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乱世佳人》为例,探讨如何翻译文学作品中的比喻性语言。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为指导,通过陈良廷的《乱世佳人》汉译本中比喻性语言的汉译实例,详细评析了不同类别的比喻语句应该运用的不同的翻译方法:直译、意译、注释法等,再现原文效果,达到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 比喻 翻译 《乱世佳人》
一、引言
英语名著《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也译作《飘》)是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 1900-1949)的唯一名著。此书自1936年首次出版后,在世界范围内被翻译成29种语言,共销售了近3000万册。1937年,该小说获得普利策奖。米切尔在小说中使用的语言表意精细、风格显著,比喻性语言更是成为画龙点睛之笔。
比喻作为文学作品中最富有诗意的部分之一,不仅要传达出基本的信息,还要使读者感受到此信息产生的特定的文学之美。一个好的比喻,往往能引起读者的无限联想,使读者深刻地领会原作的精神。翻译家严维明认为,按照内容,比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般比喻和特定比喻。所谓一般比喻,就是用一般事物去描绘信息,阐述信息。所谓特定比喻,就是用特定人物、 特定地点和特定事件去描绘信息,阐述信息(Yan, 1985:17)。
本文以陈良廷备受好评的译本为例,运用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的翻译方法,探讨小说中一般比喻和特定比喻的汉译,旨在提高读者欣赏《乱世佳人》的语言魅力。
二、一般比喻
一般比喻分为两种:与汉语类同的比喻、汉语中不大可能出现的比喻。一般来说,翻译一般比喻,直译是更加合适的翻译方法。因为人生活在自然界,有着许多共同经历、共同感受。比如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会用“雪”比喻“白”,用“狐狸”比喻“狡猾”,即使是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甚至是没有见过雪和狐狸的人,也知道雪是白的,狐狸是狡猾的。请看下面例子:
例1: And now, like a thunderclap, has come this horrible news.P19
汉译文:眼下传来这个可怕的消息,无异晴天霹雳。P23
译者将“thunderclap”直译成“晴天霹雳”,这是典型的一般汉英类同的比喻,读者可以轻松读懂。
例2:I execrate these vampires who are sucking the lifeblood of the men who follow Robert Lee— these men who are making the very name of blockader a strench in the nostrils of all patriotic men. P176
汉译文:我诅咒这些吸血鬼,他们是在吸罗伯特·李的忠实部下的鲜血,他们把封锁线商人这个名字都糟蹋得不成样子,使一切爱国人士只觉得这个名字臭不可闻。P210
例2是经典的随着时间推移而变为汉英类同的比喻。过去,比喻性语言属于文化层面,只有母语是该语言的人才能领略到它的妙处,现在随着语言、文化的交流,中西方文化差距的缩小,即使译者仅需要按照字面意思来翻译,外国读者也可以轻松读懂。译者把“vampires”这个喻体字面翻译成了“吸血鬼”,指的是榨取他人血汗、劫取他人钱财、思想或者其他资源的人。译者在这里成功地最大化了译文的原汁原味,最小化了自己对译文的影响。即使一些在汉语中不大常用的一般比喻,也同样可以直译。
例3:He swaggered among the tall O’Haras like a strutting bantam in a barnyard of giant Cochin roosters, and they loved him, baited him affectionately to hear him roar and hammered on hem with their large fists no more than was necessary to keep a baby brother in proper place. P31
汉译文:他在高大的奥哈拉一家人中大摇大摆,活像谷场里一群巨型交趾雄鸡中出现一只神气活现的矮脚鸡。几个哥哥都爱他,手足情深地捉弄他,听着他吼叫,只是为了叫小弟弟安分些,才不得已举起大拳头捶他几下。P38
例4:Scarlett could see the bright riot of the twin lanes of daffodils bordering the graveled driveway and the golden masses of yellow Jessamine spreading flowery sprangles modestly to the earth like crinolines. P55
汉译文:斯嘉丽透过窗户望出去,只见碎石车道两边的两行水仙争芳斗艳,大片金黄色的素馨花像用衬架的大裙子似的,端庄地把地上铺的花团锦簇。P64
例3、例4中出现的比喻“巨型交趾雄鸡”、 “矮脚鸡”和“用衬架的大裙子”,是汉语中不大可能出现的比喻,但直译出来更有西方小说风味,甚至可以让中国读者了解一些西方人的思维习惯。有时为了加强语气,直译出来更能表达上下文的意思。
