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世说新语》解读路径
(一)文言阅读能力的养成
吕叔湘先生于1943年选编了《笔记文选读》一书,在序言中说:“我选辑这本书的动机是要给初学文言的青年找点阅读的资料。”笔记文相较于其他文言体裁,可读性更强,符合初学者的阅读兴趣。吕叔湘先生选择了93篇笔记文,涉及9种著作,其中《世说新语》一种即占20篇,超过五分之一,可见其书在吕叔湘先生眼中的重要性。
《世说新语》是笔记小说的奠基之作,篇幅短小,且故事性强,即使是初通文言的初三或高一学生,读起来也能略通其意。在阅读过程中,如果能树立词义积累和推断的意识,就能在获得愉悦阅读体验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养成文言阅读的能力。
如“德行”篇第44则:
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 恭无言。大去后,既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文中涉及一个专有敬词“丈人”和一个成语“身无长物”,除此之外,纯粹意义上的生字词只有两个——“簟”和“荐”。在故事语境中,学生可以较为顺畅地进行推断,而不用借助注释或查字典,这毕竟会打断阅读连贯性,从而影响阅读体验的达成。
推断“簟”和“荐”的依据便是上下文中的“坐……上”“举所坐者”“无余席”,更可以结合“簟”和“荐”的部首,从而准确地推断出“竹席”和“草席”之义。
再如“惑溺”篇第6则:
王安丰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遂恒听之。
此则也涉及一个成语“卿卿我我”,在文言阅读的角度,还需要关注一个词类活用“卿”,一个古今异义的实词“听”。掌握了“卿”的用法,再读到《太史公自序》中“贤贤贱不肖”,就不存在障碍;积累了“听”的词义,再读到《陈情表》中的“听臣微志”,就能理解“听”是“听任,允许”之义。
(二)文化知识典故的积累
一部古代典籍中成语或典故出处愈多,就愈能体现其在民族文化中的價值和影响。《世说新语》正是这样一部包含了众多成语、典故的传统文化著作。
《滕王阁序》中有“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一句,苏教版必修五的注释中标明“日下”“云间”分别出自《世说新语·夙惠》《世说新语·排调》,而要想充分理解“望长安于日下”中的悲情,必须熟悉“日近长安远”的典故内涵。
其原文如下(“夙惠”篇第3则):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此篇列入“夙惠”篇,本意是体现晋明帝的年少聪慧,但其更科学理性的答案并未广泛流传,相反,“日近长安远”这样明显非理性的回答却触动了无数后来者的心弦,正如元帝听闻洛下消息时的“潸然流涕”。后世众多的宦海浮沉的士人,都在坎坷漂泊中体会到:自己与帝都在心灵空间上的距离,自己与君主在精神认同上的隔阂,是无边无际、难以逾越的。千年之后的现代诗人顾城有首诗《我和你》:“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这倒很符合“日近长安远”的情感内涵。
除上所述,《滕王阁序》中“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与妻书》中“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对这些语句的理解都离不开《世说新语》中的知识典故。“乘兴而行,兴尽而返”(雪夜访戴)、“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桓温执柳) 、“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莼鲈之思),以上种种都是阅读古诗文时需了解的常见典故。
(三)写人叙事技法的丰富
吕叔湘先生在《笔记文选读·序》中说:
笔记作者不刻意为文,只是遇有可写,随笔写去,是 “质胜”之文,风格较为朴质而自然,与语体较近,学习起来比较容易。
这段话还只是从文章风格角度来谈,而叶圣陶先生则对笔记类文言文与写作的关系,阐述得更加具体细致。
叶圣陶先生在《谈语文教本——〈笔记文选读〉荐序》中写道:
吕先生这个选本,取材以笔记为范围,几乎全是记叙文,对于读者日常写作该会有不少帮助。在阅读的当儿,同时历练观察的方法,安排的层次,印象的把捉,情趣的表出。这些逐渐到家,就达到什么都记得下来,什么都写得出来的境地。并且,这些跟白话文言不生关系,从这儿历练,对于白话的写作同样的有好处。
苏教版必修二中汪曾祺先生的《金岳霖先生》,就颇得《世说新语》写人叙事之妙。按照《世说新语》一事一则的体例,去剪裁《金岳霖先生》一文,就能得到四五则笔记小品,如金先生斗鸡、金先生抓虱、金先生坐三轮等。而如果把《世说新语》中有关谢安、阮籍的文字攒起来,就是一篇一千多字的《谢安先生》《阮籍先生》。
姑且以“任诞”篇第34则为例,作写人叙事层面上的分析。原文如下:
桓宣武少家贫,戏大输,债主敦求甚切,思自振之方,莫知所出。陈郡袁耽俊迈多能,宣武欲求救于耽。耽时居艰,恐致疑,试以告焉,应声便许,略无慊吝。遂变服,怀布帽随温去,与债主戏。耽素有艺名,债主就局,曰:“汝故当不办作袁彦道邪?”遂共戏。十万一掷,直上百万数。投马绝叫,傍若无人,探布帽掷对人曰:“汝竟识袁彦道不?”
