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历史情景,落实核心素养

来源 :历史教学·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er_l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了解之同情,核心素养,历史情景,西学东渐,知识分子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0457-6241(2019)01-0056-05
  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卡尔在《历史是什么》一书中写道:“历史学家是属于他本人的时代的,而且由于人类生存的条件使他不得不属于这一时代……如果我们脱离社会来尝试运用抽象的个人概念,我们就不能真正能地理解过去,也不能真正地理解现在。”陈寅恪先生对此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历史研究,无疑都是后人看前事,用后来观念观照解释历史上的文本史事,无可奈何,难以避免。但要防止先入为主的成见,尽量约束主观,以免强古人以就我。”我们处于某段历史当中,会受时代的价值所影响;而历史人物也有自身的时代性,因此理解历史人物,也必须回到他们所处的时代中去。简单说来,便是“了解之同情”,复原历史情景,尽力设身处地,不苛求古人。
  本文以岳麓版必修三第20课《西学东渐》为例(教材下分三个子目:第一子目“开眼看世界”、第二子目“体用之争”、第三子目“维新思潮”),拟运用史料实证的方法,创设历史情景,贴近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生活的环境,于课堂的温度里探寻他们的家国情怀,于课堂的深度里完成“历史解释”,于课堂的广度里达成“时空素养”。

一、情境创设,“家国情怀”有温度


  高中新版课标提出了五大核心素养,其中家国情怀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持有的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持久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前途和命运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
  “情景”教学,应包括两个基本维度:“情”与“景”。于“情”而言,是为“家国情怀”——是学生对历史人物在西学东渐过程中所做的努力而产生的价值判断,包括感性与理性的认知。于“景”而言,则需要利用史料、多媒体等字、音、图、视频等让学生的“情”能油然而生,从而引发感性的认知或者发展为理性认知。
  因此,对《西学东渐》一课的学习,应当努力创设情景,让学生在“代入感”中体会向西方学习的“先觉者”们浓厚的家国情怀,以及由于时代局限性导致他们自身眼界的局限性以及时代赋予他们的冲突,让课堂有温度。笔者将课文标题重新定为《先觉者的“情”与“罚”》:“情”者,家国情怀也;“罚”者,眼界局限与当时际遇也;以真情付出,或努力探寻,却又遭遇着时代的“罚”。
  材料1:在破败的无知山谷里,村民们信奉古老的祖先的智慧和守旧的律法,守旧老人是它的执行者。一位先觉者历尽艰辛离开山谷,找到了一个更美好的家园。但人们拒绝相信他,认为这是对神圣的亵渎,用石头砸死了他,以示惩罚。不久,无知山谷发生大旱灾,饿殍遍野。绝望的人们奋起反抗守旧老人,沿着先觉者当初开辟的道路,投奔新的家园。当人们找到新世界时,他们才意识到自己错了,于是立下石碑纪念先觉者。
  ——根据房龙:《宽容·序言》整理
  材料2:亵渎!这是对神圣的亵渎!……给他的罪行以应有的惩罚吧!他已经丧失理智,胆敢嘲弄一千年前定下的律法。他死有余辜!
