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世纪“中国热”流行欧洲时,来自东方的哲学、律法、科举制度风靡一时,启蒙思想家们把中国看作“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治理最好”的理想国度(伏尔泰语),他们用中国文化作武器,批判教会、推动社会进步。直至19世纪中叶,率先工业化的欧洲终于发现了清帝国的虚弱,在残酷的竞争中,中华帝国一再退守,那是场文明的落败,帝国的制度已经无法对现代的国际竞争作出有效回应。
时至今日,中国与欧洲之间正开启又一轮“文明对视”。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诞生以来,中欧关系迅速升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出访荷兰、法国、德国和比利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任后5次出访,已3次选择欧洲。从“三驾马车”到欧洲腹地,都留下了中国领导人身影,欧洲领导人也因各种契机频繁到访中国。在特定的国际关系背景下,中欧双方重拾了对彼此的兴趣。
6月16日至22日,李克强出访英国和希腊。一个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西方现代文明的代表,一个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正因如此,此行在现实的政经关系之外,还透露出独特意蕴。
超规格接待的背后
李克强此次出访英国,英方安排的礼宾规格非比寻常。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透露,由于英女王年事已高(88岁),近年很少会见来访的外国政府首脑,但每当中国总理首次访英,女王会见已成为一项“惯例”。在李克强车队抵达温莎城堡时,皇家卫队身着盛装、行礼致敬,女王次子约克公爵安德鲁王子在正门迎接。在白色会见厅,李克强与英女王进行了半个小时的交谈。
由于英国的礼宾改革,首相通常并不为来访的外国政府首脑举行欢迎仪式,但李克强的正式来访是例外。在欢迎仪式上,首相卡梅伦和伦敦卫戍区司令引领李克强登上检阅台,军乐队演奏《义勇军进行曲》,之后仪仗队队长用中文报告:“总理阁下,请您检阅!”细节处的特殊安排,反映了东道国的用意。
18日,李克强在历史悠久的伦敦金融城市长官邸,面向三百多位智库成员发表了题为《共建包容发展的美好世界》的演讲,主办方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和国际战略研究所是全球顶级智库,由两家共同举办同一场演讲十分罕见。
对于李克强总理此行所受到的破格礼遇,英国媒体表现得十分敏感,《金融时报》评论说,“很少有人能享有这一荣幸,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今年访问英国时曾获此殊荣,李克强得到同样礼遇说明,在卡梅伦眼中,英中的贸易伙伴关系与英德在欧洲的政治同盟分量相当。”
而在希腊,由于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对希腊的大力帮助,李克强总理受到的礼遇更加明显,在他到达雅典国际机场时,希腊总理萨马拉斯与全体政府内阁官员在机场跑道迎接,并在三天访问期间全程陪同。希腊国家电视台等媒体还派出卫星转播车对所有活动进行全程直播。对于中希关系的重要性,该国副总理称,希腊把自己看作是中国在欧盟的“大使”
毫无疑问,总理在上述两国受到的礼遇背后,是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政治影响力。访英前夕,李克强于16日在《泰晤士报》发表题为“中英正走在共赢的道路上”的署名文章,该报同日在头版配发文章称,李克强的文章标志着一场“展示真正中国的运动”已开始。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评论认为,“中国是最重要的未来,但我们对这个国家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往往总是停留在过去的认识上。英国政府的转变应该受到热烈欢迎,我们在思考自己的未来时,必须首先考虑中国。
经济实力的意义
经济是国与国、文明与文明之间交往时,对综合实力最直观的展示。17日下午,李克强与卡梅伦举行会谈后,共同见证了有关双边合作文件的签署。中英双方共签署数十项政府和企业间协议,内容涉及金融、科技、教育、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总额超过300亿美元。卡梅伦会见记者时说,2013年中英双边贸易创下纪录,英国出口中国增长10%,每月多达10亿多英镑,同时,過去18个月中方对英投资超过前30年的总和。
