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口清音唱新曲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kul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浩浩长江水,巍巍葛洲坝。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伴随着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的即将建成,宜昌市葛洲坝中学(原名葛洲坝第六中学、葛洲坝高级中学)站立在了它的身旁。葛洲坝,带给宜昌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带给葛洲坝中学以至高的起点和无数的光荣。这所创建于1981年的学校,历史不长,但成长迅速,作为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湖北省示范学校,一直都是优秀学子向往仰慕的学校。
  葛洲坝中学的校园,不大,但曲折有致;不显,却书香迷人。在这所宁静优美的校园里,有一支团结协作、积极向上、努力钻研、成绩卓越的教师队伍——语文教研组。多年来,语文教研组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用文化的力量浸润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致力于追求教育的本真,语文的本真,平凡踏实地书写了属于自己的教育篇章。
  朴素而隽永的课堂
  教育的本真是什么?是人的发展。语文的本真是什么?是语言文字文学,进而是寄托其上的文化。近些年来,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各种教学理念层出不穷。而宜昌市葛洲坝中学语文教研组,始终坚守着语文的本真,强调朴素地通过文字符号领会文本的内在意蕴,坚持让学生“沉潜”其中,让文化的魅力从文字出发,淌进学生的心田。
  教研组长、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陆美娟老师就是朴素课堂的倡导者、践行者。自2000年接过学校语文教研组长的重担后,她牢记语文特级教师刘余庆老师、原语文教研组长张海关老师的叮嘱,立足于建设一支务实的语文队伍,在研读文本、构建朴素课堂上下功夫,倡导全组教师“沉静”于文本,帮助青年教师阅读文本、解读文本、传达文体。在她的课堂上,你看不到花哨的技巧、令人眼花缭乱的多媒体展示、无病呻吟的拓展,有的只是对语言文字的涵咏,和学生一道读书的宁静与自得。陆老师总是以学生的体验为起点,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终点,用文本中关键词句段落引领学生挖掘作品蕴含的历史文化的民族的审美意义,共赏语文之美。因此,一条耳熟能详的《项链》“串”出了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美和莫泊桑小说的独特魅力;一次《梁任公先生的演讲》,学生牢牢记住了“短小精悍”的别致,烙下了“公无渡河!公竟渡河!”的情感印记;一次枯燥甚至有些艰涩的《宇宙的未来》之旅,学生竟在文字中生出了神奇的想象翅膀,漫游于无尽的空间与遥远的未来。语文课堂在文本的解读中,呈现了语言文字、思维活动、人类精神气质的共同表达。
  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在共同的教学理念下,语文组各位老师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教学风格:万青春老师的掷地有声、伍红春老师的温厚儒雅、黎纯老师的理性剖析、王小晓老师的亲和轻松、罗义芳老师的激情豪放,甚至有了50后的厚实、60后的严谨、70后的大方、80后的张扬的时代特征。于是,学生学会了在字里行间与文本对话,学会了“慢慢地走啊,欣赏”。于是,课堂上有了对“信夫”和“信也”的推求,有了《我与地坛》诵读时的潸然泪下,有了“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会老去”、“南国山径孤芳去,唯余天地一暖暖”这样精妙的现代诗歌鉴赏微博。朴素的课堂,留在学生心灵上的印迹却是隽永的。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对语文课堂本真的执着追求,在老教师的带领下,在这个20名语文教师组成的团体里,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屡获佳绩。2004年,凭借对《道士塔》文本的深入解读,谭小红老师荣获了湖北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第一名;2008年又以对《梦游天姥吟留别》的精妙解读和表达,一举夺得湖北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第一名,并由此获得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杨帆老师获省优质课(录像课)一等奖,刘军华老师、李红霞老师分别荣获省优质课竞赛三等奖;2011年在学校举办的青年教师五项全能竞赛活动中,曹诗芹老师一人以勇夺三项第一名的骄人成绩夺得总冠军。
