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与合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保证学生有效的数学活动。教师要从课堂的主导者变为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学生要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发现式学习,倡导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意味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凾需变革。本文提出了数学课堂的“自主探究”四步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自主探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教师们都在思考着一个问题“新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应该是怎样的?”我们颇感困惑。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与合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好积极性,以保证学生有效的数学活动。教师要从课堂的主导者变为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学生要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发现式学习,倡导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意味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凾需变革。我校在丰富的课改实践中结合相关的教学理论,逐渐探索出了数学课堂的“自主探究”四步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激、导、巧
如果教师在一节课的开头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整节课整节课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应该注意三个方面的艺术:激、导、巧。
1.激
激——也就是激疑、激趣。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好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生求知欲的源泉,是学生探究知识的起点。在学生即将开始学习新知时,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创设新奇、生动、愉快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心理上的疑困,以造成学生跃跃欲试的学习心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导
导——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或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导向作用,能够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小动物们分别骑着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的自行车进行比赛,最后谁会获胜呢?为什么是圆形呢?圆形的轮子有什么优点呢?它与三角形和正方形有什么不同呢?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3.巧
巧——教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导课的技巧,使学生有自然、恰当、水到渠成之感,能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学生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引、探、说
良好的参与兴趣固然可以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然而兴趣只是学习的力,要使动力持久,关键还要掌握有效地参与方法,在课堂中尽量留出更多时间让学生合作探究,使每个学生都在参与中表现自我,提高能力。这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是决定教师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1.引
引——主要指教师的启发引导。看一节课上的怎样,主要看教师是如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得学生越来越多的老师怕被扣上“满堂灌”的“罪名”,而越来越少讲,越来越不敢讲,把学生自主学习理解为自己学习,整堂课全都让学生自己活动,其实这是片面的认识。虽然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但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启发引导可以为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指明方向,让学生的探究在山穷水复之际顿显柳暗花明之感。
2.探
探——就是探究、探索。指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更不能让学生做“局外人”。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适合的、现实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他们提供适当参与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多给学生一些欣赏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应该着力做到:选好探究内容,即在知识的关键处、规律的探究处、思维的交锋处、解题策略的发散处、新旧知识的分化处;激活学生参与探究的心向,养成合作学习的意识;教给学生一些探究的方法;教师应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探究中,并对探究及时给予恰当的指导和鼓励。
3.说
说——在探究结束后,教师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汇报思想、过程,说思路,讲道理,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结论的形成过程,以促进知识的内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一名虚心的倾听者,在学生的闪光处给予肯定和赞扬;在问题的关键处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让学生能够更真实和更迅速地抓住问题的本质。
三、反馈练习,拓展延伸———实、多、精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设计出一定量的练习,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练习既要有一定的弹性,让学生自主选择,又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自主创新。
1.设计练习要“实”
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紧扣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实实在在地练习,讲求练习的实际效果,把双基夯实,不能浮光掠影、蜻蜓点水。
2.练习要“多”
教师设计的练习要多层次,多样化,以多种形式呈现,面向大多数学生,要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多让学生说思路,讲道理,增加思维的密度,以取得尽可能大的效益;既要针对个别又要面向全体,要避免用少数学生的回答代替多数学生的思维和机械重复的练习形式。
3.练习要“精”
教师要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选习题、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达到巩固知识基础;构建思维模式,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其实数学在生活中是无处不见的,我们难以发现往往是先入为主,因为受到各种对数学概念的限制,即使面对数学也不觉得它是数学了。相反孩子们天真无邪,教师若适当出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联系生活,不断从生活中发掘数学问题。
四、小结回顾,评价反思———深、新、全
1.总结回顾要深入以加深理解
在结束新课之际,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全程进行回顾整理,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让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新知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善于发现自己,善应对行为反思,善于整理的能力。
2.评价要具有全面性
教学评价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堂评价中,它一改过去老师是评价主体的旧状,更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摈弃了单一的量化评价、外部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結合,全方位评价每一位学生的表现。全面评价学生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视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既要关注学生的一般素质,又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及能力的发展;既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视评价得出的过程。
3.评价要体现创新性
这里的创新性是指评价方法的创新、评价内容的创新、评价语言的的创新,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体现差异。