  ——房龙:《宽容·序言》
  材料3:他们是在撒谎。他们欺骗了我,就像欺骗了你们一样。那边的山上有牧场,牧草同样肥沃,男男女女有同样的血肉,城市是经过一千年能工巧匠细心雕琢的,光彩夺目。我已经找到一条通往更美好的家园的大道,我已经看到幸福生活的曙光。跟我来吧,我带领你们奔向那里。上帝的笑容不只是在这儿,也在其他地方。
  ——房龙:《宽容·序言》
  在上述导入部分的情境中,材料1创设了一个有强烈冲突的情景,有两个矛盾的角色:“守旧老人”和“先觉者”, 让学生获得了较强的“代入感”,学生自然而然地对应着“西学东渐”中的守旧势力和努力向前探寻的知识分子们。而材料2和材料3是细节呈现,以此拨动学生心弦,增强“感同身受”的感觉。而由于故事的结果具有讽刺意味的反转,教师可用连环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何先觉者冒死要出去寻找新家园?为何明知是死还愿意回来告知村民?他的死有起作用吗?”最终,在艾青的诗句中,回答了上述的问题,将先觉者的“家国情怀”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经典诗歌片段中,感受先觉者对“无知山谷”骨子里的热爱。学生情感荡漾开来,课堂有暖意,历史有温度。
  而在讲述完第一子目“开眼看世界”后,用强烈的材料对比,创设情景,说明《海国图志》在中日遭受的不同待遇:
  材料4:(国内精英):骂声一片、大逆不道的书、甚至主张要像秦始皇焚书坑儒一般,把这书完全查禁烧掉……一共印了几千本,三年才卖出了一本。
  材料5:(日本精英):日本之平象山、吉田松陰、西乡隆盛辈,无不得《海国图志》,读之而愤悱焉!攘臂而起,遂以成明治尊攘维新之大业,则源有以发其机也。
  ——钱基博:《近百年湖南学风》
  呈现两段材料后,以“明治维新后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突出两国的命运,材料创设的情景,使得学生看到结局后,不免有捶首顿足般的“遗憾”“郁闷”“压抑”,也会产生对当时中国的未来担忧,“家国情怀”升温。“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对于国家的认同和热爱,不单单仅限于当代,更重要的是了解祖国的过往,从中去认同祖国积淀下来的文化和底蕴,更加珍惜当代生活的来之不易。
  而在对当时中国人不重视《海国图志》的遗憾中,引用陈旭麓先生的经典语句,体会林则徐和魏源等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的尴尬境地,从而产生同情与敬佩之情。是对“开眼看世界”子目的最好的总结。
  材料6: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就越是孤独。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先觉者总是孤独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情感会自然而然产生。面对孤独,作为先觉者的林则徐又当如何呢?此时,最佳的引导莫过于引申出林则徐的名句来回答,让学生为林则徐、魏源等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而感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而在总结第三子目“维新思潮”时,引用油画《戊戌六君子》,以及谭嗣同临死前的言语以及绝命诗:
  材料7: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从嗣同始。
  材料8: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此时会更直观更具体地与导入时的先觉者的形象自然而然地重叠,为“谭嗣同们”视死忽如归的牺牲精神而感动。此时,教师进行引导:“思想和剑,谭嗣同一样不缺。清廷扼杀了维新变法之命,也绝了后继知识分子的念想:如此朝廷,还有救的价值吗?晚清革命党遂应运而生,走上革命求民主的道路,順应历史发展潮流。”视觉与文字的冲击,感受戊戌六君子慷慨与深沉的家国情怀。学生从中得到情感的升华与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也侧面点出维新思潮的启蒙作用。
  家国情怀有其属性,可归为道德情感类。认知冲突其实是道德价值观念的碰撞,而通过“道德两难”的冲突并解决,会使得课堂有张力,有深度,有余韵。面对国难,心有戚戚然;面对先觉者,心有敬佩与遗憾——如此的课堂,有一股暖流在浮动着的。

二、认知冲突,“历史解释”有深度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我们需要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在课堂上我们在史料实证的同时,也必须尽可能多地呈现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不同观点的史料,通过认知冲突,帮助学生完成“历史理解”。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做的,是努力寻找典型史料,呈现此种冲突,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刻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与选择。虽非历史学家,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采纳卡尔的建议:“历史学家对他所处理的人物的见解对他们行动后面的思想应该有一种富于想象力的理解。”
  在第一子目“开眼看世界”时,呈现冲击力大的史料,引发学生思维的涟漪:
  材料9:1841年3月,“武功赫赫、善战闻名”的杨芳,为参赞大臣(级别仅次于将军),与英军交战。杨芳认为英军能够取胜,“必有邪教善术者伏于内”,“传令甲保遍收所附近妇女溺器”,用马桶这种污秽之物,正可破了他的邪!
