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提倡提高学生学习地理能力的教育背景下,许多地理教师采用引导法,引导学生通过多種手段获得地理知识,以此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对于有了一定地理基础的八年级学生,不妨采用“开门见山”的教学方法,直接给出结论,让学生自己去找图文资料来证明所探究知识点的正确性。这样既能让学生将所学技能运用起来,又可以活跃课堂,让学生勤思多想。
关键词:八年级地理;开门见山;积极性
自从成为教师以来,我一直在探索适合八年级学生,又能体现自身风格的课堂教学方法——开门见山。
我尝试在上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地形》这节课时,直接把学生所要学习掌握的知识点抛给学生,让他们通过查询课本图文资料、推理估测、交流讨论等方法,再结合生活中的见闻,来证明这一知识。
在上课开始,我就直接点出中国地形特点——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然后请学生们阅读书本,并结合地图及生活实际,说明这一地形特点,并给他们几分钟时间讨论。之后请学生上台讲述他们找到的证据。学生的状态不同于以往的萎靡,听说要上台讲述十分激动,积极寻找线索,连平时常常一脸茫然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后进生也积极参与讨论。在回答问题时,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自信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这节课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很多平时上地理课懒洋洋的学生也动起来了,翻书、查图、讨论,忙得不亦乐乎。最终学生们在通力合作下,不仅将我期望的线索知识完全找出来了,还根据经验推测多讲了几种。
但是,这节“开门见山”的课的成功是偶然的吗?为了得出结论,我对同年级的两个班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内容均为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中国的气候》。A班主要采用引导法,B班主要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记录如下:
A班:展示1月广州花市与哈尔滨冰雕的图片,让学生看南北景观差异,引发学生对南北气温差异的思考。接着展示中国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通过引导读图,让学生讨论归纳中国气温特征。
B班:一上课就说明中国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之后请学生们阅读书本上的文字及图片资料,寻找证据,来证明中国的气温为何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5分钟查阅图文,3分钟讨论交流后请他们上台分享自己找的证据。
A班的学生在我进行图片引导时,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眼神闪烁,或者直接低头自己看书。在讨论归纳中国气温特点时,气氛平淡,讨论声在1分钟左右后便消失。有些学生直接把标题圈出就开小差了。而B班的学生在5分钟内翻看书本至少2~3次,多的达6~7次,绝大部分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3分钟的讨论十分热烈,极少出现与课堂无关的言辞。上台交流开始时略微害羞,之后有了参照,便逐渐不再拘谨,流利陈述。
在写课堂作业时,A班的学生知道中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但若分开运用,或进行原因的分析时,近一半学生疑惑或无从下手。B班的学生则能够灵活运用中国气温特点答题,并能理解形成该种气温特点的原因,在问题拆解提问时也能够得心应手地从容应付。
在接下来中国降水分布特征、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的教学中,我也发现,以运用开门见山这一教学方法为主的B班,在课堂气氛上较主要采用循序渐进引导法的A班要热烈;在课堂反馈与课后作业中,B班的准确率也比A班略胜一筹;而且在后续教学中,B班的学生对待地理问题的态度也比A班学生要自信许多。但与此同时我也发现,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这种方法并不适用,学生在通过探索学习后,无法寻到答案时,积极性会大受打击。
之后我进行了总结,在内容相对简单的课程中,开门见山是一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好方法。八年级学生不同于七年级,他们适应了初中生活后,正寻求着一个表达、展现自己的出口,教学法为他们的表现欲“开门见山”的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开门见山,将答案直接给出,降低了后进生探索答案的难度,他们可以在书上找寻线索,对学习地理也少了排斥;而对于优生,他们则享受将证据系统展现的过程,不仅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方法,更拓展了视野。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反复看书、思考、寻找,知识点便在不知不觉中刻在了脑海,并且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但开门见山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适用环境,它需要在学生有一定地理基础的条件下实施,书本上也必须有充足清晰的图文资料可供学生查找,同时核心知识点也要明确易懂。若难度大的问题也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学生则有可能因无法理解而向错误的方向进行探究,最终反而会打击到他们的自信心。对于较难知识,层层深入的引导法、循循善诱的问答法效果更佳。
开门见山是一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方法,既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给学生展示自己的空间,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赢得喝彩。教师可以在条件适宜的状况下,运用这种方法激活课堂,给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也给自己发现学生闪光的契机。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竹程初级中学)