在整个欧洲,2013年与中国的贸易额也达到5591亿美元,欧盟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第一大高新技术来源地,经贸联系对双方的意义不言而喻。
不过,与欧洲一些经济大国相比,英国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仍有极大提升空间,中英贸易总量甚至不及中德贸易的六分之一。因此,英国寄望于中国庞大的市场以提升经济发展,同时希望中国能将庞大的资金投向英国的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领域。作为世界上最早发展铁路的国家,英国人曾引以为傲的铁路网络已经陈旧不堪,从伦敦到曼彻斯特360公里的距离,火车需要运转三四个小时,已经远远落后于中国国内的高速铁路网。此次访问中,李克强总理照例做起了中国高铁的推销员。
英国历来崇尚自由市场,在对中国的经济关系中也持有较为开放的姿态。与华为公司在美国屡受诘难不同,英国政府对其态度积极,表示对中国投资“不设限”,卡梅伦还在唐宁街10号设宴款待华为老总。经历过金融危机和欧元区债务危机的打击,英国在对待中国投资上日益变得实用主义。中国在欧洲各国的投资中,英国是近年来增速最快的一个。
跟英国这样的一流发达国家相比,希腊对中国的倚重就愈发明显。在2010年希腊爆发债务危机之时,中国出手相救,希腊总理因此在李克强访问时表示,“我们不会忘记,中国在希腊债务危机最困难时期无私地跟我们站在一起”,中国与希腊是“彼此可以直视对方眼睛”的友谊。
中国“义”字当头的举动换来了希腊政府和国民的信任。2011年利比亚国内爆发危机,中国决定进行大规模撤侨行动,希腊为此开放了克里特作为中转站,不到10天的时间内帮助一万多中国人转移,占到撤侨总数的三分之一。
再提“文明”
“包容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李克强18日在伦敦金融城发表题为《共建包容发展的美好世界》的演讲,他认为“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倡‘和而不同’、但‘和为贵’的理念,与欧洲同时代先哲提出的‘和谐产生正义与善’的思想不谋而合。东西方文明虽然源头不同,但彼此都懂得和谐相处、包容互鉴的珍贵。”
李克强还引用孔子的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的民族血脉,成为中国人基本的处世之道,中国人没有扩张的基因,也不能理解和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李克强的观点表达得十分自然和从容,但事实上很有针对性。
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认为,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英国是工业文明的发祥地、西方文明的集大成者,总理出访英国、希腊,从人文和政治互信方面建设中国与西方关系,对建设更加美好的文明世界十分重要,意义已经超过了中欧关系。
在5月上旬,李克强出访非洲四国时,就曾提出中非之间是“文明互鉴的关系”,在访问英国和希腊时,“文明”仍是总理讲话中的关键词。从文明维度看待中国的对外交往,正持续作为一种成熟的外交姿态,契合着有关“道路自信”的论述,跟中国的国家实力一道,成为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作为一种文明而存在的中国,能否历久弥坚、老凤新声?同样作为一种文明而存在的欧洲,能否自足而包容?双方都怀着乐观的期待。
在外交策略之外,领导人的个人形象与魅力照例是媒体关注的“看点”。
6月17日下午,李克强与卡梅伦共同会见记者时,BBC的记者引用英国副首相克莱格对中国人权的指责,提问说“中国在人权领域可以向英国学习什么?”据驻英大使刘晓明介绍,面对刁钻问题,李克强表现得胸有成竹,表示他上次访英时曾见过这位副首相,对其观点并不陌生,继而话锋一转,强调中国将尊重和保护人权写入宪法,中英建立了人权对话机制,两国只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可相互借鉴的内容就会越来越多。接下来轮到李克强选择提问,他幽默地表示,“出于对人权和对女性的尊重,也点一名女记者提问”,现场爆发出会心的笑声,气氛恢复了轻容和融洽。英国媒体评论说,李克强的回答既阐明了中方立场,又“十分外交”。
事实上,李克强上任以来的历次出访都成了一次次展示中国领导人全新形象的契机,他的英文能力、脱稿演讲、临场应变、引经据典,都一改外国人对中国领导人“呆板”形象的认知,领导人的现代形象日益成为中国在外交舞台的一张全新名片,这也是另一种“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