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少同学在写议论文时,总有这样的惯性思维:议论文只要把道理说清楚就可以了,有没有自己的灵感、感觉、感情、感想、感悟无关紧要。殊不知,说理是否清晰、深刻、生动、有趣,能否说出个性化之道,关键在于能否切入自己的真切之“感”:切入灵感,说直观之理;汇入感觉,说生动之理;融入感情,说个性之理;介入感想,说独特之理;深入感悟,说深刻之理。
一 切入灵感,点击直观的内涵
作文时,大家对一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容易分析,如果能将材料中核心词与平时学习积累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突破,产生对概念的直观认知,形成一种创造性的思维,不仅有助于对核心概念内涵的解读,而且往往能让读者产生直观性的共鸣。如:
作为一名学子,我曾经无数次地问过:究竟何为智慧?难道试卷上那鲜亮的分数就是智慧的象征吗?
我听到过许多的回答,其中不乏振振有词、摄人心魄的那个字:“是”!
于是乎,十二年的寒窗苦读成了我们奋斗不懈的“战时”回忆录,因为上着最好的学校、读着最好的班级,理当向社会索取那印着“智慧”的一纸契书。可反观现实,我们真的成了智慧之人吗?过度地追求“智慧”反而使我们落入了俗套,本来明亮的眸子却被蒙上阴翳,再也看不到存在于生活中的那些闪着智慧之光的点滴小事。
古人曾云:“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古人真真是把深浅的智慧发挥到了极致,深也罢,浅也罢,妖娆多姿的荷花、凌波盛放的菱叶、蛙声一片的稻田,均以最适宜的水土来保障,等待那个收获的季节,粮仓俱满,菱藕飘香。
对比于时下许多人的汲汲于名利,古人越发显示出可爱的智慧:让万物生长在最适宜的环境,少几分强求,多几分天然。可见,智慧不是用来攫取的,而是渗透在我们血液中、引领我们去适应世界的信念。明乎此,则可觅得“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的禅意幽境。(节选自2015年高考江苏卷优秀作文《智慧之光》)
考生从考分切入,即席发挥,捕捉了人们对智慧的误解,继而进一步追问智慧的真意,又从古诗词中获得灵感,从而感悟出智慧是引领我们适应世界的信仰的内涵。
二 汇入感觉,捕捉生动的内涵
汇聚自己的视觉、嗅觉、味觉、听觉以及内心感受,捕捉自己对核心概念的形象化感知,在内心产生对概念的综合分析、思维、评价。这不仅可以触发自己的感受,而且能创造一种生动而翔实的审美体验。如:
向日葵有青涩时的昂首挺胸和成熟时的谦逊,才会粒粒饱满,实现自我价值。记得小时候,看见庭院里向日葵低着头,我便找来绳子和竹竿让它直视阳光,吸收阳光,以为这样就可以让它更加饱满,可结果却正好相反,我很迷惑。后来,父亲告诉我,向日葵头朝上,里面多余的雨露排不出去很容易滋生细菌,向日葵略微低头,一是为了表达对太阳的虔诚和敬意,二是为了保护自己。
我恍然大悟:铠甲与软肋和谐共处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向日葵因为向阳昂首挺胸被人们当作励志的模范,而在此基础上它懂得低头而粒粒饱满,受到更多人的喜欢。(节选自2015年高考上海卷优秀作文《铠甲与软肋》)
作者联系自己小时候对向日葵的感受,顿悟出铠甲与软肋的和谐共处之道,进而懂得人低头并非认输而是一种谦逊的成长的道理。
三 融入感情,传递个性的内涵
抓取材料中的核心概念,真切地融通自己的喜怒哀乐,细腻地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真实地阐述自己对重要事件的观点、立场,这不仅能传递个性化的观点,而且让议论文祛除说尽人皆知的公理、常理、大道理的痼疾。如:
生活,浅淡如水,亦能有其细微之美。
草原本是平常之物,但是季羡林老先生却会为清华园的一草一木而流连驻足,为其枝繁叶茂而满心欢喜。也许草木的变化在太多人眼里只是模糊的背影,抑或是偶尔一瞥的流连,但在季老的眼里,它们却是生活中不可多得的陪伴——岁月变迁,物是人非,只有这些草木依旧。
