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播桃李三千圃 秋盼硕果满神州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k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七中,学苑华堂。北毗磁镇古渡,南挽三峡广场,西聆歌乐灵音,东襟嘉陵碧浪。书院东川忆洪崖叠翠,民主沧白铸督堂流芳。振翮腾空,播撒辉光,二百五十载光阴流转,成千上万名中华栋梁。学校始建于1758年(清朝乾隆23年),至今已度过二百五十余个春秋,曾八易校名,四迁校址,她是重庆市办学历史最悠久,文化底蕴最厚重的一所名校。
  时光流转,朝代更迭,无论是“古文”、“国文”“国语”还是今天所说的“语文”,名称在变,但语文学科教育的本质亘古不变。语文是厚德载物、花儿盛开的大地,是自强不息、飞鸟翱翔的天空,是一条由盘古向未来不息奔腾的河流,浓缩着人类文明演进的深厚内蕴,而语文教师就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传递者,教育田垄上挥汗耕耘的农夫。通过语文人的努力,学生不仅拥有了语文的底子、血脉,还有了一份自己民族的记忆,从而成为一个个思想丰盈,人格健全,目光如炬的大写的“中国人”。所以,我校各个时期的语文组,无论是在百年沧桑的古老书院中,还是在日新月异的教学改革中,都扬起了一面勤奋求实、钻研进取、团结创新的猎猎大旗。
  重庆七中语文组伴随着学校在上个世纪末掀起的跨越式发展的浪潮,在语文前辈张绍文研究员、吴波校长、周富道老师、牛希麟老师的带领下,全体语文教师励精图治,躬耕教坛,深入挖掘和整理了重庆七中悠久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为创建重庆七中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立下了汗马功劳,编辑出版了《重庆七中传统文化读本》《重庆七中科学精神读本》等校本教材。同时他们还言传身教,用渊博的学养、崇高的人格、精湛的教艺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才俊,有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语文教研员钱金涛同志、重庆市沙坪坝区教委副主任马骁同志,以及活跃在各条战线上的众多精英。
  今天,在新课程改革的东风下,这个团队在重庆市名师、研究员刘少鸾,教研组长游贤合、赵军红的带领下,秉承尚志、求实、勤学、尊师的校训,贯彻学校的“学生至上,育人为本,为未来育人,育未来有用之人”的教育理念,继承语文组追求语文教学过程的诗意、唯美、实用、创造和感动的传统,形成了“因人施教、群芳竞艳,诗意人生、轻松课堂”的语文教学特色。目前,语文组在学校是一个最庞大的、最具实力的学科组,在职在岗教师共60余名,其中,研究员2人,高级教师30余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6人,是一个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老中青结合的教师群体。学校语文组除了有主持全面工作的邓宏校长、主管教学工作的林豫副校长之外,还有著述颇丰、富有人文情怀的刘少鸾老师,睿智深刻、风趣幽默的郑明春老师,激情四射、善于引人入胜的杨卫东老师,才思敏捷、能言善思的曹旋老师,以及王春玲、杨隽、田维、赵军红、张静、张晓风、吴昌兰、唐小洁等一大批风格突出、教学严谨、成效显著的青年教师。在这样的团队中,老教师以其丰富的经验,无微不至的关怀,促使中年教师百舸争流,青年教师不甘人后,女教师以靓丽的风采点缀着为人师表的光辉形象,男教师则以沉稳的步伐竖起顽强拼搏的伟岸风帆!全组同仁以人文关怀为主线,积极开拓,不断追寻卓越人生,努力让学生因语文学习而生活更加绚烂。长期以来,逐步形成了一支专业素质过硬、教学成果丰硕、师德师道优良的教师队伍。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历年来,重庆七中始终以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为工作重心,由此,语文组是吸纳新生人才最大的团队。“江山代有才人出”,这大大地充实了语文组的力量,为这支不断壮大的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注入了青春、阳光、梦想和激情。从师如参禅,从师如悟道,年轻教师的成长与否,选择师道这条路成功与否,首先在于是否入得这个门。所以对年轻教师的导引和再教育是每年语文组工作中的头等大事。
  我们深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语文组的资深教师根据每个年轻教师的性格特点和各自的专长,继承“结对子”老带新的传统,通过“引路子”、“压担子”、“搭台子”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一年入门,二年合格,三年成骨干。加之我校开展的“名师工作室”“青年教师岗培班”等特色培训活动,无疑有利于年轻语文教师形成正确的职业认同感,融入语文组。在组内名师的培养下,为师的品质、德行渐渐被年轻教师接受、认同、融合,从而提升为人生追求的境界。他们凭借自身年轻的勇气和青春的干劲,品教学,炼师德,读经典,固基础,大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升45分钟的课堂效率,在教学中摸索,在挫折中成长,在探讨中提高,一朵朵热情绚烂的奇葩正在重庆七中语文组接连绽放。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沙坪坝区是重庆市最早进入初中课改实验的地区之一。十余年来,教师们精诚团结,不断摸索,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校“未来教育”理念和学生实情的新路子。强化教师的学习和反思,用最前沿的教学理念来变革传统的教学;加强年级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力度,提倡资源共享;注重教学研究,针对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总结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曾多次为其他学校展示备课活动现场,也多次到重庆市的酉阳、奉节、巫山、巫溪等地区传授经验。
