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价值观对初中物理教学的影响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_netb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目标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统一,要求在重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技能提高的同时,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学生的环境意识的培养,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标取向。
  [关键词]新课程;物理教学;价值观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课程价值观的转变必然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价值观。新课程目标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统一,要求在重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技能提高的同时,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学生的环境意识的培养,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标取向。
  
  一、初中物理新课程的价值取向和教育功能
  
  初中物理新课程的价值取向和教育功能主要表现为: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通过基本知识的学习与技能的训练,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使学生能逐步客观地认识世界、理解世界;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究真理的科学态度;通过科学想象与科学推理方法的结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敢于质疑,勇于创新;通过展示物理学发展的大体历程,让学生学习一些科学方法和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关心科技发展的动态,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社会进步和问题,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因此,在推进实施物理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要努力贯彻课程目标,突出课程的价值取向,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也要求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努力实现初中物理新课程的价值。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要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三、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教师要在班内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教学环境,善于引导和迁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设良好的课堂心里氛围,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要精心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切入点,这些切人点可以是以情引趣、激活创造性思维的想象,可以是演示实验,也可是亲身经历,或是他人的科学活动体验和创新成果的展示。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增加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活动量,给学生一定的自由,从而有效地发现学生的个性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教师除了为学生营造一个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外。还要克服喜欢“循规蹈矩”、歧视“思维怪异”学生的倾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毫无顾忌地发表见解,发展创新性思维。
  
  四、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课堂教学新模式
  
  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模式对实施索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改革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从培养创新人才出发,构建创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从过去的“重传授”转变为“重发展”,从过去的“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从过去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过去的“封闭式教学”转变为“开放式教学”。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行引导—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自己提出问题,学生和教师一起参与探究,及时进行讨论、交流、归纳、总结。使整个探究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的波折和成功的喜悦。
  
  五、贴近生活设计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据生活经验,巧用身边之物设计物理问题,往往更富有亲切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科学探究的激情。物理学科的知识内容渗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看起来随意的日常生活,从生产、生活用品到日常行为活动其中都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这为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提供了广阔的空问。如用一支铅笔结合自己的一双手就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压面积的关系;用塑料饮料瓶、圆规和水可以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用双手对搓可探究功与能的转化;用自行车可以探究压强、摩擦力、杠杆平衡条件、运动与力等相关问题。把学生带入这样的问题情境有利于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通过体验贴近生活的探究活动,学生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将得到训练和提高。
  
  六、教学评价观的更新与整合
  
  课程评价具有导向、激励和调控作用。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并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都能看到自己在发展中的长处,增强学习的自信心。物理课程评价特别要注意把学生在探究活动、实验、制作、讨论等方面的表现纳入评价范围。逐步把评价的重点从考试等终结性评价转移到日常学习记录等过程性评价。
  初中物理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格养育的圣殿。关注人的教学才能使初中物理教学同时成为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中基本理念的首条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把语文能力改为“语文素养”,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开发语文教育更广泛的功能,重视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增强底蕴、提高修养的功夫。什么是“语文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有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
[摘要]随着新课标课程的实施,课程改革也随之开始,生物开设开放性探究实验可以}I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转变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以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当中,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在教学中实施开放性探究实验主要价值应体现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方法和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能力,养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关键词]生物实验
[摘要]浅析了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结合实践,综述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关键词] 人文素质;研究性学习;创新实践    研究性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能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
【摘要】我们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也即是要做到使教育与学生的心理相匹配。这就要求我们在了解学生心理特点的情况下,对症下药,采取多种方法,转变学生的不良心理,使学生的不良心理得到控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实践证明,在青春期常见的逆反心理经过合理的调适、疏导,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转化,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形成键康心理、健全人格。  【关键词】逆反 真诚 交融 关爱    一个教育家曾说过:“爱是最
第一部分 选择题  1.从2006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首次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国际奖项“孔子教育奖”。孔子的下列名言中,对我们的学习有直接指导意义的是()  ①因材施教②温故而知新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李明同学设计了如下表格,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你见过老照
太累了,一天忙下来,人仿佛虚脱一般,我一屁股瘫在办公桌前的椅子上,一边用手按压着僵硬酸痛的后脖颈,一边左右转动着脑袋,只听着脖子肌腱“嘎巴嘎巴”响,唉,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我能不能熬到退休那一天啊!  桌上堆着一摞摞的作业本,那套作文本已堆了一个星期了,似乎永远也改不完,课代表新收来的日记本堆在桌子最前面,我疲惫而机械地翻开着一本批阅起来,柳隆飞的,又是流水帐:“今天我吃完早饭,就写语文作业,
“情境教学”是指运用具体活动的场景或提供学习资源以激起学习者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结合化学学科特点,通过具体的教学实例,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学习情境的创设进行了探讨。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用多媒体图、文、声、像、景并茂的特点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象、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种情境远比传统教学更富启发性,能更有效地使学生
中午,孩子们午休,闲暇之际,我便温习功课。于是读到了下列文字:《故乡》以叙事主人公“我”回乡迁居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描写旧时代中中国农民的生活际遇与精神疾苦,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隔膜的深沉忧虑,以及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著信念……“我”是追求新生活的知识分子的形象……朦胧之间,我便看到了穿着牙黄羽衫、留着八字须的先生一会儿伏案疾书,一会儿抬头思考。目光穿透我的身体,注视着远方
摘要:注重动手操作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引领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感知数学知识,探索数学规律,体验数学价值,是践行新课程理念的重要路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充分地让学生动手操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同时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 培养兴趣 养成习惯     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是学生系统接触数学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学生无论是学习习惯,还是世界观、价值观,都有着很大的变化。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课程改革的实施势在必行,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本”是贯穿整个新课程的理念,使课堂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学习方式的变化是其显著特征。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顺应学生的思维程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重提高学生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摆在每一位老教师面前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