这则故事虽然只有寥寥数字,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当然“全”的不是篇章结构,因为其结尾是戛然而止的,“全”体现在内涵意蕴让人觉得饱满丰实。
文本先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双重背景,互为映衬,相得成趣。一重背景是桓温的角度,“债主敦求甚切”“莫知所出”,故事一开端就营造出紧张的氛围。二重背景是袁耽的角度,“耽时居艰”,袁耽正在服丧守孝,按说应该帮不了忙,但笔锋一转,“应声便许,略无慊吝”“遂变服……”,换了件衣服就出场了。紧张的氛围和袁耽举重若轻、洒脱自如的出场一对照,就产生了故事的趣味和人物的魅力。 而前文的“怀布帽”,巧设伏笔,和后文的“探布帽掷”,前后呼应。金圣叹在点评《水浒》时,特别留心了林冲在杀陆虞侯时掏出的解腕尖刀,在半年前林冲买这把刀时,就提醒读者留意。《世说新语》受笔记文的篇幅所限,谈不上“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却也是伏笔巧妙,叙事扎实,晓畅自然。
更为重要的是,袁耽的形象得到了鲜明的刻画。从“应声便许,略无慊吝”“投马绝叫,傍若无人”的神态描摹,到“变服,怀布帽随温去”“探布帽掷”的动作描写,再到“汝竟识袁彦道不”极具个性张扬的语言,袁耽意气淋漓、自信满满的形象,如在眼前。
(四)魏晋士人美学的熏陶
宗白华先生在《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一文中对《世说新语》体现出的魏晋风骨及其美学价值不吝溢美之词。一开篇即宣称: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简言之,在经历了“罢黜百家”的汉代大一统思想后,魏晋这个政治上的乱世却带来了审美意识的觉醒和个性意识的萌发。
那么,我敢说,一个喜好阅读《世说新语》的中学生,在精神生活上不会太平庸,不会太麻木。
关于审美意识的觉醒,我们以“赏誉”篇第153则为例来分析,这一则也曾被当代作家张晓风改写成散文《初心》。
王恭始与王建武甚有情,后遇袁悦之间,遂致疑隙。然每至兴会,故有相思。时恭尝行散至京口射堂,于时清露晨流,新桐初引,恭目之曰:“王大故自濯濯。”
此则美在自然。眼前之景清新自然,心中之情真切自然,由景及人,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对王忱的思念和欣赏,这种自然的情感发乎内心,超越了种种恩怨是非,只记得对方与自己相似的秉性、气质。常人“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论语·颜渊》),两相比较,于细微处见出名士宽广的胸襟和脱俗的精神修养。凌濛初因而感叹曰:“疑隙而相思,后世亦往往有之。然未易能。”而这则故事更打动人的,还不止于此。如此美好的情感和胸怀,竟然是由一滴露水、一叶新绿触发的,默然无言的大自然启迪了人类无边的心灵世界,让人向往不已。
至于个性意识的萌发,在《世说新语》中更是不胜枚举,在“豪爽”“栖逸”“任诞”“简傲”等多个门类中都有相关记载,甚至在“贤媛”篇中还有女性意识的体现。
姑且以“惑溺”篇第2则为例:
荀奉倩与妇至笃,冬月妇病热,乃出中庭自取冷,还以身熨之。妇亡,奉倩后少时亦卒,以是获讥于世。奉倩曰:“妇人德不足称,当以色为主。”裴令闻之,曰:“此乃是兴到之事,非盛德言,冀后人未昧此语。”
“奉倩曰:‘妇人德不足称,当以色为主。’”这不是轻佻之言,更不止是痴情之语。在当时的社会礼教中,妇德是什么?是恭顺,是卑下,是唯唯诺诺,是相夫教子,是“以夫为纲”,是“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样的“妇人德”当然不足称。
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继而,中国人被道德绑架了数千年,只有在魏晋等少数时代里,才有人用“唯色”这样激进的言论来唤醒我们人性的复苏。从荀粲的所作所为来看,他的“唯色”又怎能仅仅理解成只追求一时之美貌?
