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型领导者必须具有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人格,而决定创新性人格的关键是人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意志作为非智力因素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培养和磨练,必将使领导效能提升。
一、意志的内涵和特点
意志是一种表示“我要……”的范畴,它表达了一种通过努力来实现需要的诉求;它有鲜明的目的性和主动进取的意义;它是一种在实践基础上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自己行为,从而实现目的的精神力量。意、志在中国古代汉语中往往分开使用,多指志气、志向、欲望、要求、决心、意志等。如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士志于道”等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意志则指:“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往往由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在心理学上,意志则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进而克服重重困难,实现目的的一种心理活动。在哲学上,意志则是人们的行动自觉追求的目标;是人们思想、欲望、要求的集中和凝聚;是人们选择、确定行动目标的能力;是调节、控制实现自觉确定目标的行动的能力。在领导科学中,意志则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实现预定目标的恒心和毅力。对于一个领导者而言,意志则是遭遇重重困难时,带领集体冲破迷雾、取得胜利的英雄气概;是在维系一个集体良好的发展态势时,始终如一、坚定不移的执着信念;是率领集体在逆境中顽强生存、成长壮大的坚韧品质。正如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意志的特点:一是明确的目的性。人的意志由于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它才能既发动符合于目的的某些行动,又能制止不符合目的某些行动。意志行动效应的大小,是以人的目的水平的高低和社会价值为转移的。目的越高尚、越远大、越有社会价值,意志表现水平就越高。二是与克服困难和排除干扰相联系。实现目的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干扰,意志活动就是要克服种种困难,排除各种干扰,从而达到目的。人的意志坚强与否、坚强程度如何,是以困难的性质和克服困难的难易程度来衡量的。三是以随意动作为基础。人的一切行动都是由动作构成的。随意动作是受意识支配,是经过不断学习和实践而形成的。与随意动作相对的是非随意动作,非随意动作是人们本能的反映,是不由自主的活动。有了随意动作,人们就可以根据目的组织、支配和调节一系列的动作,实现预定的目的。随意动作是意志行动的必要组成部分,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二、意志的作用
1. 意志使认识活动更加明确、广泛、深入。任何一个新发明、新创造、新成果的问世,都必须历经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反复的过程。而在这个反复的过程中,总会遭遇无数次的各式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当遇到艰难挫折时,人的意志就显得极为重要,一旦缺乏坚强的意志,则很容易知难而退。马克思在《资本论》法文版序中如此说道:“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坚定的意志,会使人在与困难和挫折的反复斗争中,不断地更加深刻地揣摩对象、研究对象,从而达成对对象的认识更加广泛,对对象的了解更加深入。领导在作出任何判断前都会发挥意志的这种特殊作用,引导自己作出更加深入细致地分析,从而规避武断的决定。
2. 意志调节着情绪、情感。领导在领导集体工作时,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困难和挫折,情绪上会出现极大的波动,灰心丧气、萎靡不振、悲观厌世、怀疑自我等消极情绪都会随之而生,克服这种消极情绪,强使自己保持镇静时, 就表现出意志对情绪状态的调节。意志对情绪控制作用表现在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积极的愉快的情绪能提高人的意志活动, 增强人的体力、精力, 激励人去克服困难, 实现预定目的。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能降低人的活动积极性, 减弱人的精力, 妨碍意志行动的贯彻。因此,情绪可以成为意志的动力, 也可成为意志的阻力。情感与意志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意志通过对人情感世界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 把那些对当前认识活动有利的优良品质的情感保留和巩固下来, 使人在黑暗中看见光明, 绝望中发现希望;而对那些干扰或妨碍当前认识活动的消极情感, 则予以压抑或排除, 以减少和避免它可能给人带来的危害, 从而保证人的认识过程不断向纵深发展, 直至揭示客观真理。作为一个领导,就应该积极发挥意志的积极作用,使自己时刻保持高昂的斗志,率领集体不断克难取胜。
3. 意志提升品质。经过意志的磨练,可以提升领导者的四种品质:一是独立性,即人不屈服于周围人的压力,不随波逐流,能根据自己的认识与信念,独立采取决定,执行决定。二是果断性,即有能力及时采取有充分根据的决定,并且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实现这些决定。三是坚定性,即长时间坚持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为执行决定而努力。四是自制性,即自觉而有效地调节、控制人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抑制作用,从而保证认识动机的高尚性。
