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的英语教育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重“读写”,而轻“听说”。只会“写”(考试做题)不会“说”(口语表达),这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缺陷。学习一门语言,应该以掌握其“听说”为主,而能灵活自如地表达自我(即能“说”)则是掌握一门语言的最基本的要求。针对目前我国英语教育的现状,本文分析了出现“哑巴英语”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根除“哑巴英语”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哑巴英语;原因;解决途径
一、引言
自古以来,人们就十分重视口语表达。尤其在春秋战国社会急剧变动的时代,游客说士活跃,辩说之风盛行。《周易·系辞上》说:“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指出说话有很大的鼓动性。荀子论及口语表达非常,他在《正名》里强调:“说行则天下正。”“故期、命、辩说是也者。用之大文,而王业之始也。”他把言辞、辩说,即口语表达提到社会的治理、舆论的纯正和王业的建立的重要地位上来。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便于交流。人们之间的交流主要是口头交流(即“听”和“说”),其次才是书面交流(即“读”和“写”)。当前国内英语教学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只重视笔试和各种“证书”,而忽略口头表达,即重“读写”轻“听说”、重“笔头考试”轻“实际运用能力”的现象。本文把这种现象称为“哑巴英语”现象。
二、英语学习者的现状和“哑巴英语”现象出现的原因
我国很早就把英语列为基础教育必须开设的课程之一,并将它作为我国与国际接轨、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成功“入世”,国内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英语学习热潮。但不论是学校的英语教学还是社会各阶层的英语学习,大多仍只停留在“哑巴英语”阶段。就拿一个大学毕业生(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六级高分通过)来说吧,他(她)们从初中一年级(有些地方小学五年级甚至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经过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加上大學四年共十年(或十二年甚至十四年)的英语学习时间,毕业后去单位应聘;当面试官要求他(她)用英语做一个简要的自我介绍时,他(她)居然瞠目结舌,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经笔者调研,这种现象在大学应届毕业生中普遍存在。
当然,这种令人痛心的现实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首先是在中学,应试教育所提倡的“高分即优生”的单一的评价标准无疑是导致“哑巴英语”现象出现的重要的直接的原因。在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的影响下,学校狂热地追求升学率,而学生则不惜牺牲本已有限的课余时间,舍弃兴趣爱好,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去争取笔试高分,以获得老师、家长以及周围同学的肯定和认可。他们完全忘了学习英语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以口语交流为主)这一宗旨。这真不得不让人们为我们的英语教育感到悲哀啊!其次是在高校,高校对四、六级(或专业四、八级)通过率的过分重视无疑使其成为应试教育模式的忠实推行者和捍卫者,使教育迟迟不能使学生真正解放和受益。在有些学校,教师的工薪与学生的卷面成绩(或通过率)直接挂钩使得这一体系更加稳固。深受单一笔试成绩评价标准的毒害,承受着学校和家长双重压力的学生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如何通过笔头考试,如何拿高分上,而忽视了基本语言技能的训练。从而导致口语被荒废,怕犯语音、语调和语法错误被别人嘲笑而“欲言又止”,最后对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失去了信心。
三、解决“哑巴英语”问题的途径
语言不通显然是影响跨文化交流的最大障碍。英语作为当今世界的“普通话”,可以使人们与外界进行经济文化交往的愿望得以实现。“地球村”的发展和逐渐形成使人类的跨文化交往空前频繁,因此学习英语已成为时代的需要,国家的需要,市场的需要。
在英语学习和运用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说”才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语言技能,比起书面表达,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更加紧密。比如跟“老外”的一般交流甚至在谈判桌和商务洽谈会上等等,我们都是将听到的、看到的或是想到的尽量准确快速地用语言传递给他人,以达到交际双方信息畅通的目的。那么,如何告别“哑巴英语”,使广大的学习英语者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呢?
