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书面交际工具。文言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教学方法问题,而且与教学思想、教学观念密切相关。中学生要不要学文言文,学多少,学到什么程度,怎样学,怎样考……对此类问题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教学效率
现在的古文教学,采用的大多是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教学方法,造成学生学的死,觉得学古文枯燥,很难开发学生智能。因此,要走出课堂沉闷、学生厌学的困境,必须采用一些更合理的教法,落实新课标,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主学习。
一、营造文言文学习氛围,消解学生学习恐惧感
1.部分学生因不明学习古代汉语的意义而表现出一种畏古的浮躁情绪。结合学生特点,在学科开课初,阐述为什么学作为导入语,启发学生:首先,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其实是一脉相承的,掌握一些古代汉语知识,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能力是必需的。
2.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故事性强的文言作品,改变文言文在学生心中的印象。需要強调的是,一定要进行自主式阅读。所谓自主式阅读,就是学生凭兴趣,主动、独立地阅读,教师不要布置硬性的阅读任务;阅读的动机是以关注文章内容、获取信息或娱乐审美等实际需求为中心;阅读方式是重整体感悟、内心体验,不求统解、甚解;阅读过程是放松惬意的,不带负担的。事实证明,自主式阅读文言作品,学生的兴致很高,就连很厌恶文言课文的学生读起《西游记》来也会津津有味、兴味盎然,久而久之,学生会蓦然发现,文言文其实并非面目可憎,更不可怕,还是有点可爱的。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由于文言文距离现代汉语较远,学习起来困难较多。据调查,现在大多数初中生对文言文缺乏兴趣。为了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我们可以适度地引述一些有关作者、作品背景的脍炙人口的故事、诗歌、对联等,意在联系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赋予古代作品以时代感,力求拉近作品与学生的时间距离,从而突出文言文的重要性。
更为重要的是,要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为此,教师应广泛收集与课文有关的材料,丰富讲课内容,同时对学生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要多做表扬,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学习经验,让这种经验使他们期望在随后的学习中获得进一步的满足,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目的。
三、加强诵读理解课文,获得知识提升素养
读通文言文,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诵读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学习文言文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一个人的语文能力,主要表现在语感上,而诵读是加深文言文理解,培养学生语感素质、训练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朱熹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硬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不仅强调了诵读的重要,而且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因此,教师一定要避免亦步亦趋的传统的文言文串讲法,重视诵读,指导学生诵读并形成习惯,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四、重视进行文本探究,激活学生学习思路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比较容易关注与自己的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事情,也容易对与自己的生活有关联的事情感兴趣甚至产生共鸣。如果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能达到“用古人的话诉说学生自己”的这种共鸣效果,让古人和今人的心相通、历史与现实相通,化他人为自己,进行角色转换,文言文便不再与我们有隔膜。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不妨采用“以今度古”和“古为今用”的方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这样,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起来了,文言文教学也就活起来了。
《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境遇不正与我们的失意相通吗?我们不妨采用“以今度古”的方法,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生活中失意时的心情和想法,调动其情绪,再让学生通过阅读去领悟古人的生活哲学,而后让他们用古人的话来阐明自己该如何对待生活中的种种失意。这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不就拉近了,教学不就活起来了吗?
总之,文言文教学关键在于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运用自已的理解去研读课文,用自身的体验和情感去解读作品,对作品不确定的“空白”处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教师适时当好引导者,课堂才能生机无限,活水潺潺。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吕叔湘.论语文教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
[3]张文海.汉语教学的综合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5).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教学效率
现在的古文教学,采用的大多是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教学方法,造成学生学的死,觉得学古文枯燥,很难开发学生智能。因此,要走出课堂沉闷、学生厌学的困境,必须采用一些更合理的教法,落实新课标,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引导他们自主学习。
一、营造文言文学习氛围,消解学生学习恐惧感
1.部分学生因不明学习古代汉语的意义而表现出一种畏古的浮躁情绪。结合学生特点,在学科开课初,阐述为什么学作为导入语,启发学生:首先,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其实是一脉相承的,掌握一些古代汉语知识,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能力是必需的。
2.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故事性强的文言作品,改变文言文在学生心中的印象。需要強调的是,一定要进行自主式阅读。所谓自主式阅读,就是学生凭兴趣,主动、独立地阅读,教师不要布置硬性的阅读任务;阅读的动机是以关注文章内容、获取信息或娱乐审美等实际需求为中心;阅读方式是重整体感悟、内心体验,不求统解、甚解;阅读过程是放松惬意的,不带负担的。事实证明,自主式阅读文言作品,学生的兴致很高,就连很厌恶文言课文的学生读起《西游记》来也会津津有味、兴味盎然,久而久之,学生会蓦然发现,文言文其实并非面目可憎,更不可怕,还是有点可爱的。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由于文言文距离现代汉语较远,学习起来困难较多。据调查,现在大多数初中生对文言文缺乏兴趣。为了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我们可以适度地引述一些有关作者、作品背景的脍炙人口的故事、诗歌、对联等,意在联系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赋予古代作品以时代感,力求拉近作品与学生的时间距离,从而突出文言文的重要性。
更为重要的是,要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为此,教师应广泛收集与课文有关的材料,丰富讲课内容,同时对学生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要多做表扬,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学习经验,让这种经验使他们期望在随后的学习中获得进一步的满足,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目的。
三、加强诵读理解课文,获得知识提升素养
读通文言文,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诵读是千百年来人们从学习文言文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一个人的语文能力,主要表现在语感上,而诵读是加深文言文理解,培养学生语感素质、训练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朱熹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硬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不仅强调了诵读的重要,而且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因此,教师一定要避免亦步亦趋的传统的文言文串讲法,重视诵读,指导学生诵读并形成习惯,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四、重视进行文本探究,激活学生学习思路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比较容易关注与自己的生活有密切联系的事情,也容易对与自己的生活有关联的事情感兴趣甚至产生共鸣。如果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能达到“用古人的话诉说学生自己”的这种共鸣效果,让古人和今人的心相通、历史与现实相通,化他人为自己,进行角色转换,文言文便不再与我们有隔膜。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不妨采用“以今度古”和“古为今用”的方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这样,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起来了,文言文教学也就活起来了。
《岳阳楼记》中范仲淹的境遇不正与我们的失意相通吗?我们不妨采用“以今度古”的方法,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生活中失意时的心情和想法,调动其情绪,再让学生通过阅读去领悟古人的生活哲学,而后让他们用古人的话来阐明自己该如何对待生活中的种种失意。这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不就拉近了,教学不就活起来了吗?
总之,文言文教学关键在于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运用自已的理解去研读课文,用自身的体验和情感去解读作品,对作品不确定的“空白”处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教师适时当好引导者,课堂才能生机无限,活水潺潺。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吕叔湘.论语文教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
[3]张文海.汉语教学的综合思考[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