三、意志培养与领导效能的提升
1. 树立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信念。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信念往往会起到旗帜作用、引领作用。世界观越远大,人生观越积极,信念越坚定,为实现目标可能遭遇的困难就越多,随之,为克服困难而付诸的努力就越多。反之,没有远大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坚定的信念,就没有为之奋斗和前进的动力。只有通过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才能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才能在困难面前誓不低头,奋勇向前;才能排除其他不良因素的困扰而奔向目标。一个领导的信念越坚定就越能让人信服,领导效能自然就越强。众多伟大人物之所以有耀眼的成就,就是因为他们凭着坚定不移的信念,从而磨练了自己的意志,逐步迈向成功。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写过:“夫力拔山兮气盖世,猛力而已;不斩楼兰誓不回,不畏而已;化家为国,敢为而已;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耐久而已。”“猛烈、不畏、敢为、耐久”,“皆意志之事”。因此,他说:“意志者也,固人生事业之先驱也。”
2. 养成良好习惯。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习惯具有个体和社会群体两个层面的意义,从个体层面来看,习惯是个体后天习得的自动化了的动作、反应倾向和行为方式,它是条件反射在个体身上的积淀。从社会群体层面看,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共同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反应倾向。按习惯的价值分,习惯分为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凡是对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起积极作用,适应人的正常需要,且对人具有正向价值的一类习惯就是良好习惯;反之则是不良习惯。改掉不良习惯的关键是要认清不良习惯的坏处,分析它带给自身的不良后果。当下次再要发生不良习惯的时候就会有些犹豫,就要通过意志来纠正错误,就必须付出大量的体力和精力与之斗争,不良习惯在行为意识里就会渐渐淡去。长期坚持下去就会越来越趋近完美,自制力就越来越强,意志也能更加坚强。因此,改掉不良习惯本身就是增强意志的手段,同样也可以历练意志。领导习惯越好,意志力越强,对自身要求越高,领导效能也就越好。
3. 培养克服艰难困苦的坚韧性。个人事业的成就过程中肯定要遭受各类困难、挫折,甚至是忧患,但必须牢记的是困难是暂时的,不是不可战胜的。我们无法预测和控制苦难的出现,但我们可以选择应对困难、解决困难的办法。在面对困难时,满怀必胜的信念、坚定必胜的决心,相信“有志者事竟成”,百折不回地去直面一切,意志就会越来越强。爱迪生说过:“伟大人物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化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终于克服障碍,以达到期望的目的。”这就是面对困难的坚韧性在支持着将来的成功者不断向着成功的目标挺进。领导的坚韧性越强,意志越顽强,就越让下属佩服,做出的决定,下属就能自觉执行。
4. 培养在逆境中的忍耐性。我国古代圣贤孔子说过:“小不忍则乱大谋。”毛泽东也说过:“凡是忍耐,多想自己缺点,增益其所不能;顾全大局,只要不妨大的原则,多多原谅人家。忍耐最难,但作为一个政治家,必须练习忍耐。”1979年,加拿大前总理特鲁多访华时对邓小平讲,我现在下野了,希望重返政治舞台。你曾经有过这种经历,你的秘诀是什么?邓小平回答:“只有一个:忍耐。”政治家必须有忍耐力,而通过忍耐力训练,自身的意志也将得到增强。忍耐力训练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进行:第一,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同其承受能力和自控能力成正比。文化素养比较高的人往往能够比较全面正确认识事物,认识自我和他人的关系,自觉地进行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第二,学会稳定情绪。用合理发泄、注意力转移、迁移环境等方法,把将要引发冲动的情绪宣泄和释放出来,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冲动。第三,强化自我意识。遇事要沉着冷静,自己开动脑筋,排除外界干扰或暗示,学会自主决断。要彻底摆脱那种依赖别人的心理,克服自卑,培养自信心和独立性。第四,强化实践锻炼。一方面,要加强学习,积累知识,开阔视野,用知识来武装和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并通过学习别人经验来扩展自己决断事情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投身到生活实践中去,刻苦锻炼,不断丰富经验,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从而提升自身对外在事物的忍耐性,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领导效能自然让属下信服。
5. 培养果断决策的能力。意志行动中的果断性能避免优柔寡断, 使人能迅速果断地做出行动的决定。举棋不定的人难以成大气。要学会在千头万绪中理清思路, 分析利弊, 果断决策。尤其在竞争日益激烈, 人才倍出的今天, 机遇对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来说十分重要, 有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能否抓住机遇往往就取决于果断。如果因为动摇、犹豫而使成功与我们失之交臂, 我们将悔恨终生。因此, 应该从一件件的事情中训练自己果断决策的能力, 使自己成为临阵不乱, 冷静、从容而果断的人。
