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丹麦王国,我们会想起那熟悉的安徒生童话、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丹麦的标志小美人鱼、也会想起逐渐流行起来的以丹麦设计为代表的简约艺术设计风格。殊不知这个充满童话般的国度,其当代艺术也正在国际艺术市场中崭露头角。
是什么使丹麦这个童话王国的艺术悄无声息地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影响着全世界人们的生活方式,书写了国际艺术市场中新的童话?又是什么使得丹麦被评为世界上最具幸福感的国家?笔者试图带着上述种种疑问来一探究竟。
一、无处不在的童话情节。
丹麦王国里不是只有安徒生童话,其本身就是一个处处充满“童话”的国度,悠闲的生活节奏,古老的生活传统,夸张的建筑风格,充满想象力的公共艺术,这里的确是孕育童话故事的最佳摇篮地。而如今这个童话王国的艺术,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影响到了全世界。
可能就连童话作家安徒生先生本人也想不到他在世时随意创作的一幅“太阳脸”的涂鸦,在百年之后,为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在他的家乡欧登塞市,全市多处公共绿地都以“太阳脸”图案作为绿地设计主题,从空中看去这座城市的公共绿地就是张“太阳脸”图案,充满了灿烂的笑容和童话的气息。
当我们走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街头,如果仔细一看,连街上的红绿灯都是安徒生童话的造型,充满了童趣,街上的树木也被修剪为长方形,非常有意思,在丹麦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和角角落落,无不展现出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理念和绿色环保的观念。
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连御林军的换岗仪式都充满了童话色彩,丹麦皇家卫兵有独具特色的制服——黑熊皮缝制的帽子、红色制服、腰前配有十字架,看起来就十分有童趣。而更有趣的是,本是一位银匠师的Kay Bojesen(1886~1958),由于设计了皇家卫兵木制小人一举成名,并成为丹麦实用艺术的先驱者之一。他将丹麦御林军换岗仪式的场景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皇家卫兵木制小人于1992年获丹麦Formland Prize大奖,经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特许成为丹麦皇室的标志。
丹麦最著名的蒂沃利游乐园,位于哥本哈根闹市中心,蒂沃利的名字是Tivoli,而倒过来写就是i lov(e)it,非常有意思。兴建蒂沃利公园的是乔治·卡斯滕森,他向当时的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八世进言,表示“若人民耽于玩乐,便不会干涉政治”,于是获准修建了这座游乐园。在丹麦人看来,蒂沃利是他们心目中的故乡,因为无论是他们的父辈、爱人还是子孙,都在这里留下过同样的美好记忆,这也许就是丹麦人根深蒂固的童话情节。
二、师法自然,充满人性化的艺术设计。
丹麦人根深蒂固的童话情节,使得丹麦设计师充满了想象力,而丹麦的自然资源一直十分贫乏,这形成了丹麦人世代尊重自然,努力从最少的资源中获取最大利用的传统,丹麦人注重在艺术设计中努力营造最宜于人类生活的设计,以人为本是丹麦设计坚持的理念,环保与能源节约是丹麦艺术家最为关注的主题,例如在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前夕,丹麦艺术家们在哥本哈根一处广场创作了一座北极熊冰雕,以此形式展示气候变化的后果。
丹麦的艺术教育是从小就开始的,幼儿园的孩子们每周都有大量的时间在野外活动,是那种真正的和泥土打交道的野蛮方式,接触自然,在玩耍中做东西,培养孩子们对世界的发现和探索。这种从小开始的教育,为这个国家的创意产业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养料,也让这个国家的设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就连Flugger出品的一把涂料刷,也可以获得红点设计大奖。
小到一把涂料刷大到建筑设计,丹麦设计师都同样认真地对待,这造就了富有创新精神的丹麦公共艺术设计。丹麦拥有于1754年成立的号称世界最古老的丹麦皇家美院建筑学院,众多知名建筑师包括乌松和雅各布森都毕业于这个学院。这所学院一贯坚持“一个建筑的一切都应该由同一个建筑师设计”的教育理念,以保证建筑与室内风格的连贯统一。丹麦的建筑师不仅设计建筑,也设计艺术品、家具、灯具、陈设乃至窗帘和地毯,这方面的典范是阿恩·雅各布森(1902~1971)他给丹麦王国设计了包括SAS皇家饭店、丹麦国家银行大楼、丹麦几个城市的市政厅等。国家银行大楼里的一切装饰物品包括钟表、家具甚至门把手都由他亲手设计。他设计的SAS皇家饭店中的“蚂蚁椅”“天鹅椅”和“蛋椅”使用现代材料和成形工艺,灵感都来自大自然,成为现代设计的经典,深受收藏家喜爱。
