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ker19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语交际教学活动课作为听说的训练课,因不是考试必考内容,对提高学生卷面成绩影响不大,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不能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教师往往只注重了说的训练而忽略了听的培养;忽略了生生与师生之间互动的过程,学生听说能力得不到真正的提高。很多口语交际训练课堂气氛冷清,学生不能热情参与,部分学生一言不发,做“旁听生”。教师在课堂上讲说比学生还多,比学生还累,但是一堂课下来,学生收益甚少。这些就是当前口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对策。
  一、创设良好环境,营造口语交际训练氛围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大胆进行口语交际的重要前提。在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很弱的情况下,他们是没有表达的渴求,只有在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才敢张扬个性,在探索求知的同时,释放出巨大潜能。因此,教师应把创设情景放在第一位,使学生心怀愉悦,乐于思维,敢于表达,无拘无束进行口语交际。从这个角度说,我们的课堂必须多一些民主与平等,多一些和谐与融洽;多一些兴趣与情感,多一些赞赏与鼓励。这样,必定能提高学生表达的勇气,激发他们口语交际的欲望和热情。
  二、立足课堂教学,进行全方位口语交际训练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口语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要充分利用这块阵地,强化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有意识地设计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口语交际实践。
  1.依托语文教材,挖掘口语交际话题
  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立足于语文教材。人教版教材在口语交际方面,每单元都设置了专门的口语交际,其训练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且人人有话说,是很好的交际话题。但每单元只限一至二课时,这样必定使训练有限。要解决这个矛盾,就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资源,例如课文插图,课文对话等,创造性使用教材,挖掘口语交际话题。
  2.注重教学过程,强化语文口语交际实践
  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教学内容、学生互动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交往的过程。因此,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口语交际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1)在质疑解疑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质疑解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又共同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这环节不但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跟人讨论的交际能力。
  (2)在评议中加强口语交际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别人的诵读和回答进行评议、补充,这不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且这种评议活动,也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学习交流,是口语交际最常见的形式和良好的机会。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重视评议环节,把这一环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评议”时,要求学生留心别人的朗读、发言,然后积极思考、判断,敢于提出不同意见和补充意见,敢于争论,从而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在小组学习中加强口语交际训练。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如在小组中交流自学情况,在小组中开展讨论,在班干部中开展小组汇报,组与组进行交流。这样,口语交际面不断拓宽,增大学生口语交际的时间、空间,同时也增补了以学生个性活动为基础的群体训练形式,能取得较好的口语交际实效。
  三、关注课外生活,利用一切机会进行口语训练
  口语交际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仅仅靠课堂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也只有积极地为学生拓宽更多广阔的、更能够自主参与的口语交际空间,才能真正获得理想效果。
  1.在课间交流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说话具有即时性,学生在校最多的空余时间是课间,所以教师在课间交流中,要求学生对每个话题的表达都尽量做到说流利,有条理,较准确,并注重选择恰当的对话方式,形成良好的训练氛围和说话习惯,以便他们在对话中不断纠错,提高口语交际质量。
  2.在学校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学校会经常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如艺术节、元旦晚会、开学典礼等,活动之后,同学们往往还沉浸在快乐之中,余兴未尽,这时,同学们有“一吐为快”的意愿。教师可趁机组织学生把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说给大家听,这样学生说话的兴趣盎然,而且有话可说。久而久之,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自然就会得到提高。
  3.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学生喜欢的有意义的活动,要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与社会中各种各样的人进行交流,丰富学生的交际语言,要适当布置口语交际作业,让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中训练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话题源于生活。学生在交流中学会了表达,也学会了倾听,洞察思想,品味生活。这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口语教学的理想境界吗?
  责任编辑:王江
其他文献
期刊
课堂教学与其说是一门艺术,不如说是一种激情的碰撞、心灵的交融。为点燃学生课堂激情,笔者曾采用如下策略:  1.用教师饱满的热情去点燃激情  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特点,从到达教室开始,从动作上、语言上显现出激情,体现出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  进教室时,教师步速略微加快,迅速走上讲台,不是特殊需要,切忌慢慢吞吞地走上讲台。师生互相问候时教师尽量用最大最宏亮的声音向学生问好。  2.凭借亲密和
很多中职生认为学习政治课没有用处,不喜欢学习政治课,笔者适时地结合生活实际,从政治的视角引导学生分析判断,在激发中职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方面收到了一定效果。  一、 政治课堂与校园生活的链接  与普通中学相比,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青春懵懂的少男少女们,好奇好动好叛逆是他们的特权,“打破砂锅璺(问)到底”是他们的显著特点,勇于接受新事物是他们的优点,容易冲动自卑抱怨也许就是他们的“软
心理学家赞可夫强调,要十分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设法营造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笔者充分运用“班班通”教学设施,改变以往的说教模式,把教学内容与青少年的生活、情感体验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兴趣、思维。  一、抽象知识具体化,为思政教学“添趣”  与其他学科相比,思想政治课概念记忆多,观点较为抽象,学生理解学习有一定的难度。班班通教学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