责任编辑:周振国
一、意志的内涵和特点
意志是一种表示“我要……”的范畴,它表达了一种通过努力来实现需要的诉求;它有鲜明的目的性和主动进取的意义;它是一种在实践基础上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自己行为,从而实现目的的精神力量。意、志在中国古代汉语中往往分开使用,多指志气、志向、欲望、要求、决心、意志等。如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士志于道”等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意志则指:“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往往由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在心理学上,意志则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进而克服重重困难,实现目的的一种心理活动。在哲学上,意志则是人们的行动自觉追求的目标;是人们思想、欲望、要求的集中和凝聚;是人们选择、确定行动目标的能力;是调节、控制实现自觉确定目标的行动的能力。在领导科学中,意志则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实现预定目标的恒心和毅力。对于一个领导者而言,意志则是遭遇重重困难时,带领集体冲破迷雾、取得胜利的英雄气概;是在维系一个集体良好的发展态势时,始终如一、坚定不移的执着信念;是率领集体在逆境中顽强生存、成长壮大的坚韧品质。正如郑板桥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意志的特点:一是明确的目的性。人的意志由于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它才能既发动符合于目的的某些行动,又能制止不符合目的某些行动。意志行动效应的大小,是以人的目的水平的高低和社会价值为转移的。目的越高尚、越远大、越有社会价值,意志表现水平就越高。二是与克服困难和排除干扰相联系。实现目的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和干扰,意志活动就是要克服种种困难,排除各种干扰,从而达到目的。人的意志坚强与否、坚强程度如何,是以困难的性质和克服困难的难易程度来衡量的。三是以随意动作为基础。人的一切行动都是由动作构成的。随意动作是受意识支配,是经过不断学习和实践而形成的。与随意动作相对的是非随意动作,非随意动作是人们本能的反映,是不由自主的活动。有了随意动作,人们就可以根据目的组织、支配和调节一系列的动作,实现预定的目的。随意动作是意志行动的必要组成部分,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二、意志的作用
1. 意志使认识活动更加明确、广泛、深入。任何一个新发明、新创造、新成果的问世,都必须历经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不断反复的过程。而在这个反复的过程中,总会遭遇无数次的各式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当遇到艰难挫折时,人的意志就显得极为重要,一旦缺乏坚强的意志,则很容易知难而退。马克思在《资本论》法文版序中如此说道:“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坚定的意志,会使人在与困难和挫折的反复斗争中,不断地更加深刻地揣摩对象、研究对象,从而达成对对象的认识更加广泛,对对象的了解更加深入。领导在作出任何判断前都会发挥意志的这种特殊作用,引导自己作出更加深入细致地分析,从而规避武断的决定。
2. 意志调节着情绪、情感。领导在领导集体工作时,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困难和挫折,情绪上会出现极大的波动,灰心丧气、萎靡不振、悲观厌世、怀疑自我等消极情绪都会随之而生,克服这种消极情绪,强使自己保持镇静时, 就表现出意志对情绪状态的调节。意志对情绪控制作用表现在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积极的愉快的情绪能提高人的意志活动, 增强人的体力、精力, 激励人去克服困难, 实现预定目的。消极的不愉快的情绪能降低人的活动积极性, 减弱人的精力, 妨碍意志行动的贯彻。因此,情绪可以成为意志的动力, 也可成为意志的阻力。情感与意志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意志通过对人情感世界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 把那些对当前认识活动有利的优良品质的情感保留和巩固下来, 使人在黑暗中看见光明, 绝望中发现希望;而对那些干扰或妨碍当前认识活动的消极情感, 则予以压抑或排除, 以减少和避免它可能给人带来的危害, 从而保证人的认识过程不断向纵深发展, 直至揭示客观真理。作为一个领导,就应该积极发挥意志的积极作用,使自己时刻保持高昂的斗志,率领集体不断克难取胜。
3. 意志提升品质。经过意志的磨练,可以提升领导者的四种品质:一是独立性,即人不屈服于周围人的压力,不随波逐流,能根据自己的认识与信念,独立采取决定,执行决定。二是果断性,即有能力及时采取有充分根据的决定,并且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实现这些决定。三是坚定性,即长时间坚持自己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为执行决定而努力。四是自制性,即自觉而有效地调节、控制人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的抑制作用,从而保证认识动机的高尚性。
三、意志培养与领导效能的提升
