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要注意以下几方面:课时教学内容要适量;教学要有趣味性;要合理设置教学情境;课堂教学要踏实,抓好双基。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 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 教学效果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在教学中怎样把关注点完全放在学生的身上,使学生真正成为课改的受益者是教师应该关注和探究的重要问题。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因此,在教学中注重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结合教学实践,我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谈谈点滴体会。
一、课时教学内容要适量
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不要过多。现在小学一节课的时间一般是40分钟。研究表明:7-10岁儿童连续注意时间约15-20分钟,老师们上课一般讲课都是控制在20分钟左右,其余时间用来师生互动或指导学生完成课堂书面作业,以巩固学习效果。由此可见,一节课真正的教学时间是20分钟,其余的时间是用来巩固学习效果和帮助个别接受能力稍慢的学生加深当堂课所学内容的印象。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学的内容就不宜过多,教学内容安排得过多只能使学生学习得很疲惫,从而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热情,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容易导致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
二、趣味性教学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具有趣味性,才能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全神贯注,积极参与。在小学低年级段,学生的年龄还很小,他们的自控能力不强,上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不持久。因此上课有没有趣味,已成为他们愿不愿意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学生主动参与是他们的自主行为,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不可能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创设游戏化情境教学,是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的重要手段。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上,适当运用游戏和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心理特点,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游戏时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身心潜能,从而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应让学生在游戏的学习情境中,发现并掌握所学知识,同时渗透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情境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的关键处巧设疑问,使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这时教师加以点拨、指导,才能一触即发地驱动思维活动,使他们自觉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教学“9加几”时,安排口算比赛,出示以下数字:加数2、3、4、5、6、7、8、9,得数11、12、13、14、15、16、17、18,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得数的个位与加数有什么关系?”当学生发现得数的个位数比加数少1后,教师趁势提问学生:“少了的1跑到哪里去了?”学生说跟9凑成了10。谜底揭开了,学生恍然大悟,学习兴趣倍增,并且很快从凑10法中悟出“9加几”的特殊规律。
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创设故事性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低年级的学生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的世界里,他们很爱听大人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新教材上设计了很多故事化的情境图,教师要善于利用。在每次上新课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自编一段故事,配合漂亮的挂图,从讲故事开始,再进行一组富有启发性的提问,导入新课。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兴趣,并自觉、自愿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够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精心设计知识的呈现形式,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探索的时空和机会,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四、活跃的课堂气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
课堂气氛要活跃。没有活的课堂气氛,就不会有活的思维。学生思维活跃程度的高低是衡量学生是否主动参与的标志。虽然思考也需要安静,可低年级段的学生更愿意在辩论中思考,在辩论中使自己的思维清晰。低年级的学生总愿意把问题摆出来辩论,哪怕是很小的一个问题,他们也会争论不休。在辩论中,他们对问题的认识会更加清晰,特别是得到老师的肯定后。因此,不要认为上课时学生辩论一下就是影响纪律。当然这里也要有个“度”的问题,需要老师把握好。
五、教师要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节课
教师上课要实。要让学生实实在在学好基础知识,练好基本功。在任何时侯都不能丢掉双基。每一节课内容不多,知识的学习也不是很难,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测量、计算,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和辨别能力。任何知识的获得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因此要让学生很好地掌握每一节课的新内容,确确实实学好新知识。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 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 教学效果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在教学中怎样把关注点完全放在学生的身上,使学生真正成为课改的受益者是教师应该关注和探究的重要问题。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因此,在教学中注重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结合教学实践,我就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谈谈点滴体会。
一、课时教学内容要适量
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不要过多。现在小学一节课的时间一般是40分钟。研究表明:7-10岁儿童连续注意时间约15-20分钟,老师们上课一般讲课都是控制在20分钟左右,其余时间用来师生互动或指导学生完成课堂书面作业,以巩固学习效果。由此可见,一节课真正的教学时间是20分钟,其余的时间是用来巩固学习效果和帮助个别接受能力稍慢的学生加深当堂课所学内容的印象。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学的内容就不宜过多,教学内容安排得过多只能使学生学习得很疲惫,从而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热情,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容易导致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
二、趣味性教学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具有趣味性,才能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全神贯注,积极参与。在小学低年级段,学生的年龄还很小,他们的自控能力不强,上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不持久。因此上课有没有趣味,已成为他们愿不愿意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学生主动参与是他们的自主行为,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不可能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创设游戏化情境教学,是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的重要手段。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上,适当运用游戏和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符合小学生好奇,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心理特点,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游戏时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身心潜能,从而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应让学生在游戏的学习情境中,发现并掌握所学知识,同时渗透思想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情境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的关键处巧设疑问,使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这时教师加以点拨、指导,才能一触即发地驱动思维活动,使他们自觉地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教学“9加几”时,安排口算比赛,出示以下数字:加数2、3、4、5、6、7、8、9,得数11、12、13、14、15、16、17、18,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得数的个位与加数有什么关系?”当学生发现得数的个位数比加数少1后,教师趁势提问学生:“少了的1跑到哪里去了?”学生说跟9凑成了10。谜底揭开了,学生恍然大悟,学习兴趣倍增,并且很快从凑10法中悟出“9加几”的特殊规律。
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创设故事性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低年级的学生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的世界里,他们很爱听大人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新教材上设计了很多故事化的情境图,教师要善于利用。在每次上新课时,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自编一段故事,配合漂亮的挂图,从讲故事开始,再进行一组富有启发性的提问,导入新课。让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气氛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兴趣,并自觉、自愿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够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精心设计知识的呈现形式,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探索的时空和机会,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四、活跃的课堂气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
课堂气氛要活跃。没有活的课堂气氛,就不会有活的思维。学生思维活跃程度的高低是衡量学生是否主动参与的标志。虽然思考也需要安静,可低年级段的学生更愿意在辩论中思考,在辩论中使自己的思维清晰。低年级的学生总愿意把问题摆出来辩论,哪怕是很小的一个问题,他们也会争论不休。在辩论中,他们对问题的认识会更加清晰,特别是得到老师的肯定后。因此,不要认为上课时学生辩论一下就是影响纪律。当然这里也要有个“度”的问题,需要老师把握好。
五、教师要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节课
教师上课要实。要让学生实实在在学好基础知识,练好基本功。在任何时侯都不能丢掉双基。每一节课内容不多,知识的学习也不是很难,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测量、计算,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和辨别能力。任何知识的获得都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因此要让学生很好地掌握每一节课的新内容,确确实实学好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