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中生成信息的应对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ib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富有创造性和差异性的真实发展历程,真正意义的课堂是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的整合。本文试从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应对动态生成信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加以说明。
  关键词:生成;鼓励;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6-0037
  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当课堂真正归还学生的时候,一堂课究竟需要怎样的教学过程,已经不是在备课的时候就能完全了然于胸、把握在手的,真正意义的课堂也就不再是预案的机械执行,而是学生富有创造性和差异性的真实发展历程。教师要立足学生,关注学生的真实需要。学生的一言一行,往往是真情实感的体现。教师要抓住这些细节来组织教学,因势利导、顺学而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一、热情鼓励,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需
  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教学方法的探索者,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在操作、思考和探索中“做数学”,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探究、发现、“再创造”数学知识。教师引领学生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在发现中享受学习的成功。成功所带来的喜悦感是进一步学习的最大动力。而学生的成功感更多地来自于教师和同伴合理的评价。所以,教师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表现出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要进行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鼓励,给学生以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参与探究的自信和乐趣,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好的方面,多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进步,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让每个学生都把学习探究变成自己生活的一大乐趣。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对问题的理解、产生的想法会五花八门,甚至截然不同。教师应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對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都应给予鼓励和肯定。对学生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鼓励不是一味地迁就、不分是非,针对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人要给予不同的肯定和鼓励,使鼓励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延迟评价,给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在数学教学开放式的问题情境下,学生往往会产生丰富的个性化想法,对此,教师该如何引导?延迟评价原理认为:新颖独特的设想多数出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期,思维启动过程中的过早评价,往往会成为思维深入的抑制因素。所以,无论学生的想法合理与否,教师不要过早地做出倾向性的评价,而是应采取迂回、周旋等延迟性评价策略,给学生思维的开展和探究的深入提供更为充足的空间。
  如“把一个圆分成两份,其中一份占”的问题,学生三翻五次出现错误。究其原因,是学生对概念的不理解。每次都是教师说了算,学生不知道错在哪里,为什么错。笔者在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便设计了这一判断题。对这个问题,学生也出现两种不同的答案,有的认为对,有的认为错。笔者没有简单地揭示答案,而是让他们说出各自的理由。不同观点的学生在辩论(举反例)中逐渐融合,达成一致,真正理解了概念的内涵。
  事实表明,学生在听到一种与自己相反的(或者不完全相同的)结论时,他就接受了挑战,他的思维接受了碰撞,而这种挑战来自于同学而非教师的时候,碰撞会更加激烈和深入。教师的过早介入缩短了学生思考判断的过程,虽然可以起到明晰概念的作用,但远不及学生通过自主思考获得来得深刻。
  三、整体把握,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赋予课堂更多的开放性、动态性、生成性、创造性、挑战性和发展性。在课程活动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面对错综复杂、林林总总的生成信息,教师是将之化为乌有,还是广泛接纳?这是我们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关键时刻。教师要对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进行整体把握,并在课堂教学的全程中以“形散而神聚”的方式进行全盘调控。无论面对多么复杂的课堂生成,教师均应将“整体目标”的有效达成作为决策原则,及时与后继教学内容建立关联,决定是否选用及如何选用,选择生成后的教学走向。对于一些游离于教学目标的“出轨”思维,教师应当机立断,马上把学生的思路拉到正轨上来;对于一些知识盲点、疑点上产生的想法,则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对于学生一些“超前”的想法,则应给予正确的引导。
  例如,笔者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预设了四个环节。在第二环节通过两个相近长方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比不出来),引出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探究问题时,出现了一个教师意料之外的小插曲。
  生1(急切地):老师,只要分别量出两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再用“长×宽”的方法就能求出两个长方形的面积,比较谁大谁小了!
