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叫刘翔,1983年7月13日9点28分以9斤重的体格呱呱坠地。当时普遍流行的一种取名方法是取单名、姓随父亲,再在名字里添上一个母亲的姓。我父亲叫刘学根,母亲叫吉粉花。按照这样的道理,我原本应该叫“刘吉”。显然,这个看似吉利的名字,因为与“留级”发音完全一样,被父亲极力否决掉。
在我印象中,我觉得自己是个需要表扬和鼓励的人,从小到大这都是我获取信心与动力的源泉。但成绩平平的我很难靠学习得到赞美,然而那时我并不甘心被忽略掉。记得在一次小学班干部选举中,我很想当个“官”,我知道“班长”和“学习委员”等官职和我沾不上边,就很识时务地自荐“体育委员”。但我除了是个子高高的小竹篙外,各方面都太不起眼了,根本没有“官相”,最终我没有得到这个机会。
现在回想起来,这毕竟是件小事,但父亲当时鼓励我的那句话却至今难忘:“要想改变偏见的目光,就让自己变得耀眼起来!”在父亲的潜意识里,觉得我搞体育说不定能耀眼起来,但母亲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说到发急了,就“机关枪”似的冲着我爸嚷:“你想金牌想疯了,你有本事自己去拿呀!你让翔翔吃这份苦干什么?”
但父亲对儿子禀赋的判断无疑是对的,在区少体练了短短三年后我就顺利地升入了市少体,主练跨栏项目。然而,市少体的集体生活差点掩埋掉我的田径之梦。那时我是寝室年纪最小的,加上平时又不太爱说话,很快就沦为被欺负的对象。年纪大的室友每次训练回来,就会叫一声:“来,给我放松放松!”我就得上前,帮他按肩捶腿。到了后来,由于我成绩冒尖很快,又不怎么和别人一起疯玩,所以矛头似乎都集中到了我身上,大家都以拿我“开涮”为乐。有人会专门把我的自行车轮胎戳破,也有人会在我被子上浇水,有时候大家说好玩“世界大战”,但其实他们都约好了要一起来捉弄我,最后总是大家“叠罗汉”,而我总是被压在最下面的一个。最过分的一次,是一个大我两岁的师兄,在一天早上,竟然把我的牙刷浸到小便池里!
那时候,我一周才回家一次,我嘴上虽不说,但家里人都察觉到我过得很不开心。父母就背着我去体校向年纪小的同学问明情况,然后每周等我回家就在饭桌旁给我讲一些为人处世的建议。但这种被其他队员欺负的状况一直没得到改善。
一个周日,父亲开车送我去市少体校,见我闷闷不乐,他手里打着方向盘转过头看了我一眼,问我:“刘翔,你老实告诉爸爸,你是不是不想去?”我没有回答,只是眼含期盼地望着父亲,半晌才吱声:“你肯让我放弃训练吗?”
其实话一出口,已经表明我不想呆在市体校的决心。但我知道,那个时候,我文化课已落下好多年,只有体育这条出路了。爸爸只要坚持让我呆在市体校,我就只能毫无反抗地继续忍受现状。
最终,父亲把我从体校转到了宜川中学,父亲对母亲道出良苦用心:“刘翔成才固然重要,但成人是前提。孩子继续在被压抑的环境中硬忍下去,对他的成长没有好处,反而会造成一定的伤害,甚至留下心理阴影。不如退一步,换换环境,让他缓一下,去普通中学上学读书。”
父亲的开明让我很感激,我在心中暗暗鼓劲:一定要為父亲争气!在宜川中学读书的一年多时间里,我每天6点起床,上午上课,装着满脑袋的题目头昏脑涨地去吃午饭,下午就回到区体校顾宝刚教练那儿去训练。这一练就练到傍晚六七点钟,训练完,人已经东倒西歪了。回家洗完澡,差不多晚上8点钟,这才开始做功课。让人欣喜的是,在宜川中学读书的日子里,我的文化课没落下,专项也没有荒废,比赛成绩不降反升。
宜川中学的这段岁月,对十五六岁的我来说,可以说是成长途中的一处心灵港湾。也正是父亲的这次“曲线战术”让我等到了孙海平教练的垂青,才会有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令世界瞩目的金牌,才会有2006年7月11日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上12秒88新世界纪录的诞生。
在我成长境遇中最困难、最想脱离压抑环境时,父母无比体谅的“缓一缓”,让我拥有了“柳暗花明”的新世界,让他们拥有了一个“先成人后成才”的儿子。我想,我们彼此都是幸福的!(来源:《家庭》)
在我印象中,我觉得自己是个需要表扬和鼓励的人,从小到大这都是我获取信心与动力的源泉。但成绩平平的我很难靠学习得到赞美,然而那时我并不甘心被忽略掉。记得在一次小学班干部选举中,我很想当个“官”,我知道“班长”和“学习委员”等官职和我沾不上边,就很识时务地自荐“体育委员”。但我除了是个子高高的小竹篙外,各方面都太不起眼了,根本没有“官相”,最终我没有得到这个机会。
现在回想起来,这毕竟是件小事,但父亲当时鼓励我的那句话却至今难忘:“要想改变偏见的目光,就让自己变得耀眼起来!”在父亲的潜意识里,觉得我搞体育说不定能耀眼起来,但母亲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说到发急了,就“机关枪”似的冲着我爸嚷:“你想金牌想疯了,你有本事自己去拿呀!你让翔翔吃这份苦干什么?”
