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动力学”在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su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整本书阅读不仅仅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更是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怎样指导才能真正提高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效益?笔者在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过程中,发现引入团体动力学理论来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1939年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首次提出了“团体动力学”的概念。“团体动力学理论”认为,成员间互动基础上形成的“团体”能够产生促使或阻碍团体行为变化的力量。从团体动力学的角度看,良好的团体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形成班级热爱阅读的心理环境。作为团队的领导者——教师在班级中应该注重营造和谐、民主的团队氛围,尊重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心和关键放在满足学生阅读需求上,即建立师生之间、学生个体之间甚至亲子之间互相关联的组织形式和建构方式,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来实现教学的目的。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一、同伴荐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伴之间年龄相仿,生理、心理发展基本处于同一阶段,这些因素导致他们之间兴趣相似,所以在兴趣的激发上,同伴比教师更有影响力。他们选择课外读物常常有他们那个年龄层次特有的衡量标准和阅读品味。这恰是激发初中生语文课外阅读兴趣的一大机遇,我们可以借助“同伴影响”这个杠杆来撬动学生的阅读意志和阅读行为。
  比如开展“为你荐书”活动。利用早读时间组织学生向同伴推荐自己读的一本好书、朗读书中的精彩段落,并说出推荐的理由;开展“读书达人”评选活动,每个学期结束,班上每位学生都要完成语文课外读书推荐卡,根据读书推荐卡的统计结果,期末评出学期“读书达人”“荐书达人”和“最受欢迎图书排行榜”,获奖学生的奖品是他最想读的一本书。
  形式多样的同伴推荐好书活动,受到了学生的欢迎,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了班级良好的读书氛围。据不完全统计,在两年半的時间里,笔者任教的班级学生受同伴影响而阅读的书籍在300本以上。这样的教学实践,正是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来实现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教学目的。
  二、生生交流,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在阅读交流中,生生交流是不容忽视的一环。学生之间原有的阅读能力相似,阅读习惯、阅读思维相近,但又具有个体差异性。如果大家共读一本书,读后又能彼此分享阅读心得,必定会使彼此对所读之书的理解更深刻,必定会对原有的阅读体验产生互补,并且这样的交流遵循同伴间共同或相似的兴趣、爱好,交流双方是平等的对话伙伴,交流的内容更易相互接受。
  生生交流的做法之一,是教师组织阅读交流课。让学生在课上谈自己阅读的收获与困惑,相互发问、互解疑难,教师穿针引线,及时发现学生交流时的共性问题,并进行筛选、梳理,提炼出有张力的话题。交流过程中,教师既要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又要通过细节的挖掘,促进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将探寻引向更深处。比如在共读《朝花夕拾》一书的过程中,根据学情调查,学生们认为这本书当中最难读懂的是《二十四孝图》《无常》《范爱农》,我根据学生的阅读作业邀请了六位学生来展示他们自主阅读这些篇目的成果,从 “初读的困惑,解决的方法,阅读的结论”三个方面进行展示。通过生生交流这一教学活动,在同伴互助和影响中,其他学生也学会了“查找资料、讨论分析、寻根溯源、文本互读”等读书方法,解除了阅读中的障碍,并深入理解了单篇文章的内容。
  泛读的文章,可以利用课前五分钟的“微分享”时间进行交流。比如在与学生共读鲁迅的《野草》一书时,因为该书有些难懂,我就安排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自己最有心得的一篇,按照“初读感受,精读感悟”两个方面进行,学生交流后,教师进行点评。经过两个多月的课前分享,在同伴交流中学生们对《野草》的认识从艰涩难懂到深得其味。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分享交流了《苏东坡传》《杜甫传》等书籍的阅读体验和感悟。
  除了课上的生生交流,更多的交流是课余的文字交流。比如开辟“读书行走”班报专版,组织名著阅读手抄报、读书卡的制作展示活动等,在班级博客、公众号等自媒体上推送学生的读书笔记也是很好的一种交流方式。
  三、师生共读,引导学生的阅读深度
  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师相比学生,无论阅历、知识、思维,还是审美能力、理解能力都具有优势,所以教师除了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推荐优秀的阅读书目,开展扎实的读书活动外,还应作为一个独立的阅读者参与师生共读,将自己的读书方法、阅读感受、审美体验等和学生交流分享。