  素淡而执着的教研
  葛洲坝中学语文教研组现有教师20人,其中高级教师11人,省级以上优秀学科教师3人,市优秀学科教师2人,宜昌名师2人,市学科带头人1人,具有研究生学历3人,是学校的最大科组,也是每年都被评为“优秀”的科组。“优秀”源于课堂朴素的坚守,还来源于素淡执着的教研。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在葛洲坝中学的每一个语文教师的心里,教研不是领导安排的任务,不是晋级的阶梯,而是一种习惯,是教育生命的必需。
  在新课程改革教学实践中,语文组教师对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进行了深入思考。自从《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每位教师每年都以集体学习和自我学习的方式不断学习领会其精神,在省论文评比中,《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走进深度语文》《关于生成与预设的一点思考》等几十篇论文获一等奖。老师们在学习和研究中,逐渐形成这样的共识:语文课既要重视语文的实用价值,也要注重语文的文化教养功能,语文学科就是要对人进行长远的、精神层面的,而非短视的、功利性的教育;对学生而言,注重语文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就是要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征,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实践中;对教师而言,就是要把教育做踏实,做扎实,要用心研究教学方法和策略,深入地思考,也使学习的成果《更新,语文教师发展的活水》《教师的性别角色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先学后教对教师的新要求》等一系列文章在语文核心期刊发表,使素淡的教研散发出清雅的花香。
  在执着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同时,语文组对课堂教学方式不断地改革。“学生自己给自己上新课”的方式变革,小组合作探究,学生思维活跃、讨论热烈、表达主动;“分步达标教学法”在“学生自己给自己上新课”的基础上提炼升华,以学生的自学为起点,自主解决学习中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逐步将学习推向深入;以师生共同归纳为收结,让思想站到更高处:语文教师执着地行走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前列。
  与此同时,以课题为抓手,促语文教师快乐地成长。语文组积极承担了国家、省、市级“十五”、“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研究。陆美娟老师主持的课题《诗歌教学及考试评价研究》《课外书籍对语文教学影响的研究与实验》《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资源网络的互补互动》均已顺利结题,并因“指导思想明确,研究重点突出,研究过程意识强,自觉贯穿新课程理念”而受到课题组专家的好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语文组积极利用地方资源优势,紧紧依托葛洲坝、三峡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资源,开展了“让三峡成为鲜活的语文课程资源”的研讨,并把它作为校本课程固定下来,成为我校独具一格的教育特色。
  简素而快乐的生活
  生活在葛洲坝中学,生活在语文教研组这个大家庭里,是所有语文人最幸福的事情。在课内,语文教师追求一种朴素的课堂形式;在课外,语文教师享受着最简单却快乐的生活。
  排球场上,你可以看见语文教师跃动的身影;学校文艺汇演,你可以听见语文教师嘹亮的歌声。每到季节更替,就是语文组这快乐家族的出发之时。寻访枝江的万亩桃花,对话百里洲的白沙细浪,在泗溪的山谷中寻幽探胜,在鸣凤山上畅叙幽情,“信可乐也”。不仅如此,语文组的老师们还个个身怀绝技,有的能歌善舞,有的能言善辩,有的能喝一斤绝不喝八两,有的善演小品,有的善说相声。马家秋老师在今年学校春节晚会上表演的魔术《撕报纸》,直接走在了央视春晚“首发”的前面;李海峰老师的小品《又见白云黑土》被选拔到市局进行表演。厉害吧!
  生活即语文。享受着生活的乐趣的老师们,又把快乐带给了学生。老师们将自己简素的生活观写成文字,在学校文学刊物《葛洲潮》上进行交流,向学生传达生活的真正意义,并内化为他们自觉的追求。
  也许,教学应该是这样吧,让学生接受的不仅是知识,更是生命的感动与感悟!
  也许,教育应该是这样吧,让彼此交融,并成为各自生命最重要的部分。
  也许,教育应该是这样吧,朴素、素淡、简素而隽永、执着、快乐!