  ——据梁廷枏:《夷氛闻记》整理
  通过作为仅次于将军的杨芳匪夷所思的抗敌“妙招”,反衬了林则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的重要性、艰巨性、必要性。到总结第一子目,突出“先觉者”的孤独时,陈旭麓先生的话就水到渠成。可以说,先觉者有多孤独,就证明有多么的伟大——不仅仅是牺牲和勇气,更是超前的意识。作为个体而言要不要开眼看世界?作为国家而言为什么要开眼看世界?开眼看世界看什么?开眼看世界会怎样?这些问题的反思,促使学生进行思辨思维活动,在历史理解的基础上,完成“开眼看世界”的历史解释。
  在第二子目“体用之争”时,一线教师多数采用倭仁的言论,虽有代表性,却欠缺冲击力。笔者认为,可以采用郭嵩焘的际遇作为补充:
  材料10:光绪二年(1876),有位出使英国大臣郭嵩焘,做了一部游记。里头有一段,大概说:现在的夷狄和从前不同,他们也有二千年的文明。哎哟!可了不得。这部书传到北京,把满朝士大夫的公愤都激动起来了,人人唾骂,……闹到奉旨毁板(书版),才算完事。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材料11:人者万物之灵,其巧弊百出,中国以之一治一乱。彼夷狄人皆物也,通人气则诈伪兴矣。使臣(指郭)以目见而面谀之,殊非事实。
  ——王闿运:《湘绮楼日记》
  通过晚清第一位驻外公使郭嵩焘的际遇,让学生感受当时就算是“国宝级”的文人王闿运本人,对西方的理解,还运用着老套的“蛮夷之辨”理论,甚至认为“夷狄”连人都不是,只因为“通人气”则变得奸诈狡猾,体现了旧观念的顽固与强大。介绍西方的书,只因为说了几句客观的话,便愈]愈烈,乃至要毁掉印刷的制版。想要在这种环境中去向西方学习,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体用之争”中的“争”之激烈,跃然纸上!洋务派能够顶住压力,提出“中体西用”,我们要引导学生大可不必苛求他们能够马上向西方学习改变中国的制度,而不仅仅是器物——这种苛求不现实,也脱离历史实际。做到了“了解之同情”,便能更客观评判“中体西用”观点和做法的局限性与洋务派的进步性,完成对“中体西用”与“体用之争”的历史解释。
  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宣告着洋务运动的破产。而在这之前,早已有洋务派代表反思“中体西用”的局限性:
  材料12:夫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虽教育文化远逊中华,然驯至富强,俱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重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是恃欤?
  ——节选自两广总督张树声
  1884年遗折进谏
  本段材料充分体现了在当时的环境下,要想认真本位地反思,要讲真话与疑惑的难处——将死之时方敢说真话,以死进谏统治者。所以,近代知识分子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得与当时的时代做好或撕裂或妥协的准备,足见其艰难与险阻,当然更显珍贵。
  材料13:1896年《时务报》成为宣传维新思想的主要阵地,梁启超成为舆论界的骄子,张之洞亲自写信邀请梁启超到湖北来,并捐银500元。
  1897年梁启超在第40期的《知耻学会序》中痛斥官场现状……张之洞读后大惊失色,立即致电湖南巡抚陈宝箴等,禁止该期在湖南行,怒责此文……“民权文字亦不佳,千万不可动笔。”   1898年,戊戌政变发生的第二天,张之洞在得到慈禧再度歸政消息后,马上致电表态:“梁乃康死党,为害尤烈。”
  ——雷颐:《历史何以至此》
  以问题“为何洋务派张之洞与维新派梁启超从‘恋人’变仇人?他们的分歧在哪里?”把洋务派与维新派的矛盾焦点呈现,理解各自因为立场不同而导致的选择不一样,最终分道扬镳。张之洞从洋务运动时期的先进代表变成守旧派,不惜与维新派反目成仇,认知冲突至少有两层:第一层,历史人物是复杂的,尤其在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张之洞居然有此动作,也反映了时代的激烈碰撞与由此带来的混乱;第二层:两个派别之间互有碰撞的观点,哪个更适合当时的中国呢?为什么呢?双重的认知冲突,要避免学生对张之洞的评价一棍子打死——这样是难以达成“历史解释”的;结合教科书的表述,体会“维新思潮”的先进性,认识到从器物到制度的艰巨性与必然性。如此,方可较好地完成“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形成自己对历史现象的看法。

三、纵横捭阖,“时空素养”有广度


  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
  “历史学科的时空观念,包括历史时序的观念和历史地理的观念。所谓时序观念,就是要将历史事物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进行考察,观察、理解、认识历史发展的全过程,辨明它在每个发展阶段有什么新特点,寻找前一过程转变为后一过程的原因。所谓空间观念,就是要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所发生的地点、区域、范围等,这是历史上人类活动的场所和舞台。通过具体的空间定位,进而观察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理解、认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总的特点。”