  2010年下半学年,在国家高中课程改革精神的指引下,胸怀大志、充满蓬勃生命力的七中语文人,开始了他们改革中的探索。作为最晚一批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省份,七中语文人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和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个颠覆传统的改革,如千钧的重担,重重地压在所有语文组教师的肩上,因为他们是新航程的引导者,是局面的打开者,是改革的尝试者,当然也有可能成为失败的承受者。在这种信心不足、理论欠缺、经验匮乏的课程改革背景下,全体语文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感悟、提升,激发教学改革的热情。
  新年伊始,重庆七中语文组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抓学习、强素质,抓课改、促发展”的思路,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一方面组织开展“东川新课改大讲坛系列讲座”活动,系统组织课程改革理论、经验学习,突出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竞争力,另一方面对课程改革先进示范区及先进示范校进行实地考察,大力加快语文学科课程改革实施进度,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建设课程改革样板科目教学,为创建一流优质品牌高中尽我们语文组最大的力量。
  全组教师乐学勤耕,善采百花,从中央教科所专家“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的建立”的报告中,从西南大学教授“基于学习者立场的教学反思”的讲座中,丰富思想,吸纳教育改革前沿的新成果,建构新知识,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转化为课堂教学行为,进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高一年级田维老师的《祝福》一课,丁僖老师的《老人与海》一课,在重庆七中召开“重庆市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样本区县和样本校建设工作推进会”中受到专家和同仁们的一致好评。
  借课程改革之东风,扬人文精神之大旗,语文组诸位教师正以废寝忘食的精神迎接课程改革,努力创新高效率的新型语文教学模式。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语文组是一个团结向上,不断进取的团队,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近来年,全组语文教师先后参与了多个课题研究,如国家级课题《初中语文学业与升学考试命题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学语文课的文学启蒙教育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有效教学经验建构的教师成长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条件下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市重点课题《中小学“固本铸魂·整体育人”实施研究》、 市级课题《审美阅读心理研究》、《初中学生文学审美素养培养研究》;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有刘少鸾老师主持开设的“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解读”,游贤合老师开设的“《重庆七中赋》解读”,赵军红老师开设的“播音与主持”,曹旋和杨立老师开设的“影视鉴赏”,田维老师开设的“中国古典名著解读”等;人人笔耕不辍,编著(合著)教育教学论著多部,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多名教师曾先后荣获国家级、市区级赛课大奖。钟小勇老师在全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大赛中执教“《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人物描写”荣获国家级一等奖,曹旋老师在重庆市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荣获高中一等奖,赵军红《爸爸的花儿落了》获市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我的母亲》获全国“语文报杯”二等奖,章翼老师在全国青年教师教学录像大赛中执教《致橡树》荣获市级二等奖,田维老师在重庆市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中执教《写出人物的神韵》荣获一等奖,张静老师在重庆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大赛中执教《老王》荣获二等奖。同时指导学生开办“触点”文学社,一群群文学雏鹰从这里起飞,经常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征文比赛,奖级高,获奖人数多,多次荣获市优秀组织奖。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百年七中,悠久的历史,无尽的挑战,塑造了实力雄厚的重庆七中语文组。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组内全体同仁,正昂首迈步,向新的目标奋勇前行。
  
  游贤合,刘少鸾,重庆市第七中学语文教师。本文编校:剑 男
其他文献
现在,无论是在高考阅卷场上,还是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都存在着一个令人很尴尬的事实——学生写不好议论文。主要表现为思想幼稚偏激,思路打不开,堆积素材,分析不够深入,认识高度上不去等。于是,有人认为现在的高中生大多养尊处优,不问世事,对生活和人生的艰辛体验不深刻,大脑里缺乏深刻的思想和辩证法,所以写不好议论文。笔者认为,这样的说法也许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该成为我们语文教师推卸责任的托词。实际上,问题主