生活中的美往往只会闪现在那些能发现美的眼眸中:明媚的午后、慵懒的日光、浓醇的咖啡、轻柔的旋律……享受生活点滴间的美好,不在于生活本身,而在于人为。
一朵花、一棵草,亦是喜悦之本源。浅淡如水的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发现和珍惜一朵花的灿烂。
生活,平静如水,亦能有其细微之美。(节选自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I《一朵花的灿烂》)
自然界一草一木皆有情,情在人心,季羡林先生流连草木,是为岁月陪伴,生活本身不缺美,缺少发现美的眸子。文章情感真挚,灵动,读之为其动容。
四 介入感想,诠释独特的内涵
说理应有自我,能说出自己对核心概念的认知、思考、评价,要善于联系自身体察、知识存储、生活经验,谈自己对关键概念的思想认识,能从理性的角度解读感性情绪的来源、原因以及本质,进而诠释出独到的见解。如:
唱赞歌不能算意见,随声附和也没有多大价值,最有用的应该是指出错误。三峡工程的决策者,面对记者说出了一句朴实而又深刻的话:“对三峡建设来说,最有价值的是反对者的意见。”国外的很多企业家,为了让员工畅所欲言,经常组织一些“漫谈会”,鼓励大家“胡说”,从中寻找思维的火花。他们规定,不管是谁提出想法,不管提出的想法有多么可笑,有多么不可思议,大家都必须鼓掌欢迎,并齐喊“很好,很好”。为了听取意见,他们可谓用心良苦啊!
每天我们都要照镜子,看看我们穿着是否得体,脸上是否有灰尘。那么,我们怎么发现道德上的灰尘?我们怎样找到思想上的不足?我们怎么避免创意上的失误?不难,别人就是一面最好的镜子,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节选自2016年高考上海卷优秀作文《以人为鉴知得失》)
考生从生活中的“唱赞歌”“随声附和”现象切进入,表达了自己对其的否定与批判,并正面举听取反对者之例,然后在此基础上,从反躬自省挖掘出自我省察的内涵。
五 深入感悟,剖解深刻的内涵
从事理的内在肌理出发,厘清其内在逻辑关系,结合自己的感知、感触深度切入自己的领悟,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前面感性认识的蓄势与铺垫,在连续追问和多角度解析的基础上收获一种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顿悟。如:
《雅舍谈吃》中,梁先生大谈令他魂牵梦绕的正阳楼的烤肉,薄如纸的烧饼和一鸭三吃的北平烤鸭。老北京的文化符号连同胡同与冰糖葫芦刻进了他的脑海里,在内心中蔚然成碑。抑或是叶子说她发了疯地想念南京,想念路边摊的虾皮小混沌,想念夜晚柏油马路上油沆气混着半酸半甜的果皮味道,嗔怪南京人将车站修在周围绿得不像话的群山之中。这是石头城的美、南京人的品性。文化地域的美及魅力让生活丰富且安详。
所以说,鸿蒙之初接受教育文化自然而然得了地域的灵气。
传统教育中《颜氏家书》更是以“令熟读经史子集”为教育目标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我们成了文化的一部分或者说文化成为自我的内在。而这种巨大的影响,是冬怀秋虫、玩物成痴的壬世襄的率性人生,是沈从文念念不忘的凤凰古镇,是莫言传奇魔幻的山东高密乡。今生今世,定是和骨子里的文化白首相依,不离不弃。
罗素感慨:“参差百态而幸福本源。”那就和鲜活的文化一起幸福到老,行囊永恒。(节选自2016年高考山东卷优秀作文《文化行囊》)
考生从《雅舍谈吃》说起,谈自己的感悟——地域文化对个人生命的重要作用,再从《颜氏家书》悟出文化具有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熏染、陶冶作用。文章底蕴丰厚,民俗、名著、名言、名人信手拈来,组成了丰富充实文化方阵。
一 切入灵感,点击直观的内涵
作文时,大家对一些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容易分析,如果能将材料中核心词与平时学习积累的知识点进行有效突破,产生对概念的直观认知,形成一种创造性的思维,不仅有助于对核心概念内涵的解读,而且往往能让读者产生直观性的共鸣。如:
作为一名学子,我曾经无数次地问过:究竟何为智慧?难道试卷上那鲜亮的分数就是智慧的象征吗?
