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建筑工程中,采用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式是比较常见的。主要是由于这种施工方式中主要是以混凝土材料为主,施工方式比较简单,而且还可以提升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在高层建筑中,人们对施工质量的要求更高,因此,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范围更广。在采用这一施工技术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涉及到的关键技术进行掌握,这样才能提升高层建筑的稳定性。
关键词:高层建筑;承台结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水平都是影响高层建筑稳定性和施工规范性的重点。高层建筑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本身的专业性和系统性都比较强。只有根据典型的施工实例才能对具体的施工关键技术进行明确地分析。本文中,笔者主要以具体的工程案例来详细地说明,仅供参考。
1 工程概况
某建筑的主楼地下部分采用的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式,其中地下结构主要有三层。钢筋混凝土筏形承台板厚度为3m左右,平面面积为48m2。承台混凝土使用量的容积为6000m3左右。地下2层为商住楼,其成台板的厚度为2m。混凝土所用量为2000m3。承台部分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抗震能力初步控制在S6。
2 施工方案
2.1 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重要因素,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建筑施工的安全性进行控制。因此,施工人员首先对工商楼和车库结构进行施工。在施工工程完毕之后,工作人员再着手对主楼部分进行施工。这种施工方式不仅可以加深承台的深度,还可以减少基坑以及底层车库中积水的处理成本。
2.2 对主楼台进行施工往往需要经过二次浇注才能够完成,厚度以1.5m为宜。但是,用于商住楼的承台部分应该进行一次浇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承台中心处应该设置相应的热水管和冷水管,这样才能够保证循环水的供应。一般情况下,热水管的最低端需要和承台之间要留有30㎝的距离。钢筋的数量需要达到施工的基本要求。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所采用的养护措施也比较明显,车库的承台在浇筑完成之后其距离和标高要相符合。
2.3 在施工现场,施工人员还应该对混凝土材料的搅拌和施工加强控制,一般需要配料机等机械设备2台左右。在进行混凝土輸送的过程中,要选择和施工形式相符合的输送泵,其管径和输送能力都是施工人员应该着重考虑的参数类型。另外,塔吊装置的使用还可以减少冷锋的出现频率。
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技术分析
3.1 保证水泥材料的科学性。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建筑的主楼的承台部分进行施工主要选择的是普通水泥。但是对于商住楼的承台部分来说,主要选择的是425R水泥。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施工结构对于水泥材料的需求也不同。
3.2 降低水泥用量。在保证施工工程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的用量可以有效地节约成本。主要的做法就是减少水泥的水化热,控制器升温值。在保证混凝土可泵性的前提下将两种不同类型的水泥用量都进行控制。
3.3 掺外加剂。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在水泥中掺加一定程度的复合液,其中包括防水剂、减水剂等等。这样混凝土的和易性就得到了高效提升,降低水含量。因此,水灰比就被控制在0.5以下,获得了更长的初凝时间。
3.4 对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进行控制。在具体的施工中,工作人员需要对材料中的碎石部分进行降温,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水泥材料的通风。通常情况下,自来水都要被放置到蓄水池中降温。在主楼承台部分施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先对地下结构进行降温,在保证温度差符合施工标准的情况下再进行具体的施工。可见,对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进行控制至关重要。
3.5 技术管理要到位。工作人员需要对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方式进行明确,根据已有的工程概况来进行技术交替。技术人员要做好技术管理指导工作,同时还应该将各个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贯彻落实责任制度。做好施工记录,减少病害问题的出现。从以上这些施工环节中可以看出,做好技术管理工作是基础和前提。
3.6 合理组织劳动力及机械设备。施工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应该采取轮班作业的制度,每个交班的工作都应该提前半个小时完成,如果人员没有到齐就不能进行交班,避免交班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质量隐患问题。承台浇筑采用泵送,并用塔吊配合,以免接、拆泵管或堵管时混凝土出现冷缝。砂、石采用自动配料机配料,装载机配合。