(五)儒道哲学思想的体验
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核心就在于儒道佛三家的碰撞和交融,汉代两百年的儒家思想传统,和魏晋时兴起的老庄玄学思潮,在士人阶层并存、碰撞、交融,呈现出鲜活丰富的文化魅力。此外,东晋时对汉人出家解禁,而玄学中的“贵无”“崇有”与佛教中“般若空宗”的教义高度契合,促进了佛教本土化。这一时期既产生了郑玄、服虔这样的经学大师,也有支遁、竺道生等佛学家,当然还有更多的老庄研读爱好者。在类似于文化沙龙的士人聚会中,交流老庄学习心得是常见活动内容。如“文学”篇第55则:
支道林、许、谢盛德,共集王家。谢顾谓诸人曰:“今日可谓彦会,时既不可留,此集固亦难常,当共言咏,以写其怀。”许便问主人:“有《庄子》不?”正得《渔父》一篇。谢看题,便各使四坐通。支道林先通,作七百许语,叙致精丽,才藻奇拔,众咸称善。于是四坐各言怀毕。谢问曰:“卿等尽不?”皆曰:“今日之言,少不自竭。”谢后粗难,因自叙其意,作万余语,才峰秀逸,既自难干,加意气拟托,萧然自得,四坐莫不厌心。支谓谢曰:“君一往奔诣,故复自佳耳。”
本则中出现的谢安、支道林(支遁)都是《兰亭集序》中那次修禊诗会的主要参与者。而对《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的情感变化,正需要我们对魏晋哲学思想有一定的感受和理解。如果不放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岂不痛哉”“一死生为虚诞”确实存在着阅读障碍。无怪乎施蛰存先生用12个字来评价《兰亭集序》的后半段:“七拼八凑,语无伦次,不知所云。”而“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句和上文自相矛盾,是个“惊人的句子”(施蛰存语)。
对《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的思想感情以及其背后的生命观的理解,可以参阅“言语”篇第70则:
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王谓谢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谢答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岂清言致患邪?”
对谢安的“悠然远想”“高世之志”,王羲之有着不满和疑虑,认为谢安的做法是“虚谈废务,浮文妨要”,这明显与魏晋时崇尚的“清谈”之风是对立的。而他对“夏禹”“文王”勤政力行的做法极力推崇,认为应该“人人自效”,但魏晋名士的标杆人物,如被时人评价为“方外之人”的阮籍、嵇康等,却提出“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这两者的反差也是显而易见的。
支道林曾经为王羲之分析过《庄子·逍遥游》,“支作数千言,才藻新奇,花烂映发。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将此则和上一则并置理解,就会发现,王羲之作为旁观者和聆听者,对于《逍遥游》的内涵阐发有着欣赏之情,却未必接受“无己无功无名”的价值观念。他身在谢安、支道林所代表的文化圈子里,耳濡目染,但内心却不完全认同老庄玄学的核心思想。“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句,正体现了儒家积极进取与道家齐物逍遥在王羲之身上的共存和碰撞,是时代文化特性在士人個体上的具体表现。 二、中学生阅读成果的呈现
在通读《世说新语》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以具有个性化和时代性的眼光,重新整编《世说新语》,在整编的同时也选择一定的篇目去精读,去分析。书中原有36个门类,也代表了原作对魏晋士人的理解角度和理解标准。随着时代迁移,有的理解已带有局限性。如上文所述的“荀奉倩与妇至笃”一则,编在“惑溺”篇中,难免流露出对爱情的贬抑。
而“德行”篇中有一例類似的故事:
王子敬病笃,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子敬云:“不觉有馀事,惟忆与郗家离婚。”(第39则)
按照当时习俗,在临终前要“首过”,即交代一生中的遗憾和悔恨,这颇有点西方临终忏悔的意思。而王献之一生坦荡磊落,只有当年“离婚”这件事让他念念不忘,至死犹记。如果说荀奉倩对妻子的爱情超越了礼教和生死,那么王献之对前妻的爱情则是超越了时光和生死。而此则编入“德行”篇就显得比较牵强,忽略了人物的内在情感,片面地将其理解为“德行”,失去了文字中的“悲”和“美”。
