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钱学森生前曾多次向温家宝总理提出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如何解答?前哈佛大学校长萨默斯讲:过去25年让全世界发生改变最瞩目的是两个哈佛辍学生:比尔·盖茨和马克·扎克伯格。我们如何看待?《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成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如何培养创新型杰出人才,搞好创新教育成为需要全社会解答的一道课题。
马约尔先生写下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现在的学生正是未来的创造者,他们的创新能力将影响着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之林,能否位于科学技术的制高点。而这一切,又深深依赖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教育能否得以顺利实施。
科学技术从未像今天这样,以巨大的威力和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新课标指出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所以创新教育已成为目前和今后学校教育的主题。
从宏观角度来看,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往往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没有创新的民族是难以自强、自立,稳固发展的。从微观角度来看,创新教育对于个人良好素质和人格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不论从国家民族,还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实施创新教育,已日益迫切。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对创新教育的认识
创新不同于“无中生有”的创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创新一词的意义也在不断深化。从字面上看,创新既包括事物发展的过程又包括事物发展的结果,包括新的发现发明、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学说与技术以及新的方法等一切新事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老主任唐敖庆先生曾说过:“要能提出新问题,发现新现象,进而提出新概念,发展新方法,我想这就是创新。”简单说来,创新既包括“无中生有”,又包括“有中求新”。按贵州教育家汪广仁的话来说,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创新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在学校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内容之一。人人都有创造能力,只是开发培养与否。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把一个跳蚤放在一个瓶子里,给它罩上一个透明的玻璃板,它一跳就撞回来了,一跳又撞回来了。跳来跳去形成了条件反射。当再把玻璃板拿开时,人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个跳蚤再也跳不出这个瓶子了。试验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千万不要限制了学生的才能。在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并给予学生充分发挥个性的自由。
2、创新思维。创新教育是指发明和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要求重新组织观念,以便产生某种新的产品。培养创新思维就是要使思维具有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力、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五个特征。具有这五个特征的创新思维能使学生更顺利地解决对他们来说的新问题,能更深入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的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更轻松、更顺利。在初中、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中,培养创新思维可以说是构建整个创新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核心。
3、创新技能。创新技能的培养是实践能力的体现,是在创新智能的控制和约束下形成的,属于创新性活动的工作机制。仅就学校教育而言,要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还应培养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设想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4、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创新教育的第四方面的内容是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比如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强烈的创新激情等因素。在智力和创新情感的双重因素作用下,学生的创新才能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学生具有优越的创新情感和良好的个性特征是形成和发挥创新能力的底蕴。
二、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学生心理和生理发育趋于成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判断能力,思想活跃,接纳信息量大,求知欲强,可塑性较大,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心理和生理基础。在这一阶段,中学生还未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模式,知识迁移能力形成速度快,阻滞因素少,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机。
目前,人们较多地责备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出的创新人才少。殊不知,中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许多进入大学的新生被中学的应试教育训练成“考试机器”,他们博闻强记者多,富于创新才能的少。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说:“从小围着高考转,整齐划一的教育如何能培养出创新人才。”而一些获得诺贝尔奖较多的国家的中小学就非常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的教育重视继承,继承难于发展,而西方的教育重视创新,创新才有未来。尽管我国中学生参加奥林匹克大赛屡屡获奖,但我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却几十年无缘。我国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中学生选手是层层选拔,集中训练,由专业教师专门辅导,训练出的选手所向披靡,远胜其他国家选手一筹。而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在探索未知世界时,则在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需要常人没有的创新能力。这一事实,足以使我们认识到当前中学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的极端重要性。
三、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转变教育观念。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加强学生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时代教育的必然特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臻完善,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对未来人才的素质要求必将越来越高。伴随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变化,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人才标准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基地,时代就必然赋予其新的要求和使命: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学校应站在迎接新世纪知识经济的高度,着眼并着手于培养高层次的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转变教育思想中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开放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新型教育观念。 学会学习是个体获得自由发展的手段,学校教育应重视奠定人的终身学习所必须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学校必须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尤其是适应他们自身特点的自学方法,培养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要学会用已知的知识获取未知的知识,要逐步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并要养成创新的习惯。
