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兴趣与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程学习的中心环节,而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则是科学探究能否有效的关键。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该由学生开展的分组实验就被改成了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成了旁观者;许多分组实验是做起来了,但缺乏老师的有效指导。一节分组实验课表面上看上去人人在动手,个个在参与,但缺乏有协调的合作。对实验的目的要求,缺乏深层次的理解与思考,这些问题造成分组实验教学缺乏一定的有效性,更谈不上提高科学分组实验的教学质量。
那么如何加强分组实验的组织教学,真正提高分组实验组织教学的有效性呢?鄙人通过多年的科学教学探索总结出如下几点:
一、激发兴趣是提高分组实验组织能力的前提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能使学生明确学好科学知识的重要意义,从而推动科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如,把纸条的一端贴在下巴上,往下吹气,纸条会往哪里飘?引导学生去猜疑,去尝试,去自己得出结论,学生的课堂情绪必定高昂,怎能不专心做分组实验呢。
游戏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在科学课中适当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十分欢迎。《呼吸器官》一课导入时,老师先请学生闭上嘴,把两个手指放在鼻孔下待上一会儿,并请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紧接着,和学生一起来玩憋气游戏,体验一下呼吸的重要性。在学生充分活动开来时,老师提出:关于呼吸,你们想了解什么呢?学生的探究欲望已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纷纷对呼吸现象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内容:人为什么要呼吸?人的呼吸器官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工作的?人不呼吸为什么憋得难受?人是怎样呼吸的?呼出的气与吸进的气相同吗……针对大家提出的不同话题,老师确定了一个可以用现有材料分组探究呼吸意义的问题,即:呼出和吸进的气体有什么不同?首先利用学生所掌握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特性,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接着,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实验方法,探讨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如怎样收集呼出的气体等。然后动手实验,交流讨论实验现象,这样的实验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好动是儿童的特点,教学中经常安排一些由学生自己可以动手的实验,如让学生先把水和醋倒进试管,结果融合在一起。再把水和油倒进另一个试管,结果油和水分成了两层,油浮在水上面。为什么水和醋分不开,而水和油分得开?学生在快乐的实践中进一步理解醋可以溶于水,而油不溶于水的道理。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更好地提高他们参与分组实验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重视分组实验教学前的科学分组与分工
1、做好分组实验教学前的科学分组
每个学期应该拿出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分组实验教学前的科学分组,事先编排好【4-5】为一小组的座位表,着手进行分组,分组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选配好实验小组的组长,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组长角色,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控制;二是协调;三是建构。
对于组内的分工要明确,在分组实验中,常常是通过角色资源等的分配来明确小组成员的个人责任,使他们互相依赖。(记录员、操作员、助理员、观察员、报告员、)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给成员分配角色。还可在下次分组实验中轮换角色。
2、实施分组实验教学要循序渐进
有序地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实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前的培训。培训的重点应注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1)学会合作(2)学会倾听(3)学会交流(4)学会评价。
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古人说得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重在平时的引导训练,学生实验就要按入室要求做,不得大声喧哗,不得争吵斗嘴,不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按分工要求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观察要仔细耐心,操作要谨慎小心,特别注意按规程操作,随时注意老师对操作的提示与要求,更要重视人身安全,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只要老师在平时的实验课中,一点一滴地积累培养,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实验习惯。
三、结合多媒体的使用,提高分组实验的有效性
科学新课标为信息技术与科学整合提供了支撑点,我们必须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探索如何结合多媒体这一现代教学工具,把一些实验的重点、难点及抽象的原理等呈现给学生,更好帮助学生获取科学知识。例如:在制作电磁铁的教学过程中,可应用CAI课件通过互联网,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刺激对象,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实验的操作技巧,过得感性知识印象。有些教学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许多自然现象和过程是学生无法亲历的,如在上五年级《养蚕》一课中,我剪取了蚕一生中的成长中的几个特殊阶段制成CAL课件,通过播放视频,在课间几分钟的时间把蚕几个月的生长过程,从蚕卵—幼虫—蚕茧—蚕蛾全程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得到直观的感受,即增加了学生学习饲养蚕的浓厚兴趣,又获得了养蚕的科学知识。但是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较好的解决和克服这一不足。教科书中的许多活动实验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达到理想的实验教学效果。比如,在课堂分组实验操作中,违规或失误而导致的不良现象,只能通过语言来传达这个信息,对于某些不良现象不可能为学生提供示范,但通过多媒体技术,可将这些不良操作现象进行直观的模拟,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因此,多媒体技术与分组实验的整合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它对提高分组实验教学的效果也是具有裨益的。
四、注重课堂评价,是实施分组教学的重要保证。
课堂评价是实验课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课堂实验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即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提高分组实验教学效果的一剂良方,有利于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良好习惯。对于实验课堂的评价,我们应重在分组实验的过程,重在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科学体验与感悟。下面是我在分组实验教学中常用的一份课堂教学评价表:
根据每组学生实验时分工合作情况,实验操作过程,实验中的良好表现,实验记入情况及汇报实验结果,有无创新的见解和方法等进行综合评价。教师不应只重视期末理论测试考核,应特别重视实验课堂中的过程性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成为自我,欣赏他人,激励个性特长的促进剂,即时的评价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在科学分组实验教学中,首要的一点是能科学有效地组织好学生的分组实验达到完成分组实验教学任务的目的,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目标。
项目基金:上饶市教育学会“十二五”立项课题《小学科学分组实验组织教学研究》.