(一)改革教育模式,彻底推行素质教育
事物都是在不断改革中发展的。根据新形式下的实际,改革现行教育制度,以适应时代和国家人才结构调整的需要,通过多元化的评定标准,来引导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也不能流于形式,以防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尴尬局面。
(二)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语言本身就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工具。所以,只要能灵活自如、恰当得体地用英语跟“老外”进行交流和沟通,那么,你学习英语的目的就达到了。千万不要错误地把考试拿高分、拿证书当成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
(三)打好语音基础,过好语音语调关
与众多英语学习者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以高分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或专业四、八级)的人都不敢开口说英语。究其原因,绝大部分人认为自己发音不准,语调难听,怕外国人听不懂,中国人嘲笑他。其实语音语调的知识是可以相对集中地学习的,因为它们的“量”(即英语中有关语音语调的规则和规定)是相对一定的。语音是语言给人最直接的有声印象,也是表意的基础,是任何语言学习者都不能忽视的一部分。语音包括元音和辅音。元音又可分为单元音和双元音,单元音又可细分为前元音、中元音和后元音,双元音又可细分为合口双元音和集中双元音;而辅音又可分为爆破辅音、摩擦辅音、破擦辅音、鼻辅音、舌侧辅音和半元音。简单地说,人们说话时声音的高低变化便是语调。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语调说出来,表达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含义。语调可以帮助我们表达喜悦、忧伤、惊奇、懊恼、愤怒等不同的情感。语调还是我们说话时是否优美动听的关键。所以,声音抑扬顿挫、语流畅通、协调和谐在英语口语中显得尤为重要。英语中基本语调有两种,即升调和降调。但常用的语调还有“前升后降”。一般来说,一般疑问句和反意疑问句用升调(期待对方肯定回答的反意疑问句常用降调);陈述句和特殊疑问句用降调;选择疑问句用“前升后降”。在语音语调方面存在问题的英语学习者,应该花一段时间对自己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改和修正,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多加注意,争取彻底根治。
(四)不要怕犯语法错误
众多英语学习者不敢开口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怕犯语法错误。问题出在他们没有把握好口头交流中准确性与流利性的关系。所谓准确性是指语言使用者能够说出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而流利性是指使用者口语表达自然顺畅。因为是口语,即只要对方能正确读取你想要传达的信息,那么你的交流就是成功的。所以,不要让烦琐的语法规则阻碍你口语前进的道路。还有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就是:就算母语是英语的人说话的时候也不一定能保证百分之百的符合语法规范。
(五)建立语料储备库,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
用一个本子,把平时接触到的地道的表达法、名言警句、优美的语段甚至名篇佳作等统统抄录到上面(形式可灵活多样),进行语料储备。经常读一读,对增加语料输入量和培养语感都是很有裨益的。值得一提的是,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做到大声和慢速两点。之所以要大声,是为了培养自己开口说英语的自信和勇气;之所以要慢速,是为了确保每个单词的每一个音节都发到位,做到不增删音节。大声慢速地朗读含金量高的语料不失为学习英语(特别是提高口语)很有效的一种方法。
(六)加强听力和其他语言技能的训练
“听”和“说”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听得多了,自然也就会说了;自己会说的,从别人口中出来时也没有听不懂的道理。除一些电视节目和VOA、BBC、CRI等广播节目之外,还可以试着听一些英文歌曲和看一些英文原声影片,这样可以将学习与娱乐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习热情。作为一门语言,英语的四项基本技能,即“听、说、读、写”,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尽管“听”跟“说”的关系最为紧密,但其他几个方面都会对“说”产生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比如说,广泛的阅读英文报刊杂志和文学原著,对培养语感,扩大知识面以及为口语交流提供素材和借鉴都有显著的作用。还要重视“潜语言”的学习,即学习一些说英语国家的基本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历史,地理,人文和社会习俗等),这样有利于更好地与外国人进行交流和沟通。
四、结论