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以新理念为指导,针对本校实际研究的这套“自主探究”四步教学模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会不断改进创新,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更完美的境界。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自主探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教师们都在思考着一个问题“新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应该是怎样的?”我们颇感困惑。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教师的组织、引导与合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好积极性,以保证学生有效的数学活动。教师要从课堂的主导者变为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学生要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发现式学习,倡导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意味着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凾需变革。我校在丰富的课改实践中结合相关的教学理论,逐渐探索出了数学课堂的“自主探究”四步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激、导、巧
如果教师在一节课的开头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整节课整节课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应该注意三个方面的艺术:激、导、巧。
1.激
激——也就是激疑、激趣。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好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生求知欲的源泉,是学生探究知识的起点。在学生即将开始学习新知时,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创设新奇、生动、愉快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心理上的疑困,以造成学生跃跃欲试的学习心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导
导——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或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导向作用,能够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小动物们分别骑着三角形、正方形和圆形的自行车进行比赛,最后谁会获胜呢?为什么是圆形呢?圆形的轮子有什么优点呢?它与三角形和正方形有什么不同呢?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3.巧
巧——教师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导课的技巧,使学生有自然、恰当、水到渠成之感,能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学生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引、探、说
良好的参与兴趣固然可以激发强烈的求知欲望,然而兴趣只是学习的力,要使动力持久,关键还要掌握有效地参与方法,在课堂中尽量留出更多时间让学生合作探究,使每个学生都在参与中表现自我,提高能力。这是本节课的重要环节,是决定教师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1.引
引——主要指教师的启发引导。看一节课上的怎样,主要看教师是如何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得学生越来越多的老师怕被扣上“满堂灌”的“罪名”,而越来越少讲,越来越不敢讲,把学生自主学习理解为自己学习,整堂课全都让学生自己活动,其实这是片面的认识。虽然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但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角色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启发引导可以为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指明方向,让学生的探究在山穷水复之际顿显柳暗花明之感。
2.探
探——就是探究、探索。指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更不能让学生做“局外人”。在教学中,教师要设计适合的、现实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他们提供适当参与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多给学生一些欣赏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应该着力做到:选好探究内容,即在知识的关键处、规律的探究处、思维的交锋处、解题策略的发散处、新旧知识的分化处;激活学生参与探究的心向,养成合作学习的意识;教给学生一些探究的方法;教师应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探究中,并对探究及时给予恰当的指导和鼓励。
3.说
说——在探究结束后,教师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汇报思想、过程,说思路,讲道理,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结论的形成过程,以促进知识的内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一名虚心的倾听者,在学生的闪光处给予肯定和赞扬;在问题的关键处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让学生能够更真实和更迅速地抓住问题的本质。
三、反馈练习,拓展延伸———实、多、精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设计出一定量的练习,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练习既要有一定的弹性,让学生自主选择,又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让学生自主创新。
1.设计练习要“实”
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紧扣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实实在在地练习,讲求练习的实际效果,把双基夯实,不能浮光掠影、蜻蜓点水。
2.练习要“多”
教师设计的练习要多层次,多样化,以多种形式呈现,面向大多数学生,要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多让学生说思路,讲道理,增加思维的密度,以取得尽可能大的效益;既要针对个别又要面向全体,要避免用少数学生的回答代替多数学生的思维和机械重复的练习形式。
3.练习要“精”
教师要精心设计、精心组织、精选习题、突出重点、抓住关键,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达到巩固知识基础;构建思维模式,发展思维能力的目的。其实数学在生活中是无处不见的,我们难以发现往往是先入为主,因为受到各种对数学概念的限制,即使面对数学也不觉得它是数学了。相反孩子们天真无邪,教师若适当出一些开放性的题目,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联系生活,不断从生活中发掘数学问题。
四、小结回顾,评价反思———深、新、全
1.总结回顾要深入以加深理解
在结束新课之际,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全程进行回顾整理,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让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新知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善于发现自己,善应对行为反思,善于整理的能力。
2.评价要具有全面性
教学评价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堂评价中,它一改过去老师是评价主体的旧状,更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摈弃了单一的量化评价、外部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結合,全方位评价每一位学生的表现。全面评价学生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重视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既要关注学生的一般素质,又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及能力的发展;既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视评价得出的过程。
3.评价要体现创新性
这里的创新性是指评价方法的创新、评价内容的创新、评价语言的的创新,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体现差异。
我们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以新理念为指导,针对本校实际研究的这套“自主探究”四步教学模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会不断改进创新,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更完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