20世纪后期,在国际性的建筑竞赛中有1/3的优胜者是来自丹麦的建筑师。丹麦建筑师在世界许多城市部留下了经典之作。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就是由丹麦设计师乌松设计的,汉宁·拉森为尼日利亚设计了卡拉巴尔国际会议中心,斯普雷克尔森设计了巴黎城东西轴线上的现代凯旋门,阿恩·雅各布森设计了英国的圣·凯萨琳学院新校园。
丹麦的设计师影响力广泛,设计能力非凡,将技术与思维进行了很好的切合,注重师法自然,使艺术设计充满了人性化的色彩。不管是实用艺术还是纯艺术都贵在通过艺术改善生活,丹麦艺术将实用艺术的表现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并直接影响到了丹麦当代艺术(纯艺术)的发展。
三、独特的艺术气氛,孕育了具有创新精神的丹麦当代艺术家。
童话的国度,师法自然的丹麦艺术设计造就了人们对艺术的由衷热爱,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形式,孕育了风格独特、具有创新精神、注重人性化的丹麦当代艺术家。
1 与生俱来的设计天赋和在艺术中创造童话的勇气,使任何普通材料在丹麦当代艺术家手中都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丹麦艺术家彼得·卡罗森(Peter Callesen)被誉为超级创意纸艺大师,他的大多数纸艺作品是和童话、浪漫故事有关,带有一定的悲剧性。卡罗森把最常见的A4白纸用于创作,并赋予它完全不同的意义,如作品《不可攻陷的城堡》灵感源自安徒生童话《锡兵》,那个爱上纸制的芭蕾舞女孩的小小锡兵,住在一座纸的城堡中。白纸本身的特质使这些纸雕作品天生具有脆弱性,从而更强化了作品中悲剧性和浪漫性的主题,通过这种脆弱的材料体现出艺术家卡罗森令人感动的人文关怀,其作品体现了创意是可以不受任何材料限制的。 2 童话题材是丹麦当代艺术家最得心应手的题材,带有寓言性的特征,作品中充满了人情味。
丹麦女艺术家阿妮塔(Anita Gabelgaard)通过反复阅读和翻译各种语言版本的安徒生童话,从中找寻灵感,创作了一系列话题材的油画作品,并使用最好的亚麻布和颜料,力求环保,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体现作品中人物的感情与情绪。
丹麦艺术家朋图思(Pontus Kjerrman)的雕塑亦真亦幻,由虚构的生物和真实的情节组合而成,将动物的脸与人的身体组合而成的生物,诱使我们进入深层次的与神话有关的意识层面,其创造的生物寻常、温和善良、富有人性,讲述着原始的生存体验,他的作品既认真又轻松,似乎属于梦的领域,并在潜意识上反映人类的种种本能以及男人和女人、男人和男人、男人和女人及小孩之间的社会关系,预示在这样的范围里他们将怎样发展和应该怎样发展。
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Margrethe II)是丹麦的君主,同时也是考古学家、艺术家、作家、翻译家、服装设计师。她为安徒生童话电影《野天鹅》创作了一系列人物服装和蝶古巴特艺术品(蝶古巴特兴起于18世纪的欧洲,最早是通过将不同图案的修剪和拼贴在一起的方式来达到装饰物品效果的一种装饰艺术形式,现在多作为独立的艺术品形式存在)。女王为《野天鹅》影片创作的系列艺术品在全世界范围内举办了巡展。
3 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丹麦当代艺术的显要特征。
丹麦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是师法自然的魔术师,同时被公认为是丹麦当代艺术家中最具影响力的天才之一。埃利亚松创作出了大量科技含量很高同时又兼具自然和文化双重性的经典作品。他善于从自然现象中捕捉灵感,利用光、风、雾或水等创作装置艺术,以引起人们感官体验的共鸣。《珍惜时间》装置位于一座美术馆的八角形中庭空间中,一个巨大的倾斜镜面吊在中庭的天花板上,这面镜子位于空间的中轴线上,能将所有东西都反射在镜子中。《纽约瀑布》装置是埃利亚松用科技手段创造了四座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巨大的人工瀑布,于2008年在美国纽约四个地方实施,埃利亚松对这件作品的解释是:“它能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水。不仅仅是水本身,还有水的价值。”
4 对材料的敏感和对技术的钻研,以及各种艺术形式的跨界表现,体现出丹麦当代艺术家的创新精神和作品中潜在的人性化魅力。
丹麦艺术家佩尔·柯克比(Per Kirkeby)是20世纪激浪派艺术的代表,在西方艺术史上,拥有很高的地位。他认为艺术的本意是表达用语言无法理解的东西,好的艺术不需要用语言去解释。激浪艺术是将实验艺术放到各种不同门类的艺术和不同媒介的交叉地带,将音乐和诗歌、设计和诗、音乐和图形、音乐和表演、通俗艺术和高雅艺术、艺术与生活等概念进行了交集,强调了艺术形式的边界,然后在界线上展开实验。他是一个难以归类的奇特艺术家,是丹麦跨界艺术的先驱者,擅长绘画、雕塑、素描、版画、电影、诗歌、批评散文。柯克比参加过全球几乎所有重要的艺术展览。他设计和建造的砖雕塑和建筑遍布欧洲大地。
丹麦艺术家蒙拉德(Ib Monrad Hansen)一直在尝试着确保绘画停留在一个当代的语境。他从古典传统元素延伸而成独特的绘画方式,通过不同的方式给予历史和传统以新的图解。他的绘画理念就是利用水墨作为媒介来表达他对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探索。在他超过上百个人物的《人墙》绘画中我们看到的是如一团在弱肉强食中不断攀升后又最终消失在永恒之中的欲望。
