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智障学生建立劳动观念初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iginalwi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劳动教育不仅可以使智障学生成为具有生活自理能力,能够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和劳动,创造和享受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劳动者,而且,对于矫正和补偿他们身心缺陷,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需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渠道帮助其建立起爱劳动的观念,使智力障碍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劳动,切实达到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括障学生 补偿缺陷 劳动观念
  
  人类通过辛勤的劳动,创造了世界,改造了自然,同时也改造了自己。对智障学生进行爱劳动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术,为以后走向社会过正常人的生活至关重要。可以说劳动能力是智障学生生存的基础。
  
  一、智障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劳动
  
  智障学生由于体质较弱需要劳动来锻炼,劳动能使智障学生健康成长;智障学生需要劳动锻炼提升智力,有些经济比较富裕的家庭由于对孩子过分溺爱,对孩子娇生惯养,使孩子养成了好逸恶劳的懒隋习惯,这些学生需要进行爱劳动教育才能改变他们的惰性使其健康成长;劳动是智障学生将来谋生的手段、生存的基础。
  
  二、劳动能提高智障学生的智力,有利于智障学生的康复
  
  科学家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是思维的物质基础,但只有这个基础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培养与锻炼才能产生思想和智慧。大脑的思维机能几乎全是后天养成的,是通过感觉运动器官的作用后,才能产生思维、智慧。因此,有必要让智障学生从小从事一些生活自理劳动和家务劳动。如系鞋带、缝扣子、洗碗筷、洗衣服、叠被子、扫地等等。常动手操作,既可以使手指灵活,自理能力加强,又可以使人脑机能得到加强锻炼,从而促进智障学生的智力发展,让智障学生更加聪明起来。
  
  三、对智障学生进行爱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其良好的思想品质
  
  1、教育智障学生爱劳动,可以端正其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爱劳动习惯,还可以磨炼他们的意志和培养创新精神。2、通过自我劳动、自我服务来逐步提高自理能力。3、通过劳动教育,培养智障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精神。4、通过劳动教育,使其体会到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懂得珍惜劳动果实,尊重别人的劳动,尊重父母的劳动,培养孝敬长辈和尊重劳动人民的美好情感。5、学会一定的劳动技能,为以后走向社会能够独立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对智障学生进行爱劳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各学科要根据学科特点教育学生爱劳动。思品课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的思想教育;美工课要让学生多动手进行手工制作,通过多动手培养学生劳动能力,通过鉴赏学生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劳动情趣;家政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如让学生自己洗衣、叠被、系鞋带、缝补衣服、炒菜做饭等等,教师加强对差生的指导;劳技课要教些学生能够谋生、能够争钱的劳动技术,如维修、油漆、编织、花草种植管理等,使智障学生知道劳动能够制造财富,能够创造生活,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能够使生活更美好。
  2、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热爱劳动
  (1)家长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夫妻俩回家一起动手做家务,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家具摆列的整齐有序,创造一个舒适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深受教育。(2)经常向孩子讲一些热爱劳动的故事、寓言童话,介绍劳动模范人物的事迹,使孩子产生爱劳动的欲念。(3)经常分配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择菜、洗菜,做简单的饭菜等。在劳动中加强指导,多鼓励,少责备或不责备。长辈也可以与他们一块去做,互相帮助,同甘共苦。家长要放手让孩子做自己的事,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己的饭碗自己刷,自己的被子自己叠,自己的房间自己打扫等,培养其自理能力、生存能力,养成常劳动、爱劳动的好习惯。(4)、要尽力为孩子创造一些劳动机会和环境,让孩子做一些创造性劳动。如让孩子学会使用剪刀、刀、锤、钳、板手、镙丝刀等常用的劳动工具,也可以m布置承包一两盆花木栽培管理工作。农村孩子可让孩子在房前雌后种点花草树木、蔬菜,饲养些小动物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劳动,既能培养孩子的美好情操,又能培养其初步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
  
