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探讨将对比语言研究运用到教学中,使学生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本质特征,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班学生对英汉语言的异性与共性的全面认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英汉翻译、写作、口语、听力等语言应用能力,提高学生适应外教授课的适应度,为国外学习做好语言及文化上的准备。
关键词:语料库;英汉对比;中外办学;英语教学
一、对比语言研究的优越性
对比语言学起源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可以说是由当时外语教学的需要、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外语教学理论的影响以及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发展这三股历史潮流汇合而成。在最近的二、三十年中,理论和应用对比语言学不仅在欧美进一步受到了重视,在其他一些国家也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发展。在我国,随着对外开放交流的不断深入,不仅学习外语热潮经久不衰,而且对外汉语教学也日益兴旺。在这种形势下,外语与汉语之间的对比研究蓬勃兴起,发表和出版了为数众多的对比语言学论文、专著和论文集,对比语言学研究在我国得到了持续深入的发展。其中,对比语言学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便是外语教学,因为对比研究可以最大程度地揭示语言之间的异同。从理论的角度讲,只有通过语言对比,才能加深对所对比语言的认识,同时也促进整个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完善某些语言理论。从应用角度而言,对比语言学对于外语教学、翻译、双语辞典的编纂等都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王力先生在他1985年版的《中国现代语法》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外语教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中外语言的比较教学”。语言对比研究通常是由外语教学和翻译等一些应用领域中遇到的某个具体问题而进行触发,通过对比研究可以对这个问题提供某种解答,并最终将其应用到外语教学和翻译等实践中去。目前,国内外学者在这个问题上观点基本一致,即:对比语言研究的意识在逐渐加强,方法在逐渐增多,对语言教学的推动力正在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二、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研究明显增多是当今国际对比语言学研究的新趋势
语料库是基于大量真实的语言资料,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处理、存储,以供自动检索、索引以及统计分析的大型资料库。Kennedy认为,建立语料库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更准确、更可靠地描述语言的结构和使用提供基础。语料库研究已经深入到词语搭配、句法结构、语义和语用、话语分析、社会文化因素等领域,许多研究成果为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
第五届国际对比语言学大会(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trastive LinguisticsConference)于2008 年7月29 日在具有近六百年悠久历史的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举行。大会共收到论文200 多篇。118篇在大会宣读,71篇基于语料库的研究,可见,随着计算机科学和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研究明显增多成为当今国际对比语言学研究的新趋势。
提起语料库,很多人想到的都是收容了好几百万词的大型语料库。Sinclair指出,理解语料库不可以其大小作为标准去判断其差异,大小语料库在语言学习和研究中并肩发挥作用。大型语料库的建设对于词典编撰、真实语言的体系性研究等尤为重要。而在实际工作中,大型语料库由于自身可及性和数据冗余的原因很难和外语教学实践相结合。相反,小型语料库在教学实践中操作性强,能迅速、直接运用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属于学习者语料库,能直接用于教学并使学生直接受益。教师以学生的翻译练习、作文练习等为研究对象创建小型学习者语料库,通过和本族语语料库的比对,可以直接、客观地了解外语学习者与本族语学习者的差异,使分析结果更具科学性与说服力,对学生的语言特征和语言发展有更全面的了解。从而能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提高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对比语言研究对中外办学英语教学的核心作用
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扩展,探索提高合作办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模式与方法的任务越发艰巨。为适应外籍教师授课以及国外学习的迫切要求,英语教学如何能更有效地承担起这两项艰巨的任务便成了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中西语言文化的碰撞,而学生在国内传统英语学习的思维方式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相当比例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挫折感。而造成如此局面的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对汉语和英语言的宏观结构特色以及微观区别不能整体把握。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和镜像,文化和语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文化方式决定着语言的表达方式。因此,加强英汉语言的对比研究既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语言学习问题,还可以解决文化适应问题,是一箭双雕的教学方法与途径。
在具体的操作上,应该运用语言对比的一般原理,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尽可能详尽深入的具体比较,解决的关键是英语和汉语的语言因素对比差异和非语言因素对比差异问题,以更好地指导和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班学生对二语习得能力的把握度,探讨其内在特征,使学生对两种语言的特点与规律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提高他们对英汉语言的异性与共性的全面认识,在此指导下,通过语料库的帮助,全面提高学生的英汉翻译、写作、口语、听力等语言应用能力,提高学生适应外教授课的适应度,为学生的国外学习做好语言及文化上的准备。
参考文献:
[1]Kennedy,G. An Introduction to Corpus Linguistics [M]. London: 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8.
[2] Rundell,Michael.“The corpus of the future,and the future of the corpus”. Talk at special conference on ‘New Trends in Reference Science’1996.
[3]许余龙.对比语言学研究的新趋势与新思考[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10).