丹麦艺术家克里斯蒂安·冯·霍斯莱(Kristian von Hornsleth)是欧洲家喻户晓的概念艺术家。霍斯莱深信“艺术已死”“人人都是艺术家”这样的说法,所以他要诋毁一切艺术创造和历史文化。《DU CATI 1098与1198》是由霍斯莱彩绘而成,以主题Kill Me Fast精准地结合了魅力、速度与死亡,探讨形式与未来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在探讨着对DU CATI的逻辑设计之质疑。《深度储存库》艺术项目是霍斯莱从来自全世界30个国家和地区的《深度储存库》艺术项目参与者当中采集了约5000滴血液和头发样本,将这些样本构建出一个巨大的钢铁雕塑永久沉入极深的太平洋海底,霍斯莱试图把人类血脉保存在具有人类DNA的《深度储存库》艺术项目中,期待未来的科学家通过储存的DNA把人类从自然历史的沉睡中唤醒,霍斯莱具有纪念碑意义的钢铁雕塑是人类自我轮回意识的纪念品,是一种潜入海底的精英主义的解脱。他的艺术作品传达给人们以承诺:你可以成为未来时间与存在的一分子。
丹麦艺术家迈克·魁恩(Michael Kvium)的作品被丹麦视作国宝珍藏,他的艺术成就在全世界得到广泛承认,作品被多个国家的大型美术馆收藏。魁恩以极其凝练的绘画为我们描绘出生命的轨迹与人类当下的生存状态,冷静沉着地向我们昭示了自然法则、自然规律和人类不可摧毁的生命力。《艺术家的我》绘画中的人物在舞台中手舞之足蹈之,从缝隙间旋转着走出去,活灵活现的体现了艺术家的心灵状态。《马戏团》绘画显示出了人与人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充满了荒诞与喜剧色彩。魁恩曾经穷困潦倒,到电视台演过僵尸,干过很多不同类型的杂活,他认为艺术家是大自然与现实生活的总结者,应当使命般地用艺术勾勒人们未曾发现的生命真谛,并始终深信:“当你走到了黑暗的尽头,便会发现阳光时刻围绕着你”。
丹麦艺术家亨利克·奥利森(Henrik Olesen),曾在世界各地举办展览。创作的作品主要为拼贴画、雕塑和装置,运用极简主义的手法,来追问身体、性别、权力、历史、身份之间的关系。代表性作品有《装置2004》《纺织品》等,他的作品致力于利用现存建筑体系创造新的场景装置,试图从一些日常生活、家庭结构、媒体、社会权力阶层之间的平衡来探索一些政治现象。
丹麦艺术家Bjφm Nφrgaard是丹麦最优秀的视觉艺术家之一,也是在全世界很有影响力的公共艺术家,其作品范围涵盖了电影、织品艺术、雕塑、行为艺术等,是一位经常打破常规和界限,让人无法预料的艺术家。他负责制作的丹麦国会皇家宴会厅的11幅巨大的挂毯,主题是关于丹麦的历史,现在已经被视为民族的艺术珍宝。《转基因天堂——小美人鱼》雕塑是对当代西方社会消费主义对自然界平衡所形成之威胁的强烈讽刺。《西西弗斯与孔夫子》行为艺术是将古希腊神话中的科林斯国王西西弗斯冒犯了宙斯,被惩罚将巨石推至山顶,巨石却不断滚落,只好日复一日循环推石的故事转换为现场行为艺术,Bjφrn Nφrgaard的亲力亲为引发了人们的思考,赤裸的身体与神话中的悲剧英雄,镜子与内心世界的映照,玫瑰与天堂的暗示,每一个细节都在深刻着这一行为艺术故事背后浓重的哲学寓意。 丹麦的艺术史虽短,年轻的艺术家却很活跃,他们是以整个欧洲国家作为背景去创作的,而不仅局限于丹麦。撼动人心的艺术总是真诚的、与先进的思想相联系的,把艺术视为纯粹技艺呈现与经验主义的人,永远不可能进入艺术大师的行列。丹麦艺术家一直是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去创作的。作品如童话般的大胆创新,突破了技法与思维的固有形态,真诚的挖掘作品中蕴含的人性化精神。艺术创作本就应该是一种童话,是精神领域的自由,旨在将一切不可能变为可能。丹麦人与生俱来的童话情节赋予了丹麦艺术创新的源泉,因此而产生的独具魅力的丹麦当代艺术,受到全球藏家们的关注与喜爱。
四、优良的艺术市场环境,促进了丹麦艺术市场的形成。
丹麦艺术具有优良的艺术市场环境,从平民百姓到王室成员对艺术同样关注,基金会与协会组织致力于对丹麦艺术家的资助,丹麦拍卖行与画廊活跃于艺术市场,丹麦的协会组织在全世界范围内举行了很多有影响力的展览,北欧艺术奖及丹麦的税收优惠政策,以上种种因素促进了丹麦艺术的健康发展。丹麦国家虽小,却不会埋没人才,有才华有天分就会有机会,使得丹麦产生了层出不穷的优秀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受到国际艺术市场的认可与关注。
1 社会各界对丹麦艺术的资助,促进了丹麦艺术市场的形成。
1902年,丹麦嘉士伯啤酒制造商卡尔·雅克森布(Carl Jacobse)成立了新嘉士伯基金会,通过该基金会赞助了许多社会公益事业,是丹麦艺术的主要私人赞助商。丹麦企业家Knud W.Jensen热衷于现代艺术品收藏,1958年建立的路易斯安那艺术博物馆推动了丹麦现代艺术的发展。1964年,丹麦通过设立国家艺术基金成为本国最大的艺术赞助者,这个基金会负责制定大型公共艺术项目计划,为艺术家提供奖金,并为博物馆和画廊提供财政和其他方面的支持。
外国资金对丹麦艺术的资助也很常见,尤其是那些对家族历史和祖传文化感兴趣的丹麦侨民,他们是这些外国资金的主要出资人。威尔海姆·汉森(1868~1936)收藏有许多古典丹麦艺术品,1952年他的后代把这些藏品捐给了国家,并在这些藏品的基础上建立了位于哥本哈根的奥德罗普格藏品博物馆。另外还有收藏家金属乐队的成员拉斯·尤尔里奇也是丹麦艺术的一位很有影响力的藏家。
