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稳增长的政策是必须的,但要强调稳增长和调结构相结合。稳增长的主要手段仍将是投资,应适当为房地产松绑。
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7.5%,平稳的经济数据无法掩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事实。政策宜未雨绸缪,及时出手,通过预期管理和切实有效的措施稳定中国经济。
无论是生产还是需求,都呈现增速回落的态势。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经济疲态也很明显。上半年经济增长7.6%,与2012年同期相比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投资拉动4.1个百分点,提高0.1个百分点;消费拉动3.4个百分点,降低1.3个百分点,净出口拉动0.1个百分点,提高1个百分点。经济的基本稳定,主要来自投资和出口贡献提升,基本抵消了消费大幅度下降的不利影响。但这种暂时的平衡是非常脆弱的,马力比较强的投资和出口可能转弱,而消费可能变得更弱,这将使得下半年经济承压。
投资下行的风险主要来自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房地产销售增速出现了明显回落。从历史经验看,房地产销售领先房地产投资5-7个月,这将导致下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而一度企稳的制造业投资,因为再次去库存和企业效益恶化可能再次回落。
出口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国际经济的疲弱,年初以来的人民币升值也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连续下调对2013年世界经济的预测,预计2013年世界经济增长为3.1%,未来出口环境仍有可能继续变差。上半年受海外资金涌入的影响,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7%,升值幅度已经超过2012年全年。
年初判断,消费增长速度的回落主要和国家对于公款消费的控制有关;现在看来,消费的持续低迷可能反映了经济收缩带来的收入增速放慢的不利影响。二季度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速度只有6.5%,已经从2012年同期的超过GDP增速回落到GDP增长之下。在经济仍然疲弱的情况下,居民收入增长将对消费的增长形成制约。
按理说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政策出手稳定经济应该不会有太多人反对。但由于对政府强调提高经济容忍度,以及妥善处理调结构和稳增长的关系的理解不同,引起了市场关于政策取向的激烈争论。这些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政策要不要调整,要不要稳增长;二是如果需要的话,如何稳增长。并且也形成了稳增长和不要稳增长两个阵营。
不要稳增长的主要理由是经济增长速度仍在合理区间之内,就业也还不错,在这种情况下再提稳增长,会动摇调结构的决心。而我们则倾向于政府应该着手稳增长。理由之一是经济增长有惯性,政策要打提前量。只有政策具有前瞻性,及时出手,才能够真正避免经济大起大落。而从目前的情况看,经济继续下滑是必然的,需要政策做相应对冲;理由之二是可以通过预期管理来强化企业对经济的信心,避免预期恶化和经济恶化的恶性循环。经济越是脆弱,信心越是关键,如果能够通过政策信号让市场相信国家有能力、也会对经济进行托底,这会有助于避免经济失速。
而在稳增长政策的设计上,我们认为要做到两个“强调”。一是强调底线管理,稳增长是经济有触及底线时的权宜之计,只是托底,并不是走老路,再搞个V型回升。二是尽量能做到稳增长和调结构相结合,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由于消费见效慢,出口控制不了,稳增长的主要手段仍将是投资。但绝对不应该是简单的上产能、铺摊子的投资,而应该是有助于国计民生,同时能够消化产能过剩的投资。通过加大有效投资,既稳增长,又促转型。环保、轨道交通、水利、能源、通信、棚户区改造等领域应当成为稳增长的主要领域。考虑到房地产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以及保障房和商品房并驾齐驱的双轨制市场已逐渐形成,也应逐渐通过税收等经济手段来替代限价、限购等行政化手段,适当为房地产松绑。
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7.5%,平稳的经济数据无法掩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事实。政策宜未雨绸缪,及时出手,通过预期管理和切实有效的措施稳定中国经济。
无论是生产还是需求,都呈现增速回落的态势。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经济疲态也很明显。上半年经济增长7.6%,与2012年同期相比下降0.2个百分点,其中投资拉动4.1个百分点,提高0.1个百分点;消费拉动3.4个百分点,降低1.3个百分点,净出口拉动0.1个百分点,提高1个百分点。经济的基本稳定,主要来自投资和出口贡献提升,基本抵消了消费大幅度下降的不利影响。但这种暂时的平衡是非常脆弱的,马力比较强的投资和出口可能转弱,而消费可能变得更弱,这将使得下半年经济承压。
投资下行的风险主要来自房地产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房地产销售增速出现了明显回落。从历史经验看,房地产销售领先房地产投资5-7个月,这将导致下半年房地产投资增速下降。而一度企稳的制造业投资,因为再次去库存和企业效益恶化可能再次回落。
出口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国际经济的疲弱,年初以来的人民币升值也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连续下调对2013年世界经济的预测,预计2013年世界经济增长为3.1%,未来出口环境仍有可能继续变差。上半年受海外资金涌入的影响,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7%,升值幅度已经超过2012年全年。
年初判断,消费增长速度的回落主要和国家对于公款消费的控制有关;现在看来,消费的持续低迷可能反映了经济收缩带来的收入增速放慢的不利影响。二季度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长速度只有6.5%,已经从2012年同期的超过GDP增速回落到GDP增长之下。在经济仍然疲弱的情况下,居民收入增长将对消费的增长形成制约。
按理说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政策出手稳定经济应该不会有太多人反对。但由于对政府强调提高经济容忍度,以及妥善处理调结构和稳增长的关系的理解不同,引起了市场关于政策取向的激烈争论。这些争论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政策要不要调整,要不要稳增长;二是如果需要的话,如何稳增长。并且也形成了稳增长和不要稳增长两个阵营。
不要稳增长的主要理由是经济增长速度仍在合理区间之内,就业也还不错,在这种情况下再提稳增长,会动摇调结构的决心。而我们则倾向于政府应该着手稳增长。理由之一是经济增长有惯性,政策要打提前量。只有政策具有前瞻性,及时出手,才能够真正避免经济大起大落。而从目前的情况看,经济继续下滑是必然的,需要政策做相应对冲;理由之二是可以通过预期管理来强化企业对经济的信心,避免预期恶化和经济恶化的恶性循环。经济越是脆弱,信心越是关键,如果能够通过政策信号让市场相信国家有能力、也会对经济进行托底,这会有助于避免经济失速。
而在稳增长政策的设计上,我们认为要做到两个“强调”。一是强调底线管理,稳增长是经济有触及底线时的权宜之计,只是托底,并不是走老路,再搞个V型回升。二是尽量能做到稳增长和调结构相结合,长期和短期相结合。由于消费见效慢,出口控制不了,稳增长的主要手段仍将是投资。但绝对不应该是简单的上产能、铺摊子的投资,而应该是有助于国计民生,同时能够消化产能过剩的投资。通过加大有效投资,既稳增长,又促转型。环保、轨道交通、水利、能源、通信、棚户区改造等领域应当成为稳增长的主要领域。考虑到房地产对于中国经济的重要性以及保障房和商品房并驾齐驱的双轨制市场已逐渐形成,也应逐渐通过税收等经济手段来替代限价、限购等行政化手段,适当为房地产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