在现代价值观理解下,上述两则应可合编入一个主题,命名为“情之所钟,正在我辈——魏晋士人的情感天地”。此外,笔者还拟了若干主题,供参考指正:
1.“魏晋士人的治学精神”;
2.“魏晋士人的人生智慧”;
3.“魏晋士人的生活细节”;
4.“《世说新语》中的女性风采”……
考虑到《世说新语》的人物活动比较分散,还可以整理出个人传记。比如上文提到的王忱和王恭,两人从相识到相知,再到反目,而反目后却又相思相念。以此为主线梳理出相对独立的故事,颇有戏剧性和情感内涵。而在原书中,不少情节却是分散的。“身无长物”出在“德行”篇,“初桐新引”出自“赏誉”篇,而两人情感波动的原因又需要参看“识鉴”篇第26则:
王恭随父在会稽,王大自都来拜墓。恭暂往墓下看之,二人素善,遂十余日方还。父问恭:“何故多日?”对曰:“与阿大语,蝉连不得归。”因语之曰:“恐阿大非尔之友,终乖爱好。”果如其言。
同学们在结合自身阅读兴趣的前提下,拟定好负责编理的主题、角度,然后可以进行分组,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落实《世说新语》的重新整编。教师可以规定体例,在整理原文的基础上,学生勾画重点字词,标明注释,并对每一则故事做个性化解读,之后还可以就整个主题的一组文章做综述。体例参考如下:
一、正文;二、名士小传;三、字词注释;四、个性解读;五、阅读延伸。
最后,教师把学生重新分类、整编、解读的若干组文章,进一步修订、汇编、排序,并在全班交流共享。我们不难展望,《世说新语》这部1600年前的古典名著,将更具亲和力、更具时代感地走进学生的阅读视野和精神世界,并让中学生在上述五种解读路径中得到充分的获益。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一)文言阅读能力的养成
吕叔湘先生于1943年选编了《笔记文选读》一书,在序言中说:“我选辑这本书的动机是要给初学文言的青年找点阅读的资料。”笔记文相较于其他文言体裁,可读性更强,符合初学者的阅读兴趣。吕叔湘先生选择了93篇笔记文,涉及9种著作,其中《世说新语》一种即占20篇,超过五分之一,可见其书在吕叔湘先生眼中的重要性。
《世说新语》是笔记小说的奠基之作,篇幅短小,且故事性强,即使是初通文言的初三或高一学生,读起来也能略通其意。在阅读过程中,如果能树立词义积累和推断的意识,就能在获得愉悦阅读体验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地养成文言阅读的能力。
如“德行”篇第44则:
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 恭无言。大去后,既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文中涉及一个专有敬词“丈人”和一个成语“身无长物”,除此之外,纯粹意义上的生字词只有两个——“簟”和“荐”。在故事语境中,学生可以较为顺畅地进行推断,而不用借助注释或查字典,这毕竟会打断阅读连贯性,从而影响阅读体验的达成。
推断“簟”和“荐”的依据便是上下文中的“坐……上”“举所坐者”“无余席”,更可以结合“簟”和“荐”的部首,从而准确地推断出“竹席”和“草席”之义。
再如“惑溺”篇第6则:
王安丰妇,常卿安丰。安丰曰:“妇人卿婿,于礼为不敬,后勿复尔。”妇曰:“亲卿爱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谁当卿卿!”遂恒听之。
此则也涉及一个成语“卿卿我我”,在文言阅读的角度,还需要关注一个词类活用“卿”,一个古今异义的实词“听”。掌握了“卿”的用法,再读到《太史公自序》中“贤贤贱不肖”,就不存在障碍;积累了“听”的词义,再读到《陈情表》中的“听臣微志”,就能理解“听”是“听任,允许”之义。
(二)文化知识典故的积累
一部古代典籍中成语或典故出处愈多,就愈能体现其在民族文化中的價值和影响。《世说新语》正是这样一部包含了众多成语、典故的传统文化著作。
《滕王阁序》中有“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一句,苏教版必修五的注释中标明“日下”“云间”分别出自《世说新语·夙惠》《世说新语·排调》,而要想充分理解“望长安于日下”中的悲情,必须熟悉“日近长安远”的典故内涵。