三、特定比喻
特定比喻和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汉语中的“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三个和尚没水喝”、“事后诸葛亮”等,就是极富中国特色的特定比喻。但是,英语国家和我国不大一样。就美国而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汇集了世界各地的文化,这就使得这个国家的文学作品里的特定比喻丰富多彩,作者不仅使用本国的文化背景,而且大量使用了其他国家的文化背景,这就增加了英语作品汉译的难度。但是,这不等于中国读者不能接受外国的特定比喻,中国作家有时也使用外国文化背景作比喻,读者有很好的反应。 例5: That was all the road meant now—a road to Ashley and the beautiful white-columned house that crowned the hill like a Greek Temple. P17
汉译文:现在这条路指的就是一条通向阿希礼的路,一条通向山顶上那座希腊神庙般美丽的白柱子宅邸的路。P21
即使是外国的特定比喻,读者没有理解困难的都应直译。“希腊神庙”的比喻虽然出自西方文化,但中国读者不会接受不了。下面这一句,直译虽然保持了原汁原味,但不加注释读者就很难理解,加注就是向读者提供特定的背景知识。加注翻译是解决作者语言风格和读者文化背景不同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
例 6:“Well,I have!How did I know you all would be home? I couldn’t risk being a wallflower just waiting on you two.”P5
汉译文:“唉,我答应过了!我怎么知道你们哥儿俩会回家来呢?我可不能专门侍候你们两位,甘冒当墙花这份风险啊。”(注释:墙花是指舞会中没有舞伴、坐在墙边的单身女子。)P7
当然,并不是所有比喻都必须一字不差地直译出来,意译是翻译比喻的另一种方法。要是不直译也能基本保持原文风格,或者直译后译文繁琐,作注解也价值不大,意译是可取的。有时候,在不损害原作风格的前提下,可以将比喻的部分甚至全部作必要改变,以适合我国的文化背景,这就是意译。
例7: Especially after he remarked that it was lucky he went to sleep easy, for otherwise the sound of women clattering like a flock of guinea hens would certainly drive him crazy.P565
汉译文:特别是在说他说了他真幸运,很容易睡着以后,因为要不然,女人们那种像一群珍珠鸡似的叽叽喳喳声肯定会把他逼疯的。P704
值得关注的是,在画线部分,译者试着通过直译明喻保留原有的喻体。但是在中国读者的认知领域中,“珍珠鸡”和“叽叽喳喳”并没有什么联系。他们读不懂译文,更别提欣赏其中比喻性语言的妙处了。
在原文“the sound of women clattering like a flock of guinea hens”中,将女人比喻成珍珠鸡以示其嘈杂。这样的比喻在英语中十分常见,但是可能在汉译中存在理解性问题。为了避免这种问题,翻译这句话时译者应该改变喻体。鉴于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常常将一大群麻雀视为嘈杂、吵闹,译者可以将这里明喻的喻体替换成目的语中的等价喻体。所以此处的明喻可以更好地意译:
修改译文:特别是在说他说了他真幸运,很容易睡着以后,因为要不然,女人们那种像一群麻雀似的叽叽喳喳声肯定会把他逼疯的。
与此同时,有一些与我们语言差距太大的比喻,最好意译。
例 8:The Freedmens Bureau is down on you like a duck on a June bug. P478
汉译文:这一下那个解放了的黑人事务局就会像老鹰扑小鸡似地向你扑来。P595
要是把 “like a duck on a June bug”译成“像鸭子扑向6月的虫子”, 读者要在脑子里拐几弯才能费力接受,所以索性意译为“老鹰扑小鸡似地”,简洁明了。
四、结语
了解和掌握英语语言中的比喻不但能提高英语语言理解能力和运用的能力,还能提高对英语文化的认知能力,因此翻译比喻是文学翻译中不可忽视的部分。翻译文学作品不仅要传达作者的基本信息,而且要给予读者美的享受。把外国作品的艺术尽量多地传达给中国读者,是翻译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Margaret Mitchell. Gone with the Wind[M]. 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2]玛格丽特·米切尔.陈良廷,等译.乱世佳人(上)[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3]玛格丽特·米切尔.陈良廷,等译.乱世佳人(下)[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4]严维明.谈谈文学作品中比喻的翻译[J].中国翻译,1985(10).
[5]杨贤玉.英汉翻译概论[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0.
