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味是语文教学特有的情境,或者说是语文教学特有的情趣。语文课堂上语文味的产生,关键在于语言、文字、文章的诵读品味,以及借助语言文字而进行的交流讨论。没有准确的语言体味作为载体,情感的抒发往往成为呓语,道义的阐释常常难以完成。语文味就是在语言学习的情境中,师生紧贴文本的地面,穿过字字词词的丛林,流连于课文的奇山异水之中,被言语所表达的那种意蕴和气息包围着、浸润着,如同似有若无的和风天籁,在心与心之间传递、荡漾。这种味儿,有时表现在对文本的静思默想中,有时表现在学生摇头晃脑的吟诵中,有时体现在学生言语交锋的对话中,有时体现在物我两忘的沉浸体验中,有时又体现在文思泉涌的作文创作中……
近两年来,我校在上复习课时推行学案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下,老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主动。每个班级学习型小组的建立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互相学习交流中取长补短,并大大加强了班级的凝聚力,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教师也能很好地对全班同学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可以说,学案教学切实将“教”与“学”巧妙融合在一起,教师和学生都尝到了教与学的甜头。可是,随着学案教学研究的推进,我们却有了这样的发现,语文课堂上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奋笔疾书,而琅琅的读书声却越来越少,激烈的争辩声越来越少,深沉的情感体验越来越少。我们好像是走进了一个误区:为了使学生的回答更规范,为了通过平时的训练能让他们在考试中稳操胜券,剥夺了学生“读”、“品”、“说”的权利,取而代之的是清一色的“写”。因此,很多教师都觉得语文味离我们的语文课堂越来越远了。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案模式的语文课充盈语文味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首先,要扭转错误认识,重新界定学案模式语文课的实质。有些教师在授课中,把学案当作预设好的练习题,按照固定的程序,从前到后推进,一道跟着一道训练习题,其过程是程式化的。学生参与学习、参与课堂的方式也仅仅限于做题和展示答案。这样的语文课怎能不缺少点语文味呢?其实这种做法是对学案教学实质的歪曲。这就要求教师们认识到学案教学不是把课堂教学过程机械化、模式化,并不限制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挥。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地调动所有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并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活动获得知识和提升能力,增加体验和感受。这仍需要师生共同设计学案,然后用学案带领学生立足文本,学习语言,深挖教材,体味情感。通过大量的言语实践,使学生进入文本,在与文本对话中,体验蕴含的感情,并把这种体验表达出来。
其次,在学案模式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参与和点拨本来就不多,如果不能用自己的教学语言来增强语文课堂的语文味,那么,在这方面就失去了对学生的引领作用。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必然要求语文教师提高自我素质,使语文课的语文味有着充分体现的可能性。一方面,语文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因为,语文味是一种美学境界,需要全部情感的浇铸;语文味又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的一种体现,没有全部情感的投入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自己要有语文味,也就是要有书卷气。是否读书,读书多少,是一个教师是否有语文味或语文味浓不浓的决定因素。例如,一位教师执教《看云识天气》,若能够随口吟出“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有雨天上亮,无雨顶上光”、“日落西山一点红,半夜起来搭帐篷”这样的民谚,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吸引,而且课堂也会摇曳多姿,充满语文味。
再次,要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 ,丰化和磁化语文教学过程,从而增加语文课堂的语文味。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首先就要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首当其冲的是编写学案时要找出教材的情感点,这是前提。然后,教师再用整个身心去体验课文的情感。语文教师对每一篇课文情深似海,对新课文要一见钟情,对旧课文要旧情复燃。只有教师自己先挚爱每一篇课文,才能把自己的爱传递给学生。接下来,再摸清学生的情感点。如果说把握教师自己的情感点是知己,那么,把握教材和学生的情感点则是知彼。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最后,在教学过程中须努力在教材的情感点、学生的情感点和教师的情感点之间架起一道畅通无阻的桥梁,引导和促成三者之间产生和谐共振。