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要求教育要变革,传统的知识型人才已经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需求,我国中小学正在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其核心应该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寻找、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因此信息素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本文针对目前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对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信息素养 信息能力 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最早是由图书检索技能与计算机技能集成的一种综合素质。它要求能够有效地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并应用于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由此可以将信息素养细分为三个层面的要求:
①情感层面:适应信息社会生活和学习的正确态度;
②能力层面:在学习和生活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的实际能力;
③技术层面: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术。
在信息素养培养目标的三个层面中,技术层面仅是最底层的要求,任何形式的信息技术教育都必须经过技术层教育,以至许多地区在从计算机教育转变为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关注的是解决技术层的教学障碍,故而出现了将技术的学习等同于信息技术教育的现象,仅关注于技术层面的要求,忽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应用信息技术的正确态度的培养,会导致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陷入为技术而技术的困境。从另一方面看,信息技术作为与读、写、算同等重要的学习工具,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目标,这实际上是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参照信息问题解决方案(Big6方案,1988年由美MikeEisenberg和BobBerkowitz两位博士提出),信息问题的解决过程可以分解为六个环节:
1.任务确定:确定任务及所需要的信息;
2.搜寻信息的策略:从可能的信息来源中选择合适的信息来源;
3.检索和获取:检索信息来源并查找所需的信息;
4.信息的使用:从信息来源中感受信息并筛选出有关的信息;
5.信息的集成:将多种来源的信息组织并展示、表达出来;
6.评价:评判学习过程的效率及学习成果的有效性。
随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也正在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逐渐加入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2000年10月教育部长陈至立同志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未来世界居领先地位必是信息能力最强的国家,我们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认识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像培养学生读、写、算一样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逐步提高信息素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的信息感悟、信息实践能力,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为进一步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呢?在这里本人作为工作了六年的信息技术教师,在近几年教学中有所探究,以下有几点小小的建议和大家分享。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充分发挥教师的导航作用
教师的信息素养是直接影响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及时获取发展研究的新信息,就会影响教学内容的更新,甚至还会将一些已经过时的观点传授给学生。试问一个自身都缺乏求知欲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怎么能够培养出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的学生呢?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教师的培训和管理工作,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
1.增强教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在信息化社会里,教师积累的常规教学经验已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师所拥有的知识相对于学生而言,也并没有很多的优势。因此,教师应树立起现代教育的信息观,主动、自觉、敏感地捕获新的信息,加强信息技能,增强学习能力,不断充实自己,成为终身学习者。
2.充分利用网上资源
多在网络上进行阅读。当代信息技术使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变革:从原来的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阅读;基于网络的高效率检索式阅读。教师如果经常光顾网站,就会不断发现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知识和资源,极大地开阔视野、拓宽思路。这些不是书本这种古老的传媒载体所能比拟的。在不远的将来,网络阅读将成为教师获取知识、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手段。重视并坚持网络阅读是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
3.经常性使用多媒体上课
想不想、敢不敢、能不能在多媒体室或电脑室上课,是教师信息素养提高过程中的分水岭。要充分创造条件,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各课程的教学中,不要求一节课从头到尾都用信息技术,但也不要说等到自己的技术水平很高后再用。
教师作为终身学习者,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为培养和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转换教师角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传统的教学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知识的讲述者、信息的传授者、教学活动的领导者;但现在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教师的讲授已不再是唯一的渠道,教师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信息技术教学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应确立“教即学,学即教”的观念,即教师教学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别人的过程;教师的角色应由原来的主导者转化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指导者、合作者、学习者及评价者。
三、信息技术教学,重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教好任何一门课,方法都是很重要的。而信息技术作为基础工具学科,其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一名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既要从理论上掌握教学方法,又应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善于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教会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因此教学的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学。
1.让学生学会自学社会在发展,知识也在发展。今天的知识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过时的东西,人必须重新学习掌握新的知识。因此,人要适应发展的社会,必须建立自我发展意识,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掌握自学的本领。如何自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培养:1、课前预习,即对教材的自学。学生在学习新内容以前,把要学习的内容看懂、读懂,明确学习的目标。2、课余时间的自主探究,主要是对课堂知识的加深、扩展。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学。
2.让学生学会动手在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从操作中、实践中去领会学习,教师则作为辅导者,解决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困难。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中国电化教育》2001.9总176期3、《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 章慧敏傅德荣