  根据团体动力学理论,在和学生共读一本书的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充分发挥民主型领导风格的优越性,真正实现“培养兴趣、养成习惯、习得方法、提高能力”的共读意义。教师要做一个好的引导者,首先要成为一个好的阅读者,并且还要不断转换身份去研究推荐给学生的书籍。比如要以普通读者的身份,对该书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文章结构、言语表达等方面有自己的解读;然后以学生的眼光去研读,对学生阅读中可能遇到的困惑点、空白点、兴趣点、兴奋点等方面作好预设;最后再从教师的角度去思考,在导读中怎样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渗透哪些阅读方法、关注哪些表达方式、如何设置交流的话题引导学生探寻出文字背后的意蕴。例如在与学生共读《朝花夕拾》一书的过程中,在学生读懂单篇文章的基础上,笔者为了把学生的阅读向深处再推进一步,引领学生借助“小引”和写作背景,结合此书的文体特征,揭示出潜藏在文本语言深处的奥秘,从整体上读出《朝花夕拾》中两个世界、两种表达、两个视角、两种心境,现实与回忆两个世界的抗衡与对立构成了此书的主体。
  这样的师生共读,有阅读方法的渗透,有阅读思维的碰撞,还有在学生“愤悱”处的点拨,在书本空白处的想象,在语言精妙处的驻足。教师的阅读生成会激活学生的阅读生成,教师的审美体验影响着学生的审美体验,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甚至促进学生重读经典。若能长期坚持,对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阅读品质的提升必然大有裨益,当然教师自身的阅读视野的不断拓展、阅读趣味的丰富优雅也显得格外关键。
  注: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团体动力学理论初中生课外阅读模式的实践研究”(批准号:2013YQJK303)的阶段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 黄日暖
其他文献
自《新课程标准》颁布后,全国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课改大潮。新课改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喜人成绩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我们如不能慎重对待,及时纠正,很容易进入教改的误区,从而影响课改的进程和质量。  1 空洞的热闹  新课标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课堂上,教师不必拘泥于“教参”上的标准答案,也不必受考试内容的拘束,手脚一放开,自然就有了一份潇洒,课堂形式也随之多样起来——演讲、小品表演、辩论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建筑材料的新品种也呈多样化发展,其中,尤以PE(聚乙烯)管发展最快,工艺技术也日趋成熟,成为当今城市供排水管道工程应用的首选管材。本文重点介绍PE管材的类型、优缺点及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城市供排水工程中的应用和施工实践探索。  【关键词】聚乙烯PE管;供排水系统;应用技术  1.PE管材的主要类型  PE管材是以聚乙
D.H.劳伦斯是20世纪西方文学史上最富争议性的人物之一,他创作了十余部长篇小说和大量短篇小说。《木马赢家》是劳伦斯晚年较为成功的短篇小说之一。小说深刻地反映了西方高度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因,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促进有效教学,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创设情境、渗透艺术教育和数学应用功能,充分利用课堂中矛
本文以“经典语段之模仿秀;文本留白之炼石场;结尾悬念之创作间”三大策略,试图使阅读教学中的课堂练笔更科学,更合理,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文章结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学为基础,对语文课堂教学中植入情感教育方式以及意义进行探索,目的在于更好的推动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进步。
具有借鉴价值的国内外教学设计基础理论以及具有时代特征的新课程理念为本文的探讨提供了较为充实的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研究背景。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新课程教学理念所倡导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 要】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且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城市规划的质量关系着城市的发展,而且也影响着人们生活的质量与水平。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是社会较为关注的话题,而城市规划对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城市规划不但有是经济效益,而且还有一定的社会效益,良好的城市规划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还能使城市基础设施的布局更加合理。本文分析了城市规划与公共利益的概念以及关系,对我国城市规划中公共利益存在的
很多人在成年以后所从事的工作或营造的事业,基本是在童年、少年时代的生活兴趣的影响下确立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行为比较学的创始人之一康拉德·劳伦兹曾经说:“孩童时代的魅力,对我而言,就属一个粗制滥造的鱼网,……在鱼网之后是放大镜,再后是一具小型显微镜,这之后我的命运就算定了。”人们常把劳伦兹称作现代的法布尔,而法布尔的昆虫学研究同样也是开始于童年与昆虫的游戏。大人往往认为童年是幼稚无知的时代,其