对于英语四项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笔者更赞同“听、说、读、写”这样的排序方法,而不是许多人坚持并践行的“读、写、听、说”的顺序。对于语言的学习,最终都要归结到“说”上来。能“说”并且能“说得好”应该是学习一门语言的主要目标。总之,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需要持之以恒的大胆练习。无论是什么理论,如果不与实践相结合并接受实践的检验,那么它的价值是体现不出来的。聪明的学习者总能在实践中比较各种方法的效果,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法无定法”,以上提供的根除“哑巴英语”的策略只是抛砖引玉,更多的有效的方法还有待学习者自己进一步摸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徐丹晖.语言艺术探索[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
关键词:哑巴英语;原因;解决途径
一、引言
自古以来,人们就十分重视口语表达。尤其在春秋战国社会急剧变动的时代,游客说士活跃,辩说之风盛行。《周易·系辞上》说:“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指出说话有很大的鼓动性。荀子论及口语表达非常,他在《正名》里强调:“说行则天下正。”“故期、命、辩说是也者。用之大文,而王业之始也。”他把言辞、辩说,即口语表达提到社会的治理、舆论的纯正和王业的建立的重要地位上来。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人们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便于交流。人们之间的交流主要是口头交流(即“听”和“说”),其次才是书面交流(即“读”和“写”)。当前国内英语教学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只重视笔试和各种“证书”,而忽略口头表达,即重“读写”轻“听说”、重“笔头考试”轻“实际运用能力”的现象。本文把这种现象称为“哑巴英语”现象。
二、英语学习者的现状和“哑巴英语”现象出现的原因
我国很早就把英语列为基础教育必须开设的课程之一,并将它作为我国与国际接轨、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成功“入世”,国内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英语学习热潮。但不论是学校的英语教学还是社会各阶层的英语学习,大多仍只停留在“哑巴英语”阶段。就拿一个大学毕业生(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六级高分通过)来说吧,他(她)们从初中一年级(有些地方小学五年级甚至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经过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加上大學四年共十年(或十二年甚至十四年)的英语学习时间,毕业后去单位应聘;当面试官要求他(她)用英语做一个简要的自我介绍时,他(她)居然瞠目结舌,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经笔者调研,这种现象在大学应届毕业生中普遍存在。
当然,这种令人痛心的现实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首先是在中学,应试教育所提倡的“高分即优生”的单一的评价标准无疑是导致“哑巴英语”现象出现的重要的直接的原因。在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的影响下,学校狂热地追求升学率,而学生则不惜牺牲本已有限的课余时间,舍弃兴趣爱好,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去争取笔试高分,以获得老师、家长以及周围同学的肯定和认可。他们完全忘了学习英语最基本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以口语交流为主)这一宗旨。这真不得不让人们为我们的英语教育感到悲哀啊!其次是在高校,高校对四、六级(或专业四、八级)通过率的过分重视无疑使其成为应试教育模式的忠实推行者和捍卫者,使教育迟迟不能使学生真正解放和受益。在有些学校,教师的工薪与学生的卷面成绩(或通过率)直接挂钩使得这一体系更加稳固。深受单一笔试成绩评价标准的毒害,承受着学校和家长双重压力的学生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如何通过笔头考试,如何拿高分上,而忽视了基本语言技能的训练。从而导致口语被荒废,怕犯语音、语调和语法错误被别人嘲笑而“欲言又止”,最后对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失去了信心。
三、解决“哑巴英语”问题的途径
语言不通显然是影响跨文化交流的最大障碍。英语作为当今世界的“普通话”,可以使人们与外界进行经济文化交往的愿望得以实现。“地球村”的发展和逐渐形成使人类的跨文化交往空前频繁,因此学习英语已成为时代的需要,国家的需要,市场的需要。
在英语学习和运用过程中,我们认识到“说”才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语言技能,比起书面表达,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更加紧密。比如跟“老外”的一般交流甚至在谈判桌和商务洽谈会上等等,我们都是将听到的、看到的或是想到的尽量准确快速地用语言传递给他人,以达到交际双方信息畅通的目的。那么,如何告别“哑巴英语”,使广大的学习英语者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呢?