  “这不正是……”稍作停顿后,教师故意问道:“是吗?请同样知道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同学对老师笑一笑。”全班竟有半数左右的学生发出骄傲的微笑!“为什么?”他们虽然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来揭开其中的奥秘。他们有的独立操作,有的合作讨论,兴趣盎然。笔者则适时介入、相机点拨。在此基础上,笔者组织学生交流验证成果,最终抽象概括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事实表明,只有教师客观地看待生成,头脑中随时放着一把“度”的标尺,课堂上才不会出现被学生牵着鼻子走或者“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尴尬局面,才不会因为学生的“意外”生成而搞得晕头转向。
  其实,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需要教师在围绕课程目标精心设计教案的基础上,依循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驰以及情感的波澜,以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调整教学进程,激励他们主动探索,促进他们亲历发现过程,课堂教学才能充盈生命成长的人文韵味。教师若能把今天的生成服务于今天的课堂、并成为明天的预设,那我们的课堂就会因此而更精彩。
  (作者单位:贵州省仁怀市茅台一小 564500)
其他文献
摘要:根据新课标指出:“要着重培养学生演唱、演奏能力和艺术表演方面的能力,挖掘学生的表演潜能,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的方式来表达自身的情感,通过音乐实践,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身心的愉悦和情感的陶冶。”音乐课是一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帮助学生陶冶情操的课程,音乐课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帮助学生丰富学习生活,让学生的审美情趣在音乐的陶冶中得以升华,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是构成音乐课堂的重要因素
摘要:数学学科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学科。因此,有效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十分重要,可以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计算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需要注重计算教学,提升学生计算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詞:小数数学;计算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最后的乐园》将中国音韵风格与西洋管弦乐队进行了完美的结合, 既有浓郁的民族地域色彩, 又有鲜明的哲理性和史诗性特征。作品在回避传统功能调性思维, 运用非调性思维“主
摘要:直觉思维是一种没有完整分析过程与逻辑程序,依靠灵感或顿悟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和结论的思维。在数学研究与学习过程中,直觉思维有利于更好地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根本原因在于这一思维有利于明确数学概念,并建立有关理论,进行归纳分析,把握住问题的核心,掌握基本规律。而学生这一思维的形成有利于发挥学生想象力,并对数学现象进行总结归纳,做出猜想,确定好基本的解题思路,并发展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正如爱因斯坦提
课堂结尾艺术和开讲艺术一样,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的结尾会使整个讲述在归纳中得以升华;在练习中得以巩固;在铺垫中得以延续;在探索中培养能力;在类比中搞清对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加深对新知识的记忆;在悬念中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小结和其他环节的有机结合,能使整堂课有一种整体美、和谐美,如听过一支优美的曲子,让人回味悠长,好的课尾小结在整堂课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
思维始于问题,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是数学的生命,没有问题,数学就失去了魅力.  对学生来说,提出一些想解决而未解决的、富有挑战性的、趣味性的问题,更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促使他们积极思考,生动活泼地学习.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  一、创设应用性问题情境,引导学  生自己发现数学命题(公理、定理、性  质、公式)  数学应用性问题能调节学生的心理倾向,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追溯
摘要:因为德育工作本身就包含了一定程度的思想性、人文性,所以感恩在小学德育工作中有着一定的重要性,属于小学德育工作中推动学生发展的必要因素之一。感恩教育本身也属于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因素,感恩教育可以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思想情感,对于学生的成长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对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小学德育工作质量,本文详细分析了感恩教育在小学德育中的价值与实施。  关键词:感恩教育;小学德育;价值与实施  中图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正被广泛地应用于初中课堂教学之中.实践证明,合作学习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摘要:俗话说,要做一位好教师,首先就要做一位称职的班主任,但班主任工作是非常繁琐的,很多人不愿意做!但笔者认为做班主任是一件很光荣和简单的事!因为只要你具备了做班主任的素质,那么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一句话,做班主任,素质必不可少!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 ;班主任素质 ;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6-0035  笔者
摘要:《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提升教师素养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教师只有用饱满的热情和不断更新的智慧,以生为本为前提,把教教材为主转变为提升教师、学生素养为主题,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技能,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有效教学;以生为本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6-0036  基于社会学科核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