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里的故事

来源 :教育·综合视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z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金 波 李乐毅 顾希佳 陈 琴
  绘者:王晓鹏
  出版:广东教育出版社
  该书融合了中国汉字、传统故事、水墨画等中国元素为一体的系列图画书,适合3岁至6岁亲子阅读,6岁至12岁孩子自主阅读。它给小读者带来富有中国传统意味的典藏故事、民间传说,在与读者分享故事的同时,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述每一个汉字的源起和演变,从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到楷书。而整本书的插图,是一幅幅美轮美奂的手绘中国水墨画。读者一边读着中国的故事,一边认识如画般的中国文字,从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未来的学校
  作者:[美]泰德·丁特史密斯
  翻译:魏 薇
  出版:浙江人民出版社
  你對如今的教育满意吗?面向未来的学校到底应该是什么样?教育如何创新,一个人的力量能够使教育变革吗?沿袭传统教学方法的学校,怎样才能实现自我颠覆与突破?……为了探索诸多教育问题的答案,作者走遍美国50个州,访问200多所学校,与美国教育体系内成千上万从业者相遇,通过全书70多个真实案例,总结出了未来学校应该培养孩子PEAK原则,即目标感、必备能力、自主性和知识的统称。而这些特质将在未来的孩子中随处可见。
  西南联大行思录
  作者:张曼菱
  出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寻访西南联大老校友,目的在于寻访西南联大精神——在中西合璧下,既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有“独立人格,自由精神”。该书用文学化的语言进行纪实性的描述,人物访谈时的讲话穿插其中,章法上也化整为零。在一个个小专题内,可见出西南联大人活生生的精神面貌,和对国家、民族的赤诚与担当,更可见出作者对当下文化教育建设的思考与忧虑。从西南联大到今天,历史的精神就在行与思之间跳动,对那激情岁月与美好人格的怀念向往,跃然纸上。
其他文献
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减贫行动与人权进步》白皮书称,中国的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内地专家表示,“减贫”一直是中国人权类白皮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亦是中国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中国政府把生存权、发展权放在非常核心的位置,不仅为人民提供基本生活权利保障,也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扶贫,使贫困人口真正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这是中国在人权方面一个非常重要的亮点。(香港中通社)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堂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必须开放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走向民主化。“开放语文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即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评价,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让学生自己去谈学习后的感受,学生的语文素养才得以提高。学生
据报道,南京15岁学生乐乐,因为在课堂上的怪异动作而被其他家长联名要求转学,这件事情让大病儿童的教育问题再次成为热点。  大病儿童无奈转学  因为患有粘多糖病,乐乐一般30分钟就需要小便一次,这样,每天上课时,同学和老师都会看到乐乐离开自己的位子、在教室小便,甚至不穿裤子在教室跑,严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面对其他学生家长的指责和强硬态度,南京市玄武区教育局介入此事,通过协商,希望乐乐可以转学到特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一份塑造灵魂的事业,是用一颗心去撼动另一颗心。教师,要用满腔的热情、最真挚的爱去关心和帮助每一个学生,努力将他们培养成祖国的有用之材。  从一个学生的故事说起  我教过这样一个学生小许,个子一般偏瘦小,但脾气暴躁,经常与其他同学打架,打架经常还要叫上他要好的伙伴,上课思想不集中,爱搞小动作,做作业马马虎虎。老师们都说看不懂他写的是什么,课堂上违纪不断
今天的香港必须清醒看到,“一带一路”不单是国家的大战略,更是香港的大机遇。在“一国两制”下,香港发展的最大优势就是有大陆作为后盾;而作为一个成熟经济体,香港面对的最大困境,就是要突破瓶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无论是挑战还是机遇,都取决于参与“一带一路”的深广度。粵港融合是国策也是民族复兴的关键,香港可以选择闭关自封,但应理解不参与大潮,就等于自绝于大陆市场,自甘摒弃于国家经济发展之外。(香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综观我们平时“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感覺教得最不顺利的就是“回顾与反思”阶段。每每教到这个阶段,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什么体会,往往只有零星的几个学生回答,有时回答还远远偏离预设轨道,最后经常是把感悟变成“赶着悟”,把学生感悟变为教师“代悟”。究其原因,可能是教师没有顺应学生思维的特点,没有给学生自由思考、自由表达的空间,没有按照学生的想法组织交流和讨论。下面就以笔
作者:袁 成  出版: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  本书是作者在十多年班主任工作探索中对班主任专业成长的理性思考。立足班主任专业化研究的新视角,从一线班主任工作实际出发,分别从班主任的专业发展、班会课程、家校协同育人、班级管理、师生成长共同体、班主任专业素养途径等方面进行系统而全面的阐述,多角度、多方面地给一线班主任提供了新时代背景下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和成长密码。同时作者结合班级管理和成长路径中的典型案
教育部近日表示:各地中小学要精準分析学情,科学合理地制订教学计划,实现平稳过渡,坚决防止抢时间、赶进度、超容量等不切实际的做法。据悉,中小学生出于生理年龄特点,有的自律能力比较弱,居家学习的效果也很不相同,做好开学后的衔接工作至关重要,教育部对此高度重视。在学习方面,要求各地中小学对延期开学期间学生居家学习的情况逐一摸底、诊断,区别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不同学科的情况,精准掌握每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
日前,湖北省竹山县宝豐镇在全镇28个学前教育机构开展民俗体育游戏活动,发展幼儿走、跳、跑、投等动作技能,幼儿在活动中真正体验“我运动,我快乐,我运动,我健康的理念”,从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到集体合作的快乐,感受传统游戏的魅力和乐趣。图为宝丰镇幸福娃幼儿园孩子们在学打腰鼓。  摄影报道/朱本双 张 凤
北京宣武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结合《北京童谣》校本课程开展“唱健康童谣、做有益游戏”主题教育活动。校长杨英介绍,所谓“童真教育”就是尊重儿童自然生命状态,顺应儿童天性,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研究,善待个性差异,关注儿童真实的发展需求。图为该校学生在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