语文课堂教学首先要求执教者的心里要有“学贵在疑”的基本思想,并把这个基本思想贯穿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具体说来,就是如何设计课堂提问。关于提问,我认为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课堂设问的科学性    课堂设问的科学性,指执教者首先要了解教学对象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教育对象的生活阅历、生活经验,情感体验,认知能力及水平,根据教学文本的材料实际,系统地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疑问,达到通过课堂问题的
确定今天的题目,我头脑里首先想起我两次上庐山的经历。庐山在中国的江西九江,是非常著名的风景胜地。第一次去是1991年,我记得庐山上的别墅很多,大多是民国时期的建筑,建筑风格是一个小联合国,什么风格都有;第二次是前几年去的,留下的印象仍然是房子,十年之间庐山上冒出来好多新的房子,新房子的主要特点一个是大量使用新型材料,另一个特点就是丑陋和平庸。大家一定注意到了,我的两次庐山之旅,说的是山上的房子,没
我们正处在信息社会之中。眼下,从“校校通”到“班班通”,从“远程教育”到“农远工程”,我国的基础教育网络建设正快速发展。伴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浪潮,教师接受现代教育技术的热情空前高涨,多媒体技术正被广泛用于课堂之中。  毋庸置疑,较之其他教学手段,多媒体有其无可比拟的优点。它利用计算机对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以图像的魅力、音效的张力、视频的魔力呈现一个个独特而精彩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做了明确要求:扩大学生阅读面,提高学生阅读品位,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但从高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学生由于学业繁重,各科作业训练量大,几乎无暇书山一览,开卷一阅。再加上语文教学本身是一种渐进积累,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如数理化训练讲解时效性强,所以一般情况下都不太重视语文学科,语文被认为是“大科中的小科”。而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则更是被边缘化,几乎处于
《散步》入选中学课本感动了多少读者,不仅是因为它真实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责任”,而且它平易朴实、内涵丰富、耐人寻味的语言中闪烁着人性美的光辉,也让读者百读不厌。品味文中的语言如同吃橄榄一般,越嚼越觉得有滋味。笔者在教读这一课时感到文章开端的第一句话就值得细细咀嚼。  文章的开端是这样写的: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看似平常的一行字不仅向读者传达了“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马克思指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笔者认为,语言的外部特征是语言的外壳,剥开“语言的外部特征”这一外壳,就能触摸到作者的思维脉络,感受到作者深挚的情感,领略到作者深邃的思想。语文教学从语言的外部特征入手,能够回归语文本真,使语文教学真正具有“语文味”,从而真正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台湾著名作家、诗人余光中先生在《逍遥游》后记里曾说:“我倒当真想在中国文字的风火炉中,炼出一颗丹来。我尝试把中
中国园林艺术运用“造景”法,曲径通幽,引人入胜。记叙文要写得耐看,也可以参考园林艺术,在体式完备的基础上设计波澜。“文似看山不喜平”,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为此,可采用如下四对策略来使文章跌宕多姿。  一.悬与决  障景,是在游览路径上或景点上设置山石、照壁和花木等,挡住视线,从而吸引游人游兴的造景手法。《红楼梦》里,大观园的布置:“开门前去,只见一带翠嶂挡在前面……”贾政道:“非此一山,一进园中所有
霉运复霉运,坎坷复坎坷。   王勃自16岁“对策高第,授朝散郎”,到27岁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12年间,一遭贬斥,逐出沛王府;一杀官奴曹达,死罪当诛,遇赦除名,几乎未过几年消停日子。   王勃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号文中子。父亲王福畤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王勃家学深厚,六岁善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世所瞻目,誉为神童。任朝散郎时,曾作《东岳颂》《乾元殿颂》,以献阙下,深受朝野
如何提高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水平及在考试中正确翻译文言句子?笔者认为讲规律,给钥匙,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但是光学规律还不够,还必须尽可能地多读作品。这里笔者只谈在注重词句、掌握规律方面的看法。  首先,应该落实什么词汇,传授什么规律,笔者觉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  词汇方面要重视常见的文言词。一般地说,文言词汇大都是单音、多义的,它们往往成了现代汉语中的词素,一个这样的词素又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