  3、让智障学生多参加劳动实践
  
  动手参与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自食其力的能力,因此可以设计让学生自主到卫生区劳动,锻炼动手能力和独立完成劳动任务的能力。在参与的劳动活动中,及时对他们进行表扬,强化他们的正确行为,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另外积极支持学生到社区等社会场所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让智障学生从中体会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树立自强自立信心,从而体会到劳动的快乐。
其他文献
[摘 要]笔者认为首先要尊重学生的感悟权利;其次通过导入创设情境、美读创设情境、多媒体直观演示创设情境,引导感悟;最后通过朗读与激发想象有机结合、联想想象,获得感悟。  [关键词]创设情境 联想想象 感悟    素质教育是语文教育的目的核心,感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语文教学中的培养学生感悟的办法很多,本文就是从阅读教学方面谈感悟。    一、创设情境,引导感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047-01  摘要: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实验是研究生物学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好机会。凡是趣味性、系统性、科学性的教材,一般都 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好奇心。  关键词:素质教育 创新思维 生物学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知识点和教学手段无不蕴含着创新的素材。生物教师
中学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将面临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竞争成败的关键取决于他们自身是否具有良好的思想、健康的体魄、丰富的知识、多方面的才能,坚韧不拨的意志和求实进取的开拓精神。思想政治课在中学教育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功能。  中学政治课所教的哲学常识、经济常识、法律常识以及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观、价值观、伦理观等都是中学生必备的基本思想素质。在教学上,一定要把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在首位,思想
[关键词]以人为本 情感教学 激励 唤醒 先导    序言: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不断的追求与探索中,“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尊重“返璞归真”的自然法则,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唤醒、引导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以上观点是我的引玉之“砖”,敬请同行指点。    一,教学现状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
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以能力为主,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重视文化熏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那么,如何进行能力训练呢?主要该进行哪些基本能力训练呢?笔者从任教廿几年的粉笔生涯中,主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略述已见,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科学有序地培养学生“听”的能力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停留在‘少、慢、差、费“的状态中,学生厌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60-01  摘要:寻找德育智育的结合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材料畅读启示,挖掘课本中心的德育材料,更新德育内容,增强环保意识。  关键词:物理教学 渗透德育      一、寻找德育智育的结合方式    物理规律反映自然界物质的一般规律,在许多物理规律以及物理概念的教学中,运用“比喻”是德育智育结合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普遍的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的学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无忧无虑的生活。我国传统的艰苦朴素、劳动致富的美德在他们心目中荡然无存。做家长的总是千方百计地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饱食终日,根本不知道饥饿的痛苦;他们衣着丰余,根本不知道“衣不蔽体”的凄凉……。一些巨商、大款,他们营造的洋楼别野,富丽堂皇,他们乘坐的豪华轿车,奔驰于大街小巷,
学生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但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训练起步早,写作训练无论从时间上还是数量上相对来说都较少,而且收效甚微。目前,我们虽然有一整套作文教材,但真正落实教材的要求尚有很大差距。因此重视作文教学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   一、“仿”写入手激发潜能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
[摘要]篮球运动是由跑、跳、掷等多种多样动伤所组成的快速、激烈、多变、综合性体育运动,这项运动深受广大学生和体育爱好者的喜爱。然而由于篮球运动的特点,使得篮球运动存在较多的运动损伤危险。本文通过对造成篮球运动的损伤机理和损伤原因以及损伤发生规律的分析,提出了如何做好预防,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从而保证正常地进行篮球运动训练和比赛。  [关键词]篮球运动;常见损伤;预防    篮球运动中常见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018-02    一、问题的提出    美国驻华大使普理赫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就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发表演讲,在回答学生提问时发生了一段小插曲。在场的一位老师说:“很多同学说出来的英语是彻底的‘外语’,不仅中国人听不懂,外国人也听不懂。”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现在我国外语教学已经处于一种颇为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学生在英语学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