1. 树立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信念。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信念往往会起到旗帜作用、引领作用。世界观越远大,人生观越积极,信念越坚定,为实现目标可能遭遇的困难就越多,随之,为克服困难而付诸的努力就越多。反之,没有远大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坚定的信念,就没有为之奋斗和前进的动力。只有通过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才能有坚忍不拔的意志;才能在困难面前誓不低头,奋勇向前;才能排除其他不良因素的困扰而奔向目标。一个领导的信念越坚定就越能让人信服,领导效能自然就越强。众多伟大人物之所以有耀眼的成就,就是因为他们凭着坚定不移的信念,从而磨练了自己的意志,逐步迈向成功。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写过:“夫力拔山兮气盖世,猛力而已;不斩楼兰誓不回,不畏而已;化家为国,敢为而已;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耐久而已。”“猛烈、不畏、敢为、耐久”,“皆意志之事”。因此,他说:“意志者也,固人生事业之先驱也。”
2. 养成良好习惯。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种动作的需要或倾向。习惯具有个体和社会群体两个层面的意义,从个体层面来看,习惯是个体后天习得的自动化了的动作、反应倾向和行为方式,它是条件反射在个体身上的积淀。从社会群体层面看,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共同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反应倾向。按习惯的价值分,习惯分为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凡是对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起积极作用,适应人的正常需要,且对人具有正向价值的一类习惯就是良好习惯;反之则是不良习惯。改掉不良习惯的关键是要认清不良习惯的坏处,分析它带给自身的不良后果。当下次再要发生不良习惯的时候就会有些犹豫,就要通过意志来纠正错误,就必须付出大量的体力和精力与之斗争,不良习惯在行为意识里就会渐渐淡去。长期坚持下去就会越来越趋近完美,自制力就越来越强,意志也能更加坚强。因此,改掉不良习惯本身就是增强意志的手段,同样也可以历练意志。领导习惯越好,意志力越强,对自身要求越高,领导效能也就越好。
3. 培养克服艰难困苦的坚韧性。个人事业的成就过程中肯定要遭受各类困难、挫折,甚至是忧患,但必须牢记的是困难是暂时的,不是不可战胜的。我们无法预测和控制苦难的出现,但我们可以选择应对困难、解决困难的办法。在面对困难时,满怀必胜的信念、坚定必胜的决心,相信“有志者事竟成”,百折不回地去直面一切,意志就会越来越强。爱迪生说过:“伟大人物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化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终于克服障碍,以达到期望的目的。”这就是面对困难的坚韧性在支持着将来的成功者不断向着成功的目标挺进。领导的坚韧性越强,意志越顽强,就越让下属佩服,做出的决定,下属就能自觉执行。
4. 培养在逆境中的忍耐性。我国古代圣贤孔子说过:“小不忍则乱大谋。”毛泽东也说过:“凡是忍耐,多想自己缺点,增益其所不能;顾全大局,只要不妨大的原则,多多原谅人家。忍耐最难,但作为一个政治家,必须练习忍耐。”1979年,加拿大前总理特鲁多访华时对邓小平讲,我现在下野了,希望重返政治舞台。你曾经有过这种经历,你的秘诀是什么?邓小平回答:“只有一个:忍耐。”政治家必须有忍耐力,而通过忍耐力训练,自身的意志也将得到增强。忍耐力训练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进行:第一,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同其承受能力和自控能力成正比。文化素养比较高的人往往能够比较全面正确认识事物,认识自我和他人的关系,自觉地进行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第二,学会稳定情绪。用合理发泄、注意力转移、迁移环境等方法,把将要引发冲动的情绪宣泄和释放出来,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冲动。第三,强化自我意识。遇事要沉着冷静,自己开动脑筋,排除外界干扰或暗示,学会自主决断。要彻底摆脱那种依赖别人的心理,克服自卑,培养自信心和独立性。第四,强化实践锻炼。一方面,要加强学习,积累知识,开阔视野,用知识来武装和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并通过学习别人经验来扩展自己决断事情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投身到生活实践中去,刻苦锻炼,不断丰富经验,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从而提升自身对外在事物的忍耐性,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其领导效能自然让属下信服。
5. 培养果断决策的能力。意志行动中的果断性能避免优柔寡断, 使人能迅速果断地做出行动的决定。举棋不定的人难以成大气。要学会在千头万绪中理清思路, 分析利弊, 果断决策。尤其在竞争日益激烈, 人才倍出的今天, 机遇对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来说十分重要, 有时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能否抓住机遇往往就取决于果断。如果因为动摇、犹豫而使成功与我们失之交臂, 我们将悔恨终生。因此, 应该从一件件的事情中训练自己果断决策的能力, 使自己成为临阵不乱, 冷静、从容而果断的人。
责任编辑:周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