[6]何江波.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教程[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7]李庆学,彭建武.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
[8]徐景亮.英语习语语义构建与实践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
[9]钱歌川.翻译的基本知识[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1.
关键词: 比喻 翻译 《乱世佳人》
一、引言
英语名著《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也译作《飘》)是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 Mitchell 1900-1949)的唯一名著。此书自1936年首次出版后,在世界范围内被翻译成29种语言,共销售了近3000万册。1937年,该小说获得普利策奖。米切尔在小说中使用的语言表意精细、风格显著,比喻性语言更是成为画龙点睛之笔。
比喻作为文学作品中最富有诗意的部分之一,不仅要传达出基本的信息,还要使读者感受到此信息产生的特定的文学之美。一个好的比喻,往往能引起读者的无限联想,使读者深刻地领会原作的精神。翻译家严维明认为,按照内容,比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般比喻和特定比喻。所谓一般比喻,就是用一般事物去描绘信息,阐述信息。所谓特定比喻,就是用特定人物、 特定地点和特定事件去描绘信息,阐述信息(Yan, 1985:17)。
本文以陈良廷备受好评的译本为例,运用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的翻译方法,探讨小说中一般比喻和特定比喻的汉译,旨在提高读者欣赏《乱世佳人》的语言魅力。
二、一般比喻
一般比喻分为两种:与汉语类同的比喻、汉语中不大可能出现的比喻。一般来说,翻译一般比喻,直译是更加合适的翻译方法。因为人生活在自然界,有着许多共同经历、共同感受。比如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会用“雪”比喻“白”,用“狐狸”比喻“狡猾”,即使是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甚至是没有见过雪和狐狸的人,也知道雪是白的,狐狸是狡猾的。请看下面例子:
例1: And now, like a thunderclap, has come this horrible news.P19
汉译文:眼下传来这个可怕的消息,无异晴天霹雳。P23
译者将“thunderclap”直译成“晴天霹雳”,这是典型的一般汉英类同的比喻,读者可以轻松读懂。
例2:I execrate these vampires who are sucking the lifeblood of the men who follow Robert Lee— these men who are making the very name of blockader a strench in the nostrils of all patriotic men. P176
汉译文:我诅咒这些吸血鬼,他们是在吸罗伯特·李的忠实部下的鲜血,他们把封锁线商人这个名字都糟蹋得不成样子,使一切爱国人士只觉得这个名字臭不可闻。P210
例2是经典的随着时间推移而变为汉英类同的比喻。过去,比喻性语言属于文化层面,只有母语是该语言的人才能领略到它的妙处,现在随着语言、文化的交流,中西方文化差距的缩小,即使译者仅需要按照字面意思来翻译,外国读者也可以轻松读懂。译者把“vampires”这个喻体字面翻译成了“吸血鬼”,指的是榨取他人血汗、劫取他人钱财、思想或者其他资源的人。译者在这里成功地最大化了译文的原汁原味,最小化了自己对译文的影响。即使一些在汉语中不大常用的一般比喻,也同样可以直译。
例3:He swaggered among the tall O’Haras like a strutting bantam in a barnyard of giant Cochin roosters, and they loved him, baited him affectionately to hear him roar and hammered on hem with their large fists no more than was necessary to keep a baby brother in proper place. P31
汉译文:他在高大的奥哈拉一家人中大摇大摆,活像谷场里一群巨型交趾雄鸡中出现一只神气活现的矮脚鸡。几个哥哥都爱他,手足情深地捉弄他,听着他吼叫,只是为了叫小弟弟安分些,才不得已举起大拳头捶他几下。P38
例4:Scarlett could see the bright riot of the twin lanes of daffodils bordering the graveled driveway and the golden masses of yellow Jessamine spreading flowery sprangles modestly to the earth like crinolines. P55
汉译文:斯嘉丽透过窗户望出去,只见碎石车道两边的两行水仙争芳斗艳,大片金黄色的素馨花像用衬架的大裙子似的,端庄地把地上铺的花团锦簇。P64
例3、例4中出现的比喻“巨型交趾雄鸡”、 “矮脚鸡”和“用衬架的大裙子”,是汉语中不大可能出现的比喻,但直译出来更有西方小说风味,甚至可以让中国读者了解一些西方人的思维习惯。有时为了加强语气,直译出来更能表达上下文的意思。
三、特定比喻
