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映阶碧草自春色”——杜甫在《蜀相》中用敏锐的眼光欣赏台阶上毫不起眼的小草,从中发现了每一个生命独特的春情春意。习作评价中老师也应该智慧地使学生“春暖上身”,智慧地用诗人的眼光、诗人的感悟、诗人的情怀,去发现、欣赏、呵护学生的习作,让习作点评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智慧地淡化评价要求,尊重个性
学生害怕写作文的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恐怕就是写作给他们带来了挫败感。教师善意的“高标准”“严要求”给学生肯定少,否定多。久而久之,学生视写作为“畏途”,提笔前已背上了“包袱”。所以,教师要淡化统一的评价要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为每个学生提供机会,让其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体验收获,体验自信。
为此我们把本班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对学生的要求和布置的任务是不同的,在他们所交的习作、日记、小练笔中我以不同的评价语和评价要求对待,正视他们的个性差异,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尺度要求也不一样。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哪怕是修改了一个标点,增加了一个好的词语、一句具体生动的话,我都为其加分,绝不吝啬。对于口头表达能力较强、而不善书面写作的学生,如果按照书面情况给予评价,显然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那就给他们做口头作文的机会,适当提高他们的作文成绩,同时不忘提醒:“你说得真好,如果写得也很好,那就更棒了!努力吧!”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在结构、修辞、文采上去作更高的要求,不管是哪个层次,对达到目标的学生,都及时给予肯定和激励。
这种个性化的评价与鼓励,促使学生扬长避短,不断进取,点燃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二、智慧地情化评价语言,贴近生活
言为心声,习作是心灵的自然流露。阅读孩子的作文就是触摸孩子的心灵。在评价中,教师应该成为一个高明的心理医生,敏锐地洞悉学生的心理问题,让情感化的评语成为一剂良药,滋润学生的心田,去除学生的心病,使之“拨开云雾见太阳”。
为此,老师要善于寻找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并根据习作的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征对其作出评价。如“老师真想学会你做那道点心的方法,如果你能把做点心的过程写得再具体一些,那老师一定能学会”;“你们家的小猫实在是太可爱了,短短的二百多个字却写出了别人几张纸也表现不出的生气来。看来,要想写好作文一定要仔细地观察”;“真想和你一起去钓鱼,因为你笔下的那条小河实在是太美了!”再如学生总有不如意的时候:考试成绩不理想,和小伙伴吵架,生活中遇到了挫折……他们常常会将这种消极情绪倾诉在习作之中。面对这样的习作,教师要保护好学生的隐私,站在学生的角度为他们考虑,利用情感化的习作评语,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搭起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及时疏导、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学习、生活中的挫折,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和生活。
学生每每拿回习作本第一件事便是看老师的批语,从老师批语的字里行间去寻思是否被老师肯定、赏识或是激励。所以,对学生习作批注一定要带着老师的真情,哪怕是批评指正的,也一定要真诚,以老师真情的批语唤起学生写作的热情,抒发他们心中的真情实感。
三、智慧地美化评价符号,增进感情
以往教师的作文批改符号都是统一而又生硬的,即使是写得好的段落也仅仅是打上几个小圆圈。而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有着丰富情感的孩子,所以我觉得教师应用丰富多彩的评价符号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以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活跃习作的气氛。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我特意设计了一个漫画的“大拇指”,用它来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对于写得好的同学,我便认真地在他的习作本上画个“大拇指”,用它向学生传递“满意、表扬、鼓励”的信息。每次拿到作文本,学生都会急切地寻找大拇指,如果找到了就会情不自禁地露出微笑。而对于作文原本写得不突出的学生,稍有进步就在好的段落、句子或词语边上画上一个红五星;对于内容丰富且文字朴实的作文,画上一个大苹果;对于写得特别出色的作文,画上一张笑脸……
习作点评最大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本身的巨大创造潜力,所以应该让学生知道老师不管什么形式的鼓励,都是出自老师内心深处的对他们劳动成果的肯定、一种最真诚的爱护。这种爱护会在学生心里留下永远的烙印,会时时产生努力前行的动力,学生的个性就会得到张扬,得到发展。
四、智慧地细化评价标准,增强自信
翻开大多数班级的作文本便可发现,得“优”的老是那几个学生,得“中”“差”的总是跳不出“中”与“差”的圈。我们想,一个习作总是得“中”或“差”的学生,他的习作自信会被一个接着一个的“中”与“差”击得粉碎,而远离成功的彼岸。新理念下的评价应该是促使学生以成功者的良好心态进入后续学习,而绝不是找学生的漏洞。在批改时,教师要用“放大镜”努力寻找学生习作中的亮点,一点一点地助其进步!
因此在实践中我们采取了“细化评价标准”的策略,增强各层次学生的习作自信心,让他们每人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对每个学生的要求是循序渐进的,如对一个习作后进生最初得“优”的标准是:顶格不写逗号、句号、问号等标点符号;接下去得优的标准是:“要分段”……这样逐步提高,一步步将之引向成功的彼岸。而对于习作能力好的学生的评语是:“你真是生活的有心人”,“你真会观察生活”,“你真会发现”,“语言生动活泼”,“恭喜你越来越会写了”,“你今天真棒!应该尽情地狂欢一下”……学生感到每次习作都有进步,都有成功,因此对习作充满了希望和信心。习作的热情再一次得到提高。
儿童在习作中常有智慧火花的闪耀,它是儿童自我努力、积极思考、获得成功的标志。我们要智慧地发现这些闪耀的火花,智慧地细化评价标准,做善于发现闪光点的伯乐。
习作评价是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也是习作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当我们以学生为本,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用赏识的方法激励学生,用期待的方式鼓励学生,走近学生的心灵去智慧地评价学生的习作时,我们会发现,原来评价可以很美,而且可以更美!