教学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这里。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就其第一段描写百草园的文字而言,不仅描绘细致、用词生动、文笔优美,更重要的是写景不离抒情,作者将自己童年时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融进对景物的描绘中。那么,在设计学案时就应该透过文本挖掘出这种情感,然后自觉地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回味和体验童年生活的乐趣,从而产生对这段文字的喜爱之情。这段文字对学生而言,无疑具备天然的吸引力,因为七年级孩子的天性使然,教学中只需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试用简短的文字描绘你的一段童年生活”,便能帮学生找到一个情感引申的基点。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情感的深入理解,在此基础上的朗读、品味、交流,一定会让教学充盈语文味。
最后,还要在学案的内容设计上体现语文课的特色。即使如《中国石拱桥》这样的说明文体,在学案的设计上也应该考虑它作为语文课所独有的特点。首先要让学生学习读书、说话、写文章,这样的语文课才有语文味。语文课不管怎样变,“教会学生读书、说话、写文章”肯定是最基本的任务,否则你上的就不是语文课。一盘菜肴,不管你把它做成什么味,但它必须是菜,要能吃,能充饥,否则不管你的色、香如何,这盘菜首先就没了菜味!就《中国石拱桥》的研习而言,朗读、交流自然是学习的内容,其总分的结构特点非常明显,教学生掌握这种布局谋篇的方法也应该是必不可少的。第二,学案的设计要体现思维的启迪和情感的升华。“启智”应该是所有学科的任务,语文课自然责无旁贷。何况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思维的工具,读书、写作肯定不能说与“思想、思维”无关。因此适时的、适度的思想启迪、思维的点化,道德、情感的升华,应该也是语文课的味道之一。还以《中国石拱桥》为例,让学生理解作者在文字中流淌的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的赞美,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就应该是本文教学的一个必要环节。第三,学案引导下的语文课要承担传承文化的重任。语文的 “文”字解作什么呢?有解文化的、有解文学的、有解文字的、也有解作人文的,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这个“文”字的不同理解,就决定了你对语文课堂语文味的定位。我个人认为,在语文课堂上所感觉到的“语文味”很大成分上指的是“文化味”。借助《中国石拱桥》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文明,感受桥文化,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推行学案教学是本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就语文学科而言,其宗旨是上出有语文味的语文课。所以,让我们用心打造充盈浓浓语文味的语文课堂吧!
近两年来,我校在上复习课时推行学案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下,老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主动。每个班级学习型小组的建立既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互相学习交流中取长补短,并大大加强了班级的凝聚力,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教师也能很好地对全班同学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可以说,学案教学切实将“教”与“学”巧妙融合在一起,教师和学生都尝到了教与学的甜头。可是,随着学案教学研究的推进,我们却有了这样的发现,语文课堂上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奋笔疾书,而琅琅的读书声却越来越少,激烈的争辩声越来越少,深沉的情感体验越来越少。我们好像是走进了一个误区:为了使学生的回答更规范,为了通过平时的训练能让他们在考试中稳操胜券,剥夺了学生“读”、“品”、“说”的权利,取而代之的是清一色的“写”。因此,很多教师都觉得语文味离我们的语文课堂越来越远了。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案模式的语文课充盈语文味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首先,要扭转错误认识,重新界定学案模式语文课的实质。有些教师在授课中,把学案当作预设好的练习题,按照固定的程序,从前到后推进,一道跟着一道训练习题,其过程是程式化的。学生参与学习、参与课堂的方式也仅仅限于做题和展示答案。这样的语文课怎能不缺少点语文味呢?其实这种做法是对学案教学实质的歪曲。这就要求教师们认识到学案教学不是把课堂教学过程机械化、模式化,并不限制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挥。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地调动所有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并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活动获得知识和提升能力,增加体验和感受。这仍需要师生共同设计学案,然后用学案带领学生立足文本,学习语言,深挖教材,体味情感。通过大量的言语实践,使学生进入文本,在与文本对话中,体验蕴含的感情,并把这种体验表达出来。
