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班级管理的成败决定一个班级的命运。其中有两个因素会影响班级管理的有效实施,一个是学校文化,另一个是班级文化。本文根据我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及教训,并结合各类相关书籍的体会,提出班级文化建设的建构途径,希望能对其他兄弟学校有所借鉴。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构;理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1-005-2
班级文化建设是指,班级成员利用和创设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关系等来熏陶和培育集体成员创造性人格的一系列影响活动,它是班级成员在多种文化相互作用、发展过程中,创造一种比较稳定的有利于发展的文化过程。合理的班级文化,在实际的班级生活中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成长与健康发展。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哲学家亚斯贝斯认为:教育的本质是陶冶。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使人健康全面而又有个性的发展。从“孟母三迁”的典故,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训,再到现在的“环境出人才”,都证明文化环境对群体和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班级文化是“潜在的教育”、“隐形的教育”,具有间接而内隐的教育影响:一是潜移默化性,即渗透性和导向性;二是自我教育性,即凝聚性和激励性。班级文化建设的促进功能指的是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可以促进班级管理措施的落实。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示与张扬,同时也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很好切入点。它对促进学校“三风”(校风、学风、教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建构途径
1.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
班级文化不能停留在物质层面上,更为重要的是确立班级文化的精神价值。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精神风貌的反映,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良好的班级文化使人身居其中,处处感到集体的温暖,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鼓励、互相关怀,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爱生尊师,这种氛围使人心情舒畅,产生一种令人振奋、催人向上的力量。这种凝聚力一旦形成,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把师生团结起来,共同为班级的发展而努力。
班级文化精神的培养要从教育细节做起,以科学的价值观为导向,以班级规章制度为保证,以培养学生诚实做人、团结合作、积极向上为主要内容的班风、学风,促进学生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富有意义的班级活动等措施来实现。
2.建设“富有特色”的物质文化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高品位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班主任在学校给班级提供的良好教育设备基础上(如宽敞明亮、空气流通、视听效果佳的教室等),组织全班学生对教室进行精心“包装”,让教室的每面墙壁、每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
我们要求各班级把这些班级精神文化内容通过物质的形式体现了出来:教室前黑板上方张贴班风;教室后黑板上方悬挂班训、上方正中悬挂着班徽;教室右边,是学生书画作品展示;教室后边的墙壁上是同学们出的墙报,其中有一块固定版面是班歌。通过精神文化的物质化,能让同学们随时警醒自己,自己应该为班级的发展而努力。另外,我们也在班内尽量创设一种积极向上的人文气息: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相互鼓励。
由于美化了教室的环境,做到了教室环境的布置“特色 美观”,因此,既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倡导了健康向上的班风,极大地增强了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
3.构建“形式多样、彰显个性”的班级行为文化
班级行为文化建设,就是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文化活动。如主题班会,联谊会,结合学科教学开展的学科活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充分拓展想象的翅膀,尽情表现,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能“玩中学,学中玩”,让全班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兴趣,增强自信心。具体的做法是:
首先,狠抓班集体建设,广泛开展德育活动,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形成。如开展周一升旗仪式、每周主题班会活动、班级黑板报月查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有意识地渗透校园文化的教育、宣传;进行优秀班集体、文明班级、文明宿舍、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文明标兵评选等常规活动,对学生进行良好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培养。
其次,充分利用节日契机,组织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服务社会;父亲节、母亲节开展“感恩父母”征文活动;清明节组织团员到我县德育基地——抗日山烈士陵园扫墓;“五四”青年节组织十八岁以上学生进行“十八岁成人仪式宣誓”,对学生进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最后,我校的文峰文学社、航模制作、机器人制作、书法绘画等兴趣小组,每周定期举办活动,由辅导教师进行科学指导和个性培养,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我校每学期定期开展作文竞赛、科技制作比赛、演讲比赛、安全教育、环保教育等;鼓励学生踊跃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项竞赛。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日益高涨,也使得校园文化氛围日趋浓郁。
