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jiq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要突出新课标精神,力求创新,真正做到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组织教学,注重发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创新精神,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自己教学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贯穿于素质教育始终。而政治课的理论性、抽象性较强。怎样在有限的时间里,全面提高政治教学质量,向课堂45分钟要效果,是我们每位政治老师思考的问题。以下是我在政治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积极投身新课改的实践,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政治科很多教材知识理论性很强,也比较抽象难懂,学生不易理解接受。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才能深入浅出地讲解,学生才容易接受知识。同样的教材,讲得生动,妙趣横生,学生百听不厌,回味无穷;讲得教条,枯燥无味,学生呆若木头,事倍功半。因此我认为教师要为人师表,就要在师德上、学识水平上起表率作用,千方百计挤时间学习职业道德规范,始终践行师德操守,并以自身的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还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积极投身新课程改革。这几年我积极投身新课改的实践之中,先后经历了新课程通识培训、校本培训及县教育局组织的初中老师文化业务考试,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彻底改变了过去单一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利用多媒体走视听结合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得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我认识到,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深入挖掘教材中涉及的德育因素,善于把握教材的思想性,抓住机会促使学生思考问题、通过点拨、引导,让学生自己得出正确的答案,要善于运用情感因素,以情感人。
  二、把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生活是大课堂,体验来源于生活,又扎根于内心,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遵循“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原则。教师应坚持以生活为中心,把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启发、引导学生关注身边人,关心身边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充分利用课堂内外的信息资源,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出富有生活气息、时代特征、能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教学情境,从而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如在教育学生面对挫折时,根据学情让学生回答:挫折的含义是什么?你用什么方法面对挫折?能和同学、老师分享你的感受吗?生活化的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分配体验,让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其实就在自己的身边,也能够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而不仅仅是讲什么大而深奥的道理。还可让学生走进生活、尝试体验、调查访问、情境体验,不断强化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学习的效果自然会更好。
  三、注重呈现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课堂教学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的一种形式,是探究性教学的关键环节。一个好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就如在讲授“一国两制”时,如果很直接地问:什么是“一国两制”?他的提出有哪些重大意义?这些问题尽管重要但过于直接、平淡、无味,往往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若能变换角提问,效果会不一样。比如,大家可否知道现在我们中国大陆实行的社会制度和香港、澳门及台湾实行的社会制度是否一样?这种制度的差异会影响我国的统一大业吗?你认为台湾的出路是什么?你对实现海峡两岸统一有信心吗?在教师层层设问之下,学生就会被一个个感兴趣的问题吸引,进而积极地思考或查阅教材或联系实际作分析说明。教师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提问,努力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比如利用中学生具有好奇、质疑求知欲望这一心理特点,以疑激欲,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萌发积极、主动、探索新知的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通过趣问、悬问、巧问、精问、一题多问等不同方式技巧,创设学生的思维空间,开展多角度思维,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展示学生的创新个性,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创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意识和创新能力,首先教师就必须更新观念,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教师要打破常规、勇于改革教学方法,积极地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断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并予以发展,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如在“信用卡”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方式进行教学,使不同层次、不同体验经历的学生都能投入思考,能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建构知识;另一方面,在设计情境、探究活动过程中,必须把学生的因素考虑进去。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究活动,回归学生现实生活,注重情感体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锻炼多方面的能力,从而实现三维目标。 如在“价格变动的影响”这一知识点教学中,我通过创设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情景(如换季大甩卖、门面到期、装修等等),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已有的经验,形成新的体验和感悟。这时教师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各种主动发现问题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敢于联想、突破自我,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合理的创新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在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有目的地发现新结论。通过知识的细小迁移,联想深化,尝试创新的途径,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提高创性思维能力。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政治素养,并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指导自己的行动。不管采取何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都要以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科学、系统地学到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为宗旨,老师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让学生体验到思想政治课学习的乐趣,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是指个体基因组内特定核苷酸位置上的单个碱基发生突变,这种突变包括单碱基的转换、颠换、插人或缺失等。单核苷酸多念性(SNP)是广泛存在于基因
目的:研究表明骨髓腔内注射(iBMI)可以促进注射到骨髓腔内的骨髓细胞(BMC)的归巢及增殖分化。本研究旨在通过体内实验进一步验证iBMI方式能否改善或避免造血干/祖细胞(HS/PC)
【摘 要】针对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这一现象,提出通过建立正确的教学观念,让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成为一名出色的演员、导演,成为有深厚文学底蕴、有特色的老师,将学生带入到课文的内容情境中去,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  【关键词】好朋友 演员 导演 文学底蕴 特色  “听语文课最没劲儿”这是学生们的反映。之所以有这样的反映,尽管不能单方面去责怪老师,但与老师讲课的“乏味”是密切相连的。那么如何将语文课教得“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生物学的理论也是人们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传统的生物教学是重知识、轻实验、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的“高分低能”现象至今仍相当严重。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标准下,中学生物教学注重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教材内容突出了实验内容多,实验形式多,实验要求多的特点。通过实验使学生在操作中的动眼动手和动脑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掌握一定的基
研究背景: 随着当今社会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和社会老龄化加快,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al vascular disease, ICVD)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存的主要疾病之一。IC
语文是人们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要掌握好这一工具,并非朝夕之功,需要长期的不懈努力。对中学生而言,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前提。从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得知,多数学生对学习语文的目的缺乏认识,不明确语文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也是走出校门后从事工作和继续学习的“本钱”。由于目的不明,就以为学习语文无关紧要,而不予重视。时间长了,还会对语文课的学习感到厌烦、畏惧,从而放弃语文的学习。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