在公司藏品方面,丹麦银行下属有一个艺术协会,这个协会是会员制的,其藏品之多在丹麦也是数一数二的,此外,北欧银行通常也购买其所在国的艺术品。
2 拍卖、画廊及协会组织的活跃,促进了丹麦艺术市场的形成。
拍卖会是很受丹麦欢迎的艺术品交易形式,丹麦的拍卖中心位于哥本哈根、奥尔胡斯和瓦埃勒。布隆·拉斯姆森拍卖行是全球10大拍卖行之一,其他著名拍卖机构还有霍伊兰拍卖行、Auktionshurset、网络拍卖行KunstAuktion Online等。丹麦艺术品市场一直在稳步发展,丹麦的拍卖会是出售艺术品的最常见方式,一些国际拍卖行如索斯比和克里斯蒂公司,都通过其在丹麦的代表处参加这些拍卖会。
丹麦的众多非盈利艺术画廊都是由艺术团体、博物馆团体或者本地专家倡导建立的,有的是私人画廊,有的属于政府。在Kunstonline网站上,人们能找到丹麦所有主要的现代商业画廊的链接。据统计,丹麦有200多所画廊,其中约有20所活跃在国际艺术市场上,如米卡尔·安德森画廊、尼科莱·沃尔纳画廊、法思高华龙、尼克拉艺术馆、齐格恩·瓦德画廊、彼得·拉夫摄影画廊等。在伦敦,有一所叫北欧艺术品的画廊,一直在收藏北欧艺术家的作品。
丹麦的艺术协会组织不仅为丹麦艺术家提供赞助,在国际交流方面也十分活跃,促进了丹麦艺术在国际艺术市场的影响力。如著名的康纳(Corner)美术家协会创办于1932年,会员大部分为丹麦有成就的艺术家及其他国家的著名艺术家成员。康纳美术家协会是丹麦最活跃的艺术家团体,旨在以展览的形式促进各国艺术家之间的交流,交流的意义就在于整个活动的过程。
3 北欧艺术奖与丹麦税收优惠,促进了丹麦艺术市场的形成。
在北欧范围内颁发的卡内基奖设立于1998年,每两年颁发一次,颁发给那些有前途的北欧年轻艺术家,这是世界上奖金额最多的艺术奖之一,并为该奖获得者在北欧国家举办艺术巡回展。设立于芬兰的阿尔斯·费尼卡奖每年颁给一位北欧或波罗的海地区的艺术家,并为获奖者举办作品展览和编制目录,除了这两个奖以外,北欧各国都有艺术节和小型的地区性博览会和奖项。
丹麦政府的政策支持人们投身文化领域工作,收入不高的艺术家可以选择把钱存起来最多10年,从而晚交税,参加设有评审团的竞赛所得的奖金可以免税,政策允许公司没有赞助限制的对文化领域进行投资,当公司购买艺术品时可享受最高达到25%的税收优惠,类似规定对于基金会也有效。这个政策促进了公司藏品的增加,以及丹麦艺术市场的形成。
五、艺术渗透于生活,丹麦艺术正在造就艺术市场的童话。
丹麦艺术因其风格独特的当代艺术与实用艺术拓宽了艺术的界限,使得艺术与生活变得息息相关,改变了人们对艺术固有的思考方式和创造方式,可谓之渗透于生活的艺术。
随着人们对丹麦艺术的关注和丹麦艺术作品销量的不断增加,各国艺术收藏家们逐渐意识到了丹麦艺术的价值。在2006年,苏富比拍卖行以高出估计三倍的价格590400英镑卖出了一件维和姆·哈莫修依(1864~1916)的作品。在2007年,苏富比拍卖行成功实现了640万英镑的丹麦艺术品销售额,创下了此类艺术品的纪录。佩尔·柯克比的作品在2006年北欧艺术品展卖会卖出了54000英镑的价格,埃利亚松的冰河系列照片在2006年北欧艺术展上以142400英镑的价格被一位私人藏家买走。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丹麦艺术市场正在重新兴起,柯克比、埃利亚松、霍斯莱、魁恩等丹麦艺术家的作品受到全球藏家的喜爱,创造了国际艺术市场中一次又一次的童话。
纯艺术品并不是丹麦艺术品市场上唯一的力量,许多丹麦艺术设计师的作品也受到国际艺术品收藏家的喜爱。丹麦设计师Georg Jensen(1866~1935)生前设计的银制品就深受藏家的喜爱。他设计的银制品是基于艺术和工艺原则设计的,遵循实用性和美感兼具的设计理念,把丹麦传统装饰元素与新工艺、新设计相结合,给古老银器以新的活力,其贯彻的理念是让手工制作大众化,并创立了Georg Jensen银制品的品牌,纽约的Herald Tribune把他称作“三百年内最伟大的银匠”,如今Georg Jensen公司的所有时期的银制品和珠宝都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而建筑师阿恩·雅克布森(1902~1971)设计的蚂蚁椅、鸡蛋椅、天鹅椅在艺术市场的价格不断攀升,其中鸡蛋椅在2006年北欧艺术品展卖会上就卖到了三万英镑。雅克布森设计的椅子诞生至今已有几十年了,却永不落伍地频繁出现在世界各地的酒店、餐厅、商店、以及著名企业的休息室里,而另一把由雅各布森设计的7字椅,据说迄今已售出500多万把。丹麦设计艺术品吸引了全球人们的目光,使得藏家和普通民众都同样可以拥有,打破了艺术品收藏的固有种类,使艺术得以雅俗共赏,渗透于人们的生活中,造就了最为广泛的艺术市场,这也许是丹麦所产生的又一篇童话巨著。
对于艺术而言,思维与技术都很重要。纯艺术与实用艺术相互影响,纯艺术前卫大胆地拓宽了实用艺术的思维视野,而实用艺术又使得纯艺术的制作工艺更为考究,变的更加贴近人的生活。玩的越多,创意越多,赚得越多,丹麦艺术家们将艺术变为一种生活,将生活成为一种艺术,使在丹麦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快乐,使得丹麦王国被评为世界上最具幸福感的国家。丹麦艺术总是在不断打破人们对艺术形式与材料应用的固有概念,如童话般影响了各国人们对艺术的思考,使艺术归于本源,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幸福。丹麦艺术市场正在兴起,也正在书写国际艺术市场中崭新的童话!