4.建立“自由、民主、科学”的制度文化
制度是一种行为准则。一个班级要有良好的班级文化,跟一套完整的制度是分不开的。在班级集体中,我们把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称为班级制度文化。“自由、民主、科学”的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还会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 三、班级文化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要有文化意识,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动。如果没有文化意识,思想上认为文化无足轻重,就不可能建设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
其次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班级文化是班级全体同学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形成的。一个班级的班风要经过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才能定型,一个班级的考风要经过数次考试才能显现,一个班级的班风要经过长期的碰撞磨合才能定格。在班级文化建设上,想要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
再次要突出重点,切忌肤浅。
班级文化包含表层文化、幔层文化和深层文化,这三个方面要统筹兼顾,三者都要有。但重点在深层文化建设上,要把班级文化建设的重心放在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学风、班风和考风上,形成一个什么样的价值观上,造就一个什么样的共同信念上,这才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
最后要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开放的中国,要求我们必须融入世界,必须接受优秀的西方文化,同时,也必须利用好优秀的中国文化,只有把两者相结合,才能既体现中国特色又不失保守,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为同学们学习生活以及将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班级文化就像春天的阳光,它使每位同学感到温馨、温暖、快乐;使班级井然有序、一枝独秀、充满生机;使学校充满文化氛围、文化底蕴、育人特色。相信不久的将来,重视文化建设将成为一种潮流、一种必然、一项工作在各级各类学校出现。只要每位班主任都能做个有心人,共同来关注班级文化的建设,我相信班级文化一定能在学校教育中有效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让学生于无形无声中已深受文化的感染和书香的浸润,真正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季苹.学校文化自我诊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05).
[2]杨全印,赵中建.我们是这样研究学校文化的[J].上海教育科研,2005(06).
[3]严德明.现代学校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08).
[4]叶澜.试论当代中国学校文化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09(08).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构;理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1-005-2
班级文化建设是指,班级成员利用和创设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关系等来熏陶和培育集体成员创造性人格的一系列影响活动,它是班级成员在多种文化相互作用、发展过程中,创造一种比较稳定的有利于发展的文化过程。合理的班级文化,在实际的班级生活中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成长与健康发展。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哲学家亚斯贝斯认为:教育的本质是陶冶。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使人健康全面而又有个性的发展。从“孟母三迁”的典故,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训,再到现在的“环境出人才”,都证明文化环境对群体和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班级文化是“潜在的教育”、“隐形的教育”,具有间接而内隐的教育影响:一是潜移默化性,即渗透性和导向性;二是自我教育性,即凝聚性和激励性。班级文化建设的促进功能指的是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可以促进班级管理措施的落实。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示与张扬,同时也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很好切入点。它对促进学校“三风”(校风、学风、教风)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力。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建构途径
1.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
班级文化不能停留在物质层面上,更为重要的是确立班级文化的精神价值。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向、审美观念等精神风貌的反映,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良好的班级文化使人身居其中,处处感到集体的温暖,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鼓励、互相关怀,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爱生尊师,这种氛围使人心情舒畅,产生一种令人振奋、催人向上的力量。这种凝聚力一旦形成,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把师生团结起来,共同为班级的发展而努力。
班级文化精神的培养要从教育细节做起,以科学的价值观为导向,以班级规章制度为保证,以培养学生诚实做人、团结合作、积极向上为主要内容的班风、学风,促进学生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富有意义的班级活动等措施来实现。
2.建设“富有特色”的物质文化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高品位的班级物质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力和感染力。班主任在学校给班级提供的良好教育设备基础上(如宽敞明亮、空气流通、视听效果佳的教室等),组织全班学生对教室进行精心“包装”,让教室的每面墙壁、每个角落都具有教育内容,富有教育意义。