我听到过许多的回答,其中不乏振振有词、摄人心魄的那个字:“是”!
于是乎,十二年的寒窗苦读成了我们奋斗不懈的“战时”回忆录,因为上着最好的学校、读着最好的班级,理当向社会索取那印着“智慧”的一纸契书。可反观现实,我们真的成了智慧之人吗?过度地追求“智慧”反而使我们落入了俗套,本来明亮的眸子却被蒙上阴翳,再也看不到存在于生活中的那些闪着智慧之光的点滴小事。
古人曾云:“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古人真真是把深浅的智慧发挥到了极致,深也罢,浅也罢,妖娆多姿的荷花、凌波盛放的菱叶、蛙声一片的稻田,均以最适宜的水土来保障,等待那个收获的季节,粮仓俱满,菱藕飘香。
对比于时下许多人的汲汲于名利,古人越发显示出可爱的智慧:让万物生长在最适宜的环境,少几分强求,多几分天然。可见,智慧不是用来攫取的,而是渗透在我们血液中、引领我们去适应世界的信念。明乎此,则可觅得“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的禅意幽境。(节选自2015年高考江苏卷优秀作文《智慧之光》)
考生从考分切入,即席发挥,捕捉了人们对智慧的误解,继而进一步追问智慧的真意,又从古诗词中获得灵感,从而感悟出智慧是引领我们适应世界的信仰的内涵。
二 汇入感觉,捕捉生动的内涵
汇聚自己的视觉、嗅觉、味觉、听觉以及内心感受,捕捉自己对核心概念的形象化感知,在内心产生对概念的综合分析、思维、评价。这不仅可以触发自己的感受,而且能创造一种生动而翔实的审美体验。如:
向日葵有青涩时的昂首挺胸和成熟时的谦逊,才会粒粒饱满,实现自我价值。记得小时候,看见庭院里向日葵低着头,我便找来绳子和竹竿让它直视阳光,吸收阳光,以为这样就可以让它更加饱满,可结果却正好相反,我很迷惑。后来,父亲告诉我,向日葵头朝上,里面多余的雨露排不出去很容易滋生细菌,向日葵略微低头,一是为了表达对太阳的虔诚和敬意,二是为了保护自己。
我恍然大悟:铠甲与软肋和谐共处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向日葵因为向阳昂首挺胸被人们当作励志的模范,而在此基础上它懂得低头而粒粒饱满,受到更多人的喜欢。(节选自2015年高考上海卷优秀作文《铠甲与软肋》)
作者联系自己小时候对向日葵的感受,顿悟出铠甲与软肋的和谐共处之道,进而懂得人低头并非认输而是一种谦逊的成长的道理。
三 融入感情,传递个性的内涵
抓取材料中的核心概念,真切地融通自己的喜怒哀乐,细腻地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真实地阐述自己对重要事件的观点、立场,这不仅能传递个性化的观点,而且让议论文祛除说尽人皆知的公理、常理、大道理的痼疾。如:
生活,浅淡如水,亦能有其细微之美。
草原本是平常之物,但是季羡林老先生却会为清华园的一草一木而流连驻足,为其枝繁叶茂而满心欢喜。也许草木的变化在太多人眼里只是模糊的背影,抑或是偶尔一瞥的流连,但在季老的眼里,它们却是生活中不可多得的陪伴——岁月变迁,物是人非,只有这些草木依旧。
生活中的美往往只会闪现在那些能发现美的眼眸中:明媚的午后、慵懒的日光、浓醇的咖啡、轻柔的旋律……享受生活点滴间的美好,不在于生活本身,而在于人为。
一朵花、一棵草,亦是喜悦之本源。浅淡如水的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发现和珍惜一朵花的灿烂。