(一)改革教育模式,彻底推行素质教育
事物都是在不断改革中发展的。根据新形式下的实际,改革现行教育制度,以适应时代和国家人才结构调整的需要,通过多元化的评定标准,来引导并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也不能流于形式,以防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尴尬局面。
(二)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语言本身就是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工具。所以,只要能灵活自如、恰当得体地用英语跟“老外”进行交流和沟通,那么,你学习英语的目的就达到了。千万不要错误地把考试拿高分、拿证书当成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
(三)打好语音基础,过好语音语调关
与众多英语学习者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以高分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或专业四、八级)的人都不敢开口说英语。究其原因,绝大部分人认为自己发音不准,语调难听,怕外国人听不懂,中国人嘲笑他。其实语音语调的知识是可以相对集中地学习的,因为它们的“量”(即英语中有关语音语调的规则和规定)是相对一定的。语音是语言给人最直接的有声印象,也是表意的基础,是任何语言学习者都不能忽视的一部分。语音包括元音和辅音。元音又可分为单元音和双元音,单元音又可细分为前元音、中元音和后元音,双元音又可细分为合口双元音和集中双元音;而辅音又可分为爆破辅音、摩擦辅音、破擦辅音、鼻辅音、舌侧辅音和半元音。简单地说,人们说话时声音的高低变化便是语调。同样一句话用不同的语调说出来,表达的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含义。语调可以帮助我们表达喜悦、忧伤、惊奇、懊恼、愤怒等不同的情感。语调还是我们说话时是否优美动听的关键。所以,声音抑扬顿挫、语流畅通、协调和谐在英语口语中显得尤为重要。英语中基本语调有两种,即升调和降调。但常用的语调还有“前升后降”。一般来说,一般疑问句和反意疑问句用升调(期待对方肯定回答的反意疑问句常用降调);陈述句和特殊疑问句用降调;选择疑问句用“前升后降”。在语音语调方面存在问题的英语学习者,应该花一段时间对自己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改和修正,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多加注意,争取彻底根治。
(四)不要怕犯语法错误
众多英语学习者不敢开口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怕犯语法错误。问题出在他们没有把握好口头交流中准确性与流利性的关系。所谓准确性是指语言使用者能够说出符合语法规则的句子;而流利性是指使用者口语表达自然顺畅。因为是口语,即只要对方能正确读取你想要传达的信息,那么你的交流就是成功的。所以,不要让烦琐的语法规则阻碍你口语前进的道路。还有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就是:就算母语是英语的人说话的时候也不一定能保证百分之百的符合语法规范。
(五)建立语料储备库,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
用一个本子,把平时接触到的地道的表达法、名言警句、优美的语段甚至名篇佳作等统统抄录到上面(形式可灵活多样),进行语料储备。经常读一读,对增加语料输入量和培养语感都是很有裨益的。值得一提的是,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做到大声和慢速两点。之所以要大声,是为了培养自己开口说英语的自信和勇气;之所以要慢速,是为了确保每个单词的每一个音节都发到位,做到不增删音节。大声慢速地朗读含金量高的语料不失为学习英语(特别是提高口语)很有效的一种方法。
(六)加强听力和其他语言技能的训练
“听”和“说”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听得多了,自然也就会说了;自己会说的,从别人口中出来时也没有听不懂的道理。除一些电视节目和VOA、BBC、CRI等广播节目之外,还可以试着听一些英文歌曲和看一些英文原声影片,这样可以将学习与娱乐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习热情。作为一门语言,英语的四项基本技能,即“听、说、读、写”,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尽管“听”跟“说”的关系最为紧密,但其他几个方面都会对“说”产生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比如说,广泛的阅读英文报刊杂志和文学原著,对培养语感,扩大知识面以及为口语交流提供素材和借鉴都有显著的作用。还要重视“潜语言”的学习,即学习一些说英语国家的基本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历史,地理,人文和社会习俗等),这样有利于更好地与外国人进行交流和沟通。
四、结论
对于英语四项基本技能的学习和掌握,笔者更赞同“听、说、读、写”这样的排序方法,而不是许多人坚持并践行的“读、写、听、说”的顺序。对于语言的学习,最终都要归结到“说”上来。能“说”并且能“说得好”应该是学习一门语言的主要目标。总之,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需要持之以恒的大胆练习。无论是什么理论,如果不与实践相结合并接受实践的检验,那么它的价值是体现不出来的。聪明的学习者总能在实践中比较各种方法的效果,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法无定法”,以上提供的根除“哑巴英语”的策略只是抛砖引玉,更多的有效的方法还有待学习者自己进一步摸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徐丹晖.语言艺术探索[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