3.7 采用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在承台浇筑施工的过程中,主楼、车库以及商住楼的承台都应该由东向西逐渐的进行,同时还要自施工中按照大体积混凝土自身的特质选择分段定点的方式。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同一个坡度,保证浇筑施工一气呵成,这种施工方式可以很好的适应泵送的特征,在混凝土运送的过程中不需要拆卸设备,这对提升混凝土泵送的效率也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它还能够使得泌水处理更加的方便快捷,保证上下两层混凝土在浇筑的时候不会超过混凝土初凝的时间,按照混凝土在泵送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自然坡度,可以在每一个浇筑带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两个振动器,第一个设置在出料口的位置,这样就使得混凝土上部的振实效果得到了保证。第二道主要布置在了混凝土坡脚的位置,这样就可以更好的提高混凝土下部振实的效果和质量,在浇筑施工完全结束之后需要在初凝之前用铁滚筒碾压几次,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保证压实的质量,避免收水裂缝的产生,从而也更好的保证了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3.8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及测温工作
3.8.1 在养护的过程中,应该采用蓄水保温养护的方式,蓄水的深度也应该得到严格的控制,一般必须要在19cm以上,商住楼承台混凝土施工进行的过程中要设置冷却循环水,这样就可以让承台内部的热量更快的散发出去,为了更好的保证冷却水水温得到更加有效的控制,同时也更加节约用水。
3.8.2 为了能够更好的对混凝土内部的升温情况和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变化进行监督和控制,在承台的内部要设置若干个测温点,在设置的过程中应该采取L型设置的方式,每个测温点都应该埋设两根管线,将管线设置在承台混凝土结构最为中央的位置,测温混凝土中心的温度非常高,同时还要应用一根管线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对混凝土表面的实际温度也要进行有效的测量,测温管都要和混凝土保持至少100mm的距离,用红色水印温度计对温度进行测量,这样也会提升温度读书的便捷性,第2天应该每隔两个小时测量一次温度,第六应该隔四个小时测量一次温度,在温度稳定之后就不需要继续测温,在3天之内,其自身的温度都是和最大温升非常接近的,混凝土外部的温差和内部的温差一般都在20℃左右,但是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的现象。
结束语
采用内散外蓄综合养护措施,可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值,且可大大缩短养护周期,对于超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尤其适用。采用“水平分层间隙”施工方法,分两层进行浇筑。在工期允许的情况下,这种施工方法可降低内部最高温升、减少人力、材料及机械设备的投入。主楼承台混凝土分层浇筑,下层混凝土的表面设置了棋盘式高低块,形成上下连接的键块,在混凝土终凝前用钢丝刷拉毛表面水泥膜层处理水平施工缝,再溜扫冲洗干净,这样可加强上下层混凝土的连接,提高抗剪能力,节省凿毛施工缝的人工。
参考文献
[1]李小奇,吴丹,张伟.坞首大体积混凝土温控仿真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1(4).
[2]马少雄,刘超群,符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研究[J].铁道建筑,2011(4).
[3]龚兴耀,尹全勇.C45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工程应用[J].混凝土,2011(3).
[4]黄耀英,郑宏,周宜红.考虑混凝土龄期及弹塑性徐变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1(2).
[5]徐捷.大型振动台基础大体积混凝土防止裂缝产生的质量控制措施[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
关键词:高层建筑;承台结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操作水平都是影响高层建筑稳定性和施工规范性的重点。高层建筑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本身的专业性和系统性都比较强。只有根据典型的施工实例才能对具体的施工关键技术进行明确地分析。本文中,笔者主要以具体的工程案例来详细地说明,仅供参考。
1 工程概况
某建筑的主楼地下部分采用的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式,其中地下结构主要有三层。钢筋混凝土筏形承台板厚度为3m左右,平面面积为48m2。承台混凝土使用量的容积为6000m3左右。地下2层为商住楼,其成台板的厚度为2m。混凝土所用量为2000m3。承台部分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抗震能力初步控制在S6。
2 施工方案
2.1 安全问题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重要因素,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建筑施工的安全性进行控制。因此,施工人员首先对工商楼和车库结构进行施工。在施工工程完毕之后,工作人员再着手对主楼部分进行施工。这种施工方式不仅可以加深承台的深度,还可以减少基坑以及底层车库中积水的处理成本。
2.2 对主楼台进行施工往往需要经过二次浇注才能够完成,厚度以1.5m为宜。但是,用于商住楼的承台部分应该进行一次浇注。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承台中心处应该设置相应的热水管和冷水管,这样才能够保证循环水的供应。一般情况下,热水管的最低端需要和承台之间要留有30㎝的距离。钢筋的数量需要达到施工的基本要求。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所采用的养护措施也比较明显,车库的承台在浇筑完成之后其距离和标高要相符合。
2.3 在施工现场,施工人员还应该对混凝土材料的搅拌和施工加强控制,一般需要配料机等机械设备2台左右。在进行混凝土輸送的过程中,要选择和施工形式相符合的输送泵,其管径和输送能力都是施工人员应该着重考虑的参数类型。另外,塔吊装置的使用还可以减少冷锋的出现频率。
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技术分析
3.1 保证水泥材料的科学性。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建筑的主楼的承台部分进行施工主要选择的是普通水泥。但是对于商住楼的承台部分来说,主要选择的是425R水泥。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施工结构对于水泥材料的需求也不同。