生活,平静如水,亦能有其细微之美。(节选自2015年高考新课标卷I《一朵花的灿烂》)
自然界一草一木皆有情,情在人心,季羡林先生流连草木,是为岁月陪伴,生活本身不缺美,缺少发现美的眸子。文章情感真挚,灵动,读之为其动容。
四 介入感想,诠释独特的内涵
说理应有自我,能说出自己对核心概念的认知、思考、评价,要善于联系自身体察、知识存储、生活经验,谈自己对关键概念的思想认识,能从理性的角度解读感性情绪的来源、原因以及本质,进而诠释出独到的见解。如:
唱赞歌不能算意见,随声附和也没有多大价值,最有用的应该是指出错误。三峡工程的决策者,面对记者说出了一句朴实而又深刻的话:“对三峡建设来说,最有价值的是反对者的意见。”国外的很多企业家,为了让员工畅所欲言,经常组织一些“漫谈会”,鼓励大家“胡说”,从中寻找思维的火花。他们规定,不管是谁提出想法,不管提出的想法有多么可笑,有多么不可思议,大家都必须鼓掌欢迎,并齐喊“很好,很好”。为了听取意见,他们可谓用心良苦啊!
每天我们都要照镜子,看看我们穿着是否得体,脸上是否有灰尘。那么,我们怎么发现道德上的灰尘?我们怎样找到思想上的不足?我们怎么避免创意上的失误?不难,别人就是一面最好的镜子,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节选自2016年高考上海卷优秀作文《以人为鉴知得失》)
考生从生活中的“唱赞歌”“随声附和”现象切进入,表达了自己对其的否定与批判,并正面举听取反对者之例,然后在此基础上,从反躬自省挖掘出自我省察的内涵。
五 深入感悟,剖解深刻的内涵
从事理的内在肌理出发,厘清其内在逻辑关系,结合自己的感知、感触深度切入自己的领悟,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前面感性认识的蓄势与铺垫,在连续追问和多角度解析的基础上收获一种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顿悟。如:
《雅舍谈吃》中,梁先生大谈令他魂牵梦绕的正阳楼的烤肉,薄如纸的烧饼和一鸭三吃的北平烤鸭。老北京的文化符号连同胡同与冰糖葫芦刻进了他的脑海里,在内心中蔚然成碑。抑或是叶子说她发了疯地想念南京,想念路边摊的虾皮小混沌,想念夜晚柏油马路上油沆气混着半酸半甜的果皮味道,嗔怪南京人将车站修在周围绿得不像话的群山之中。这是石头城的美、南京人的品性。文化地域的美及魅力让生活丰富且安详。
所以说,鸿蒙之初接受教育文化自然而然得了地域的灵气。
传统教育中《颜氏家书》更是以“令熟读经史子集”为教育目标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我们成了文化的一部分或者说文化成为自我的内在。而这种巨大的影响,是冬怀秋虫、玩物成痴的壬世襄的率性人生,是沈从文念念不忘的凤凰古镇,是莫言传奇魔幻的山东高密乡。今生今世,定是和骨子里的文化白首相依,不离不弃。
罗素感慨:“参差百态而幸福本源。”那就和鲜活的文化一起幸福到老,行囊永恒。(节选自2016年高考山东卷优秀作文《文化行囊》)
考生从《雅舍谈吃》说起,谈自己的感悟——地域文化对个人生命的重要作用,再从《颜氏家书》悟出文化具有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熏染、陶冶作用。文章底蕴丰厚,民俗、名著、名言、名人信手拈来,组成了丰富充实文化方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