3、顾小洁等《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外延》
4、顾非石《信息素养:当代教师专业化的必备素质》
5、塞北《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关键词:信息素养 信息能力 信息技术
信息素养最早是由图书检索技能与计算机技能集成的一种综合素质。它要求能够有效地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组织信息,并应用于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由此可以将信息素养细分为三个层面的要求:
①情感层面:适应信息社会生活和学习的正确态度;
②能力层面:在学习和生活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的实际能力;
③技术层面: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术。
在信息素养培养目标的三个层面中,技术层面仅是最底层的要求,任何形式的信息技术教育都必须经过技术层教育,以至许多地区在从计算机教育转变为信息技术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关注的是解决技术层的教学障碍,故而出现了将技术的学习等同于信息技术教育的现象,仅关注于技术层面的要求,忽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应用信息技术的正确态度的培养,会导致我们的信息技术教育陷入为技术而技术的困境。从另一方面看,信息技术作为与读、写、算同等重要的学习工具,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目标,这实际上是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参照信息问题解决方案(Big6方案,1988年由美MikeEisenberg和BobBerkowitz两位博士提出),信息问题的解决过程可以分解为六个环节:
1.任务确定:确定任务及所需要的信息;
2.搜寻信息的策略:从可能的信息来源中选择合适的信息来源;
3.检索和获取:检索信息来源并查找所需的信息;
4.信息的使用:从信息来源中感受信息并筛选出有关的信息;
5.信息的集成:将多种来源的信息组织并展示、表达出来;
6.评价:评判学习过程的效率及学习成果的有效性。
随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也正在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逐渐加入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
2000年10月教育部长陈至立同志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未来世界居领先地位必是信息能力最强的国家,我们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认识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像培养学生读、写、算一样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逐步提高信息素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的信息感悟、信息实践能力,以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为进一步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呢?在这里本人作为工作了六年的信息技术教师,在近几年教学中有所探究,以下有几点小小的建议和大家分享。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充分发挥教师的导航作用
教师的信息素养是直接影响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如果一个教师不能及时获取发展研究的新信息,就会影响教学内容的更新,甚至还会将一些已经过时的观点传授给学生。试问一个自身都缺乏求知欲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怎么能够培养出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的学生呢?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教师的培训和管理工作,提高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
1.增强教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在信息化社会里,教师积累的常规教学经验已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师所拥有的知识相对于学生而言,也并没有很多的优势。因此,教师应树立起现代教育的信息观,主动、自觉、敏感地捕获新的信息,加强信息技能,增强学习能力,不断充实自己,成为终身学习者。
2.充分利用网上资源
多在网络上进行阅读。当代信息技术使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变革:从原来的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阅读;基于网络的高效率检索式阅读。教师如果经常光顾网站,就会不断发现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知识和资源,极大地开阔视野、拓宽思路。这些不是书本这种古老的传媒载体所能比拟的。在不远的将来,网络阅读将成为教师获取知识、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手段。重视并坚持网络阅读是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
3.经常性使用多媒体上课
想不想、敢不敢、能不能在多媒体室或电脑室上课,是教师信息素养提高过程中的分水岭。要充分创造条件,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各课程的教学中,不要求一节课从头到尾都用信息技术,但也不要说等到自己的技术水平很高后再用。
教师作为终身学习者,必须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创造性地运用信息技术,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为培养和提高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转换教师角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传统的教学中,“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知识的讲述者、信息的传授者、教学活动的领导者;但现在社会是信息化社会,学生获取信息和知识,教师的讲授已不再是唯一的渠道,教师只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信息技术教学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应确立“教即学,学即教”的观念,即教师教学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就是教别人的过程;教师的角色应由原来的主导者转化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指导者、合作者、学习者及评价者。
三、信息技术教学,重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教好任何一门课,方法都是很重要的。而信息技术作为基础工具学科,其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一名合格的信息技术教师,既要从理论上掌握教学方法,又应在实践中灵活地运用,善于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教会学生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因此教学的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学。
1.让学生学会自学社会在发展,知识也在发展。今天的知识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过时的东西,人必须重新学习掌握新的知识。因此,人要适应发展的社会,必须建立自我发展意识,建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掌握自学的本领。如何自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培养:1、课前预习,即对教材的自学。学生在学习新内容以前,把要学习的内容看懂、读懂,明确学习的目标。2、课余时间的自主探究,主要是对课堂知识的加深、扩展。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学。
2.让学生学会动手在教学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从操作中、实践中去领会学习,教师则作为辅导者,解决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困难。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2、《中国电化教育》2001.9总176期3、《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 章慧敏傅德荣
3、顾小洁等《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外延》
4、顾非石《信息素养:当代教师专业化的必备素质》
5、塞北《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