是什么使丹麦这个童话王国的艺术悄无声息地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影响着全世界人们的生活方式,书写了国际艺术市场中新的童话?又是什么使得丹麦被评为世界上最具幸福感的国家?笔者试图带着上述种种疑问来一探究竟。
一、无处不在的童话情节。
丹麦王国里不是只有安徒生童话,其本身就是一个处处充满“童话”的国度,悠闲的生活节奏,古老的生活传统,夸张的建筑风格,充满想象力的公共艺术,这里的确是孕育童话故事的最佳摇篮地。而如今这个童话王国的艺术,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影响到了全世界。
可能就连童话作家安徒生先生本人也想不到他在世时随意创作的一幅“太阳脸”的涂鸦,在百年之后,为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在他的家乡欧登塞市,全市多处公共绿地都以“太阳脸”图案作为绿地设计主题,从空中看去这座城市的公共绿地就是张“太阳脸”图案,充满了灿烂的笑容和童话的气息。
当我们走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街头,如果仔细一看,连街上的红绿灯都是安徒生童话的造型,充满了童趣,街上的树木也被修剪为长方形,非常有意思,在丹麦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和角角落落,无不展现出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理念和绿色环保的观念。
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连御林军的换岗仪式都充满了童话色彩,丹麦皇家卫兵有独具特色的制服——黑熊皮缝制的帽子、红色制服、腰前配有十字架,看起来就十分有童趣。而更有趣的是,本是一位银匠师的Kay Bojesen(1886~1958),由于设计了皇家卫兵木制小人一举成名,并成为丹麦实用艺术的先驱者之一。他将丹麦御林军换岗仪式的场景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皇家卫兵木制小人于1992年获丹麦Formland Prize大奖,经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特许成为丹麦皇室的标志。
丹麦最著名的蒂沃利游乐园,位于哥本哈根闹市中心,蒂沃利的名字是Tivoli,而倒过来写就是i lov(e)it,非常有意思。兴建蒂沃利公园的是乔治·卡斯滕森,他向当时的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八世进言,表示“若人民耽于玩乐,便不会干涉政治”,于是获准修建了这座游乐园。在丹麦人看来,蒂沃利是他们心目中的故乡,因为无论是他们的父辈、爱人还是子孙,都在这里留下过同样的美好记忆,这也许就是丹麦人根深蒂固的童话情节。
二、师法自然,充满人性化的艺术设计。
丹麦人根深蒂固的童话情节,使得丹麦设计师充满了想象力,而丹麦的自然资源一直十分贫乏,这形成了丹麦人世代尊重自然,努力从最少的资源中获取最大利用的传统,丹麦人注重在艺术设计中努力营造最宜于人类生活的设计,以人为本是丹麦设计坚持的理念,环保与能源节约是丹麦艺术家最为关注的主题,例如在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前夕,丹麦艺术家们在哥本哈根一处广场创作了一座北极熊冰雕,以此形式展示气候变化的后果。
丹麦的艺术教育是从小就开始的,幼儿园的孩子们每周都有大量的时间在野外活动,是那种真正的和泥土打交道的野蛮方式,接触自然,在玩耍中做东西,培养孩子们对世界的发现和探索。这种从小开始的教育,为这个国家的创意产业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养料,也让这个国家的设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就连Flugger出品的一把涂料刷,也可以获得红点设计大奖。
小到一把涂料刷大到建筑设计,丹麦设计师都同样认真地对待,这造就了富有创新精神的丹麦公共艺术设计。丹麦拥有于1754年成立的号称世界最古老的丹麦皇家美院建筑学院,众多知名建筑师包括乌松和雅各布森都毕业于这个学院。这所学院一贯坚持“一个建筑的一切都应该由同一个建筑师设计”的教育理念,以保证建筑与室内风格的连贯统一。丹麦的建筑师不仅设计建筑,也设计艺术品、家具、灯具、陈设乃至窗帘和地毯,这方面的典范是阿恩·雅各布森(1902~1971)他给丹麦王国设计了包括SAS皇家饭店、丹麦国家银行大楼、丹麦几个城市的市政厅等。国家银行大楼里的一切装饰物品包括钟表、家具甚至门把手都由他亲手设计。他设计的SAS皇家饭店中的“蚂蚁椅”“天鹅椅”和“蛋椅”使用现代材料和成形工艺,灵感都来自大自然,成为现代设计的经典,深受收藏家喜爱。
20世纪后期,在国际性的建筑竞赛中有1/3的优胜者是来自丹麦的建筑师。丹麦建筑师在世界许多城市部留下了经典之作。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就是由丹麦设计师乌松设计的,汉宁·拉森为尼日利亚设计了卡拉巴尔国际会议中心,斯普雷克尔森设计了巴黎城东西轴线上的现代凯旋门,阿恩·雅各布森设计了英国的圣·凯萨琳学院新校园。