作者简介:江苏省宜兴市大华小学语文教师。
一、智慧地淡化评价要求,尊重个性
学生害怕写作文的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恐怕就是写作给他们带来了挫败感。教师善意的“高标准”“严要求”给学生肯定少,否定多。久而久之,学生视写作为“畏途”,提笔前已背上了“包袱”。所以,教师要淡化统一的评价要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为每个学生提供机会,让其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体验收获,体验自信。
为此我们把本班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对学生的要求和布置的任务是不同的,在他们所交的习作、日记、小练笔中我以不同的评价语和评价要求对待,正视他们的个性差异,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尺度要求也不一样。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哪怕是修改了一个标点,增加了一个好的词语、一句具体生动的话,我都为其加分,绝不吝啬。对于口头表达能力较强、而不善书面写作的学生,如果按照书面情况给予评价,显然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那就给他们做口头作文的机会,适当提高他们的作文成绩,同时不忘提醒:“你说得真好,如果写得也很好,那就更棒了!努力吧!”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在结构、修辞、文采上去作更高的要求,不管是哪个层次,对达到目标的学生,都及时给予肯定和激励。
这种个性化的评价与鼓励,促使学生扬长避短,不断进取,点燃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二、智慧地情化评价语言,贴近生活
言为心声,习作是心灵的自然流露。阅读孩子的作文就是触摸孩子的心灵。在评价中,教师应该成为一个高明的心理医生,敏锐地洞悉学生的心理问题,让情感化的评语成为一剂良药,滋润学生的心田,去除学生的心病,使之“拨开云雾见太阳”。
为此,老师要善于寻找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并根据习作的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征对其作出评价。如“老师真想学会你做那道点心的方法,如果你能把做点心的过程写得再具体一些,那老师一定能学会”;“你们家的小猫实在是太可爱了,短短的二百多个字却写出了别人几张纸也表现不出的生气来。看来,要想写好作文一定要仔细地观察”;“真想和你一起去钓鱼,因为你笔下的那条小河实在是太美了!”再如学生总有不如意的时候:考试成绩不理想,和小伙伴吵架,生活中遇到了挫折……他们常常会将这种消极情绪倾诉在习作之中。面对这样的习作,教师要保护好学生的隐私,站在学生的角度为他们考虑,利用情感化的习作评语,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搭起一座心灵沟通的桥梁,及时疏导、教育学生正确看待学习、生活中的挫折,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习和生活。
学生每每拿回习作本第一件事便是看老师的批语,从老师批语的字里行间去寻思是否被老师肯定、赏识或是激励。所以,对学生习作批注一定要带着老师的真情,哪怕是批评指正的,也一定要真诚,以老师真情的批语唤起学生写作的热情,抒发他们心中的真情实感。
三、智慧地美化评价符号,增进感情
以往教师的作文批改符号都是统一而又生硬的,即使是写得好的段落也仅仅是打上几个小圆圈。而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有着丰富情感的孩子,所以我觉得教师应用丰富多彩的评价符号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以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活跃习作的气氛。
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我特意设计了一个漫画的“大拇指”,用它来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对于写得好的同学,我便认真地在他的习作本上画个“大拇指”,用它向学生传递“满意、表扬、鼓励”的信息。每次拿到作文本,学生都会急切地寻找大拇指,如果找到了就会情不自禁地露出微笑。而对于作文原本写得不突出的学生,稍有进步就在好的段落、句子或词语边上画上一个红五星;对于内容丰富且文字朴实的作文,画上一个大苹果;对于写得特别出色的作文,画上一张笑脸……
习作点评最大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本身的巨大创造潜力,所以应该让学生知道老师不管什么形式的鼓励,都是出自老师内心深处的对他们劳动成果的肯定、一种最真诚的爱护。这种爱护会在学生心里留下永远的烙印,会时时产生努力前行的动力,学生的个性就会得到张扬,得到发展。
四、智慧地细化评价标准,增强自信
翻开大多数班级的作文本便可发现,得“优”的老是那几个学生,得“中”“差”的总是跳不出“中”与“差”的圈。我们想,一个习作总是得“中”或“差”的学生,他的习作自信会被一个接着一个的“中”与“差”击得粉碎,而远离成功的彼岸。新理念下的评价应该是促使学生以成功者的良好心态进入后续学习,而绝不是找学生的漏洞。在批改时,教师要用“放大镜”努力寻找学生习作中的亮点,一点一点地助其进步!
因此在实践中我们采取了“细化评价标准”的策略,增强各层次学生的习作自信心,让他们每人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我对每个学生的要求是循序渐进的,如对一个习作后进生最初得“优”的标准是:顶格不写逗号、句号、问号等标点符号;接下去得优的标准是:“要分段”……这样逐步提高,一步步将之引向成功的彼岸。而对于习作能力好的学生的评语是:“你真是生活的有心人”,“你真会观察生活”,“你真会发现”,“语言生动活泼”,“恭喜你越来越会写了”,“你今天真棒!应该尽情地狂欢一下”……学生感到每次习作都有进步,都有成功,因此对习作充满了希望和信心。习作的热情再一次得到提高。
儿童在习作中常有智慧火花的闪耀,它是儿童自我努力、积极思考、获得成功的标志。我们要智慧地发现这些闪耀的火花,智慧地细化评价标准,做善于发现闪光点的伯乐。
习作评价是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也是习作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当我们以学生为本,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学生,用赏识的方法激励学生,用期待的方式鼓励学生,走近学生的心灵去智慧地评价学生的习作时,我们会发现,原来评价可以很美,而且可以更美!
作者简介:江苏省宜兴市大华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