关键词:八年级地理;开门见山;积极性
自从成为教师以来,我一直在探索适合八年级学生,又能体现自身风格的课堂教学方法——开门见山。
我尝试在上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地形》这节课时,直接把学生所要学习掌握的知识点抛给学生,让他们通过查询课本图文资料、推理估测、交流讨论等方法,再结合生活中的见闻,来证明这一知识。
在上课开始,我就直接点出中国地形特点——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然后请学生们阅读书本,并结合地图及生活实际,说明这一地形特点,并给他们几分钟时间讨论。之后请学生上台讲述他们找到的证据。学生的状态不同于以往的萎靡,听说要上台讲述十分激动,积极寻找线索,连平时常常一脸茫然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后进生也积极参与讨论。在回答问题时,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自信地说出自己的看法。
这节课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很多平时上地理课懒洋洋的学生也动起来了,翻书、查图、讨论,忙得不亦乐乎。最终学生们在通力合作下,不仅将我期望的线索知识完全找出来了,还根据经验推测多讲了几种。
但是,这节“开门见山”的课的成功是偶然的吗?为了得出结论,我对同年级的两个班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内容均为八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中国的气候》。A班主要采用引导法,B班主要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记录如下:
A班:展示1月广州花市与哈尔滨冰雕的图片,让学生看南北景观差异,引发学生对南北气温差异的思考。接着展示中国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通过引导读图,让学生讨论归纳中国气温特征。
B班:一上课就说明中国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之后请学生们阅读书本上的文字及图片资料,寻找证据,来证明中国的气温为何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5分钟查阅图文,3分钟讨论交流后请他们上台分享自己找的证据。
A班的学生在我进行图片引导时,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眼神闪烁,或者直接低头自己看书。在讨论归纳中国气温特点时,气氛平淡,讨论声在1分钟左右后便消失。有些学生直接把标题圈出就开小差了。而B班的学生在5分钟内翻看书本至少2~3次,多的达6~7次,绝大部分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3分钟的讨论十分热烈,极少出现与课堂无关的言辞。上台交流开始时略微害羞,之后有了参照,便逐渐不再拘谨,流利陈述。
在写课堂作业时,A班的学生知道中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但若分开运用,或进行原因的分析时,近一半学生疑惑或无从下手。B班的学生则能够灵活运用中国气温特点答题,并能理解形成该种气温特点的原因,在问题拆解提问时也能够得心应手地从容应付。
在接下来中国降水分布特征、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的教学中,我也发现,以运用开门见山这一教学方法为主的B班,在课堂气氛上较主要采用循序渐进引导法的A班要热烈;在课堂反馈与课后作业中,B班的准确率也比A班略胜一筹;而且在后续教学中,B班的学生对待地理问题的态度也比A班学生要自信许多。但与此同时我也发现,对于难度较大的问题,这种方法并不适用,学生在通过探索学习后,无法寻到答案时,积极性会大受打击。
之后我进行了总结,在内容相对简单的课程中,开门见山是一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好方法。八年级学生不同于七年级,他们适应了初中生活后,正寻求着一个表达、展现自己的出口,教学法为他们的表现欲“开门见山”的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开门见山,将答案直接给出,降低了后进生探索答案的难度,他们可以在书上找寻线索,对学习地理也少了排斥;而对于优生,他们则享受将证据系统展现的过程,不仅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方法,更拓展了视野。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反复看书、思考、寻找,知识点便在不知不觉中刻在了脑海,并且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但开门见山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适用环境,它需要在学生有一定地理基础的条件下实施,书本上也必须有充足清晰的图文资料可供学生查找,同时核心知识点也要明确易懂。若难度大的问题也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学生则有可能因无法理解而向错误的方向进行探究,最终反而会打击到他们的自信心。对于较难知识,层层深入的引导法、循循善诱的问答法效果更佳。
开门见山是一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方法,既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能给学生展示自己的空间,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赢得喝彩。教师可以在条件适宜的状况下,运用这种方法激活课堂,给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也给自己发现学生闪光的契机。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竹程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