丹麦的设计师影响力广泛,设计能力非凡,将技术与思维进行了很好的切合,注重师法自然,使艺术设计充满了人性化的色彩。不管是实用艺术还是纯艺术都贵在通过艺术改善生活,丹麦艺术将实用艺术的表现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并直接影响到了丹麦当代艺术(纯艺术)的发展。
三、独特的艺术气氛,孕育了具有创新精神的丹麦当代艺术家。
童话的国度,师法自然的丹麦艺术设计造就了人们对艺术的由衷热爱,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形式,孕育了风格独特、具有创新精神、注重人性化的丹麦当代艺术家。
1 与生俱来的设计天赋和在艺术中创造童话的勇气,使任何普通材料在丹麦当代艺术家手中都可以化腐朽为神奇。
丹麦艺术家彼得·卡罗森(Peter Callesen)被誉为超级创意纸艺大师,他的大多数纸艺作品是和童话、浪漫故事有关,带有一定的悲剧性。卡罗森把最常见的A4白纸用于创作,并赋予它完全不同的意义,如作品《不可攻陷的城堡》灵感源自安徒生童话《锡兵》,那个爱上纸制的芭蕾舞女孩的小小锡兵,住在一座纸的城堡中。白纸本身的特质使这些纸雕作品天生具有脆弱性,从而更强化了作品中悲剧性和浪漫性的主题,通过这种脆弱的材料体现出艺术家卡罗森令人感动的人文关怀,其作品体现了创意是可以不受任何材料限制的。 2 童话题材是丹麦当代艺术家最得心应手的题材,带有寓言性的特征,作品中充满了人情味。
丹麦女艺术家阿妮塔(Anita Gabelgaard)通过反复阅读和翻译各种语言版本的安徒生童话,从中找寻灵感,创作了一系列话题材的油画作品,并使用最好的亚麻布和颜料,力求环保,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体现作品中人物的感情与情绪。
丹麦艺术家朋图思(Pontus Kjerrman)的雕塑亦真亦幻,由虚构的生物和真实的情节组合而成,将动物的脸与人的身体组合而成的生物,诱使我们进入深层次的与神话有关的意识层面,其创造的生物寻常、温和善良、富有人性,讲述着原始的生存体验,他的作品既认真又轻松,似乎属于梦的领域,并在潜意识上反映人类的种种本能以及男人和女人、男人和男人、男人和女人及小孩之间的社会关系,预示在这样的范围里他们将怎样发展和应该怎样发展。
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Margrethe II)是丹麦的君主,同时也是考古学家、艺术家、作家、翻译家、服装设计师。她为安徒生童话电影《野天鹅》创作了一系列人物服装和蝶古巴特艺术品(蝶古巴特兴起于18世纪的欧洲,最早是通过将不同图案的修剪和拼贴在一起的方式来达到装饰物品效果的一种装饰艺术形式,现在多作为独立的艺术品形式存在)。女王为《野天鹅》影片创作的系列艺术品在全世界范围内举办了巡展。
3 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丹麦当代艺术的显要特征。
丹麦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是师法自然的魔术师,同时被公认为是丹麦当代艺术家中最具影响力的天才之一。埃利亚松创作出了大量科技含量很高同时又兼具自然和文化双重性的经典作品。他善于从自然现象中捕捉灵感,利用光、风、雾或水等创作装置艺术,以引起人们感官体验的共鸣。《珍惜时间》装置位于一座美术馆的八角形中庭空间中,一个巨大的倾斜镜面吊在中庭的天花板上,这面镜子位于空间的中轴线上,能将所有东西都反射在镜子中。《纽约瀑布》装置是埃利亚松用科技手段创造了四座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巨大的人工瀑布,于2008年在美国纽约四个地方实施,埃利亚松对这件作品的解释是:“它能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重新审视水。不仅仅是水本身,还有水的价值。”
4 对材料的敏感和对技术的钻研,以及各种艺术形式的跨界表现,体现出丹麦当代艺术家的创新精神和作品中潜在的人性化魅力。
丹麦艺术家佩尔·柯克比(Per Kirkeby)是20世纪激浪派艺术的代表,在西方艺术史上,拥有很高的地位。他认为艺术的本意是表达用语言无法理解的东西,好的艺术不需要用语言去解释。激浪艺术是将实验艺术放到各种不同门类的艺术和不同媒介的交叉地带,将音乐和诗歌、设计和诗、音乐和图形、音乐和表演、通俗艺术和高雅艺术、艺术与生活等概念进行了交集,强调了艺术形式的边界,然后在界线上展开实验。他是一个难以归类的奇特艺术家,是丹麦跨界艺术的先驱者,擅长绘画、雕塑、素描、版画、电影、诗歌、批评散文。柯克比参加过全球几乎所有重要的艺术展览。他设计和建造的砖雕塑和建筑遍布欧洲大地。
丹麦艺术家蒙拉德(Ib Monrad Hansen)一直在尝试着确保绘画停留在一个当代的语境。他从古典传统元素延伸而成独特的绘画方式,通过不同的方式给予历史和传统以新的图解。他的绘画理念就是利用水墨作为媒介来表达他对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探索。在他超过上百个人物的《人墙》绘画中我们看到的是如一团在弱肉强食中不断攀升后又最终消失在永恒之中的欲望。