那么如何加强分组实验的组织教学,真正提高分组实验组织教学的有效性呢?鄙人通过多年的科学教学探索总结出如下几点:
一、激发兴趣是提高分组实验组织能力的前提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能使学生明确学好科学知识的重要意义,从而推动科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如,把纸条的一端贴在下巴上,往下吹气,纸条会往哪里飘?引导学生去猜疑,去尝试,去自己得出结论,学生的课堂情绪必定高昂,怎能不专心做分组实验呢。
游戏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在科学课中适当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十分欢迎。《呼吸器官》一课导入时,老师先请学生闭上嘴,把两个手指放在鼻孔下待上一会儿,并请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紧接着,和学生一起来玩憋气游戏,体验一下呼吸的重要性。在学生充分活动开来时,老师提出:关于呼吸,你们想了解什么呢?学生的探究欲望已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纷纷对呼吸现象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内容:人为什么要呼吸?人的呼吸器官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工作的?人不呼吸为什么憋得难受?人是怎样呼吸的?呼出的气与吸进的气相同吗……针对大家提出的不同话题,老师确定了一个可以用现有材料分组探究呼吸意义的问题,即:呼出和吸进的气体有什么不同?首先利用学生所掌握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特性,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接着,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实验方法,探讨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如怎样收集呼出的气体等。然后动手实验,交流讨论实验现象,这样的实验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好动是儿童的特点,教学中经常安排一些由学生自己可以动手的实验,如让学生先把水和醋倒进试管,结果融合在一起。再把水和油倒进另一个试管,结果油和水分成了两层,油浮在水上面。为什么水和醋分不开,而水和油分得开?学生在快乐的实践中进一步理解醋可以溶于水,而油不溶于水的道理。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更好地提高他们参与分组实验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二、重视分组实验教学前的科学分组与分工
1、做好分组实验教学前的科学分组
每个学期应该拿出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分组实验教学前的科学分组,事先编排好【4-5】为一小组的座位表,着手进行分组,分组原则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选配好实验小组的组长,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组长角色,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控制;二是协调;三是建构。
对于组内的分工要明确,在分组实验中,常常是通过角色资源等的分配来明确小组成员的个人责任,使他们互相依赖。(记录员、操作员、助理员、观察员、报告员、)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给成员分配角色。还可在下次分组实验中轮换角色。
2、实施分组实验教学要循序渐进
有序地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实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前的培训。培训的重点应注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1)学会合作(2)学会倾听(3)学会交流(4)学会评价。
其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古人说得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重在平时的引导训练,学生实验就要按入室要求做,不得大声喧哗,不得争吵斗嘴,不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按分工要求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观察要仔细耐心,操作要谨慎小心,特别注意按规程操作,随时注意老师对操作的提示与要求,更要重视人身安全,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只要老师在平时的实验课中,一点一滴地积累培养,就能成为每个学生的实验习惯。
三、结合多媒体的使用,提高分组实验的有效性
科学新课标为信息技术与科学整合提供了支撑点,我们必须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探索如何结合多媒体这一现代教学工具,把一些实验的重点、难点及抽象的原理等呈现给学生,更好帮助学生获取科学知识。例如:在制作电磁铁的教学过程中,可应用CAI课件通过互联网,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的刺激对象,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实验的操作技巧,过得感性知识印象。有些教学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许多自然现象和过程是学生无法亲历的,如在上五年级《养蚕》一课中,我剪取了蚕一生中的成长中的几个特殊阶段制成CAL课件,通过播放视频,在课间几分钟的时间把蚕几个月的生长过程,从蚕卵—幼虫—蚕茧—蚕蛾全程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得到直观的感受,即增加了学生学习饲养蚕的浓厚兴趣,又获得了养蚕的科学知识。但是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较好的解决和克服这一不足。教科书中的许多活动实验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达到理想的实验教学效果。比如,在课堂分组实验操作中,违规或失误而导致的不良现象,只能通过语言来传达这个信息,对于某些不良现象不可能为学生提供示范,但通过多媒体技术,可将这些不良操作现象进行直观的模拟,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因此,多媒体技术与分组实验的整合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它对提高分组实验教学的效果也是具有裨益的。
四、注重课堂评价,是实施分组教学的重要保证。
课堂评价是实验课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课堂实验教学的过程性评价,即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提高分组实验教学效果的一剂良方,有利于培养学生分工合作的良好习惯。对于实验课堂的评价,我们应重在分组实验的过程,重在亲身参与探索性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科学体验与感悟。下面是我在分组实验教学中常用的一份课堂教学评价表:
根据每组学生实验时分工合作情况,实验操作过程,实验中的良好表现,实验记入情况及汇报实验结果,有无创新的见解和方法等进行综合评价。教师不应只重视期末理论测试考核,应特别重视实验课堂中的过程性评价,使评价成为学生成为自我,欣赏他人,激励个性特长的促进剂,即时的评价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在科学分组实验教学中,首要的一点是能科学有效地组织好学生的分组实验达到完成分组实验教学任务的目的,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目标。
项目基金:上饶市教育学会“十二五”立项课题《小学科学分组实验组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