我们要求各班级把这些班级精神文化内容通过物质的形式体现了出来:教室前黑板上方张贴班风;教室后黑板上方悬挂班训、上方正中悬挂着班徽;教室右边,是学生书画作品展示;教室后边的墙壁上是同学们出的墙报,其中有一块固定版面是班歌。通过精神文化的物质化,能让同学们随时警醒自己,自己应该为班级的发展而努力。另外,我们也在班内尽量创设一种积极向上的人文气息: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宽容、相互鼓励。
由于美化了教室的环境,做到了教室环境的布置“特色 美观”,因此,既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审美观,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倡导了健康向上的班风,极大地增强了班级的向心力、凝聚力。
3.构建“形式多样、彰显个性”的班级行为文化
班级行为文化建设,就是班主任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文化活动。如主题班会,联谊会,结合学科教学开展的学科活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充分拓展想象的翅膀,尽情表现,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能“玩中学,学中玩”,让全班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兴趣,增强自信心。具体的做法是:
首先,狠抓班集体建设,广泛开展德育活动,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形成。如开展周一升旗仪式、每周主题班会活动、班级黑板报月查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有意识地渗透校园文化的教育、宣传;进行优秀班集体、文明班级、文明宿舍、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文明标兵评选等常规活动,对学生进行良好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培养。
其次,充分利用节日契机,组织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服务社会;父亲节、母亲节开展“感恩父母”征文活动;清明节组织团员到我县德育基地——抗日山烈士陵园扫墓;“五四”青年节组织十八岁以上学生进行“十八岁成人仪式宣誓”,对学生进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最后,我校的文峰文学社、航模制作、机器人制作、书法绘画等兴趣小组,每周定期举办活动,由辅导教师进行科学指导和个性培养,使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我校每学期定期开展作文竞赛、科技制作比赛、演讲比赛、安全教育、环保教育等;鼓励学生踊跃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项竞赛。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日益高涨,也使得校园文化氛围日趋浓郁。
4.建立“自由、民主、科学”的制度文化
制度是一种行为准则。一个班级要有良好的班级文化,跟一套完整的制度是分不开的。在班级集体中,我们把那些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等为内容的,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形态称为班级制度文化。“自由、民主、科学”的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不仅能为学生提供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还会使每个学生时时都在一定的准则规范下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朝着符合班级群体利益,符合教育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 三、班级文化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要有文化意识,在思想上高度重视。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动。如果没有文化意识,思想上认为文化无足轻重,就不可能建设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
其次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班级文化是班级全体同学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形成的。一个班级的班风要经过一个学期甚至一个学年才能定型,一个班级的考风要经过数次考试才能显现,一个班级的班风要经过长期的碰撞磨合才能定格。在班级文化建设上,想要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
再次要突出重点,切忌肤浅。
班级文化包含表层文化、幔层文化和深层文化,这三个方面要统筹兼顾,三者都要有。但重点在深层文化建设上,要把班级文化建设的重心放在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学风、班风和考风上,形成一个什么样的价值观上,造就一个什么样的共同信念上,这才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
最后要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开放的中国,要求我们必须融入世界,必须接受优秀的西方文化,同时,也必须利用好优秀的中国文化,只有把两者相结合,才能既体现中国特色又不失保守,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为同学们学习生活以及将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班级文化就像春天的阳光,它使每位同学感到温馨、温暖、快乐;使班级井然有序、一枝独秀、充满生机;使学校充满文化氛围、文化底蕴、育人特色。相信不久的将来,重视文化建设将成为一种潮流、一种必然、一项工作在各级各类学校出现。只要每位班主任都能做个有心人,共同来关注班级文化的建设,我相信班级文化一定能在学校教育中有效地发挥它的积极作用,让学生于无形无声中已深受文化的感染和书香的浸润,真正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季苹.学校文化自我诊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05).
[2]杨全印,赵中建.我们是这样研究学校文化的[J].上海教育科研,2005(06).
[3]严德明.现代学校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08).
[4]叶澜.试论当代中国学校文化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