其原文如下(“夙惠”篇第3则):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此篇列入“夙惠”篇,本意是体现晋明帝的年少聪慧,但其更科学理性的答案并未广泛流传,相反,“日近长安远”这样明显非理性的回答却触动了无数后来者的心弦,正如元帝听闻洛下消息时的“潸然流涕”。后世众多的宦海浮沉的士人,都在坎坷漂泊中体会到:自己与帝都在心灵空间上的距离,自己与君主在精神认同上的隔阂,是无边无际、难以逾越的。千年之后的现代诗人顾城有首诗《我和你》:“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这倒很符合“日近长安远”的情感内涵。
除上所述,《滕王阁序》中“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与妻书》中“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对这些语句的理解都离不开《世说新语》中的知识典故。“乘兴而行,兴尽而返”(雪夜访戴)、“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桓温执柳) 、“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莼鲈之思),以上种种都是阅读古诗文时需了解的常见典故。
(三)写人叙事技法的丰富
吕叔湘先生在《笔记文选读·序》中说:
笔记作者不刻意为文,只是遇有可写,随笔写去,是 “质胜”之文,风格较为朴质而自然,与语体较近,学习起来比较容易。
这段话还只是从文章风格角度来谈,而叶圣陶先生则对笔记类文言文与写作的关系,阐述得更加具体细致。
叶圣陶先生在《谈语文教本——〈笔记文选读〉荐序》中写道:
吕先生这个选本,取材以笔记为范围,几乎全是记叙文,对于读者日常写作该会有不少帮助。在阅读的当儿,同时历练观察的方法,安排的层次,印象的把捉,情趣的表出。这些逐渐到家,就达到什么都记得下来,什么都写得出来的境地。并且,这些跟白话文言不生关系,从这儿历练,对于白话的写作同样的有好处。
苏教版必修二中汪曾祺先生的《金岳霖先生》,就颇得《世说新语》写人叙事之妙。按照《世说新语》一事一则的体例,去剪裁《金岳霖先生》一文,就能得到四五则笔记小品,如金先生斗鸡、金先生抓虱、金先生坐三轮等。而如果把《世说新语》中有关谢安、阮籍的文字攒起来,就是一篇一千多字的《谢安先生》《阮籍先生》。
姑且以“任诞”篇第34则为例,作写人叙事层面上的分析。原文如下:
桓宣武少家贫,戏大输,债主敦求甚切,思自振之方,莫知所出。陈郡袁耽俊迈多能,宣武欲求救于耽。耽时居艰,恐致疑,试以告焉,应声便许,略无慊吝。遂变服,怀布帽随温去,与债主戏。耽素有艺名,债主就局,曰:“汝故当不办作袁彦道邪?”遂共戏。十万一掷,直上百万数。投马绝叫,傍若无人,探布帽掷对人曰:“汝竟识袁彦道不?”
这则故事虽然只有寥寥数字,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当然“全”的不是篇章结构,因为其结尾是戛然而止的,“全”体现在内涵意蕴让人觉得饱满丰实。
文本先是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双重背景,互为映衬,相得成趣。一重背景是桓温的角度,“债主敦求甚切”“莫知所出”,故事一开端就营造出紧张的氛围。二重背景是袁耽的角度,“耽时居艰”,袁耽正在服丧守孝,按说应该帮不了忙,但笔锋一转,“应声便许,略无慊吝”“遂变服……”,换了件衣服就出场了。紧张的氛围和袁耽举重若轻、洒脱自如的出场一对照,就产生了故事的趣味和人物的魅力。 而前文的“怀布帽”,巧设伏笔,和后文的“探布帽掷”,前后呼应。金圣叹在点评《水浒》时,特别留心了林冲在杀陆虞侯时掏出的解腕尖刀,在半年前林冲买这把刀时,就提醒读者留意。《世说新语》受笔记文的篇幅所限,谈不上“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却也是伏笔巧妙,叙事扎实,晓畅自然。
更为重要的是,袁耽的形象得到了鲜明的刻画。从“应声便许,略无慊吝”“投马绝叫,傍若无人”的神态描摹,到“变服,怀布帽随温去”“探布帽掷”的动作描写,再到“汝竟识袁彦道不”极具个性张扬的语言,袁耽意气淋漓、自信满满的形象,如在眼前。
(四)魏晋士人美学的熏陶
宗白华先生在《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一文中对《世说新语》体现出的魏晋风骨及其美学价值不吝溢美之词。一开篇即宣称: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简言之,在经历了“罢黜百家”的汉代大一统思想后,魏晋这个政治上的乱世却带来了审美意识的觉醒和个性意识的萌发。