特定比喻和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汉语中的“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三个和尚没水喝”、“事后诸葛亮”等,就是极富中国特色的特定比喻。但是,英语国家和我国不大一样。就美国而言,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它汇集了世界各地的文化,这就使得这个国家的文学作品里的特定比喻丰富多彩,作者不仅使用本国的文化背景,而且大量使用了其他国家的文化背景,这就增加了英语作品汉译的难度。但是,这不等于中国读者不能接受外国的特定比喻,中国作家有时也使用外国文化背景作比喻,读者有很好的反应。 例5: That was all the road meant now—a road to Ashley and the beautiful white-columned house that crowned the hill like a Greek Temple. P17
汉译文:现在这条路指的就是一条通向阿希礼的路,一条通向山顶上那座希腊神庙般美丽的白柱子宅邸的路。P21
即使是外国的特定比喻,读者没有理解困难的都应直译。“希腊神庙”的比喻虽然出自西方文化,但中国读者不会接受不了。下面这一句,直译虽然保持了原汁原味,但不加注释读者就很难理解,加注就是向读者提供特定的背景知识。加注翻译是解决作者语言风格和读者文化背景不同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
例 6:“Well,I have!How did I know you all would be home? I couldn’t risk being a wallflower just waiting on you two.”P5
汉译文:“唉,我答应过了!我怎么知道你们哥儿俩会回家来呢?我可不能专门侍候你们两位,甘冒当墙花这份风险啊。”(注释:墙花是指舞会中没有舞伴、坐在墙边的单身女子。)P7
当然,并不是所有比喻都必须一字不差地直译出来,意译是翻译比喻的另一种方法。要是不直译也能基本保持原文风格,或者直译后译文繁琐,作注解也价值不大,意译是可取的。有时候,在不损害原作风格的前提下,可以将比喻的部分甚至全部作必要改变,以适合我国的文化背景,这就是意译。
例7: Especially after he remarked that it was lucky he went to sleep easy, for otherwise the sound of women clattering like a flock of guinea hens would certainly drive him crazy.P565
汉译文:特别是在说他说了他真幸运,很容易睡着以后,因为要不然,女人们那种像一群珍珠鸡似的叽叽喳喳声肯定会把他逼疯的。P704
值得关注的是,在画线部分,译者试着通过直译明喻保留原有的喻体。但是在中国读者的认知领域中,“珍珠鸡”和“叽叽喳喳”并没有什么联系。他们读不懂译文,更别提欣赏其中比喻性语言的妙处了。
在原文“the sound of women clattering like a flock of guinea hens”中,将女人比喻成珍珠鸡以示其嘈杂。这样的比喻在英语中十分常见,但是可能在汉译中存在理解性问题。为了避免这种问题,翻译这句话时译者应该改变喻体。鉴于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常常将一大群麻雀视为嘈杂、吵闹,译者可以将这里明喻的喻体替换成目的语中的等价喻体。所以此处的明喻可以更好地意译:
修改译文:特别是在说他说了他真幸运,很容易睡着以后,因为要不然,女人们那种像一群麻雀似的叽叽喳喳声肯定会把他逼疯的。
与此同时,有一些与我们语言差距太大的比喻,最好意译。
例 8:The Freedmens Bureau is down on you like a duck on a June bug. P478
汉译文:这一下那个解放了的黑人事务局就会像老鹰扑小鸡似地向你扑来。P595
要是把 “like a duck on a June bug”译成“像鸭子扑向6月的虫子”, 读者要在脑子里拐几弯才能费力接受,所以索性意译为“老鹰扑小鸡似地”,简洁明了。
四、结语
了解和掌握英语语言中的比喻不但能提高英语语言理解能力和运用的能力,还能提高对英语文化的认知能力,因此翻译比喻是文学翻译中不可忽视的部分。翻译文学作品不仅要传达作者的基本信息,而且要给予读者美的享受。把外国作品的艺术尽量多地传达给中国读者,是翻译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Margaret Mitchell. Gone with the Wind[M]. 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
[2]玛格丽特·米切尔.陈良廷,等译.乱世佳人(上)[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3]玛格丽特·米切尔.陈良廷,等译.乱世佳人(下)[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4]严维明.谈谈文学作品中比喻的翻译[J].中国翻译,1985(10).
[5]杨贤玉.英汉翻译概论[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10.
[6]何江波.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教程[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7]李庆学,彭建武.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
[8]徐景亮.英语习语语义构建与实践研究[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1.
[9]钱歌川.翻译的基本知识[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