3.2 降低水泥用量。在保证施工工程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的用量可以有效地节约成本。主要的做法就是减少水泥的水化热,控制器升温值。在保证混凝土可泵性的前提下将两种不同类型的水泥用量都进行控制。
3.3 掺外加剂。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中,工作人员要在水泥中掺加一定程度的复合液,其中包括防水剂、减水剂等等。这样混凝土的和易性就得到了高效提升,降低水含量。因此,水灰比就被控制在0.5以下,获得了更长的初凝时间。
3.4 对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进行控制。在具体的施工中,工作人员需要对材料中的碎石部分进行降温,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水泥材料的通风。通常情况下,自来水都要被放置到蓄水池中降温。在主楼承台部分施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先对地下结构进行降温,在保证温度差符合施工标准的情况下再进行具体的施工。可见,对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进行控制至关重要。
3.5 技术管理要到位。工作人员需要对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方式进行明确,根据已有的工程概况来进行技术交替。技术人员要做好技术管理指导工作,同时还应该将各个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贯彻落实责任制度。做好施工记录,减少病害问题的出现。从以上这些施工环节中可以看出,做好技术管理工作是基础和前提。
3.6 合理组织劳动力及机械设备。施工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应该采取轮班作业的制度,每个交班的工作都应该提前半个小时完成,如果人员没有到齐就不能进行交班,避免交班过程中出现严重的质量隐患问题。承台浇筑采用泵送,并用塔吊配合,以免接、拆泵管或堵管时混凝土出现冷缝。砂、石采用自动配料机配料,装载机配合。
3.7 采用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在承台浇筑施工的过程中,主楼、车库以及商住楼的承台都应该由东向西逐渐的进行,同时还要自施工中按照大体积混凝土自身的特质选择分段定点的方式。在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同一个坡度,保证浇筑施工一气呵成,这种施工方式可以很好的适应泵送的特征,在混凝土运送的过程中不需要拆卸设备,这对提升混凝土泵送的效率也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它还能够使得泌水处理更加的方便快捷,保证上下两层混凝土在浇筑的时候不会超过混凝土初凝的时间,按照混凝土在泵送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自然坡度,可以在每一个浇筑带的前部和后部分别设置两个振动器,第一个设置在出料口的位置,这样就使得混凝土上部的振实效果得到了保证。第二道主要布置在了混凝土坡脚的位置,这样就可以更好的提高混凝土下部振实的效果和质量,在浇筑施工完全结束之后需要在初凝之前用铁滚筒碾压几次,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保证压实的质量,避免收水裂缝的产生,从而也更好的保证了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3.8 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及测温工作
3.8.1 在养护的过程中,应该采用蓄水保温养护的方式,蓄水的深度也应该得到严格的控制,一般必须要在19cm以上,商住楼承台混凝土施工进行的过程中要设置冷却循环水,这样就可以让承台内部的热量更快的散发出去,为了更好的保证冷却水水温得到更加有效的控制,同时也更加节约用水。
3.8.2 为了能够更好的对混凝土内部的升温情况和混凝土表面的温度变化进行监督和控制,在承台的内部要设置若干个测温点,在设置的过程中应该采取L型设置的方式,每个测温点都应该埋设两根管线,将管线设置在承台混凝土结构最为中央的位置,测温混凝土中心的温度非常高,同时还要应用一根管线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对混凝土表面的实际温度也要进行有效的测量,测温管都要和混凝土保持至少100mm的距离,用红色水印温度计对温度进行测量,这样也会提升温度读书的便捷性,第2天应该每隔两个小时测量一次温度,第六应该隔四个小时测量一次温度,在温度稳定之后就不需要继续测温,在3天之内,其自身的温度都是和最大温升非常接近的,混凝土外部的温差和内部的温差一般都在20℃左右,但是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的现象。
结束语
采用内散外蓄综合养护措施,可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温升值,且可大大缩短养护周期,对于超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尤其适用。采用“水平分层间隙”施工方法,分两层进行浇筑。在工期允许的情况下,这种施工方法可降低内部最高温升、减少人力、材料及机械设备的投入。主楼承台混凝土分层浇筑,下层混凝土的表面设置了棋盘式高低块,形成上下连接的键块,在混凝土终凝前用钢丝刷拉毛表面水泥膜层处理水平施工缝,再溜扫冲洗干净,这样可加强上下层混凝土的连接,提高抗剪能力,节省凿毛施工缝的人工。
参考文献
[1]李小奇,吴丹,张伟.坞首大体积混凝土温控仿真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1(4).
[2]马少雄,刘超群,符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研究[J].铁道建筑,2011(4).
[3]龚兴耀,尹全勇.C45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工程应用[J].混凝土,2011(3).
[4]黄耀英,郑宏,周宜红.考虑混凝土龄期及弹塑性徐变的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1(2).
[5]徐捷.大型振动台基础大体积混凝土防止裂缝产生的质量控制措施[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