2、培养创新型教师。课堂教学的主导是教师,在现代化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引导者,随之学生也要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为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爱岗敬业,对本学科的前沿理论和与本专业相关的交叉学科的最新理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善于将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当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兴趣和性格的多样化,在此基础上,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营造民主、宽松的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因此,学校要全面培养创新型人才,当务之急是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
3、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在培养目标的选择定位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特点,才能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贵州教育家汪广仁教授曾说:“创新能力来源于深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仅仅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加强基础教育的内涵更新和外延拓展及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非常重要。首先要优化课程结构。要按照“少而精”的原则设置必修课,确保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提高学生获得信息的手段,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各学科发展前沿,了解科技发展的趋势,掌握未来变化的规律。还需开设学法指导、发明与制作、创造学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加选修课比重,允许学生跨学科选修课程,实行“走班制”。这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学生成长做好准备,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殊兴趣,使之能学有所长,以提高创新的积极性。加强实践环节,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的转化。开设研究性学习课,设立开放型实验室、图书馆,建立创新教育实验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所,进一步培养、锻炼、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通过改革课程体系提高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是国际上高中的一个基本特点。在英国,大多数高中学校的课程表都是以学生为单位制订的,几乎每个学生都有一份课程表,每天都是根据自己这份课程表进行的,即使是同一门学科,也可以分若干层次。在韩国,一些学生的每门课程都细化为若干层次,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这方面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鼓励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开设科技活动课。学生可以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也可以由学生自拟题目,学校给予大力支持,并选派教师指导。对学生的科技活动要进行定期检查和鉴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毅力和责任心。
4、改革教育方式。要做好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把培养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放在首位。要把过去以“授业”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启发受教育者对知识的主动追求。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以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其思维活跃、敏捷,善于动脑筋,能够解决各种问题。在教学方式上,根据可接受原则,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着重培养学生获取、运用、创造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应该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发挥,还有赖于课程的改革。学校要根据创新人才的需要和学生创新思维与技能提高的需求,开设一系列专门课程。无论是创造技法、智力与创新能力的训练,还是科学研究方法论,都会对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5、营造创新教育环境。学生参加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主要来源于学生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为此,首先要不断拓宽培养工作的渠道和载体,积极营造创新的的氛围,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中学阶段,青年学生成长具有相当的自觉性。教育者在考虑培养目标时,不能单纯把受教育者简单地视为“教育对象”,而应当把受教育者当作发展主体。教育工作应该从单纯的教育、管理向引导、咨询、服务转变,从垂直、直线的管理体制向复杂的网络化方向发展。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精心设计、着力构建一种适合学生成才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与积极性、主动性。针对学生的求新、求异心理,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通过多层次教学和开展各种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这有利于在整体环境熏陶下,让个性健康发展,使学生在活动中长见识、增才干,培养创新精神。学校要在改革课程体系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要与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受益,在活动中提高,在活动中增强创新意识。
6、利用科学的评价方法保护学生的创作激情。没有评价就无法客观、公证的判断课标是否达成,就不能有目的地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本着素质教育的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把评价核心放在建议性的指导学生、鼓励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动手能力等多方面能力上。学生的自我评价也非常重要,它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并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例如:我们采取了阶段性的评议,比如一个月左右让学生选择自认为比较好的作品进行对比评价。作业纸可以设计出学生、家长、教师三方的评价表。学生给自己的作品评出几个☆,定期分析自己有无进步。同时,也能让家长、老师看到自己的进步。
7、完善培养模式,加强自主学习和个性化教育。教育的个性化程度越高,取得预期目的的可能性就越大。当前,高中学生的情况较以往同龄人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学生的入学基础行为习惯在变化,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多元,个人需求更加多样。而对这样一个群体,普通高中要根据教育质量,培养人格健全、善于创新、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就要根据学生的需要,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资源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探究高中个性化教育的路子。
8、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由于知识和能力的局限性,难免出现幼稚之举甚至可笑之处,这是完全正常的。因此,必须营造宽松的学术研讨氛围,尊重并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互相学习、大胆交流、共同提高。
9、倡导相互合作积极参与。新课程强调教学的组织形式应由原来的灌输学习逐步转变为师生交往的互助过程,共同发展。教师应尽可能的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调动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和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多样化,使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成为教学过程中的新气象。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学生更乐于积极参与学习,使课堂更具有生气。
10、改革考试方法。学校的考试可以实行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重点测试学生理解、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可以采取书面答卷与科研论文、作品设计、小制作,小发明、社会调查报告等相结合的方式,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综合素质,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总之,21世纪是一个极具挑战性和竞争性的世纪。发展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其创新潜能,是中学生教育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没有中学创新教育的成功,就没有中华民族强大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论高校创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念,陈颖《江苏高教》2002.06
2.《创造性人才培养手册》张庆林 2000.0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论创新性人才及其塑造 余海清《东岳论丛》2002.02