那么,我敢说,一个喜好阅读《世说新语》的中学生,在精神生活上不会太平庸,不会太麻木。
关于审美意识的觉醒,我们以“赏誉”篇第153则为例来分析,这一则也曾被当代作家张晓风改写成散文《初心》。
王恭始与王建武甚有情,后遇袁悦之间,遂致疑隙。然每至兴会,故有相思。时恭尝行散至京口射堂,于时清露晨流,新桐初引,恭目之曰:“王大故自濯濯。”
此则美在自然。眼前之景清新自然,心中之情真切自然,由景及人,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对王忱的思念和欣赏,这种自然的情感发乎内心,超越了种种恩怨是非,只记得对方与自己相似的秉性、气质。常人“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论语·颜渊》),两相比较,于细微处见出名士宽广的胸襟和脱俗的精神修养。凌濛初因而感叹曰:“疑隙而相思,后世亦往往有之。然未易能。”而这则故事更打动人的,还不止于此。如此美好的情感和胸怀,竟然是由一滴露水、一叶新绿触发的,默然无言的大自然启迪了人类无边的心灵世界,让人向往不已。
至于个性意识的萌发,在《世说新语》中更是不胜枚举,在“豪爽”“栖逸”“任诞”“简傲”等多个门类中都有相关记载,甚至在“贤媛”篇中还有女性意识的体现。
姑且以“惑溺”篇第2则为例:
荀奉倩与妇至笃,冬月妇病热,乃出中庭自取冷,还以身熨之。妇亡,奉倩后少时亦卒,以是获讥于世。奉倩曰:“妇人德不足称,当以色为主。”裴令闻之,曰:“此乃是兴到之事,非盛德言,冀后人未昧此语。”
“奉倩曰:‘妇人德不足称,当以色为主。’”这不是轻佻之言,更不止是痴情之语。在当时的社会礼教中,妇德是什么?是恭顺,是卑下,是唯唯诺诺,是相夫教子,是“以夫为纲”,是“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样的“妇人德”当然不足称。
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继而,中国人被道德绑架了数千年,只有在魏晋等少数时代里,才有人用“唯色”这样激进的言论来唤醒我们人性的复苏。从荀粲的所作所为来看,他的“唯色”又怎能仅仅理解成只追求一时之美貌?
(五)儒道哲学思想的体验
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核心就在于儒道佛三家的碰撞和交融,汉代两百年的儒家思想传统,和魏晋时兴起的老庄玄学思潮,在士人阶层并存、碰撞、交融,呈现出鲜活丰富的文化魅力。此外,东晋时对汉人出家解禁,而玄学中的“贵无”“崇有”与佛教中“般若空宗”的教义高度契合,促进了佛教本土化。这一时期既产生了郑玄、服虔这样的经学大师,也有支遁、竺道生等佛学家,当然还有更多的老庄研读爱好者。在类似于文化沙龙的士人聚会中,交流老庄学习心得是常见活动内容。如“文学”篇第55则:
支道林、许、谢盛德,共集王家。谢顾谓诸人曰:“今日可谓彦会,时既不可留,此集固亦难常,当共言咏,以写其怀。”许便问主人:“有《庄子》不?”正得《渔父》一篇。谢看题,便各使四坐通。支道林先通,作七百许语,叙致精丽,才藻奇拔,众咸称善。于是四坐各言怀毕。谢问曰:“卿等尽不?”皆曰:“今日之言,少不自竭。”谢后粗难,因自叙其意,作万余语,才峰秀逸,既自难干,加意气拟托,萧然自得,四坐莫不厌心。支谓谢曰:“君一往奔诣,故复自佳耳。”
本则中出现的谢安、支道林(支遁)都是《兰亭集序》中那次修禊诗会的主要参与者。而对《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的情感变化,正需要我们对魏晋哲学思想有一定的感受和理解。如果不放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岂不痛哉”“一死生为虚诞”确实存在着阅读障碍。无怪乎施蛰存先生用12个字来评价《兰亭集序》的后半段:“七拼八凑,语无伦次,不知所云。”而“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句和上文自相矛盾,是个“惊人的句子”(施蛰存语)。
对《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的思想感情以及其背后的生命观的理解,可以参阅“言语”篇第70则:
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王谓谢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谢答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岂清言致患邪?”