  当我们在学习、考察、研究某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时,就一定要把它放到一定的历史时空环境中去做具体的、动态的分析和把握,既要弄清楚已经逝去的历史事实的存在状态,又要展现这些历史人物、事件或现象对现在及未来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以“家国情怀”为例,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家国情怀的内涵是有区别的:在古代,受儒家等思想流派的影响,形成了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境界。有抱负,发挥主观能动性,勇于担当,以天下为己任,这是他们的家国情怀。而在近代,受西方各方面的冲击,中国社会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局,“救亡图存”成为了时代的主旋律,一大批志士仁人为救亡图存所做出的包括牺牲个人在内的各种努力,是他们的家国情怀。我们应当将不同时空下的先觉者基于家国情怀的探寻一一列出,以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理解历史上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辩证、联系、发展地看待、研究、叙述历史问题。
  材料14: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虽然“先觉者”都需要去“救亡图存”,但是由于不同时间段发生的事情不同,而“前事”又累积影响着“后事”的发展;加上“先觉者”要冲破时代的局限性,所看到的东西也不同,面对人们的觉醒程度不同,所以不同时期的“救亡图存”所做的努力也不同。通过图片,可以看出,从“开眼看世界”的要不要看,到“体用之争”的要不要学,再到“维新思潮”的要不要改,先觉者向西方学习的足迹已然尽出。即要不要睁开眼睛看一看外国怎样?看了之后要不要学?学了之后该不要改?看了之后学,学习西方器物;学了之后改,改变中国制度,尝试建立“君主立宪制”。
  通过图表,学生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将历史人物与历史事实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最终做出自己的合理解释。譬如,总结出中国向西方学习是“从被动到主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这就已经是“时空素养”养成的体现。
  在课堂的尾声部分,对《西学东渐》进行纵横捭阖的拓宽,体会先觉者为推动社会的发展的艰难与伟大,延伸课堂的广度:
  材料15:先觉者总是超前的,超前者总是孤独的,孤独者总是忧郁的,在忧郁中抉择,在期待中觅路前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大智者生命的基本造型。
  ——卞毓方:《长歌当啸》
  将《西学东渐》中的先觉者放入到一类人中,将共性总结归纳。超前带来的孤独,孤独带来的忧郁,忧郁中犹豫而又期待,最终依然觅路前行,原因中必有家国情怀支撑向前。先觉者在行进过程中,因为不同时间段社会守旧的思想而带来不同的阻碍,从而又有形式各异的抗争与妥协,时空素养与历史解释不言而喻。
  材料16:老夫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诸君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
  ——辜鸿铭
  一百多年前,辜鸿铭反嘲北大学生的话,如今依然振聋发聩。通过名人名言,首尾呼应,为下一节课《新文化运动》埋下伏笔。最终将学生从中国近代拉回到现实中,叩问心灵:“ 你、我,辫子剪了吗?——我们不一定能够为社会的进步做什么,但最起码不阻碍。”
  E. H. 卡尔:《历史是什么》一书中写道:“历史是历史学家与历史事实之间连续不断的、互为作用的过程,就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休止的对话。”以此与君共勉。
其他文献
编者按:多少年来,我们一直相信,奥斯曼土耳其占领地中海东部的广大地区,控制东西方贸易商路,对过境商品征收重税,是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原因之一。最近我们发现,雷海宗先生在1954年就驳斥了这种观点。王加丰教授专门研究过这段历史,他早就注意到了雷海宗的见解,并作了深入研究。历史的博大精深在于很多细节都会因新材料、新观念而不断得到纠正。这也正是历史学的魅力。对于历史教科书中的很多说法,我们都应该学会追问:
关键词 中世纪,西欧,二元制社会,日耳曼因素,罗马因素  中图分类号 K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20)19-0068-05   中世纪西欧的封建社会,属于一种典型的二元制社会结构。不论政治上,还是经济上,抑或文化上,形成了二元对立的局面,诸如贵族与国王的对抗、乡村与城市的对立、灵界与俗世的对峙,等等。这种鲜明的二元对立特点,肇始于古典文明终结后日耳曼人统治下欧洲独特