丹麦艺术家克里斯蒂安·冯·霍斯莱(Kristian von Hornsleth)是欧洲家喻户晓的概念艺术家。霍斯莱深信“艺术已死”“人人都是艺术家”这样的说法,所以他要诋毁一切艺术创造和历史文化。《DU CATI 1098与1198》是由霍斯莱彩绘而成,以主题Kill Me Fast精准地结合了魅力、速度与死亡,探讨形式与未来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在探讨着对DU CATI的逻辑设计之质疑。《深度储存库》艺术项目是霍斯莱从来自全世界30个国家和地区的《深度储存库》艺术项目参与者当中采集了约5000滴血液和头发样本,将这些样本构建出一个巨大的钢铁雕塑永久沉入极深的太平洋海底,霍斯莱试图把人类血脉保存在具有人类DNA的《深度储存库》艺术项目中,期待未来的科学家通过储存的DNA把人类从自然历史的沉睡中唤醒,霍斯莱具有纪念碑意义的钢铁雕塑是人类自我轮回意识的纪念品,是一种潜入海底的精英主义的解脱。他的艺术作品传达给人们以承诺:你可以成为未来时间与存在的一分子。
丹麦艺术家迈克·魁恩(Michael Kvium)的作品被丹麦视作国宝珍藏,他的艺术成就在全世界得到广泛承认,作品被多个国家的大型美术馆收藏。魁恩以极其凝练的绘画为我们描绘出生命的轨迹与人类当下的生存状态,冷静沉着地向我们昭示了自然法则、自然规律和人类不可摧毁的生命力。《艺术家的我》绘画中的人物在舞台中手舞之足蹈之,从缝隙间旋转着走出去,活灵活现的体现了艺术家的心灵状态。《马戏团》绘画显示出了人与人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充满了荒诞与喜剧色彩。魁恩曾经穷困潦倒,到电视台演过僵尸,干过很多不同类型的杂活,他认为艺术家是大自然与现实生活的总结者,应当使命般地用艺术勾勒人们未曾发现的生命真谛,并始终深信:“当你走到了黑暗的尽头,便会发现阳光时刻围绕着你”。
丹麦艺术家亨利克·奥利森(Henrik Olesen),曾在世界各地举办展览。创作的作品主要为拼贴画、雕塑和装置,运用极简主义的手法,来追问身体、性别、权力、历史、身份之间的关系。代表性作品有《装置2004》《纺织品》等,他的作品致力于利用现存建筑体系创造新的场景装置,试图从一些日常生活、家庭结构、媒体、社会权力阶层之间的平衡来探索一些政治现象。
丹麦艺术家Bjφm Nφrgaard是丹麦最优秀的视觉艺术家之一,也是在全世界很有影响力的公共艺术家,其作品范围涵盖了电影、织品艺术、雕塑、行为艺术等,是一位经常打破常规和界限,让人无法预料的艺术家。他负责制作的丹麦国会皇家宴会厅的11幅巨大的挂毯,主题是关于丹麦的历史,现在已经被视为民族的艺术珍宝。《转基因天堂——小美人鱼》雕塑是对当代西方社会消费主义对自然界平衡所形成之威胁的强烈讽刺。《西西弗斯与孔夫子》行为艺术是将古希腊神话中的科林斯国王西西弗斯冒犯了宙斯,被惩罚将巨石推至山顶,巨石却不断滚落,只好日复一日循环推石的故事转换为现场行为艺术,Bjφrn Nφrgaard的亲力亲为引发了人们的思考,赤裸的身体与神话中的悲剧英雄,镜子与内心世界的映照,玫瑰与天堂的暗示,每一个细节都在深刻着这一行为艺术故事背后浓重的哲学寓意。 丹麦的艺术史虽短,年轻的艺术家却很活跃,他们是以整个欧洲国家作为背景去创作的,而不仅局限于丹麦。撼动人心的艺术总是真诚的、与先进的思想相联系的,把艺术视为纯粹技艺呈现与经验主义的人,永远不可能进入艺术大师的行列。丹麦艺术家一直是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去创作的。作品如童话般的大胆创新,突破了技法与思维的固有形态,真诚的挖掘作品中蕴含的人性化精神。艺术创作本就应该是一种童话,是精神领域的自由,旨在将一切不可能变为可能。丹麦人与生俱来的童话情节赋予了丹麦艺术创新的源泉,因此而产生的独具魅力的丹麦当代艺术,受到全球藏家们的关注与喜爱。
四、优良的艺术市场环境,促进了丹麦艺术市场的形成。
丹麦艺术具有优良的艺术市场环境,从平民百姓到王室成员对艺术同样关注,基金会与协会组织致力于对丹麦艺术家的资助,丹麦拍卖行与画廊活跃于艺术市场,丹麦的协会组织在全世界范围内举行了很多有影响力的展览,北欧艺术奖及丹麦的税收优惠政策,以上种种因素促进了丹麦艺术的健康发展。丹麦国家虽小,却不会埋没人才,有才华有天分就会有机会,使得丹麦产生了层出不穷的优秀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受到国际艺术市场的认可与关注。
1 社会各界对丹麦艺术的资助,促进了丹麦艺术市场的形成。
1902年,丹麦嘉士伯啤酒制造商卡尔·雅克森布(Carl Jacobse)成立了新嘉士伯基金会,通过该基金会赞助了许多社会公益事业,是丹麦艺术的主要私人赞助商。丹麦企业家Knud W.Jensen热衷于现代艺术品收藏,1958年建立的路易斯安那艺术博物馆推动了丹麦现代艺术的发展。1964年,丹麦通过设立国家艺术基金成为本国最大的艺术赞助者,这个基金会负责制定大型公共艺术项目计划,为艺术家提供奖金,并为博物馆和画廊提供财政和其他方面的支持。
外国资金对丹麦艺术的资助也很常见,尤其是那些对家族历史和祖传文化感兴趣的丹麦侨民,他们是这些外国资金的主要出资人。威尔海姆·汉森(1868~1936)收藏有许多古典丹麦艺术品,1952年他的后代把这些藏品捐给了国家,并在这些藏品的基础上建立了位于哥本哈根的奥德罗普格藏品博物馆。另外还有收藏家金属乐队的成员拉斯·尤尔里奇也是丹麦艺术的一位很有影响力的藏家。
在公司藏品方面,丹麦银行下属有一个艺术协会,这个协会是会员制的,其藏品之多在丹麦也是数一数二的,此外,北欧银行通常也购买其所在国的艺术品。