(作者电话:13628322668;信箱:1125119734@qq.com)
马约尔先生写下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们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给子孙后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给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子孙后代。”现在的学生正是未来的创造者,他们的创新能力将影响着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之林,能否位于科学技术的制高点。而这一切,又深深依赖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教育能否得以顺利实施。
科学技术从未像今天这样,以巨大的威力和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新课标指出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所以创新教育已成为目前和今后学校教育的主题。
从宏观角度来看,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往往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没有创新的民族是难以自强、自立,稳固发展的。从微观角度来看,创新教育对于个人良好素质和人格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不论从国家民族,还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实施创新教育,已日益迫切。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对创新教育的认识
创新不同于“无中生有”的创造。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创新一词的意义也在不断深化。从字面上看,创新既包括事物发展的过程又包括事物发展的结果,包括新的发现发明、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学说与技术以及新的方法等一切新事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老主任唐敖庆先生曾说过:“要能提出新问题,发现新现象,进而提出新概念,发展新方法,我想这就是创新。”简单说来,创新既包括“无中生有”,又包括“有中求新”。按贵州教育家汪广仁的话来说,创新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创新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1、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在学校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内容之一。人人都有创造能力,只是开发培养与否。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把一个跳蚤放在一个瓶子里,给它罩上一个透明的玻璃板,它一跳就撞回来了,一跳又撞回来了。跳来跳去形成了条件反射。当再把玻璃板拿开时,人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个跳蚤再也跳不出这个瓶子了。试验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千万不要限制了学生的才能。在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并给予学生充分发挥个性的自由。
2、创新思维。创新教育是指发明和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要求重新组织观念,以便产生某种新的产品。培养创新思维就是要使思维具有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力、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五个特征。具有这五个特征的创新思维能使学生更顺利地解决对他们来说的新问题,能更深入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的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更轻松、更顺利。在初中、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中,培养创新思维可以说是构建整个创新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核心。
3、创新技能。创新技能的培养是实践能力的体现,是在创新智能的控制和约束下形成的,属于创新性活动的工作机制。仅就学校教育而言,要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还应培养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设想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4、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创新教育的第四方面的内容是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比如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强烈的创新激情等因素。在智力和创新情感的双重因素作用下,学生的创新才能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学生具有优越的创新情感和良好的个性特征是形成和发挥创新能力的底蕴。
二、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学生心理和生理发育趋于成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判断能力,思想活跃,接纳信息量大,求知欲强,可塑性较大,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心理和生理基础。在这一阶段,中学生还未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模式,知识迁移能力形成速度快,阻滞因素少,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机。
目前,人们较多地责备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出的创新人才少。殊不知,中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基础,许多进入大学的新生被中学的应试教育训练成“考试机器”,他们博闻强记者多,富于创新才能的少。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说:“从小围着高考转,整齐划一的教育如何能培养出创新人才。”而一些获得诺贝尔奖较多的国家的中小学就非常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的教育重视继承,继承难于发展,而西方的教育重视创新,创新才有未来。尽管我国中学生参加奥林匹克大赛屡屡获奖,但我国科学家与诺贝尔奖却几十年无缘。我国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中学生选手是层层选拔,集中训练,由专业教师专门辅导,训练出的选手所向披靡,远胜其他国家选手一筹。而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在探索未知世界时,则在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需要常人没有的创新能力。这一事实,足以使我们认识到当前中学教育创新能力培养的极端重要性。
三、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转变教育观念。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加强学生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时代教育的必然特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臻完善,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对未来人才的素质要求必将越来越高。伴随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变化,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人才标准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基地,时代就必然赋予其新的要求和使命:不仅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全面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学校应站在迎接新世纪知识经济的高度,着眼并着手于培养高层次的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转变教育思想中不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观、质量观、人才观,牢固树立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终身教育、开放教育和个性教育的新型教育观念。 学会学习是个体获得自由发展的手段,学校教育应重视奠定人的终身学习所必须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学校必须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尤其是适应他们自身特点的自学方法,培养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要学会用已知的知识获取未知的知识,要逐步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并要养成创新的习惯。
2、培养创新型教师。课堂教学的主导是教师,在现代化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引导者,随之学生也要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为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爱岗敬业,对本学科的前沿理论和与本专业相关的交叉学科的最新理论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并善于将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当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学生兴趣和性格的多样化,在此基础上,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营造民主、宽松的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因此,学校要全面培养创新型人才,当务之急是要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