关键词 大单元,历史教学,学科融合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03-0066-04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给历史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和压力。加之新课标刚刚出台、新高考逐步铺开与新教材尚未使用的局面,使高中历史教学将出现前所未有的短暂性尴尬。那么,在现有教材基础上,如何最大限度地克服弊病、挖掘价值而
[关键词]促进学习,历史学业评价,课堂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9)01—0062—05    一、“促进学习”的评价理念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学习委员会(Board ofStudies NSW)在2003年修改了原有的教学大纲,主张实施“促进学习”(Assessment forLearning)的评价理念。比如,在该州的7--1
关键词教材异同,学术观点,秦始皇,统一六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演0457-6241(2018)11-0059-04  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必须要达到的学习结果,教科书内容是否与课标的要求相一致,直接影响到课程的实施效果。2017年8月,最新历史课标要求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注意吸收历史研究的新成果,使课程内容体现出历史学科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精选基本的、重要的史事,并为学生提
关键词 核心素养,整体思考,论世知人,明清思想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21-0060-05  思想史的教学因其历史背景之繁、思想内容之夥、理论概念之多而经常成为教学中的难题。以《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一课为例,历史地看,明清易代之际,尽管皇权专制日益加强,并有宋明理学相辅,然而,反专制的思想却呈现出活跃的局面,其间,顾、黄、王、李等人思想并立存在
郑和下西洋时期,明朝与亚洲和非洲各国的交往,不仅是政治和经济上的,更多体现在文化交往上,其中也包含着麒麟(长颈鹿)等动物的交流。郑和下西洋可分为第一至第三次和第四至第七次两个阶段,活动地区由第一阶段在东南亚和南亚,拓展到第二阶段的西亚和东非地区。与郑和七下西洋直接有关的海上“麒麟贡”约有七次,均出现在第二阶段,之后出现的“麒麟贡”,也与下西洋有着紧密的关联。或以为第四至第七次下西洋地域上的拓展,是
[关键词]演历史课堂,合作学习,有效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B[文章编号]0457-6241(2015)07-0033-04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合作学习无论在当前的公开课、大赛课还是研讨课,乃至常规课中,都颇为“流行”。本来,从理论上讲,合作学习能够改善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拓展学生获取课堂知识的信息来源,从提高学生认知的广度、理解的深度、推理的质量、记忆
有学人曾指出,“2016年是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元年,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官方文件将正式发布”。①尽管“官方文件”至今尚未正式发布,但由官方支持的课题研究及其成果已经公开发布发表,②教育领域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展开的研究和研讨也十分热烈,并取得了大量成果。③从“官方文件”公布的谨慎态度和学界研究的热烈程度看,“核心素养”作为“立德树人”教育总要求的核心抓手,必将对基础教育发展产生质的推进。历史学科作为
关键词 时间,时间素养,时间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7)21-0035-08  时空观念素养是历史课程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它包括时间观念、空间观念两个方面。不少历史教师以为,所谓时间观念就是让学生记住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这种认识是从静态知识的角度进行思考的结果,其实,时间观念的内涵没有这么简单。下面笔者将围绕时间观念的内涵及培养,谈谈个人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