开展生动活泼、富有个性、有生命的艺术教育,方能使幼儿在审美意识上保其纯真的“个性”。为其以后的素质教育打下基础,为其顺理成长创造条件。
其他文献
摘要  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游戏成为幼儿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教师为了在游戏中达成预设的目标,常常过于控制幼儿的行为,提出高于幼儿当前发展水平的要求,结果往往削弱了游戏的文化教育功能,使游戏变成了一种较为呆板的活动。事实上,游戏既是一种极其优秀的教育媒体,同时也是一项儿童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教育文化。在平时的教育实践中,渗透幼儿的游戏文化需要教师在顺应幼儿的游戏意愿,满足幼儿游戏需要的过程中,兼顾到
期刊
幼儿园科学活动区作为集体科学活动的辅助和延伸,对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掌握探究方法、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的态度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在幼儿园很多班级都创设了形形色色的“科学探索区”,教师在区域里投放各种材料,让幼儿探索发现。但在实际区域活动中,我们却常常会看到一些不和谐的场景:  场景一:科学区内热闹非凡,豆子撒了一地,满桌子的镜子乱七八糟,孩子们却在无所事事地你推我拽。  场景二:第一天,
期刊
摘 要  幼儿园是幼儿健康成长的摇篮。幼儿园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幼儿教育的质量。近些年来,广大幼儿教育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为幼儿园环境创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本文在分析幼儿园环境创设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和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最后从实际出发,阐述创设幼儿园环境之策。  关键词  幼儿园 环境创设 原则 教育价值 对策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创设好幼儿园环境对幼儿教育有着不
期刊
摘 要  语言表达能力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是其他各种智能发展的基础。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对象,更是学习与生活的工具,幼儿时期是掌握口语表达的最佳时期,也是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关键期,通过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可以丰富幼儿知识发展幼儿智力。    幼儿园小班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抓住这个时期,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采用各种有效的措施,对幼儿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
期刊
摘 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性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5个领域,也可作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这意味着课程既要关注领域划分的多种可能,更要关注不同领域间的相互渗透。  由此可见,每个领域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但与其他领域之间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教育领域的一个分支,科学教育也不是一
期刊
幼儿阶段是社会化过程最快的阶段,学习知识最快的阶段,同时也是产生问题很多的阶段。在幼儿在身心发展过程中,由于其生理机能失调、环境适应不良或心理冲突等因素造成了幼儿的心理障碍,并产生了一些不良的行为表现:羞怯、胆小,焦虑,多动,攻击性行为等等。而《纲要》在健康领域指导要点中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一谈如何
期刊
摘 要  攻击性行为是幼儿期的孩子比较常见的一种问题行为,它对攻击者或者被攻击者的身心健康发展都有许多不良的影响,严重者将会影响幼儿以后的性格发展,甚至会导致青年期的攻击和犯罪行为的生活模式。  关键词  环境因素 冷处理 爱心    一、攻击性行为的含义  攻击性行为可以分为两类:敌意攻击和工具性攻击。敌意攻击是指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工具性攻击是指为达到一定的非攻击性目的而伤害他人的行为。幼儿攻
期刊
摘 要  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可以看作是搭建脚手架的过程。教师借助于这种支架式的教学语言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多种支持,帮助幼儿不断地完成新的任务。针对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文章提出了几种支架式教学语言策略来提高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效果。  关键词  教师 教学语言 支架式语言 策略    一、支架的内涵  “支架”(scaffold)本是建筑业中的一个用语,也叫“脚手架”或“鹰架”。在这
期刊
亲社会行为是指一切符合社会行为规范,且对社会交际或人际关系有积极作用的行为。它包括分享、同情、合作、帮助等内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其成年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  一、家庭因素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小班的一些幼儿,对幼儿园的生活、学习适应的很快,没有哭闹现象,吃饭、午睡、活动等都是积极主动。但在亲社会行为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
期刊
摘 要  让数学教学游戏化。借助游戏情节、将数学的目的巧妙地转为游戏本身的内容和规则,使幼儿在活动中摆脱“完成目标”的包袱,从活动过程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从而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游戏 创造力    幼儿时期的创造思维具有脆弱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成为幼儿创造思维的激励者和扶植者。因此,课堂教学手段必须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幼儿进行广泛的教学活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