  
  谭小红、陆美娟,湖北宜昌葛洲坝中学语文教师。本文编校:覃少平
其他文献
大纲规定,中学生要“有一定的写作速度”,在练习基本功的同时,要突出一个“快”字。著名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更明确地提出了快写的具体要求:“下笔千言,倚马可待”。因此,笔者以为,中学生作文应重视快写,这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我们正处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事物发展快、生活节奏快、观念更新快、信息传递快是其显著特点。一切都在快,一切都要求你以快制快。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面对千变万化的新动态,如果你不能
初中语文课程改革已历经10余年的路程,走出教改之初矫枉过正时的热热闹闹,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逐渐回归本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逐渐成为教师追求的终极目标。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钟启泉),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成了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指标。可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难免会走进一些误区,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下面我将对此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实践介绍相应的策略。  
诗歌,是人类最早的文学形式。“诗言志,诗言情”,人们可以通过诗歌来反映生活,抒情言志,可以用诗歌来进行“人文”与“科学”方面的教育,培养立身处事、济时应变的能力。正因为如此,诗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主流,诗歌教学也成了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孔子提倡诗教,唐宋时期以诗赋取士……诗歌教学向来深受国人重视。然而,曾几何时,诗歌教学被淡化了。尽管中小学语文课本上选了一些诗歌作为点缀,然而教师与学生都没
格非,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发表成名作《迷舟》,从此以“叙述空缺”而闻名于“先锋作家”之中。先后出版有长篇小说《敌人》、《边缘》、《欲望的旗帜》、《人面桃花》(第一部)、《山河入梦》(第二部),小说集《迷舟》、《唿哨》、《雨季的感觉》等。1995年出版有《格非文集》(三卷)。此外,还出版有《小说艺术面面观》、《小说叙事研究》、《格非散文》等。作品被翻
巍巍云台,蕴育着芬芳桃李;滚滚黄海,澎湃着品牌教育。  在“东海第一胜境”江苏省连云港市,成熟而又年轻的连云港外国语学校正是春花烂漫,万紫千红。这是传承文明的校园,莘莘学子的青春在这里开花;这是书香浸润的馨园,梦想的种子在这里发芽;这是一所开放的学校,国际化办学视野在这里得到了拓展。  2000年,独立建制的连云港外国语学校沐浴着新世纪的曙光顺势而立;2007年,连云港外国语学校与历经了34年积淀
情境教学,我们教育人并不陌生。特级教师李吉林历经2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创立了“情境课堂”。走进“情境课堂”,这儿洋溢着“美”、荡漾着“情”、贯穿着“思”,孩子们去感受、体验、想象、操作、表达、展示、创造,享受着童年学习的幸福。  多年来,我们老师都在学习和实践着“情境课堂”。近来,笔者有幸参加了灌南县初中课堂教学视导检查,听看了18节课,写下了18节听课手记。在课堂教学深入改革的今天,我们课堂教学
一.比喻不仅仅是修辞方法  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方法,从小学到中学的语文教学活动中都会涉及到。在常人眼中,它也仅仅是修辞方法而已,它的作用只在于使语言由抽象变得形象,由枯燥变得生动,由深奥变得浅近而已。其实,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在人类的交际活动中,比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方法,它更是一种思维的方法,它要求人们思考时由此及彼,连类而及,着力发现不同事物的相似点。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比喻作为载体,人类的思维会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母语教学的传统学科,其基础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自高考制度恢复以来,社会、学校、家庭片面追求升学率,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被人为地“赶”上了应试教育道路,缺失了人文性,没有了审美感。好在有一批有历史责任感的语文教育专家,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突出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审美性,强调了语文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活性。自是,语文教学天地一片宽阔。单从语文教学课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退却是沙洲。在江苏省的东南端,在万里长江入海口,在东海和黄海交界处,有个美丽的小城——启东。万里长江带来的泥沙在这里沉积,形成了大片的沙洲和滩涂。江苏省启东市汇龙中学就坐落在这片号称“东方第一”的南黄海滩涂上。潮来烟波浩淼,潮退碧野纵横,优美的自然环境赋予了这所全国绿色学校特有的灵韵。如果说启东市汇龙中学是一只美丽的贝壳,那汇中语文组就是贝壳里一颗闪闪发光的珍珠。  一.概述:
追问是教师在学生回答结束或过程中,为了学生能正确、完整且深刻地理解课文,对其进一步提问的互动措施。有效地追问是激趣、质疑、探究的很好途径,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更深入地走进文本,提高课堂效率。精彩的追问建立在教师自身对文本潜心钻研的基础上,体现着教师的智慧和学识。那么,怎样进行有效地追问呢?我认为一定要把握住追问的恰当时机。  一.因势利导 寻根追问  “课堂教学就是即席创作”,是师生智慧火花的闪现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