其次,在学案模式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参与和点拨本来就不多,如果不能用自己的教学语言来增强语文课堂的语文味,那么,在这方面就失去了对学生的引领作用。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必然要求语文教师提高自我素质,使语文课的语文味有着充分体现的可能性。一方面,语文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因为,语文味是一种美学境界,需要全部情感的浇铸;语文味又是语文教师自我实现的一种体现,没有全部情感的投入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自己要有语文味,也就是要有书卷气。是否读书,读书多少,是一个教师是否有语文味或语文味浓不浓的决定因素。例如,一位教师执教《看云识天气》,若能够随口吟出“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有雨天上亮,无雨顶上光”、“日落西山一点红,半夜起来搭帐篷”这样的民谚,不仅仅是对学生的吸引,而且课堂也会摇曳多姿,充满语文味。
再次,要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 ,丰化和磁化语文教学过程,从而增加语文课堂的语文味。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首先就要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首当其冲的是编写学案时要找出教材的情感点,这是前提。然后,教师再用整个身心去体验课文的情感。语文教师对每一篇课文情深似海,对新课文要一见钟情,对旧课文要旧情复燃。只有教师自己先挚爱每一篇课文,才能把自己的爱传递给学生。接下来,再摸清学生的情感点。如果说把握教师自己的情感点是知己,那么,把握教材和学生的情感点则是知彼。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最后,在教学过程中须努力在教材的情感点、学生的情感点和教师的情感点之间架起一道畅通无阻的桥梁,引导和促成三者之间产生和谐共振。教学的艺术性主要表现在这里。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就其第一段描写百草园的文字而言,不仅描绘细致、用词生动、文笔优美,更重要的是写景不离抒情,作者将自己童年时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融进对景物的描绘中。那么,在设计学案时就应该透过文本挖掘出这种情感,然后自觉地以一个成年人的身份回味和体验童年生活的乐趣,从而产生对这段文字的喜爱之情。这段文字对学生而言,无疑具备天然的吸引力,因为七年级孩子的天性使然,教学中只需一个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试用简短的文字描绘你的一段童年生活”,便能帮学生找到一个情感引申的基点。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情感的深入理解,在此基础上的朗读、品味、交流,一定会让教学充盈语文味。
最后,还要在学案的内容设计上体现语文课的特色。即使如《中国石拱桥》这样的说明文体,在学案的设计上也应该考虑它作为语文课所独有的特点。首先要让学生学习读书、说话、写文章,这样的语文课才有语文味。语文课不管怎样变,“教会学生读书、说话、写文章”肯定是最基本的任务,否则你上的就不是语文课。一盘菜肴,不管你把它做成什么味,但它必须是菜,要能吃,能充饥,否则不管你的色、香如何,这盘菜首先就没了菜味!就《中国石拱桥》的研习而言,朗读、交流自然是学习的内容,其总分的结构特点非常明显,教学生掌握这种布局谋篇的方法也应该是必不可少的。第二,学案的设计要体现思维的启迪和情感的升华。“启智”应该是所有学科的任务,语文课自然责无旁贷。何况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是思维的工具,读书、写作肯定不能说与“思想、思维”无关。因此适时的、适度的思想启迪、思维的点化,道德、情感的升华,应该也是语文课的味道之一。还以《中国石拱桥》为例,让学生理解作者在文字中流淌的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的赞美,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就应该是本文教学的一个必要环节。第三,学案引导下的语文课要承担传承文化的重任。语文的 “文”字解作什么呢?有解文化的、有解文学的、有解文字的、也有解作人文的,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这个“文”字的不同理解,就决定了你对语文课堂语文味的定位。我个人认为,在语文课堂上所感觉到的“语文味”很大成分上指的是“文化味”。借助《中国石拱桥》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文明,感受桥文化,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推行学案教学是本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就语文学科而言,其宗旨是上出有语文味的语文课。所以,让我们用心打造充盈浓浓语文味的语文课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