但父亲对儿子禀赋的判断无疑是对的,在区少体练了短短三年后我就顺利地升入了市少体,主练跨栏项目。然而,市少体的集体生活差点掩埋掉我的田径之梦。那时我是寝室年纪最小的,加上平时又不太爱说话,很快就沦为被欺负的对象。年纪大的室友每次训练回来,就会叫一声:“来,给我放松放松!”我就得上前,帮他按肩捶腿。到了后来,由于我成绩冒尖很快,又不怎么和别人一起疯玩,所以矛头似乎都集中到了我身上,大家都以拿我“开涮”为乐。有人会专门把我的自行车轮胎戳破,也有人会在我被子上浇水,有时候大家说好玩“世界大战”,但其实他们都约好了要一起来捉弄我,最后总是大家“叠罗汉”,而我总是被压在最下面的一个。最过分的一次,是一个大我两岁的师兄,在一天早上,竟然把我的牙刷浸到小便池里!
那时候,我一周才回家一次,我嘴上虽不说,但家里人都察觉到我过得很不开心。父母就背着我去体校向年纪小的同学问明情况,然后每周等我回家就在饭桌旁给我讲一些为人处世的建议。但这种被其他队员欺负的状况一直没得到改善。
一个周日,父亲开车送我去市少体校,见我闷闷不乐,他手里打着方向盘转过头看了我一眼,问我:“刘翔,你老实告诉爸爸,你是不是不想去?”我没有回答,只是眼含期盼地望着父亲,半晌才吱声:“你肯让我放弃训练吗?”
其实话一出口,已经表明我不想呆在市体校的决心。但我知道,那个时候,我文化课已落下好多年,只有体育这条出路了。爸爸只要坚持让我呆在市体校,我就只能毫无反抗地继续忍受现状。
最终,父亲把我从体校转到了宜川中学,父亲对母亲道出良苦用心:“刘翔成才固然重要,但成人是前提。孩子继续在被压抑的环境中硬忍下去,对他的成长没有好处,反而会造成一定的伤害,甚至留下心理阴影。不如退一步,换换环境,让他缓一下,去普通中学上学读书。”
父亲的开明让我很感激,我在心中暗暗鼓劲:一定要為父亲争气!在宜川中学读书的一年多时间里,我每天6点起床,上午上课,装着满脑袋的题目头昏脑涨地去吃午饭,下午就回到区体校顾宝刚教练那儿去训练。这一练就练到傍晚六七点钟,训练完,人已经东倒西歪了。回家洗完澡,差不多晚上8点钟,这才开始做功课。让人欣喜的是,在宜川中学读书的日子里,我的文化课没落下,专项也没有荒废,比赛成绩不降反升。
宜川中学的这段岁月,对十五六岁的我来说,可以说是成长途中的一处心灵港湾。也正是父亲的这次“曲线战术”让我等到了孙海平教练的垂青,才会有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令世界瞩目的金牌,才会有2006年7月11日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上12秒88新世界纪录的诞生。
在我成长境遇中最困难、最想脱离压抑环境时,父母无比体谅的“缓一缓”,让我拥有了“柳暗花明”的新世界,让他们拥有了一个“先成人后成才”的儿子。我想,我们彼此都是幸福的!(来源:《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