[4]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丁静辉.学习者语料库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0).
关键词:语料库;英汉对比;中外办学;英语教学
一、对比语言研究的优越性
对比语言学起源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可以说是由当时外语教学的需要、行为主义心理学对外语教学理论的影响以及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发展这三股历史潮流汇合而成。在最近的二、三十年中,理论和应用对比语言学不仅在欧美进一步受到了重视,在其他一些国家也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发展。在我国,随着对外开放交流的不断深入,不仅学习外语热潮经久不衰,而且对外汉语教学也日益兴旺。在这种形势下,外语与汉语之间的对比研究蓬勃兴起,发表和出版了为数众多的对比语言学论文、专著和论文集,对比语言学研究在我国得到了持续深入的发展。其中,对比语言学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便是外语教学,因为对比研究可以最大程度地揭示语言之间的异同。从理论的角度讲,只有通过语言对比,才能加深对所对比语言的认识,同时也促进整个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完善某些语言理论。从应用角度而言,对比语言学对于外语教学、翻译、双语辞典的编纂等都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王力先生在他1985年版的《中国现代语法》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外语教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中外语言的比较教学”。语言对比研究通常是由外语教学和翻译等一些应用领域中遇到的某个具体问题而进行触发,通过对比研究可以对这个问题提供某种解答,并最终将其应用到外语教学和翻译等实践中去。目前,国内外学者在这个问题上观点基本一致,即:对比语言研究的意识在逐渐加强,方法在逐渐增多,对语言教学的推动力正在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二、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研究明显增多是当今国际对比语言学研究的新趋势
语料库是基于大量真实的语言资料,应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处理、存储,以供自动检索、索引以及统计分析的大型资料库。Kennedy认为,建立语料库的主要目的就是为更准确、更可靠地描述语言的结构和使用提供基础。语料库研究已经深入到词语搭配、句法结构、语义和语用、话语分析、社会文化因素等领域,许多研究成果为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
第五届国际对比语言学大会(The Fifth International Contrastive LinguisticsConference)于2008 年7月29 日在具有近六百年悠久历史的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举行。大会共收到论文200 多篇。118篇在大会宣读,71篇基于语料库的研究,可见,随着计算机科学和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基于语料库的对比研究明显增多成为当今国际对比语言学研究的新趋势。
提起语料库,很多人想到的都是收容了好几百万词的大型语料库。Sinclair指出,理解语料库不可以其大小作为标准去判断其差异,大小语料库在语言学习和研究中并肩发挥作用。大型语料库的建设对于词典编撰、真实语言的体系性研究等尤为重要。而在实际工作中,大型语料库由于自身可及性和数据冗余的原因很难和外语教学实践相结合。相反,小型语料库在教学实践中操作性强,能迅速、直接运用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属于学习者语料库,能直接用于教学并使学生直接受益。教师以学生的翻译练习、作文练习等为研究对象创建小型学习者语料库,通过和本族语语料库的比对,可以直接、客观地了解外语学习者与本族语学习者的差异,使分析结果更具科学性与说服力,对学生的语言特征和语言发展有更全面的了解。从而能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提高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对比语言研究对中外办学英语教学的核心作用
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扩展,探索提高合作办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模式与方法的任务越发艰巨。为适应外籍教师授课以及国外学习的迫切要求,英语教学如何能更有效地承担起这两项艰巨的任务便成了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中西语言文化的碰撞,而学生在国内传统英语学习的思维方式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相当比例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挫折感。而造成如此局面的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对汉语和英语言的宏观结构特色以及微观区别不能整体把握。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和镜像,文化和语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文化方式决定着语言的表达方式。因此,加强英汉语言的对比研究既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语言学习问题,还可以解决文化适应问题,是一箭双雕的教学方法与途径。
在具体的操作上,应该运用语言对比的一般原理,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尽可能详尽深入的具体比较,解决的关键是英语和汉语的语言因素对比差异和非语言因素对比差异问题,以更好地指导和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班学生对二语习得能力的把握度,探讨其内在特征,使学生对两种语言的特点与规律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提高他们对英汉语言的异性与共性的全面认识,在此指导下,通过语料库的帮助,全面提高学生的英汉翻译、写作、口语、听力等语言应用能力,提高学生适应外教授课的适应度,为学生的国外学习做好语言及文化上的准备。
参考文献:
[1]Kennedy,G. An Introduction to Corpus Linguistics [M]. London: 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8.
[2] Rundell,Michael.“The corpus of the future,and the future of the corpus”. Talk at special conference on ‘New Trends in Reference Science’1996.
[3]许余龙.对比语言学研究的新趋势与新思考[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9,(10).
[4]许余龙.对比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丁静辉.学习者语料库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