3、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在培养目标的选择定位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特点,才能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贵州教育家汪广仁教授曾说:“创新能力来源于深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仅仅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加强基础教育的内涵更新和外延拓展及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非常重要。首先要优化课程结构。要按照“少而精”的原则设置必修课,确保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提高学生获得信息的手段,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各学科发展前沿,了解科技发展的趋势,掌握未来变化的规律。还需开设学法指导、发明与制作、创造学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加选修课比重,允许学生跨学科选修课程,实行“走班制”。这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学生成长做好准备,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特殊兴趣,使之能学有所长,以提高创新的积极性。加强实践环节,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实现从科学知识型向科学知识实用技能型的转化。开设研究性学习课,设立开放型实验室、图书馆,建立创新教育实验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所,进一步培养、锻炼、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通过改革课程体系提高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是国际上高中的一个基本特点。在英国,大多数高中学校的课程表都是以学生为单位制订的,几乎每个学生都有一份课程表,每天都是根据自己这份课程表进行的,即使是同一门学科,也可以分若干层次。在韩国,一些学生的每门课程都细化为若干层次,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这方面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鼓励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开设科技活动课。学生可以参加教师的科研课题,也可以由学生自拟题目,学校给予大力支持,并选派教师指导。对学生的科技活动要进行定期检查和鉴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毅力和责任心。
4、改革教育方式。要做好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把培养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放在首位。要把过去以“授业”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启发受教育者对知识的主动追求。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以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其思维活跃、敏捷,善于动脑筋,能够解决各种问题。在教学方式上,根据可接受原则,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着重培养学生获取、运用、创造知识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应该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发挥,还有赖于课程的改革。学校要根据创新人才的需要和学生创新思维与技能提高的需求,开设一系列专门课程。无论是创造技法、智力与创新能力的训练,还是科学研究方法论,都会对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5、营造创新教育环境。学生参加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主要来源于学生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为此,首先要不断拓宽培养工作的渠道和载体,积极营造创新的的氛围,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中学阶段,青年学生成长具有相当的自觉性。教育者在考虑培养目标时,不能单纯把受教育者简单地视为“教育对象”,而应当把受教育者当作发展主体。教育工作应该从单纯的教育、管理向引导、咨询、服务转变,从垂直、直线的管理体制向复杂的网络化方向发展。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精心设计、着力构建一种适合学生成才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与积极性、主动性。针对学生的求新、求异心理,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通过多层次教学和开展各种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这有利于在整体环境熏陶下,让个性健康发展,使学生在活动中长见识、增才干,培养创新精神。学校要在改革课程体系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要与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受益,在活动中提高,在活动中增强创新意识。
6、利用科学的评价方法保护学生的创作激情。没有评价就无法客观、公证的判断课标是否达成,就不能有目的地改进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本着素质教育的精神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把评价核心放在建议性的指导学生、鼓励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动手能力等多方面能力上。学生的自我评价也非常重要,它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并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例如:我们采取了阶段性的评议,比如一个月左右让学生选择自认为比较好的作品进行对比评价。作业纸可以设计出学生、家长、教师三方的评价表。学生给自己的作品评出几个☆,定期分析自己有无进步。同时,也能让家长、老师看到自己的进步。
7、完善培养模式,加强自主学习和个性化教育。教育的个性化程度越高,取得预期目的的可能性就越大。当前,高中学生的情况较以往同龄人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学生的入学基础行为习惯在变化,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多元,个人需求更加多样。而对这样一个群体,普通高中要根据教育质量,培养人格健全、善于创新、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就要根据学生的需要,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和资源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探究高中个性化教育的路子。
8、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由于知识和能力的局限性,难免出现幼稚之举甚至可笑之处,这是完全正常的。因此,必须营造宽松的学术研讨氛围,尊重并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互相学习、大胆交流、共同提高。
9、倡导相互合作积极参与。新课程强调教学的组织形式应由原来的灌输学习逐步转变为师生交往的互助过程,共同发展。教师应尽可能的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调动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和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多样化,使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成为教学过程中的新气象。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学生更乐于积极参与学习,使课堂更具有生气。
10、改革考试方法。学校的考试可以实行知识与能力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重点测试学生理解、掌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可以采取书面答卷与科研论文、作品设计、小制作,小发明、社会调查报告等相结合的方式,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综合素质,以促进学生积极主动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总之,21世纪是一个极具挑战性和竞争性的世纪。发展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其创新潜能,是中学生教育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没有中学创新教育的成功,就没有中华民族强大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论高校创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念,陈颖《江苏高教》2002.06
2.《创造性人才培养手册》张庆林 2000.0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3.论创新性人才及其塑造 余海清《东岳论丛》2002.02
(作者电话:13628322668;信箱:112511973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