2 拍卖、画廊及协会组织的活跃,促进了丹麦艺术市场的形成。
拍卖会是很受丹麦欢迎的艺术品交易形式,丹麦的拍卖中心位于哥本哈根、奥尔胡斯和瓦埃勒。布隆·拉斯姆森拍卖行是全球10大拍卖行之一,其他著名拍卖机构还有霍伊兰拍卖行、Auktionshurset、网络拍卖行KunstAuktion Online等。丹麦艺术品市场一直在稳步发展,丹麦的拍卖会是出售艺术品的最常见方式,一些国际拍卖行如索斯比和克里斯蒂公司,都通过其在丹麦的代表处参加这些拍卖会。
丹麦的众多非盈利艺术画廊都是由艺术团体、博物馆团体或者本地专家倡导建立的,有的是私人画廊,有的属于政府。在Kunstonline网站上,人们能找到丹麦所有主要的现代商业画廊的链接。据统计,丹麦有200多所画廊,其中约有20所活跃在国际艺术市场上,如米卡尔·安德森画廊、尼科莱·沃尔纳画廊、法思高华龙、尼克拉艺术馆、齐格恩·瓦德画廊、彼得·拉夫摄影画廊等。在伦敦,有一所叫北欧艺术品的画廊,一直在收藏北欧艺术家的作品。
丹麦的艺术协会组织不仅为丹麦艺术家提供赞助,在国际交流方面也十分活跃,促进了丹麦艺术在国际艺术市场的影响力。如著名的康纳(Corner)美术家协会创办于1932年,会员大部分为丹麦有成就的艺术家及其他国家的著名艺术家成员。康纳美术家协会是丹麦最活跃的艺术家团体,旨在以展览的形式促进各国艺术家之间的交流,交流的意义就在于整个活动的过程。
3 北欧艺术奖与丹麦税收优惠,促进了丹麦艺术市场的形成。
在北欧范围内颁发的卡内基奖设立于1998年,每两年颁发一次,颁发给那些有前途的北欧年轻艺术家,这是世界上奖金额最多的艺术奖之一,并为该奖获得者在北欧国家举办艺术巡回展。设立于芬兰的阿尔斯·费尼卡奖每年颁给一位北欧或波罗的海地区的艺术家,并为获奖者举办作品展览和编制目录,除了这两个奖以外,北欧各国都有艺术节和小型的地区性博览会和奖项。
丹麦政府的政策支持人们投身文化领域工作,收入不高的艺术家可以选择把钱存起来最多10年,从而晚交税,参加设有评审团的竞赛所得的奖金可以免税,政策允许公司没有赞助限制的对文化领域进行投资,当公司购买艺术品时可享受最高达到25%的税收优惠,类似规定对于基金会也有效。这个政策促进了公司藏品的增加,以及丹麦艺术市场的形成。
五、艺术渗透于生活,丹麦艺术正在造就艺术市场的童话。
丹麦艺术因其风格独特的当代艺术与实用艺术拓宽了艺术的界限,使得艺术与生活变得息息相关,改变了人们对艺术固有的思考方式和创造方式,可谓之渗透于生活的艺术。
随着人们对丹麦艺术的关注和丹麦艺术作品销量的不断增加,各国艺术收藏家们逐渐意识到了丹麦艺术的价值。在2006年,苏富比拍卖行以高出估计三倍的价格590400英镑卖出了一件维和姆·哈莫修依(1864~1916)的作品。在2007年,苏富比拍卖行成功实现了640万英镑的丹麦艺术品销售额,创下了此类艺术品的纪录。佩尔·柯克比的作品在2006年北欧艺术品展卖会卖出了54000英镑的价格,埃利亚松的冰河系列照片在2006年北欧艺术展上以142400英镑的价格被一位私人藏家买走。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丹麦艺术市场正在重新兴起,柯克比、埃利亚松、霍斯莱、魁恩等丹麦艺术家的作品受到全球藏家的喜爱,创造了国际艺术市场中一次又一次的童话。
纯艺术品并不是丹麦艺术品市场上唯一的力量,许多丹麦艺术设计师的作品也受到国际艺术品收藏家的喜爱。丹麦设计师Georg Jensen(1866~1935)生前设计的银制品就深受藏家的喜爱。他设计的银制品是基于艺术和工艺原则设计的,遵循实用性和美感兼具的设计理念,把丹麦传统装饰元素与新工艺、新设计相结合,给古老银器以新的活力,其贯彻的理念是让手工制作大众化,并创立了Georg Jensen银制品的品牌,纽约的Herald Tribune把他称作“三百年内最伟大的银匠”,如今Georg Jensen公司的所有时期的银制品和珠宝都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而建筑师阿恩·雅克布森(1902~1971)设计的蚂蚁椅、鸡蛋椅、天鹅椅在艺术市场的价格不断攀升,其中鸡蛋椅在2006年北欧艺术品展卖会上就卖到了三万英镑。雅克布森设计的椅子诞生至今已有几十年了,却永不落伍地频繁出现在世界各地的酒店、餐厅、商店、以及著名企业的休息室里,而另一把由雅各布森设计的7字椅,据说迄今已售出500多万把。丹麦设计艺术品吸引了全球人们的目光,使得藏家和普通民众都同样可以拥有,打破了艺术品收藏的固有种类,使艺术得以雅俗共赏,渗透于人们的生活中,造就了最为广泛的艺术市场,这也许是丹麦所产生的又一篇童话巨著。
对于艺术而言,思维与技术都很重要。纯艺术与实用艺术相互影响,纯艺术前卫大胆地拓宽了实用艺术的思维视野,而实用艺术又使得纯艺术的制作工艺更为考究,变的更加贴近人的生活。玩的越多,创意越多,赚得越多,丹麦艺术家们将艺术变为一种生活,将生活成为一种艺术,使在丹麦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快乐,使得丹麦王国被评为世界上最具幸福感的国家。丹麦艺术总是在不断打破人们对艺术形式与材料应用的固有概念,如童话般影响了各国人们对艺术的思考,使艺术归于本源,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幸福。丹麦艺术市场正在兴起,也正在书写国际艺术市场中崭新的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