对谢安的“悠然远想”“高世之志”,王羲之有着不满和疑虑,认为谢安的做法是“虚谈废务,浮文妨要”,这明显与魏晋时崇尚的“清谈”之风是对立的。而他对“夏禹”“文王”勤政力行的做法极力推崇,认为应该“人人自效”,但魏晋名士的标杆人物,如被时人评价为“方外之人”的阮籍、嵇康等,却提出“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这两者的反差也是显而易见的。
支道林曾经为王羲之分析过《庄子·逍遥游》,“支作数千言,才藻新奇,花烂映发。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将此则和上一则并置理解,就会发现,王羲之作为旁观者和聆听者,对于《逍遥游》的内涵阐发有着欣赏之情,却未必接受“无己无功无名”的价值观念。他身在谢安、支道林所代表的文化圈子里,耳濡目染,但内心却不完全认同老庄玄学的核心思想。“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句,正体现了儒家积极进取与道家齐物逍遥在王羲之身上的共存和碰撞,是时代文化特性在士人個体上的具体表现。 二、中学生阅读成果的呈现
在通读《世说新语》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以具有个性化和时代性的眼光,重新整编《世说新语》,在整编的同时也选择一定的篇目去精读,去分析。书中原有36个门类,也代表了原作对魏晋士人的理解角度和理解标准。随着时代迁移,有的理解已带有局限性。如上文所述的“荀奉倩与妇至笃”一则,编在“惑溺”篇中,难免流露出对爱情的贬抑。
而“德行”篇中有一例類似的故事:
王子敬病笃,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子敬云:“不觉有馀事,惟忆与郗家离婚。”(第39则)
按照当时习俗,在临终前要“首过”,即交代一生中的遗憾和悔恨,这颇有点西方临终忏悔的意思。而王献之一生坦荡磊落,只有当年“离婚”这件事让他念念不忘,至死犹记。如果说荀奉倩对妻子的爱情超越了礼教和生死,那么王献之对前妻的爱情则是超越了时光和生死。而此则编入“德行”篇就显得比较牵强,忽略了人物的内在情感,片面地将其理解为“德行”,失去了文字中的“悲”和“美”。
在现代价值观理解下,上述两则应可合编入一个主题,命名为“情之所钟,正在我辈——魏晋士人的情感天地”。此外,笔者还拟了若干主题,供参考指正:
1.“魏晋士人的治学精神”;
2.“魏晋士人的人生智慧”;
3.“魏晋士人的生活细节”;
4.“《世说新语》中的女性风采”……
考虑到《世说新语》的人物活动比较分散,还可以整理出个人传记。比如上文提到的王忱和王恭,两人从相识到相知,再到反目,而反目后却又相思相念。以此为主线梳理出相对独立的故事,颇有戏剧性和情感内涵。而在原书中,不少情节却是分散的。“身无长物”出在“德行”篇,“初桐新引”出自“赏誉”篇,而两人情感波动的原因又需要参看“识鉴”篇第26则:
王恭随父在会稽,王大自都来拜墓。恭暂往墓下看之,二人素善,遂十余日方还。父问恭:“何故多日?”对曰:“与阿大语,蝉连不得归。”因语之曰:“恐阿大非尔之友,终乖爱好。”果如其言。
同学们在结合自身阅读兴趣的前提下,拟定好负责编理的主题、角度,然后可以进行分组,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落实《世说新语》的重新整编。教师可以规定体例,在整理原文的基础上,学生勾画重点字词,标明注释,并对每一则故事做个性化解读,之后还可以就整个主题的一组文章做综述。体例参考如下:
一、正文;二、名士小传;三、字词注释;四、个性解读;五、阅读延伸。
最后,教师把学生重新分类、整编、解读的若干组文章,进一步修订、汇编、排序,并在全班交流共享。我们不难展望,《世说新语》这部1600年前的古典名著,将更具亲和力、更具时代感地走进学生的阅读视野和精神世界,并让中学生在上述五种解读路径中得到充分的获益。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